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了這麼多年了的財神,原來是個「瘟神」,難怪怎麼拜都不靈!

2020-12-22 騰訊網

過年拜神,家家戶戶都信奉神明,希望神能夠庇佑自己,在新的一年可以順風順水。而拜得最多那肯定是財神啊,祈求財運亨通,財運滾滾。然而你們知道財神也是有姓名的嗎?而諸多財神當中,趙公明,這位正財神,是香火最為旺盛的。但是,你們又知不知道趙公明在當財神之前,可是一位瘟神,那麼,一個瘟神又是怎麼變為香火最盛的財神的呢?

最早出現趙公明這個名字,是在魏晉時代。《搜神記》告訴我們,趙公明最初的職務不是財神,而是管鬼的將軍。這位將軍不光統率著鬼兵鬼吏,還可以派鬼去陽間拿人,把將死之人帶走,以充實自己的幕帳。唐宋之間,趙公明被分成了「西方白瘟鬼,金之精,領萬鬼行注氣之病」。到了元代,分工更細了,趙公明的職務成了痢疾——管拉肚子,這大概是趙公明職場最黑暗的低谷了吧?

到元、明之交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裡,趙公明被尊為了財神,據說是玉皇授予正一玄壇元帥之稱號,掌賞罰訴訟、保病禳災、買賣求利等,身份大變。在世人待遇上,也從唯恐送之不及到唯恐迎之不到了。後來,《封神演義》一書根據此說,讓姜子牙封其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專管金銀財寶,迎祥納福,此時的身價倍增,原來的冥神、瘟神、鬼帥等身份,漸漸地被人們忘卻,憑著他財神身份,受盡世人膜拜,享盡人間煙火。各地的財神廟、玄壇廟,以及一些市民家中供奉的財神牌位都是供的趙公明。其相黑面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黑鐵鞭,下跨黑虎,所以又被稱為黑虎玄壇。

儒家傳統始終對金錢持戒慎態度,這源於過度的欲望,極易引起道德危機,從而使個人、家庭、社會都陷入無節制的過度狀態。但在明代商業空前發展時期,出現了重視道德操守、強調商業美德的新觀念,其主張用善行切實表達誠心,慷慨待人以及贏得更多財富。財神形象雖擺脫不了邪惡欲望的化身,但此時由於新倫理觀念,使對富裕的追求不再遮遮掩掩、備受責備。五通神原本邪惡的特性,符合人們對「金錢是邪惡的」看法,從而與財富聯繫起來。

趙公明從瘟神再到成為了財神,這樣的履歷,其實反映的是中國古代商業地位的不斷提高。中國古代往往是重農輕商,更加重視農業相關的神靈,而財神的崇拜應該是伴隨著商業的發展才逐漸出現的。自兩宋以後,商品經濟蓬勃發展,人們逐漸希望買賣中能夠有神靈保障交易公平,保障誠信經營,這也就為財神出現的提供了必要條件。

相關焦點

  • 拜了這麼多年的財神,你真的了解財神文化嗎?
    為了實現「財富自由」的美好小目標,人們紛紛尋求財神的護佑。財神,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也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每當新年之際,迎財神,接財神成了像呼吸般自然的習慣。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隨著下海經商的人越來越多,向錢看、向厚賺成了人們的普遍訴求,拜財神幾乎成了家家戶戶的「必選動作」。
  • 紫宸道:正月初五接財神,拜財神爺怎麼拜才能財源廣進?
    今日是正月初五,是財神爺出巡的日子,各地宮觀和民間都會有接財神的習慣,財神,是道教中掌管天下財源和祿庫的神靈。「財神,使人聚財」,禮拜或者供奉財神能使人招財進寶,財源滾滾,所以在這天有接財神以求一年財源廣進的風俗,財神爺是最受歡迎的神仙之一,民間一直都保留著接財神的習俗,不過財神爺可不止一位,由道教賜封以及由民間信仰尊奉為財神的有數十位之多。
  • 瘟神變財神,正月初五接財神必讀!
    正月初五,是中國傳統民俗接財神的日子!可是你知道嗎?財神天團裡有一位曾經是「瘟神」!其中,趙公明(玄壇元帥)被道家尊為華夏第一正財神,但其最初的形象卻是瘟神之一。東晉幹寶的《搜神記》記載了趙公明:「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鍾士季各督數鬼下取人。」
  • 為什麼都說拜關公能發財?怎麼拜?
    歷史上的關羽明明是個義薄雲天的大英雄,怎麼就成了招財進寶的財神爺呢?大概從宋朝開始,因為關公忠義的形象深入人心,多位皇帝都對他進行加封,之後就逐漸被神化了。其實,與其說大家拜關公是為了求武財神顯靈招財,不如說大家拜的是他有信有義的精神,時時提醒自己,做人做事要像關公一樣,講信用、講正義、講義氣,財運自然會越來越好啦
  • 為什麼很多人拜財神卻沒有發財?
    武財神關公很多人喜歡去寺廟拜財神(伽藍菩薩),或者在家裡、單位設置佛龕拜財神。但是有的人財務狀況並沒有改善,原因何在?我原來在寺廟發香處幫忙,幾乎每個初一十五都去。總見一個人,不論冬天夏天,都只穿一件比較髒的短袖來禮佛。剛開始覺得他很奇怪,後來慢慢熟了就問他,他說他是附近送煤的,工作中間抽空來拜佛。其實能做到這點已經很不容易了,連我們在寺廟做義工的,有時候還記錯時間。我又問他拜佛求啥?他說求家人平安,但還欲言又止的。
  • 天天說瘟神,瘟神到底是誰?隱藏這麼深難怪我們不知道
    而古代科學水平不發達的時候,就比較麻煩了,人們搞不清瘟疫的原因,於是就有了瘟神的傳說。瘟神,顧名思義就是傳播瘟疫的惡神。當然,這都屬於迷信或者神話的說法,古代人們習慣在神話中探究事物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科學水平不發達。現代人雖然已經不迷信什麼瘟神了,但仍然習慣用瘟神來比喻給人帶來災難的人或事物。
  • 奮豆成為了冬瓜市新一屆財神爺,只要真心拜一拜,就能發大財哦
    導語:本次的文章主要想講述的故事內容是在冬瓜小學裡,奮豆正在教室裡面看書,但是古老師卻生氣地把他踢出了窗外,原來奮豆看得是如何製作美味牛肉串的書籍啊,難怪古老師這麼氣憤了。年底了,冬瓜小學的領導們給每位老師都頒發了年終獎,可是古老師卻因為自己的名字被別人狠狠嘲笑了一番呢。奮豆拾金不昧,因此成為了冬瓜市新一屆的財神爺,只要真心拜一拜,就有可能發大財哦,這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 【風俗】大年初二的習俗,回娘家、吃麵、拜財神:
    還要陪著丈夫去本家拜年的,所有的本家長輩、親戚都要拜,俗稱「磕頭」,至於是否真正磕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從初二丈母娘家的第一頓開始,老丈人家族的親戚會排著隊的請吃,上席,喝酒,還要給壓歲錢。拜一家,送一次禮,收一次小錢。長輩、親戚都要給新郎一些小錢。回來接著去拜新郎的本家、親戚,也是吃飯,送禮,收的小錢卻是給新娘的。小兩口新年往往收入頗豐。
  • 燒香拜佛,你拜的是什麼,求的又是什麼?
    因為各種所求,基本上都離不開一個願字,所以民間稱為許願。然後便帶著一些錢財或物品去寺廟等地方。 若所求不願,便會心生抱怨,認為這個廟不靈,那個菩薩不靈。 那求神問佛到底有沒有用,心中的願到底能不能通過求神問佛來實現呢?我們先從求神拜佛的「拜」說起。 所有寺廟的諸佛菩薩像都是法相,是用來表法。
  • 想發財拜財神,要想瘦該拜哪路神仙
    當然也不一定是神仙,很多行業都是拜祖師爺,比如講義氣的黑幫拜關公,木匠拜魯班,茶業是陸羽,但是開茶館的也別拜錯,祖師爺是《茶譜》盧全。相聲業拜的是東方朔;戲曲的祖師爺是楊貴妃老公李隆基。美容業的祖師爺是李漁,因為他曾撰書指導藝人們的姿態儀容,他真真是個妙人,以後可以聊。
  • 瑜伽拜日式只有一種?原來這麼多年都搞錯了!
    練瑜伽,很多伽人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每個老師的拜日式會有些不同? 拜日式不是只有一種嗎?#百裡挑一#首先,拜日式分傳統及阿斯湯加拜日,無論是哪種版本的拜日,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能量、讓身體變的更柔韌,為接下來深入練習體式做鋪墊!
  • 求財該拜誰?速覽佛教的諸天護法財神
    財神,恐怕是最受中國老百姓歡迎的神明了。我們迎請財神、祭拜財神,是一種祈財納福的直觀追求,希望財神爺保佑自己招財進家、財源廣進。在佛教中,儘管並不提倡拜財神,但為了世人的需要,也特設了許多財神和財寶本尊,以滿足普羅大眾求取福德財寶的願望。
  • 二零壹七年丁酉雞年如何祈福拜財神
    二零壹七年丁酉雞年如何祈福拜財神【香港李憲章、宋韶光、李居明大師二零一七年丁酉雞年擇日擇機通勝、十二生肖開光吉祥物由
  • 有拜有保庇!
    ,考試要拜、遠行要拜、求職要拜、紅白事更要拜。位居第十的是文昌帝君,說到文昌帝君,想必臺灣的莘莘學子都對他再熟悉不過了。每到升學考試季,都可以看到臺灣的家長帶著孩子們的準考證來文昌廟祈求金榜題名,文昌帝君可謂是學生們的守護神。但文昌廟的廟公也要特別提醒大家,拜文昌不是拜越多就越好,還是要自己認真念書才是正道,那文昌帝君自然冥冥中會保佑!
  • 青玄道長講解2021春節拜太歲講究,時間有講究
    一個人的生肖如果和生肖年相同的話,就會「冒犯」到太歲,運勢可能就會低迷,這時候就需要對太歲進行祭拜,也就是所謂的拜太歲,不過拜太歲也是有講究的,沒有按照禮數來,心誠也不靈。拜太歲的講究在家中拜太歲如果我們選擇在家中拜太歲的話,那麼就應當預先準備一張紅紙,並在上面寫上「辛丑年楊信太歲位」,然後把其放在家中的神明旁邊,如財神、佛像等,並在其面前擺放一些貢品,並且上香參拜。不過一定要切記的是,參拜的時候要非常專注、虔誠,最後再燒掉這個紅色的紙張即可。
  • 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誰才是正財神呢?
    送子觀音和武財神大概是中國老闆姓最常供奉的兩尊大神了!反映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兩大願望:求子與求財。在民間,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都被奉為財神,此外,還存在著武財神,文財神,偏財神,五路財神等說法,各省各地民間活動時所祭拜的財神都不一樣,那麼,中國歷史上誰才是正財神呢?
  • 中國式拜神:盜墓拜曹操、黑道拜關公、青樓拜呂洞賓,你怎麼看?
    《封神演義》想必大家都看過,周武王起兵伐紂,其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謀臣勇士們都被封了神,封神之後就跳出了世俗,這也代表著人們對的一種美好願望的憧憬,畢竟人間有太多的煩心事,即便身為帝王,也不如做神仙自由自在,封神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周朝往後的很多代帝王包括著名的大臣將相都有被封神,封神後享受人間煙火,人們希望得到這些「熟悉的」神靈庇佑
  • 初九拜天公原來人家這麼拜,作為大田人,你知道大田拜天公怎麼拜嗎?
    心都要哭碎了~~ 不知道新年許下的心願能不能實現—— 小編2019年的心願就是完成2018年那些本該在2017年完成的2016年就信誓旦旦要完成的2015、4、3年制定的目標。你知道嗎?對於大田人來說正月初九「天公生」的重要性可一點都不亞於除夕~相信晚上大田小夥伴的朋友圈要被拜天公的圖片刷爆!
  • 有一種潮汕傳統,叫「拜老爺」
    司命公是保佑闔家平安、吉祥如意、能賺大錢的,地頭伯公是祈求庇護或者消災的,一般初一、十五各家各戶都要祭拜,在潮汕地區的每個家庭都必須拜的。還有初一、十五拜玉皇大帝,初二、十六拜地主老爺,初三、十七拜媽祖,初四、十八拜財神爺,初五、十九拜五穀母,初六、二十拜珍珠娘娘,初七、二十一拜三山國王,初八、二十二拜壽星公,初九、二十三拜觀音,初十、二十四拜如來……除了「拜老爺」,還要拜先祖。
  • 到底誰才是你的正財神,是趙公明、範蠡還是關公?
    送子娘娘和財神大概是中國人最常供奉的兩尊神了。這也反映了中國人向來最大的兩個願望:求子與求財。其中關於財神的說法十分混亂。在民間,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都被當成財神供奉。除此之外,還存在「文財神」、「財帛星君」、「偏財神」、「五路財神」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