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88 得失談

2021-12-29 孔雀膽藝

    KT88的得與失

 作者:蟲爺   孔雀膽兿 轉載 整理配圖



    一直以來酷愛膽機的發燒友們多愛以使用功率管的不同來對膽機的音色進行歸類,雖然功放的音質音色與機器檔次、電路設計、所使用的各部分元器件都有關係,即使是使用同類的功率管,產地、廠家、型號的不同也會導致音色的不同,但區別總不如使用不同種類功率管那樣大。膽機使用功率管比較常見的自然是直熱式三極體300B、845、2A3,旁熱式五極管6BQ5/EL84、6CA7/EL34、6550/KT88等。特別是「夢幻之球」300B的單端機對發燒友有很大的誘惑力,但輸出功率小導致所搭配的音箱必須是高靈敏度設計。845膽管功放有君王之態,然在身價上與300B相仿即通常售價稍高。EL34與KT88各有所長又各有欠缺,在音色上似乎對方的短處和長處正是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本人過去只在音響展示會上聽膽機,雖聲音很入耳但畢竟不是自己把玩故自然不過癮。想以不多的錢買臺膽機,但到底買什麼管子機器著實猶豫了一番,後來選擇了KT88機,主要考慮到本人聽音類型較雜,特別是對那種鬆軟有彈性的低頻很感興趣。另外KT88機有三極體接法供選擇,比標準接法溫柔許多且纖細一些,在心理上也覺得有點單端機的味道。所購買的具體品牌型號是溫州升藝生產的XD-800MKⅢ。

 



    關於膽機
    具有悠久歷史的電子管機被電晶體機所代替甚至所淘汰,一段時期後又東山再起,肯定是有它的充分理由的。
電子管開創了人類電聲放大技術之先河,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前,電子管放大器材一統天下。但六十年代電晶體技術的發明、成熟和發展,使電子管逐漸退出民用放大器陣地。電子管之所以遭到冷遇,其原因除了膽機實測技術指標低(除靜態互調失真一項能與晶體機相比外,其餘均不如晶體機)、機體粗重、抗震性差、輸出功率相對小、消耗電能大等因素以外,還與人們的主觀意識有關,那就是當時認為電晶體與電子管相比是更新更高的科技產品,其先進性不是有實測各項技術指標高、機器秀氣、抗震性能好、可輸出更大的功率、節約電能等諸多優點來佐證嗎?這當然都是事實,即使近幾年膽機又東山再起捲土重來也沒有人否認這些事實。膽機之所以「重歸故裡」,是因為有一群對音響和音樂酷愛的、有精道研究的發燒友發現,與電晶體相比顯得原始的、落後的、笨重的電子管,雖然有不少缺點,但用它做出的機器卻有一種電晶體機所沒有的、讓人十分入耳的味道。何況膽機還有明顯的優點,例如抗過載能力強,更換電子管既能使膽機有半永久性的壽命,還能改變膽機的音色,給玩家增加了很大情趣。正因為膽、石各有所長導致人們各有所愛,前些年在發燒圈內才發生了一場膽、石大論爭。膽石相比究屬如何,雖然在理論上可能還有些問題不能完全說清,但在大致脈絡上已有基本的定論,因此現在已很少有人在爭論此議題。目前膽機石機各有市場,各自的愛好者也有充裕的選擇空間,大家相安無事。
    在十數年至數十年來的視聽領域,很多新技術並不能輕易地取代舊技術,例如電晶體放大器,CD機,LCD、DLP投影機,都是代表科學技術向前發展的後來者,但總有一部分人鍾情於電子管放大器、LP電唱機(甚至音樂磁帶)和三槍投影機,究其原因,似乎與數字和模擬的不同有關(可能體現於數字與模擬產品本身,也可能體現在對數字、模擬影、音源的處理效果上)。數字的東西一是一二是二,交代明確線條清晰,但與模擬的東西相比似乎總有點硬和冷。模擬的產品雖然屬於「過去時」,但其帶有些許人情化色彩的特徵總讓很多人留戀。
    上世紀九十年代,膽機的復出據說首先出現在歐洲,稍後由東南亞、港臺逐漸發展到中國內地。後來由於「家庭影院」的出現,為純音樂服務的膽機又經歷過一段低潮。近幾年重新崛起,看看市場上那麼多膽機品牌型號,專業媒體上那麼多膽機廣告,發燒友中那麼多膽機的擁篤者,今天的膽機可謂大有再展昔日輝煌之勢。
    在歐美市場的功率放大器中,膽機一般被視為高端產品,價格都較為昂貴。或許由於國情的原因,我們市場上的膽機卻是高、中、低價位產品具全,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消費能力去選擇。有人曾感嘆,能用很少的投資玩到膽機,這是中國發燒友的福分!中國的膽機與國外產品相比素質如何?應該說基本在一個水平線上。與國外的高價位經典產品相比,我們與他們的距離越來越小;在水平相當的產品上,我們的東西有更高的性價比(價位僅為幾分之一)。我們有很多好機器在國外得到好評受到青睞。膽機的核心部件電子管,我們的產品應該說已達到一流水平,例如長沙曙光以及柳州、天津、北京等廠家生產的電子管都有相當不錯的品質,其中有些大批外銷(曙光生產的300B等電子管,曾榮獲英國女皇授權籤發的質量榮譽證書)。至於早年西電等國外名廠生產的名管(不僅是新管而且包括二手管),現在每隻能賣到數千元甚至更高(據說老WE所製造的300B,市價高達數萬元一支,但有行無市,因為沒有人願意出售),除了東西確實不凡以外,其作為古董的收藏價值佔了更大比重。

 

    關於KT88
    KT88是電子管—功率放大管—束射四極管中的代表作,其問世時間已近半個世紀。1957年剛剛誕生時的KT88與現在的外型很不相同,經過一段時間後才固定為現在的外型結構。整個KT系列束射四極管型號迄今有KT32、KT33C、KT41、KT60、KT61、KT63、KT66(代換型號6L6,而6L6系列又有多種型號)、KT88(代換型號6550,包括KT88S、GEKT88、KT88-98、CV5220、6550A-98等)、KT90、KT94、KT99A、KT100等。儘管型號眾多,多年來使用最為廣泛的仍然是KT88/6550。KT88系列管的優點是耐壓性能佳,輸出功率大效率高,而所需的推動電壓並不需要太大,音域寬廣,爆棚感十足。KT88的陽極消耗為40W,在單管甲類工作狀態下輸出可達12W。該管設計合理,簾柵極電流與屏流的比值較小,可達到約1∶12。在常用的推挽放大器中,用2隻KT88作AB1類輸出可獲得50W-75W的輸出功率,高於其它束射管和五極管。它產生的電流輸出能力也比較強,推動大多數中等靈敏度甚至低靈敏度的音箱都得心應手。性能優異的KT88曾成就了不少經典作品,例如麥景圖MC-275、MC-2000和MC-2102等。目前國產的KT88質量水平已能夠與國外在電子管最鼎盛時期生產的產品相近似(價錢僅是古董管的十分之一,例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GEC生產的「金獅」KT-88,目前市價高達兩千多元1隻)。
    前些年KT88也曾讓一些膽機製造商退避三舍,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主要生產商英國GEC廠(品牌Gold Lion金獅)關閉,把設備賣給中國曙光廠(另一種說法是GEC與曙光廠合作),而我們當時生產的管子品質未臻精良;二是對KT88的脾性把脈不準,不願去啃這隻螃蟹(見北京關氏音響掌門人關乃昕先生曾在本刊撰文說,向來提起KT88/6550這隻管子就有點敬而遠之,大概源於早年剛涉足音響製作的時候,覺得KT88/6550是出奇的不穩定,增益太高,很容易出大聲,但也很容易屏紅,鬧不好就冒煙、打火……)。時至今日,由於電子管元件質量好,整機生產工藝嫻熟,我們看到絕大多數膽機生產廠家開發銷售的產品都有KT88機。
    1994年英國PM公司總裁Peto先生到中國曙光電子管廠時,曾提出過KT88外型粗短,玻殼平頂不夠美觀及其它一些問題,希望能夠改進。於是曙光廠積極採取措施,將KT88原型的芯柱加長了3mm,玻殼改為圓頂,去掉了側面的吸氣劑。於是,一個改良變型的新膽管KT94誕生了。經過試驗證明,KT94的各項性能指標與KT88完全一樣,兩種膽管可直接換用。KT100是在KT88基礎上,首先由西門子公司進一步改良而開發研製的新品種,除保留了KT88的全部優點之外,它比KT88有更大的功率,十分適合推動一些「大食喇叭」工作。一般來講,採用KT88或6550的機型,都能夠使用KT100直接換用,因幾種管子的電壓及負載阻抗都相近。KT100與KT88的製作材料有所不同,KT88的陽極採用的是碳化鍍鎳鐵材料,與國外的同類產品是一致的。而KT100採用了近年來開發的新型材料,其屏極使用了銅芯覆鋁鐵材料所製成,它可以改善膽管的耗散能力,在同樣的工作環境下,比KT88的功耗富餘量更大,工作更加穩定。然而,不知是製作工藝、成本的原因還是其它什麼原因,膽管量產最多的、在機器上使用率最高的還是KT88。曙光廠2003年6月後對KT88的管基進行了進一步改良。現在,該廠的KT88系列產品年銷量高達8-10萬隻。

 

    「男人」本色
    本文不完全是對特定的自用器材的評價,而是想廣義的說幾句KT88的音色特點,但所依據的又是自用的這臺機器,因此所談的粗淺感受應該是共性、個性兼而有之,但以為還是共性所佔比例較大(因為KT88膽機雖檔次由低到高有若干級別,不同品牌KT88機聲音也必有相異處,但主色調大同小異),未知對尚未接觸膽機又準備購用膽機的發燒同好能有幾分參考性。
    首先,KT88膽機有強勁的輸出功率。在所有的電子管功放中,使用KT88膽管的機器輸出功率最為強勁,其因一是電子管構造使然,二是KT88膽機幾乎都是推挽機種,每聲道使用兩隻功率管。本人的XD-800MKⅢ輸出功率為65W×2(標準接法),經實際聽音,這65W絕對不小於通常電晶體功放的100W,在寒舍30平米的聽音室內,電位器開到9點處就已經很大聲(起、終點是從大約「7點半」至下午「5點半」),我以為它足以有效推動多數較低靈敏度的音箱。如果音源和音箱都有不慢的速度,聽交響樂、大鼓甚至是迪士高、搖滾等,肯定不缺少爆棚的力水。通常膽機對低音的表現力似乎不如電晶體機,但這臺機器的低頻表現無論是質感還是量感都令人滿意,在重放既低且強的聲音信號時,很有雄渾、震撼的氣勢。
    其次,粗獷豪爽是KT88的本色。我不一定能夠準確形容KT88聲音的全部特點,但總的感覺是它的聲音很有底氣很有質感(聽鋼琴最好聲)。與我的兩臺電晶體功放天龍AVR-3803、馬蘭士PM80相比,在播放同一張碟片時,以同等聲壓聽音,這臺膽機有明顯的緻密感,好象空氣中分布著更多的音樂成分(或許這就是膽機偶次諧波疊加致使泛音更加豐富的結果)。如果說KT88的音色有什麼不足,那就是在聽某些音樂時,它欠缺幾分纖細。由於聲音線條(或曰顆粒感)稍偏粗,聽小提琴、女高音等就顯得厚了一點。聽我這樣說決不要以為KT88會把小提琴變為中提琴,把女高音變為女中音,在適當音量聽音時如果不是刻意去比較,就不會有任何嫌聲音粗厚的感覺,但若用很大的音量去聽音,就會感到聲音確實有變粗的傾向。當使用三極體接法(須在關機時切換)聽音時,聲音立馬「嬌柔」了許多,聲壓在同等電平下也明顯變小,若達到相同的聲壓,電位器要加大一、兩個鐘點。這兩種音效明顯不同,標準接法時聲音動態凌厲,音場開闊宏偉,音色溫暖厚重,但如前所說聲音的顆粒感稍粗;三極體接法時聲音理智從容,音場清晰內斂,音色柔順清麗,但缺少了些許豪邁大氣。不能說哪種接法聲音效果好與不好,只能說各有所長。聽音時作哪種選擇,我覺得主要依據三方面,一是根據不同的器材搭配,二是根據不同的播放軟體,三是按照聽者的不同口味。我個人在播放多數軟體時更喜歡標準接法那種開揚豪放充滿陽剛之氣的聲音。三極體接法雖聲音有向細柔方面的改變,但您勿把它等同於單端機或300B、EL34機的音色,因為它脫離不開KT88的本質。

 

    (註:這是本人十年前發表在視聽媒體上的文稿,因文中內容不存在時效,故無改動。另,這類文稿技術性較強,絕大多數人可能不易懂或沒興趣)

轉載後記:蟲兄臺是一位資深燒友,此文通俗易懂,轉載之。俄羅斯復刻金龍管KT88,是孔雀膽兿聽過的現代管中性能最全面的,比曙光好太多,當然價格也在那裡擺著。對於DIY來說,追求性能極致是一種理想與信仰,孔雀膽兿為文中配圖。

相關焦點

  • 《舞蹈風暴》得失談
    《舞蹈風暴》得失談 陳偉科 湖南衛視綜藝節目《舞蹈風暴》進行到一半時,基於此,現在再以《得失談》為題撰文,重新闡明觀點以正視聽。
  • 忘懷得失未必「失」 | 人民論壇
    忘懷得失未必「失」,患得患失未必「得」。不久前,有領導同志語重心長送給年輕幹部這兩句話,是經驗之談,是肺腑之言,令人清夜捫心,深省良多。
  • 得失心太重的人,沒有幸福感!
    太在意得失的人,不是他沒有得到,只是得到了仍然覺得太少,不知足是最大的陷阱。最後日子也在這算計裡失了滋味,毫無幸福感,只剩一地雞毛、滿腹抱怨。積善緣,得善果。「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話不能說得太過,事不能做得太絕。地球是圓的,能量是流動的,今天的善心善意,熱心相助,能成就你明日的好運勢好機會;反之,你會越來越孤獨無助,路越走越窄,運勢流年不利。
  • 得失 天註定
    得失,是上天的安排,有得就會有失,一切都是生命的必然。聚散,是彼此的虧欠,有聚就會有散,一切都是命運的成全。種下因,得到果,因果總有循環,有充分的準備,才有命定的結局。投機取巧得到的,一個轉身便又會失去;精心準備失敗的,便是上天給你的考驗。
  • 放下執著,看淡得失
    執著的原因,往往是過於看重個人得失。如果一個人總想著個人得失,總是患得患失、難以自拔,必定會活得特別痛苦。比如,追求完美的人,就會因為偶爾的失誤而痛苦不堪;追求高效高質的人,就會因為一時的疏忽而破罐子破摔;執著於感情的人,就會因失戀而迷失自我;執著於事業的人,就會因事業上的不順心而心生痛楚……如果把這些得失看得很淡,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 取捨得失,心如止水(心態篇)
    有取捨便有得失,取捨之舉在理義,得失之舉在心境。面對選擇,有人捨生取義,有人見利忘義,得失之舉一目了然。嶽飛抗金途中被宋高宗趙構召回,他本能擊垮金軍,但卻為了心中的忠義放棄了這次機會,甚至被秦檜害死,他的忠義之舉被永世流傳;但秦檜卻為了地位勾結金國,被世人唾棄,這便是取捨得失。
  •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人生在世,常常被「得失心」所困擾。有些人能夠看淡想開,對得與失坦然一笑;有些人喜歡凡事計較,常常被得與失鬧得悶悶不樂。煙火紅塵中,得失乃人生常事。對於所有人而言,萬事萬物,總是得失交替,該如何應對,人人都必須有良好的心態和充分的心理準備。失之不過憂,得之不狂喜,這是大度之人;失之不憂,得之不喜,這是平凡之人;失之則憂,得之則喜,這是庸俗之人。
  •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煙火歲月中,得失乃是人生常事,該如何應對,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充分的心理準備。得之我命,失之我幸。如果一個人得失心太重,心情就不會愉悅,整天憂慮重重。得失心,就像一團亂麻,一旦纏繞著你,心裡就會亂糟糟的。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完善的人,只有內心真正有了從容淡定,才不會被人生起伏而左右。
  • 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
    專欄56期: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編輯:滅空若人無堅心 尚不成小事 何況成佛道世間無上者師父常說:「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沒有得失之心,心裡沒有太多負擔、沒有憂慮或害怕。人之所以會有得失心,就是對外在事物財、色、名、利的執著與貪念,貪著心愈重,得失心就愈重。而要能放得下,唯有靠自己在因地上不斷努力用功與發心,了悟一切萬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緣盡還無,不再患得患失,心自然就能得自在。
  • 美文 |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人生在世,常常被「得失心」所困擾。有些人能夠看淡想開,對得與失坦然一笑;有些人喜歡凡事計較,常常被得與失鬧得悶悶不樂。
  • 得失天註定,諸事隨緣行
    人活一世,得失常有,心態其實比什麼都重要。是你的終歸是你的,不是你的任憑你怎麼求也得不到。強求來的只會徒增煩惱,只有諸事隨緣,才能活得開心快樂。相由心生,心隨情定。這裡的情指的是情緒。人生瑣事,何必執著,較真的人,為難了別人也為難了自己。
  • 日本抗疫:得失甘苦幾人知
    日本抗疫:得失甘苦幾人知全國範圍內的「緊急狀態」被延期至5月底,日本新冠疫情近期整體持續改善。疫情最嚴重的東京都地區新增確診感染者連續多天降至40例以下。據稱,薗浦健太郎此行原本與斯蒂爾韋爾約好談一攬子事務,最終談的卻主要是疫情。原防務大臣森本敏表示,日本先於美國實施防疫對策,在防疫辦法、判斷標準、效果評估、國民反應、下一步對策等方面,美方可從日本汲取經驗或教訓,這恐怕也都是美方高層想知道的。
  • 人生十問丨總是得失心很重怎麼辦?
    當我們太在乎一件事情的結果,得失心就會出來作祟,兩個心房自此失衡,要麼欣喜若狂,要麼愁緒如麻。既然有兩個房子,那就別老是住在「悲傷的失去」裡。得到的時候也請別笑得太大聲,不然會驚擾到隔壁。我是個得失心比較重的人,做事沒有辦法像別人那樣不在乎結果而去享受過程,常常會因為沒有做好一件事,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自責,陷入悲傷的情緒裡。
  • 得失,天註定;聚散,天安排!
    得失,是上天的安排。有得就會有失,一切都是生命的必然。聚散,是彼此的虧欠,有聚就會有散,一切都是命運的成全。捨得捨得,有舍就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人世間就是這麼奇妙,你又何須苦苦追尋一個目標。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 才能有所追求。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
  • 心莫像鐘擺一樣在「得失」間搖擺
    我們的心就像鐘擺一樣,得失、得失,就這樣擺。非常的痛苦。塞翁失馬,你怎麼曉得是福是禍?得也許是禍,失也許是福。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3.超然忘我,放下得失之心不要總是在得到與失去之間過度徘徊與糾結。得到了也不代表一輩子擁有,失去了也不代表一輩子無法再次擁有。
  • 佛語:人一生都在得失中掙扎
    聚散離合,憂患得失,全是一念之間。人生在沒看一個抉擇的時候就註定會失去一些東西,得到的同時也就是在失去,當你得到了成熟註定這一輩子再也找不到兒時的天真了,當你選擇了拼搏就會失去溫暖的港灣了,古語說的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時候我們只能選擇其一。別悲嘆失去,別開心得到,得到是另一種失去,失去也是另一種得到!
  • 人生最好的心境:看淡得失,一切隨緣
    所有的失去,都是人生經歷。作家亦舒說:「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得到時莫輕狂,失去時莫沮喪。得也好,失也罷,不過是過眼雲煙。保持淡然的心境,便無所謂得與失。時間撲面而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漫漫人生路,終有峰迴路轉的瞬間。所有的支離破碎,都是為了珍惜來之不易的圓滿。
  • 人生三不爭:不爭對錯,不爭輸贏,不爭得失
    《莊子》裡有一句話:「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得到的時候,不要過度開心;失去的時候,也不要過分憂傷。太在乎得失的人,容易被得失困住了內心,患得患失。當你把得失看淡了,才會有「無事一身輕」的灑脫感。浮浮沉沉活一世,任何人得到的任何東西,都是暫時的。百年後,塵歸塵,土歸土,誰又能帶走什麼?人在塵世間行走,得與失本就是一種常態。
  • 佛說:來去姻緣註定,得失自有天命
    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姻緣早就註定了,得失各自有命。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今生若想有緣相見,前世便要多種善果,為來世積福。我將於茫茫人海,尋找我唯一的靈魂伴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面對姻緣,世人都太無力了。心中縱使有萬般柔情,也敵不過一句有緣無份,情深緣淺。
  • 挽回中如何更好克服得失心
    但是只要你還想挽回還在挽回,這些想法和行為就會帶領著你走入得失的陷阱。會出現在與對方接觸的時候無法正常的去表達自己,在不和對方接觸的時候,不停的回憶你們之間的片段。當然也並不是指這種內部投資這個行為不好,說真的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出現內部投資它是必然的。如果你真的完全對一個人沒有半點的內部投資,可以說你的情感動力也就會跟著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