引言
縱觀歷史,刑罰的產生是社會威懾手段的集中表現,以打擊犯罪,規避負面影響而登上歷史舞臺。古代刑罰大多以報復主義、懲罰主義、恐嚇主義為主要特點,其手段之殘酷,量刑之深重遠超當代社會。早在中國夏朝時期,就曾出現過「金作贖刑」的民間傳說,以刑罰制度建立法律體系,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必要進程。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駭人聽聞,談之色變的酷刑,比如:「腰斬之刑」,即用大刀將犯人沿腰斬開,由於人的主要器官集中在上半身,腰斬之後犯人並不會立即身亡,而是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斷氣;再如「四俱五刑」,即先將犯人的手腳剁下來,然後戳瞎眼睛,割掉鼻子耳朵,最終再將犯人軀幹斬為三塊。這種異常恐怖的古代刑罰還有很多,其中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一種叫做水滴刑的酷刑。
水滴刑是將犯人固定在椅子上,在其頭頂正中央放置一個由四根立柱支撐起來的木板,木板中心有一圓形的洞,正對犯人頭頂。木板上方懸掛著一個底部鑿有小眼的水桶,水桶中的水通過這個小眼一滴滴的滴在犯人頭頂上,隨著滴水時間的不斷增長,犯人的頭皮會慢慢發脹,潰爛,最後脫落,顯出白森森的頭骨,頭蓋骨裂開,直到最後死亡。在實施過程中,行刑官會好好照料犯人,不讓其因為疼痛而死亡,慢慢「享受」這種過程。
據傳,這種慘無人道的酷刑是商紂王帝辛發明的。商紂王好大喜功,喜歡豢養些虎豹之類的寵物,一個僕人因被寵物豹咧牙的動作嚇住,慌忙之中手中的茶水不小心濺到了紂王的長袍上,暴虐成性的紂王一下大怒,恨不得將眼前的僕人撕碎。勃然大怒之際,一個絕妙的想法在紂王的腦子中蹦現出來。只見惡狠狠的紂王突然收起扭曲的臉龐,笑嘻嘻地將僕人扶起來,並對僕人說道,自己一定不會將刀劍之刑施於他身上,只會用水滴滴在你的頭上,以示懲戒。早已被嚇得癱軟在地的僕人聽到紂王此言長舒一口氣,如釋重負。周圍的侍從見到紂王如此寬容大度,心裡以為他痛改前非了,紛紛跪下來大呼紂王仁慈。
就這樣,這個僕人被固定在水滴刑的刑具上。剛開始的時候,僕人覺得自己非常幸運,不僅沒受到紂王的嚴懲,每天還坐在柔軟的皮椅上,天天有專人伺候自己進食,還給自己擦拭身子來保持乾淨,天冷了會有人給自己生炭烤火,熱了會有人不停地給自己扇扇子,活脫脫的像個貴族一樣,好不快活。唯一不同的是,自己不能自由活動罷了。
僕人如此優哉遊哉了好一段時間。然而有一天,他感受到自己的頭頂開始疼痛,頭皮和頭髮也開始脫落,可是自己被固定在椅子上,一個大木板像枷鎖一樣扣著自己的脖子,手無論如何動彈也摸不到腦袋。漸漸地,僕人的頭骨開始顯露出來,行刑官為不讓他死去,給他悉心調製了許多藥物和著羹湯讓其進食,以此來補充營養。不久之後,僕人的頭骨被滴穿了,水滴哐哐地打在白花花的腦仁上,思維越來越模糊的僕人就這樣慢慢死去了。
遭受這種刑罰的人自然十分痛苦,然而卻不能咬舌自盡,只能慢慢地「享受」痛苦。專家對此指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即使犯人想要咬舌自盡,在刑具上固定很長一段時間後思維已經麻木,沒有清醒的狀態來咬舌;第二,就算有極大的勇氣咬舌自盡,可人類失血量超過30%才會危及生命,咬舌造成的創傷根本不足以致死。不得不說,這樣的刑罰方式實屬變態,能有如此想法的人除了「施虐狂」商紂王也沒什麼人了。其實拋開這個殘忍的酷刑,從中國古代整體刑罰制度上看,古代刑罰制度為規範世人的行為有突出作用,也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結語
當然,古代刑罰過於嚴苛,對於當代社會來說無疑是糟粕多於精華。不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合理性,我們應當從古代森嚴的刑罰制度中窺見一些現代化的價值,結合當代社會的發展來進行改變,以此維護社會的秩序和穩定。
參考資料:
《中國歷代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