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設計:楊媛媛)
「周末放映會」,2021草場地工作站開始的新動作,放映民間記憶計劃創作片子,定點每周五晚上,B站放片,騰訊會議室映後討論,作者在場。
簡言之,我們是創作耕種者,也是創作結果播撒者。始端獨自出發,終端與你相遇。
有願獲取「周末放映會」放映信息及參與映後討論,可通過草場地公號(草場地工作B站)留言微信號報名入「草場地工作坊參與微信群」。
放映訊息
主持:胡濤
放映時間:2月5日(周五)晚8點
線上直播:嗶哩嗶哩(草場地工作B站,https://live.bilibili.com/22675901)
映後討論:騰訊會議室
我23歲。這是每個女人懷夢的年齡。女孩在孕育自己夢想的同時又要背負著另外兩個女人的願望。這個片子從自我尋找開始,涉及母親、外婆三個血液相傳、成長於不同時代的女人。作為婚姻犧牲品的外婆把追求美好婚姻的願望傳遞給了母親,而母親再次犧牲後又把同樣的願望傳遞給我。婚姻成為女人的夢想,也是夢想的殺手。
2010年:草場地「交叉」(北京)、臺灣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北京新青年影像年度展
2011年:雲之南影像展(昆明)、坦佩雷國際電影節(芬蘭)、中國獨立影像展(南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日本)、貝魯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黎巴嫩)
2012:影子電影節(巴黎)、大連獨立影展
2013:德國慕尼黑戲劇節、新德裡亞洲女性電影節
2014:德國紐倫堡「中國電影節」
2020:「吶喊與私語」中國女性導演系列放映,德國柏林歷史博物館
2021:中日女性影展(上海)
章夢奇,1987年出生,居住北京與湖北隨州殷店釣魚臺村。2008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2009年北京「草場地工作站」駐站作者。2010年參與吳文光發起的「民間記憶計劃」。章夢奇的「自畫像」系列紀錄片和劇場創作,圍繞其家鄉湖北省隨州市殷店鎮釣魚臺村——「47公裡」為基點,在探尋歷史與照亮現實之間持續長達十年的創作,並以一年一部影片形成期獨特的作品群。「自畫像」系列紀錄片作品曾入選「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法國真實電影節」「瑞士尼翁真實電影節」「蒙特婁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倫敦開放城市電影節」等國際電影節;其中2010年創作的《自畫像和三個女人》評選為「第八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紀錄片十佳,2017年創作的《自畫像:47公裡斯芬克斯》獲「韓國DMZ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國際最佳紀錄片『白鵝獎』」。作品在瑞士Foundation CULTURESCAPES藝術節,法國青年舞蹈交流季,維也納ImPuls Tanz舞蹈節,克羅埃西亞ZKM青年劇場等國際戲劇舞蹈節展演。章夢奇作為「民間記憶計劃」的成員,也參與創作演出集體劇場作品:《回憶·飢餓》、《回憶·墓碑》、《閱讀飢餓》、《閱讀父親》等。《自畫像和三個女人》影片開始,一個手持電筒的舞者走進排練場,下一個畫面,鏡頭透過舞動中的雙腿,看到舞者的臉,她在自述:「我要做一個作品,這是我的第一個舞蹈作品,和我自己有關係的一個作品,作品的名字叫《自畫像》。」這是一部從劇場表演開始講述的片子,講述者本人,是舞者,也是影像作者,即章夢奇本人,一個關於自己的舞蹈,一部關於自己的片子。
「自畫像」作為作品的題目,曾被無數繪畫、攝影、甚至詩歌用過,自畫自拍或自寫,作者各異,主角也各異,所以都有理由使用這個名字作為作品標題。有點奇怪的是,一個以此命名的舞蹈及由此而生的一部片子如何進行?如何處理自舞與自拍?如何使用真實影像「自畫」?所以這部片子的創作難題是,如何擺脫習慣的自戀自愛膚淺表面,縱深到有蘊含的深度。
話回到作者本人,章夢奇是舞蹈人出身,和眾多舞蹈人道路大致,習舞始於少年,每日壓腿練功舞蹈至大學專業,按常規路數,舞蹈將成為職業或飯碗一種,類似運動員,跳到差不多年紀時就改行,一種「吃青春飯」行當。命中注定章夢奇要走一條殊途,她2009年舞蹈專業畢業後創作的第一個舞蹈劇場作品《自畫像及和母親對話》,以「自畫像」命名,與母親對自己出生及少年成長時的共同回憶構成,一種「母女對話」方式,表演中,母親講述的影像(母親自拍)投射在舞者(作者本人)身上,主要的視覺場景是,舞者身體與母親面部及表情、表演現場的女兒與影像中的母親相互對話互動構成。
「對話」中的一個核心是,回憶中引出作者的早戀被母親發現,被中斷,被「寫檢查」。於是,演出中出現如此對話:
女兒:媽媽,你為什麼要讓我寫檢查?
母親:因為你犯了錯誤啊,你犯了錯誤媽媽希望你能夠記住這個錯誤,然後真正做到能改正錯誤。
女兒:為什麼要用寫檢查這種方式?
母親:因為媽媽是老師啊,老師叫學生寫檢查是正常的啊,寫檢查主要是用到學生身上的,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管理方式。所以媽媽把這種寫檢查的方式就用在教育女兒身上。
女兒:檢查要怎麼寫才是正確的?
母親:首先就是檢討自己,反省自己,就是把自己犯錯誤的整個過程詳細寫出來,並挖掘自己內心中那些不健康的、或者是錯誤的根源,最後要保證痛改錯誤的決心。
作者少年時經歷的一次早戀被母親以「寫檢查」方式粗暴中斷,大概這個是作者深藏內心,並難以抹去、一直影響自己成長的記憶,由此也成為創作自己的第一個舞蹈作品初衷,或者也是自然轉向用影像繼續表達的動因。這部劇場作品與作者隨後創作的紀錄片《自畫像和三個女人》密切相關,或者說就是催化劑。
影片開始於一個黑暗劇場空間,舞蹈中的作者,自拍並自述,接著鏡頭移向現實空間——和家人度過的一個春節假期,作者的母親和外婆出現片中,自然還有她們背後跟隨而來的生活:離婚單身母親,在外拼闖多年,身心疲憊返回老家;退休在家的外婆,不滿和抱怨自己不幸婚姻,安享晚年似乎難以遂心如意;作者本人,失戀和學校畢業一起撲面而來,未來的生活如何選擇……「三個女人」的故事各自成章,又因彼此的母女血液關係捲入逃脫不掉的撕扯糾纏。
這部影片的意味大概就從這裡開始:三個女人,一個比一個大24歲左右,外婆的青春開始於五十年代,母親的青春開始於七十年代,作者的青春是二十一世紀開始,三代血液相傳女人,她們之間相似和差異何在?還有,從母系延伸而下的願望或夢想是什麼?影片的現實生活部分讓我們看到,外婆對自己的婚姻不滿,選擇的是保守療法;母親重複了和外婆一樣的不幸婚姻,但選擇了離婚,獨自帶大女兒;作者自己呢?這正是作者在片中問自己的問題:「我不知道自己未來的生活會走向什麼樣子,是和大部分人一模一樣的生活,還是我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什麼又是我真正需要的生活呢?我在想我自己這個人。我是誰?我的名字為什麼叫夢奇?」
這是疑問?自問自答?或問了也無答案的設問?作者以這種自言自語式的自述旁白逐步推進著片子運行。影像的基本構成是劇場排演段落與現實中母親和外婆的現實場景(包括因外婆對外公的抱怨引發的一次家庭衝突),還有外婆、母親老照片、作者幼時寫給母親的信、老師鑑定評語、獎狀證書等。作者是以「回憶」方式返回自己的成長,同時也在以「現在時」方式表達:自疑,自省,探求,尋找……為這些心理動作被強烈顯示出來,作者設計了一些刻意為之的影像方式,都是「帶表演的自拍方式」,比如:附身臉貼到掃描儀上,掃描自己面部過程;在兩扇鏡子之間吹氣球(後來聽作者說吹的是保險套),看到的畫面是氣球影像重重疊疊,逐漸鼓漲,直至吹爆;還有是作者自拍腳趾頭表演,旁述著十指兄弟且分且離關係。
更刻意設置的一個場景是影片臨近結束,一處黑暗空間中,舞者(作者本人)彎腰,頭費勁從胯下探出,努力往前挪動,發出喊聲:「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個地方?」鏡頭逐漸移近,逼向畫面中的人,直至貼近,聲音繼續,時斷時續:「我媽讓我找一個讓我幸福的男人在哪裡?我的命運一定要跟男人捆在一起嗎?我不知道我的命運會是什麼樣,我只知道我肯定不願意重複我媽的命運,更不可能重複我外婆的命運……」作者確切地用如此「表演式」來凸現自己的質疑和尋找。
作者在拍攝這部片子期間,也同時在創作新的舞蹈劇場作品《自畫像及自我性教育》過程中,新作品延續上一部作品涉及的少年「被教育」故事,進入到作者的青春期記憶,記憶的關鍵點是「性」:甦醒,萌動,覺悟,認識,掌握……性,代表一個人成長期最富有意味的關鍵詞。這部劇場演出的片段內容也被用到紀錄片中。
我們這些中國青年,從五零後一直到八零後好幾代人,在被體制意識形態規定的封閉枯燥灌輸包圍中,企圖從中突圍途徑唯有「自我教育」這種「野路子」,性的自我教育是其中之一。我年輕時的文學朋友李勃早年間說過的一句話我至今記得:性方面,我們從來都是無師自通。我記得這句話,是因為它意在強調我們的青春成長是對封鎖禁錮傳統或時代的有意冒犯和挑釁。這句話我聽到是在八十年代初,那時我們都是二十出頭者,目光炯炯盯著前面的陌生。又是一個二十餘年過去,新一代人如章夢奇再提「自我性教育」,不僅是顯示那種封閉禁錮依然,也是新一代的冒犯和挑釁在繼續,而且更來勢洶洶,自覺以「自我教育」反抗「被教育」。
值得說的還有,《自畫像和三個女人》這部片子的創作發生在2010年,此期間正值草場地工作站的民間記憶計劃開始之時,章夢奇作為工作站駐站者自然也捲入該計劃中,並且立馬選擇了返回其父出生的村子,「自畫像」這一命題被延伸到一個極其現實的村子,她之後的紀錄片創作,繼續以「自畫像」方式,在湖北隨州一個被作者命名的「47公裡」現實村子裡探進。
(寫於2011)
凹凸鏡DOC已經入駐愛發電APP
掃描二維碼
來愛發電為凹凸鏡DOC打賞支持,還會有粉絲福利。
愛發電,連接創作者與粉絲的平臺。非常適合各種類型的創作者或獨立藝術家,包括音樂人、小說作者、漫畫家、畫師、遊戲開發者、軟體開發者、播客、視頻up主、vlog作者、生活評測、vtuber虛擬偶像、教程課程作者等等。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長按或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