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三年精心救護,沅江三頭野生麋鹿重回南洞庭湖懷抱

2020-12-27 益陽日報

麋鹿在救助站撒歡

大益陽客戶端訊(通訊員 鍾祖彪 艾陽)12月22日,沅江市麋鹿臨時救助站裡的三頭受傷野生麋鹿,經過工作人員三年的精心救護與照料,目前已符合放歸條件。在報省林業部門批准後,被順利放歸南洞庭湖。

在位於沅江漉湖的市林業局麋鹿臨時救助站內,一公兩母三頭成年麋鹿正在閒庭信步,顯得精神抖擻,身體狀況良好。這三隻麋鹿都是因洪水迷失在垸內而受傷,兩隻母鹿和一隻公鹿分別於2017年7月和2020年7月被救治收養,兩隻母鹿收養時體重不足五十斤,經過三年的養育,如今已成為了兩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已符合回到大自然的條件。

三隻麻醉後的麇鹿轉運到洞庭湖湖洲上放歸

工作人員用吹管將帶有麻醉劑的針頭吹進麋鹿體內,麻醉後再為它們佩戴好北鬥野生動物追蹤器,準備將其裝車送往外湖湖洲進行野放。

在壯美寬廣的漉湖蘆葦蕩中央,三隻麋鹿從麻醉狀態逐漸甦醒站立,只見它們輕巧敏捷地一躍,就鑽進對面茂密的蘆葦蕩,不一會兒,就逐漸消失在救助人員的視線之中。

工作人員為即將放歸野外的麋鹿套上北鬥野外定位儀

沅江市有40餘萬畝湖洲溼地,是麋鹿理想的棲息地,1998年首次發現麋鹿後,沅江市政府持之以恆大力加以保護,通過在麋鹿出現期開展巡護,結合多種形式的日常保護宣傳,及時救助受傷或迷途麋鹿等不懈努力,目前,棲息在漉湖的麋鹿種群數量達210頭。

沅江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熊立先表示:洞庭湖的生態環境變好, 人們的思想和保護意識增強,使野生生物越來越豐富。

熊立先說:「下階段,我們將加大麋鹿的保護力度,讓它們在大自然自由生活。」

展開全文

相關焦點

  • 湖南沅江三頭野生麋鹿重回南洞庭湖懷抱
    三隻野生麋鹿運送至南洞庭湖,放歸大自然。 鍾祖彪 攝中新網益陽12月23日電(鍾祖彪 艾陽)12月22日,湖南沅江市麋鹿臨時救助站裡的三頭受傷野生麋鹿經過工作人員三年的精心救護與照料後,已符合放歸條件。
  • 麋鹿洪水期遇險,洞庭湖「神獸」由他們守護
    事實上,年年漲水,許多成年麋鹿都在記憶裡「植入」了一條遷徙路線,不過,還有一些沒經驗的容易迷失方向,而今年出生的「小朋友」處境尤其危險,也是李政和隊友們重點救護的對象。7月15日,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又幫助一隻受困的小麋鹿解圍,並向它投餵300斤玉米。據報導,截至7月19日,李政聯同工作人員、志願者,已成功救治了3頭麋鹿,幫助5頭麋鹿解困。據他透露,現有包括「果果」在內的14頭麋鹿生活在300多畝的避難中心園內。等8月底洪水退去,它們休整好了,將重回野外奔跑。
  • 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有著世界最多的野生麋鹿,你來過嗎?
    說到麋鹿,很多人會想到它的別名"四不像」,確實正因為「四不像」這個別名,讓更多人記住了麋鹿。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因為它頭臉像 馬 、角像鹿。蹄子像牛 、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那麼麋鹿最早來源於哪裡呢?
  • 麋鹿與黑熊在肥同居?竟然很和諧!想看國寶麋鹿可去野生動物園猛獸...
    麋鹿回歸35年,全國約有8000頭麋鹿屬於鹿科,是中國特產的世界珍稀動物,可與大熊貓、東北虎媲美。其角似鹿、面似馬、尾似驢、蹄似牛,常被大家稱為「四不像」。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
  • 珍稀動物麋鹿在中國高寒地區野生馴化成功再產三仔
    新華網石家莊6月16日電(記者 張濤)在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山地交接處的灤河上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隻小麋鹿在母腹中熬過了異常氣候近日先後出生,這進一步驗證了國寶麋鹿在高寒地區野生馴化取得了成功。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的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由於「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而被俗稱為「四不像」,它自古被視為吉祥之物,已有200多萬年的歷史,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於大量被捕殺一度在國內滅絕,後來被偷運到英國的一批運送回中國。 2008年10月,由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在華北地區第一次進行麋鹿遷地保護實驗,10只麋鹿「移居」灤河上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16頭麋鹿在東洞庭湖實施野放 再續「麋鹿傳奇」
    人們還期待著,它們與洞庭湖100頭左右的自然野化麋鹿融洽相處、生養繁衍……    麋鹿在洞庭湖區,從野生到滅絕,從重現到繁衍,再到自然野化為最徹底的麋鹿種群,是一段波瀾詭譎的傳奇之旅。    不是新客,而是「歸人」    春天是麋鹿產仔的季節。2月28日,16頭麋鹿到達洞庭湖的第二天,2頭雌性麋鹿在此產下幼崽。
  • 從圓明園帶走的麋鹿,18隻躲過了滅絕的命運,它們現在怎麼樣了?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麋鹿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後來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逐漸擴大,麋鹿的數量呈直線式驟減狀態。直至清朝初期,野生的麋鹿最終絕跡,而僅剩的一批又被圈養在皇家獵苑裡,所以大衛的驚奇不無道理。
  • 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抓!
    打擊「零容忍」救助也很暖心警民攜手愛心接力幫助受傷動物重返自然3月18日,一頭麋鹿被困在灘涂南側的一處魚塘內,好心群眾發現後立即聯繫市公安邊防支隊東臺河閘邊防派出所民警救護,上演了一場救護野生「精靈」的愛心行動。
  • 桐鄉:加快構建基層收容救護體系 全面加強野生動物保護
    面對日益加重的野生動物救護管理工作,為積極履行好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應盡職責,避免出現野生動物救護無門的情況出現,桐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局加速構建基層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體系,全面加強野生動物保護。一、政府購買服務,疏通救護工作難點。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力量不足、專業救護人員短缺、資金匱乏等是困擾基層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的共性問題。
  • 好歡脫,25隻麋鹿被放歸大自然!大豐野生麋鹿種群已達 1820隻!
    11月6日,麋鹿放歸自然活動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辦。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這標誌著鹽城黃海溼地又一次大規模放歸麋鹿行動取得圓滿成功。
  • 如何收容救護野生動物,看這裡
    如何收容救護野生動物,看這裡 2020-12-23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0隻(頭)野生動物回歸森林 保護野生動物麗江這樣做
    野生動物放歸自然活動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何嶸)雄鷹就應在藍天翱翔,野生動物就該在大自然存在。25日下午,麗江市古城區林業和草原局、古城區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護站等單位聯合組織並舉辦了野生動物放歸自然活動,共放歸了40隻(頭)野生動物。
  • 「麋鹿奶爸」的「養崽經」:餵奶只能模仿母鹿,把奶瓶夾在胳肢窩裡...
    直接餵奶到麋鹿幼崽嘴裡,它們是不吃的。而把奶瓶夾在胳肢窩裡,或者兩腿之間模仿母鹿,幼崽們才會搶著吃。" 通過觀察麋鹿的行為,已經在東洞庭湖研究、救護麋鹿 10 年的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宣教科長宋玉成總結道。他認為生活在洞庭湖區的每隻麋鹿都是一個傳奇,野生動物有著不同於人類的家族史,它們有權利與人類共享一個生物圈。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1985年建苑的麋鹿苑,位於原來清代皇家獵苑三海子地區,經過精心修整,麋鹿苑逐漸恢復了溼地的景觀風貌,成為一個美麗的生態苑囿,為北京大型的哺乳動物麋鹿提供了適宜的保護繁育場所。麋鹿喜歡在溼地環境中生活,野生種群主要分布在黃河和長江的中下遊地區。但由於地理環境的變遷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其棲息地不斷減少。野生麋鹿種群逐漸走向衰亡,到了清朝末年,全中國也僅剩圈養在皇家獵苑的二三百頭麋鹿。1865年,法國博物學家阿芒戴維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北京南郊進行動植物考察,發現了皇家獵苑中的麋鹿。
  • 江蘇有座中華麋鹿園,生活著上千頭珍稀麋鹿,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野生保護動物很多,有的生活在無止境的無人地帶,有的飼養在離我們一步之遙的保護區。中國的野生動物種類豐富,無論住在哪個城市,都能看到這些神奇的動物,提到名為「四不像」的鹿,鹽城有一個中華鹿田,住著數千只可愛的鹿。
  • 解救生命重生 15公斤重蝦網纏住麋鹿頭(圖)
    文/圖 劉芳菁 高翔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張瑞穎    草肥魚鮮,氣候宜人,不只是候鳥,麋鹿也愛上了鄱陽湖。去年,47頭圈養及半散養的麋鹿被放生至鄱陽湖溼地區域野化,自由地生活。    可在廣袤的湖區,麋鹿也會有不愉快的經歷。11月9日上午,鄱陽湖保護區兩名工作人員巡護時發現,一頭雄性麋鹿頭部被捕蝦網纏住。
  • 從39變成5069,中國麋鹿在這裡獲得新生!絕美溼地,暑假首選
    它是小說《封神榜》裡姜子牙的坐騎,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它就是我們中國特有的鹿科動物「麋鹿」。要看最野性的麋鹿,一定要去江蘇大豐的中華麋鹿園,因為那裡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面積最大、種群數量最多的野生麋鹿園。
  • 鹽城大豐上演鹿王爭霸 數百頭麋鹿角逐王位
    6月21日,鹽城大豐區政府、鹽城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城市文旅局和鹽城廣播電視總臺等聯合對「鹿王爭霸」進行了直播。這是去年鹽城溼地申遺成功後首次舉行的直播活動,眾多觀眾有幸一睹數百頭雄鹿角逐「王位」的精彩和黃海灘涂溼地的美麗。
  •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珠頸斑鳩在招遠被救助 重回大自然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蔡德萬 隋士鳳 記者 薄曉娜 煙臺報導  近日,經招遠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救治的一隻受傷的珠頸斑鳩在招遠市西山動物園成功放飛,再次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 共建生態長沙 首個市級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落地星城
    第39屆「愛鳥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長沙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揭牌儀式。紅網時刻長沙4月2日訊(記者 姜西莎 通訊員 楊俊龍)野生動物是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更是踐行生態文明的基本。4月2日,第39屆「愛鳥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長沙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揭牌儀式在長沙生態動物園舉行。長沙市林業局黨組成員謝欣榮、二級調研員柳光磊,各區縣(市)林業部門野生動物保護分管領導,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市森林公安局、市林業和園林綜合執法支隊、市生態動物園、市森林保護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及有關工作人員參加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