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88的得與失
作者:蟲爺 孔雀膽兿 轉載 整理配圖
一直以來酷愛膽機的發燒友們多愛以使用功率管的不同來對膽機的音色進行歸類,雖然功放的音質音色與機器檔次、電路設計、所使用的各部分元器件都有關係,即使是使用同類的功率管,產地、廠家、型號的不同也會導致音色的不同,但區別總不如使用不同種類功率管那樣大。膽機使用功率管比較常見的自然是直熱式三極體300B、845、2A3,旁熱式五極管6BQ5/EL84、6CA7/EL34、6550/KT88等。特別是「夢幻之球」300B的單端機對發燒友有很大的誘惑力,但輸出功率小導致所搭配的音箱必須是高靈敏度設計。845膽管功放有君王之態,然在身價上與300B相仿即通常售價稍高。EL34與KT88各有所長又各有欠缺,在音色上似乎對方的短處和長處正是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本人過去只在音響展示會上聽膽機,雖聲音很入耳但畢竟不是自己把玩故自然不過癮。想以不多的錢買臺膽機,但到底買什麼管子機器著實猶豫了一番,後來選擇了KT88機,主要考慮到本人聽音類型較雜,特別是對那種鬆軟有彈性的低頻很感興趣。另外KT88機有三極體接法供選擇,比標準接法溫柔許多且纖細一些,在心理上也覺得有點單端機的味道。所購買的具體品牌型號是溫州升藝生產的XD-800MKⅢ。
關於膽機
具有悠久歷史的電子管機被電晶體機所代替甚至所淘汰,一段時期後又東山再起,肯定是有它的充分理由的。
電子管開創了人類電聲放大技術之先河,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前,電子管放大器材一統天下。但六十年代電晶體技術的發明、成熟和發展,使電子管逐漸退出民用放大器陣地。電子管之所以遭到冷遇,其原因除了膽機實測技術指標低(除靜態互調失真一項能與晶體機相比外,其餘均不如晶體機)、機體粗重、抗震性差、輸出功率相對小、消耗電能大等因素以外,還與人們的主觀意識有關,那就是當時認為電晶體與電子管相比是更新更高的科技產品,其先進性不是有實測各項技術指標高、機器秀氣、抗震性能好、可輸出更大的功率、節約電能等諸多優點來佐證嗎?這當然都是事實,即使近幾年膽機又東山再起捲土重來也沒有人否認這些事實。膽機之所以「重歸故裡」,是因為有一群對音響和音樂酷愛的、有精道研究的發燒友發現,與電晶體相比顯得原始的、落後的、笨重的電子管,雖然有不少缺點,但用它做出的機器卻有一種電晶體機所沒有的、讓人十分入耳的味道。何況膽機還有明顯的優點,例如抗過載能力強,更換電子管既能使膽機有半永久性的壽命,還能改變膽機的音色,給玩家增加了很大情趣。正因為膽、石各有所長導致人們各有所愛,前些年在發燒圈內才發生了一場膽、石大論爭。膽石相比究屬如何,雖然在理論上可能還有些問題不能完全說清,但在大致脈絡上已有基本的定論,因此現在已很少有人在爭論此議題。目前膽機石機各有市場,各自的愛好者也有充裕的選擇空間,大家相安無事。
在十數年至數十年來的視聽領域,很多新技術並不能輕易地取代舊技術,例如電晶體放大器,CD機,LCD、DLP投影機,都是代表科學技術向前發展的後來者,但總有一部分人鍾情於電子管放大器、LP電唱機(甚至音樂磁帶)和三槍投影機,究其原因,似乎與數字和模擬的不同有關(可能體現於數字與模擬產品本身,也可能體現在對數字、模擬影、音源的處理效果上)。數字的東西一是一二是二,交代明確線條清晰,但與模擬的東西相比似乎總有點硬和冷。模擬的產品雖然屬於「過去時」,但其帶有些許人情化色彩的特徵總讓很多人留戀。
上世紀九十年代,膽機的復出據說首先出現在歐洲,稍後由東南亞、港臺逐漸發展到中國內地。後來由於「家庭影院」的出現,為純音樂服務的膽機又經歷過一段低潮。近幾年重新崛起,看看市場上那麼多膽機品牌型號,專業媒體上那麼多膽機廣告,發燒友中那麼多膽機的擁篤者,今天的膽機可謂大有再展昔日輝煌之勢。
在歐美市場的功率放大器中,膽機一般被視為高端產品,價格都較為昂貴。或許由於國情的原因,我們市場上的膽機卻是高、中、低價位產品具全,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消費能力去選擇。有人曾感嘆,能用很少的投資玩到膽機,這是中國發燒友的福分!中國的膽機與國外產品相比素質如何?應該說基本在一個水平線上。與國外的高價位經典產品相比,我們與他們的距離越來越小;在水平相當的產品上,我們的東西有更高的性價比(價位僅為幾分之一)。我們有很多好機器在國外得到好評受到青睞。膽機的核心部件電子管,我們的產品應該說已達到一流水平,例如長沙曙光以及柳州、天津、北京等廠家生產的電子管都有相當不錯的品質,其中有些大批外銷(曙光生產的300B等電子管,曾榮獲英國女皇授權籤發的質量榮譽證書)。至於早年西電等國外名廠生產的名管(不僅是新管而且包括二手管),現在每隻能賣到數千元甚至更高(據說老WE所製造的300B,市價高達數萬元一支,但有行無市,因為沒有人願意出售),除了東西確實不凡以外,其作為古董的收藏價值佔了更大比重。
關於KT88
KT88是電子管—功率放大管—束射四極管中的代表作,其問世時間已近半個世紀。1957年剛剛誕生時的KT88與現在的外型很不相同,經過一段時間後才固定為現在的外型結構。整個KT系列束射四極管型號迄今有KT32、KT33C、KT41、KT60、KT61、KT63、KT66(代換型號6L6,而6L6系列又有多種型號)、KT88(代換型號6550,包括KT88S、GEKT88、KT88-98、CV5220、6550A-98等)、KT90、KT94、KT99A、KT100等。儘管型號眾多,多年來使用最為廣泛的仍然是KT88/6550。KT88系列管的優點是耐壓性能佳,輸出功率大效率高,而所需的推動電壓並不需要太大,音域寬廣,爆棚感十足。KT88的陽極消耗為40W,在單管甲類工作狀態下輸出可達12W。該管設計合理,簾柵極電流與屏流的比值較小,可達到約1∶12。在常用的推挽放大器中,用2隻KT88作AB1類輸出可獲得50W-75W的輸出功率,高於其它束射管和五極管。它產生的電流輸出能力也比較強,推動大多數中等靈敏度甚至低靈敏度的音箱都得心應手。性能優異的KT88曾成就了不少經典作品,例如麥景圖MC-275、MC-2000和MC-2102等。目前國產的KT88質量水平已能夠與國外在電子管最鼎盛時期生產的產品相近似(價錢僅是古董管的十分之一,例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GEC生產的「金獅」KT-88,目前市價高達兩千多元1隻)。
前些年KT88也曾讓一些膽機製造商退避三舍,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主要生產商英國GEC廠(品牌Gold Lion金獅)關閉,把設備賣給中國曙光廠(另一種說法是GEC與曙光廠合作),而我們當時生產的管子品質未臻精良;二是對KT88的脾性把脈不準,不願去啃這隻螃蟹(見北京關氏音響掌門人關乃昕先生曾在本刊撰文說,向來提起KT88/6550這隻管子就有點敬而遠之,大概源於早年剛涉足音響製作的時候,覺得KT88/6550是出奇的不穩定,增益太高,很容易出大聲,但也很容易屏紅,鬧不好就冒煙、打火……)。時至今日,由於電子管元件質量好,整機生產工藝嫻熟,我們看到絕大多數膽機生產廠家開發銷售的產品都有KT88機。
1994年英國PM公司總裁Peto先生到中國曙光電子管廠時,曾提出過KT88外型粗短,玻殼平頂不夠美觀及其它一些問題,希望能夠改進。於是曙光廠積極採取措施,將KT88原型的芯柱加長了3mm,玻殼改為圓頂,去掉了側面的吸氣劑。於是,一個改良變型的新膽管KT94誕生了。經過試驗證明,KT94的各項性能指標與KT88完全一樣,兩種膽管可直接換用。KT100是在KT88基礎上,首先由西門子公司進一步改良而開發研製的新品種,除保留了KT88的全部優點之外,它比KT88有更大的功率,十分適合推動一些「大食喇叭」工作。一般來講,採用KT88或6550的機型,都能夠使用KT100直接換用,因幾種管子的電壓及負載阻抗都相近。KT100與KT88的製作材料有所不同,KT88的陽極採用的是碳化鍍鎳鐵材料,與國外的同類產品是一致的。而KT100採用了近年來開發的新型材料,其屏極使用了銅芯覆鋁鐵材料所製成,它可以改善膽管的耗散能力,在同樣的工作環境下,比KT88的功耗富餘量更大,工作更加穩定。然而,不知是製作工藝、成本的原因還是其它什麼原因,膽管量產最多的、在機器上使用率最高的還是KT88。曙光廠2003年6月後對KT88的管基進行了進一步改良。現在,該廠的KT88系列產品年銷量高達8-10萬隻。
「男人」本色
本文不完全是對特定的自用器材的評價,而是想廣義的說幾句KT88的音色特點,但所依據的又是自用的這臺機器,因此所談的粗淺感受應該是共性、個性兼而有之,但以為還是共性所佔比例較大(因為KT88膽機雖檔次由低到高有若干級別,不同品牌KT88機聲音也必有相異處,但主色調大同小異),未知對尚未接觸膽機又準備購用膽機的發燒同好能有幾分參考性。
首先,KT88膽機有強勁的輸出功率。在所有的電子管功放中,使用KT88膽管的機器輸出功率最為強勁,其因一是電子管構造使然,二是KT88膽機幾乎都是推挽機種,每聲道使用兩隻功率管。本人的XD-800MKⅢ輸出功率為65W×2(標準接法),經實際聽音,這65W絕對不小於通常電晶體功放的100W,在寒舍30平米的聽音室內,電位器開到9點處就已經很大聲(起、終點是從大約「7點半」至下午「5點半」),我以為它足以有效推動多數較低靈敏度的音箱。如果音源和音箱都有不慢的速度,聽交響樂、大鼓甚至是迪士高、搖滾等,肯定不缺少爆棚的力水。通常膽機對低音的表現力似乎不如電晶體機,但這臺機器的低頻表現無論是質感還是量感都令人滿意,在重放既低且強的聲音信號時,很有雄渾、震撼的氣勢。
其次,粗獷豪爽是KT88的本色。我不一定能夠準確形容KT88聲音的全部特點,但總的感覺是它的聲音很有底氣很有質感(聽鋼琴最好聲)。與我的兩臺電晶體功放天龍AVR-3803、馬蘭士PM80相比,在播放同一張碟片時,以同等聲壓聽音,這臺膽機有明顯的緻密感,好象空氣中分布著更多的音樂成分(或許這就是膽機偶次諧波疊加致使泛音更加豐富的結果)。如果說KT88的音色有什麼不足,那就是在聽某些音樂時,它欠缺幾分纖細。由於聲音線條(或曰顆粒感)稍偏粗,聽小提琴、女高音等就顯得厚了一點。聽我這樣說決不要以為KT88會把小提琴變為中提琴,把女高音變為女中音,在適當音量聽音時如果不是刻意去比較,就不會有任何嫌聲音粗厚的感覺,但若用很大的音量去聽音,就會感到聲音確實有變粗的傾向。當使用三極體接法(須在關機時切換)聽音時,聲音立馬「嬌柔」了許多,聲壓在同等電平下也明顯變小,若達到相同的聲壓,電位器要加大一、兩個鐘點。這兩種音效明顯不同,標準接法時聲音動態凌厲,音場開闊宏偉,音色溫暖厚重,但如前所說聲音的顆粒感稍粗;三極體接法時聲音理智從容,音場清晰內斂,音色柔順清麗,但缺少了些許豪邁大氣。不能說哪種接法聲音效果好與不好,只能說各有所長。聽音時作哪種選擇,我覺得主要依據三方面,一是根據不同的器材搭配,二是根據不同的播放軟體,三是按照聽者的不同口味。我個人在播放多數軟體時更喜歡標準接法那種開揚豪放充滿陽剛之氣的聲音。三極體接法雖聲音有向細柔方面的改變,但您勿把它等同於單端機或300B、EL34機的音色,因為它脫離不開KT88的本質。
(註:這是本人十年前發表在視聽媒體上的文稿,因文中內容不存在時效,故無改動。另,這類文稿技術性較強,絕大多數人可能不易懂或沒興趣)
轉載後記:蟲兄臺是一位資深燒友,此文通俗易懂,轉載之。俄羅斯復刻金龍管KT88,是孔雀膽兿聽過的現代管中性能最全面的,比曙光好太多,當然價格也在那裡擺著。對於DIY來說,追求性能極致是一種理想與信仰,孔雀膽兿為文中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