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際網路出現在中國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總是會有一年時間是網際網路企業集體爆發的。在1995年網際網路剛接入中國,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迎來了第一次大爆發,同時也是第三次創業潮的到來,這一年網際網路的變化刺激到了很多人辭職選擇下海創業。而在1995年之後,網際網路創業潮再一次爆發就是在1999年左右,在這段時間是電子商務崛起的一年,現在鼎鼎大名的電商網站就是在這一段時間裡成立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電商網站是在1999年成立的?
1.京東
對於京東我們都十分的熟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京東成立的時間比阿里巴巴還要早,在1998年6月18日帶著大學畢業後工作兩年存下的1.2萬積蓄,劉強東去到中關村創業。在創業的初期,劉強東只有一個櫃檯來賣刻錄機和光碟,但是這就是京東的前身,也是劉強東崛起的開端。
從1998年開始創業到2001年,劉強東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光磁產品代理商,此時他的身價也達到了了一千萬。再接著,到2003年,2003為了躲避非典而從線下轉到線上的模式讓劉強東嘗到了網際網路銷售好處,所以在非典過後京東變成了線下線上並存的經營模式。而到了2005年,劉強東關閉了所有的線下銷售渠道,正式轉為線上銷售,之後京東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京東的市值和劉強東的身價不斷的上漲。到2015年5月22日在美國上市時,京東的市值達到300億美元,自此,劉強東成為了最典型的草根憑藉網際網路逆襲的案例之一。
2.8848
對於8848這個名字,很多人都知道8848鈦金手機,但是對於8848網站卻是不甚了解。其實在淘寶出現之前,8848才是國內最大的電商網站,它在1999年5月18日由王峻濤成立,在時間比阿里巴巴還要早很多,不過可惜的是在阿里巴巴還沒有崛起的時候8848就已經消亡了。
在1999年8848成立之後,因為是背靠在300個城市擁有連鎖店的連邦公司,8848在電商這條道路上發展的非常的快,只是用了6月的時間就在美國上市,市值達到了5億美元,這在當時的國內網際網路行業中絕對是一隻潛力巨大的獨角獸。不過可惜8848沒有輝煌多久,在上市兩年之後,因為自身的問題和遇到網際網路寒冬,8848在從成立到上市最後到消亡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崛起和墜落的速度之快讓人為之感嘆。
3.易趣
易趣是在1999年8月18日成立的,在時間上和阿里巴巴成立的時間只差了一個月,可以說是和阿里巴巴一起出生的了。然而,作為同一個行業的公司,易趣天生就與阿里巴巴是對手,而這也導致了在2003年之後,易趣和淘寶的線上大戰。不過相信大家都知道了結果,現在淘寶差不多是人人都知道,而易趣是做什麼的估計都沒有多少人知道。
不過如果有了解當年易趣和淘寶的大戰的話,那麼有些人會對易趣敗於淘寶感到可惜,很多人都覺得淘寶之所以能夠贏了易趣是撿了便宜。如果不是當時易趣的創始人邵亦波以2.25億美元將易趣賣給了eBay,或許在邵亦波的帶領之下淘寶不一定能夠勝出。畢竟在當時國內的電商市場,易趣所佔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80%,而淘寶只是一個剛成立的網站而已。
4.阿里巴巴
對於阿里巴巴和馬雲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所以在這裡也就不多言,只是說一下這些年關於阿里巴巴的大事件。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年9月19日,當時在杭州某個小區裡,馬雲連同十七個年輕人在一間狹小的客廳裡成立了阿里巴巴公司,到了今天這十八個人在網絡上被稱為「阿里十八羅漢」,這應該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創始人團隊之一。
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後,下一個大事件就是在2003年淘寶網出世,淘寶網在剛出世的那一年就將當時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易趣給拉了下來,自己成為了最大電子商務網站。在接著到了2004年,對於淘寶甚至整個阿里集團的崛起都十分重要的支付寶出世,在此之後阿里巴巴的發展進入了高速公路,一直到2014年9月6日於紐交所上市,市值估值1550美元。在此之後,阿里巴巴的發展就不用說了,如果說在上市之前的阿里巴巴是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的話,那麼在上市之後,阿里巴巴就是在坐高鐵,從上市到了今天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經達到了4849億美元,翻了三倍有餘,成為亞馬遜之下市值最高的電子商務集團。
5.噹噹
噹噹成立於1999年11月,現在如果有習慣通過網絡買書的人應該都會知道它的名字,在以前它和亞馬遜中國是國內網際網路的最大的兩家網上書店。而在亞馬遜宣布推出中國之後,那麼噹噹也就是中國最大的網上書店。
但是得到這個成就的噹噹並沒有好過多少,因為在噹噹的後面還有一個京東在虎視眈眈。被阿里擋住路的京東為了擴展自己的市場份額,可以說是可以說是任何可以擴張自家市場的機會都不會放權的,而噹噹現在這個已經沒落的網上書店不就是一塊大肥肉嗎?
小編相信在1999年還不止這些電商公司成立,那一年就像是本文開頭所說的,那一年是電子商務崛起的一年,在那一年裡面成立了很多做電子商務的公司。不過可惜,在那幾年的電商大戰中,很多的公司都消失,它們有的曾經聞名過,就像是本文中的8848那樣,但是更多的是默默無名的消失。畢竟市場就那麼大,能留下名氣的公司也就那麼多,不是誰都可以存活下來的,你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