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加繆:在荒誕世界裡做自己的孤膽英雄

2021-02-17 鐵塔語文學刊

但是,一位叫做雅克琳·列維-瓦朗齊的批評家說服了她:

他(加繆)向我們呈現的神話,遠非一些美麗的謊言,從而出賣了真實,這些神話揭示了人類條件的深刻的真理、世界的美、人的痛苦、他們的孤獨、他們對生命的熱愛……

因為不愛虛名,所以加繆是孤獨的,他在巴黎的知識分子中間感到「渾身不自在」,對「很豪華的生活」感到「疏遠」和「憐憫」。

在1957年獲得了諾貝爾獎金之後,加繆在普羅旺斯的一個小村莊盧爾馬蘭買了一棟房子,終於可以不受幹擾地安心寫作了:

重新工作。《第一個人》的第一部分有進展。感謝這個地方,感謝它的孤獨,感謝它的美。

但是加繆又在普通人中間收穫了友誼。正如卡特琳娜·加繆所說:「我的父親和那些人在一起,所有的那些人,人數最多的那些人,他們每天都兢兢業業地做著他們該做的事。不知其名。」阿爾貝·加繆葬在盧爾馬蘭。在一個小小的公墓裡,一叢荒草下,有一方粗糲的、沒有打磨過的石頭,上面刻著「阿爾貝·加繆1913-1960」的字樣,沒有墓志銘。

旁邊是他妻子的墓,墓碑比他的大而整齊;周圍是一些當地普通居民的墓地。

加繆在「人數最多的那些人」中間發現了友愛,發現了「他們對幸福之絕望的追求和他們的兄弟之情」,並最終回到了他們中去。

除了簡短的前言和照片的說明之外,《孤獨與團結》的幾乎所有文字都引自加繆的作品。

卡特琳娜將加繆的一生分為「起源」、「覺醒·行動」、「反抗」和「孤獨·團結」四個階段,其中「孤獨·團結」所佔篇幅最多,亦與書名相呼應,為藝術家、哲學家、劇作家、作家、記者、丈夫、父親、情人……加繆的一生做出了最精當的註解。

相關焦點

  • 加繆:在荒誕世界裡做自己的孤膽英雄
    — —《加繆筆記,1949-1959》01.「最優秀的人物總是先死,因為他知道自己要什麼,死而無憾,這就是生活。」當加繆在《鼠疫》中寫下這句話的時候,他絕沒想到,這是一個需要他自己去實現的預言。在他看來,荒誕只是個出發點,重要的是面對荒誕採取什麼態度,即在荒誕的條件下,人應該如何行動。是以死來結束荒誕的狀態,如「局外人」默爾索?還是以反抗來賦予人生某種意義,如推巨石的西緒福斯?默爾索是「一個沒有任何英雄姿態的人」,但他「不大會欺騙自己」,不流俗,不從眾,坦然地「接受了為真理而死」,並在死前感到了幸福。實際上,加繆對默爾索是欣賞的。
  • 加繆《局外人》:我們在荒誕的世界裡,真實地活著
    小說創作於二戰爆發前期,希特勒軍隊佔領了巴黎市區,法國淪陷,在巴黎做報社編輯的加繆只得前往阿爾及利亞教書,在那裡他生活了18個月,創作了他的兩部代表作《局外人》和《鼠疫》,他用寫實的風格揭示了世界的荒誕,但並沒有渲染絕望和頹喪,而是在主張人們保持清醒追求自我,也因此開創了 「荒誕哲學」思想。
  • 加繆《局外人》:在荒謬的世界裡,想做真實的自己,很難!
    默爾索不是冷漠無情,不是麻木不仁,只是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著追求絕對和真實的執著和激情——加繆阿爾貝·加繆,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局外人》是其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憑藉這部小說,一度風靡法國文壇,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獎作家之一。
  • 加繆《局外人》主題解析:荒誕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荒誕習以為常
    生活的艱辛、現實的殘酷深深地影響了他的思想和文學創作,加繆的作品之所以會有如此深刻的思想性與哲理性,這與他對人生豐富的體驗、對苦難的認知和生命的荒誕性和體悟是分不開的。在加繆看來,現實世界是不合理、不理想的,人在世界上並不感到是在自己的家鄉,而有一種陌生感。
  • 從阿爾貝·加繆的《局外人》看「荒誕哲學」的現實意義
    無獨有偶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在其1942年出版的小說《局外人》中就為我們講述了一位因為在母親葬禮上沒有哭泣,而人們就是在這樣的理論下,被推定為人民公敵,最終被判死刑。阿爾貝·加繆作為法國存在主義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局外人》中也表現了其存在主義哲學的思想。
  • 加繆的《局外人》所講的並不是犯罪與否,而是人生的荒誕與虛無
    「年輕」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個字眼,特別是在人生中所要攀登的高難領域裡,更是如此。加繆是法國作家、哲學家,也是存在主義文學和「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他在195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那一年他四十四歲。看似這不並不能說明什麼,畢竟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不止他一個。
  • 受難者之典範的加繆 放逐於世界邊緣的局外人
    在持續近半生的追蹤之旅中,豪斯想必與加繆感同身受,想必也體驗到「被一個陌生世界突如其來的打擊所不時打斷的狂喜」。生活的細枝末節觸動了她,從發現「法國的本質特性」到對小說原型的一一解讀,原本凝固於加繆文學世界裡的隱晦、抽象的詞彙漸漸變得真切、具體可感。在內心深處,豪斯或許早已將加繆當作素未謀面的親人,愛之彌切,鑽之彌深,也就有了《加繆,一個浪漫傳奇》裡那洋溢著濃濃暖意的文字。
  • 荒誕文學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加繆《加繆文集1:局外人·西緒福斯...
    作者:【法】阿爾貝·加繆出版社:譯林出版社譯者:郭宏安一、感受閱讀「荒誕」的作品時,我們本身就產生了荒誕,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也發現了。閱讀感覺就像用嘴拔雞毛。有關荒誕。黑格爾有一句話: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從克爾凱郭爾開始就有了對黑格爾客觀辯證的批判,而加繆的荒誕更是:存在的不可理解性。
  • 讀書——加繆《局外人》
    讀書——《局外人》阿爾貝·加繆(1913—1960),20世紀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評論家,存在主義和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5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繆的代表作品《局外人》(1942)、《西西弗的神話》(1942)、《鼠疫》(1946)、《叛逆者》(1951),都是20世紀文學中的經典佳作。
  • 荒誕的存在:卡夫卡、加繆和貝克特
    加繆為自己的西緒弗斯散文附上了一段長篇幅的腳註——「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和荒謬」,以此來紀念給予他創作影響的先輩。如果將文學作品中那些扣人心弦的開頭做個排名,那麼下面這個開頭一定會高踞榜單:一、卡夫卡和《變形記》當格裡高·薩姆莎從不安的夢境中醒來,他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昆蟲。
  • 在荒誕的年代裡,做一名富於智性的「航海家」
    航海家初版海報,圖為民國26年時的上海,Photograph by Harrison Foreman      這是我在高中就一直想做的事,一件近乎荒誕的事,把自己的星星點點瑣碎之思緒,亦或是可傳播的思想(從閱讀中得來的
  • 《局外人》:為什麼它是加繆作品的起點
    但默爾索認識到這種遊戲規則並沒有先驗的合理性,在此之上構築的系統是荒誕的。於是他清醒了,在主動脫離這一世界的過程中包含著一種積極性。這種清醒,在加繆看來,是絕對必要的,雖然「這依然是一種否定性的真相,但缺少了它,任何對自我與世界的徵服都將絕不可能」。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個游離於社會常規之外的默爾索是一位英雄。但伴隨著這一清醒,默爾索身上產生了第二個結果:虛無。
  • 加繆《西西弗裡神話》反覆的人生,還值得你過嗎?
    走在人生的軌道上,靜靜徐徐,不爭不鬧,只靜默地做著所能奮力超越的事情,而這事情,就如同所推的巨石,巨石變成一種力量的根基,讓其在根基的推動下,看見自己所擁有的力量。西西弗的悲壯,被加繆用及其美好而力量的話語,帶來了心靈的超越,而這超越,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啟發?這讓我們去看其根源。
  • 豆瓣評分8.9,加繆《局外人》中的默爾索,到底是不是佛系男?
    也許這個世界上能獨善其身的人很多,但唯獨值得談一談的,只有他——默爾索,這個來自加繆荒誕小說《局外人》裡的主人公。作為荒誕小說的代表人物,默爾索的特立獨行,讓《局外人》這部小說所產生的文學價值和影響,堪稱當今文學界的經典。小說核心主題,圍繞主人公默爾索的生活態度展開,機械的生活,鎖屑的人生,看似激昂實則空洞的審判等等。
  • 加繆《局外人》讀後感
    加繆( 1913- 1960) 是法國極具盛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是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之一。「荒誕哲學」源於加繆,加繆認為:「這個世界是不合理的,這是人們可以明確說出的表述。但是,荒誕是這一不合理性與人的心靈深處所呼喚的對理性的強烈要求的對立。」簡單來看,加繆所說的荒誕其實是指人對按部就班生活的質疑,人們質疑現在的生活方式卻依然在以現在的方式生活。
  • 周星馳經典電影《國產凌凌漆》,最荒誕也是最真實的英雄!
    周星馳的這部電影直接受到好萊塢大名鼎鼎的007的影響,因此談到國產凌凌漆這部電影不得不先談談好萊塢電影,在好萊塢的電影中,英雄題材電影一直是最受歡迎的系列。不論是早期西部片的孤膽英雄,或是007系列的特工英雄,甚至如今的漫威中的超級英雄,美國觀眾一直有著濃厚的英雄情結,但是換湯不換藥,這些英雄本質上已經很難和「人」這一名詞對應。
  • 《局外人》:加繆在政治問題上有些天真
    他思考在一個他人與上帝都趨於沉寂的世界裡,人和人之間怎樣才能彼此理解、相互溝通。在其冷峻而克制的筆下從不添加一點幻覺,沒有任何東西失其本身的變得神聖,但恰恰是這片僅屬於人的大地上他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真誠。一方面是作為內容的真誠,在他的思想中主人公都有些不善言辭,卻在陽光、大海與他人的緊密團結中展現出人的價值。
  • 加繆《局外人》:直面人生荒誕,永葆生命本真
    提到王菲的真,不得不說法國作家加繆的成名作《局外人》的主人公默爾索。同樣是表裡如一的人,可為何默爾索要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待遇?他因一次錯手殺人而被法庭指控,但最終卻因為「他沒有在他母親葬禮上哭泣」而被人審判自己的靈魂,並判處死刑。荒誕的世界,荒誕的人生。對於一個經常把「我怎麼都行」掛在嘴邊的人而言,默爾索不屑辯解。
  • 加繆的作品怎麼讀 重讀他有哪些現實意義
    荒誕的命運無法避免,但人類必須直面  張博介紹,作為天才型的作家,加繆二十九歲便隨著《局外人》的出版在法國文壇一舉成名,更在四十四歲時收穫象徵世界文學最高榮譽的諾貝爾文學獎,雖然因為車禍荒誕地結束了他過於短暫的一生,但在他僅僅四十七年的人生中,已然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經典,不僅有《局外人》《西西弗斯神話》《鼠疫》《反抗者》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著
  • 加繆的《局外人》太深入人心了,欣賞這十句格言,句句富含哲理性
    獲獎辭寫道:「他(加繆)作為一個藝術家和道德家,通過一個存在主義者對世界荒誕性的透視,形象地體現了現代人的道德良知,戲劇性地表現了自由、正義和死亡等有關人類存在的最基本的問題。」小說是加繆成就最高的,但他的小說作品並不多,一部長篇,兩部中篇以及一部短篇,但每一部在讀者心目中都有很重的分量。他在小說中提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問題,尤其是荒誕的認知及命運的反抗方面,是他小說思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