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與希臘爭奪油氣田 北約內部分裂將永無寧日?

2020-12-23 騰訊網

兩名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和希臘近月正為開發油氣田鬧得熱哄哄,互相指控對方侵犯主權,並派遣軍艦到地中海東部水域展示軍力。北約欲為局勢降溫已插手介入,宣布雙方已同意舉行「技術會談」,惟好意不久便遭希臘拒絕,除了因北約欠缺處理成員國紛爭的機制,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出缺亦令組織缺乏領導力而癱瘓。

圖為北約軍艦在黑海舉行聯合軍演

土耳其與希臘因地中海東部油氣田勘探權的爭議,近來皆動作頻頻。自希臘和埃及於本月6日籤定海洋邊界協議,並劃定兩國的專屬經濟區,以準備鑽探能源,土耳其便搬出反制措施,重啟鄰近海域的勘探工程,局勢隨即升級至互派軍隊宣示主權,令外間擔心會有擦搶走火的機會。

為解決土耳其與希臘的對峙,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在3日宣布,兩國已同意舉行「技術會談」,以避免該地區發生意外的軍事衝突,並在Twitter上發表個人聲明,強調他「將與所有盟國保持密切聯繫,尋求以北約團結的精神解決緊張局勢」。

消息傳出不久,託爾滕貝格的好意便遭希臘拒絕。據一名匿名的希臘官員向美聯社表示,北約的建議與「現實不符」,並強調只有土耳其的船隻完全撒出才會使局勢降溫。

歐洲需要多邊合作

土耳其和希臘的交惡,遠可追溯至奧斯曼帝國年代,兩國以民族國家之名獨立後,關係不但未見改善,反而更有過兵戎相見之時。自1960年賽普勒斯宣告成立,土耳其和希臘皆想爭取這片希臘族和土耳其族共居之地的控制權,惟1974年希臘支持賽普勒斯軍方發動政變後,土耳其亦派軍隊駐島反制,最終更使賽普勒斯分裂成南、北兩個實然政體。

可是,當下的國際格局早已不同於冷戰時期,使至土耳其和希臘難以再毫無保留服從更高權威的北約指揮,變相使局勢更難降溫。當土耳其和希臘於1952年加入北約時,主要原因是兩國在地緣上接近黑海的蘇聯衛星國,才會被西方國家視作拉攏對象。

故1974年賽普勒斯處於風口浪尖時,美國願意主動介入政局,誘使兩國實施停火協議,其實是為了圍堵共產主義的前線不會因內鬥而分裂。但如今北約成員國卻早已失去蘇聯的意識形態敵人來維繫友誼,各成員國的視野自然「由外轉內」,將國家利益置於首位。

然而,北約內部亦不止土耳其與希臘各懷鬼胎,就連遠在天邊的法國亦蠢蠢欲動。上月中旬,法國總統馬克龍命令法軍前往地中海東部協助希臘,並指摘土耳其單方面勘探海床。但立場不單顯示出法國亦無視北約成員國的身份,選擇歸邊支持希臘,更使土耳其降格有名無實的盟友。

與此同時,在川普的單邊主義影響下,華府對是次地中海東部的危機亦鮮有保持緘默,不願再以北約領袖身份調解僵局,結果只剩下德國總理默克爾獨力支撐,保有大國領袖的風範,並出面邀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尋求解決之道。

因此,北約作為集體防禦機制雖然久經考驗,但亦因組織沒有處理內部矛盾的機制,故一旦領導的國家不願填補這真空地帶,公平地協調雙方立場,未來內部分裂加深亦不足為奇。

相關焦點

  • 北約內戰打響?希臘向土耳其遞「戰書」,領海直接擴大至12海裡
    其實希臘與土耳其領海爭端由來已久,目前雙方爭奪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愛琴海部分島嶼的歸屬權以及東地中海油氣資源勘探之上。2020年土耳其海軍曾經多次派遣艦船,進入愛琴海宣誓主權,並派出勘探船,在與希臘有爭議的地中海東部海域進行地質勘探活動。土耳其國防部長胡魯西·阿卡爾強硬表態,土方不會放棄東地中海的海洋權益。而希臘則召開了緊急會議,軍隊進入戰時高度戒備狀態。
  • 八國勢力暗中較量,北約內戰一觸即發!土耳其:已做好戰爭準備
    這兩次演習被外界廣泛視為土耳其正在向希臘釋放戰爭信號,甚至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而安卡拉政府內部人士也表示,土耳其已經做好了「武力保衛領海主權」的計劃。面對土耳其的挑釁,軍事實力有限的希臘自然也不甘示弱。據報導,同樣是在26日,同樣是在地中海東部海域,希臘海軍與賽普勒斯、法國和義大利海軍軍艦舉行了大型聯合軍事演習。
  • 地中海宿敵再度劍拔弩張:希臘土耳其為油氣資源擦槍走火
    一周之前的8月11日,舷號為F 451的希臘海軍埃利級飛彈護衛艦就與舷號為F 247土耳其海軍護衛艦凱馬爾·列伊斯號同樣發生了艦體之間的碰撞。土耳其軍方第一時間將此稱為挑釁,而希臘國防部則表示只是微小的碰撞。不過,希臘人看似忍讓的態度並不意味著雅典方面決心向土耳其低頭。
  • 蓬佩奧與土耳其外長大吵,「北約2030」改革未啟動先摔跤|京釀館
    而與土耳其不睦的賽普勒斯和希臘,則聯合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巴勒斯坦和埃及成立了一個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採取聯合勘探開發的方式爭搶油氣資源。這七國還把美國和歐盟拉進來作為觀察員。如此一來,在爭奪東地中海油氣資源上,就形成了一打多的局面。希臘、賽普勒斯和土耳其之間還多次出動軍艦對峙。
  • 土耳其的咄咄逼人讓北約盟國越來越擔心,北約已現裂痕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安卡拉的國父陵參加「共和國日」儀式 美國敦促北約成員國與土耳其共事,以期彌合已使安卡拉向俄羅斯靠攏的裂痕。然而,至少一個北約盟國正準備面對更多的動蕩。 目前希臘正與土耳其因為地中海中部的權利和資源而陷入糾紛。希臘最近幾個星期多次下令海軍進入戒備狀態。一位政府要員擔心,兩國間的緊張關係是更大的事態發展的一部分,而且目前看不到化解問題的終點。
  • 美歐表態將制裁土耳其,埃爾多安「大國夢」將崩塌
    據了解,對土耳其的制裁措施將瞄準土耳其國防工業負責人伊斯梅爾-德米爾,制裁措施將十分具有破壞性,但比一些分析人士此前預計的制裁範圍要窄。土耳其方面強硬地回應稱,制裁不會取得美國想要的結果,並且會損害兩個北約成員國之間的關係,土耳其方面贊成通過外交談判來解決問題。
  • 東地中海資源爭奪背後的地緣博弈
    資料圖片 東地中海資源爭奪背後的地緣博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姚錦祥 近日,土耳其再次延長其在東地中海的勘探作業時間,引發希臘等周邊國家不滿,再次將這一地區地緣博弈帶到了國際輿論前沿。
  • 東地中海地區天然氣開發爭議持續,土耳其:準備好與希臘對話
    :澎湃新聞 25日,土耳其表示已做好準備,將就東地中海地區天然氣開發問題與希臘展開對話。
  • 北約起內訌了?土耳其被德國軍艦教訓,埃爾多安或成第二個卡扎菲
    同時土政府還強調該船正在前往利比亞的米蘇拉塔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沒有違反武器禁運的要求,目前土耳其外交部代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已經向歐盟遞交了外交照會,要求做出相關賠償,否則將對希臘採取相關報復行動,不排除動武。在俄媒看來無論德國此次搜查行動出於何種目的,都是對土耳其釋放地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那就是北約大有發生內訌的肯可能。
  • 埃爾多安妄圖恢復奧斯曼領土,對希臘「蠶食鯨吞」,北約竟然無視
    據希臘方面報導稱,希臘總理所說,土耳其必須為解決方案「開路」。希臘歡迎土耳其為緩和緊張局勢邁出的「第一步」,「但這是否是真誠的舉動還是短暫的迴旋尚待觀察,」希臘總理基裡亞科斯·米索塔基斯在希臘與北約秘書長延斯·斯託爾滕貝格舉行會談後表示。
  • 盛會期間,愛琴海卻陰雲密布,土耳其要撕希臘
    2月18日,希臘宣布要將北愛琴海石油公司收歸國有,將美國和加拿大等石油公司股份踢出去(合同到期)。土耳其認為希臘在玩陰的,想以此來擴大實際控制線。3月份土耳其勘探船「希斯米科號」前向愛琴海有爭議水域搞科學勘探,問題是「希斯米科號」後面跟著四艘土耳其軍艦。本來希臘跟土耳其還是以嘴炮為主,土耳其突然來這招,希臘就判斷是美國在背後給土耳其撐腰。
  • 瓦良格號回國一波三折:土耳其的從中作梗,背後是受美國指使?
    直到1821年,爆發了希臘獨立戰爭,土耳其為了鎮壓這場運動,屠殺了五萬希臘人,並將剩下的希臘人販賣為奴。  在這樣的壓迫下,直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希臘終於獲得了獨立,將土耳其人趕出了希臘的土地。  一戰結束後,土耳其作為戰敗國,被迫籤下了《色佛爾條約》,喪失了百分之七十的土地。
  • 希臘與土耳其軍艦「險撞船」
    希臘國防部消息人士14日披露,一艘希臘軍艦和一艘土耳其軍艦12日在地中海東部對峙,險些撞船。土耳其方面暫未證實這起事件。  這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希臘官員說,希臘海軍「利姆諾斯」號護衛艦12日在希臘克裡特島與賽普勒斯之間海域執行任務時,朝一艘土耳其油氣勘探船駛去,迎面遇上一艘護航的土軍「凱末爾·雷伊斯」號軍艦。
  • 北約分崩離析,土耳其遭美國制裁,埃爾多安怒罵:北約算什麼聯盟
    自從川普成為美國總統之後,美國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就開始變得愈發微妙起來,甚至在以俄羅斯為目標的北約內部,亦是雲譎波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應該是埃爾多安所領導的土耳其,自從上臺之後,埃爾多安便和美國暗中地較起勁來。
  • 國內同仇敵愾,外有北約支持,土耳其軍隊打得俄敘聯軍不斷潰退
    在敘利亞被俄軍空襲炸死的土耳其軍隊士兵,將土耳其的反俄情緒推向了高潮,以至於土耳其政府不得不關閉其境內的主要社交媒體,以控制這股情緒,同時對俄羅斯駐土使領館加強了保護。
  • 希臘與土耳其劍拔弩張,美軍在東地中海搞聯合軍演,公然選邊站隊
    目前在北約與土耳其關係緊張的背景之下,美軍在歐洲展開了不少的演習活動,其中在2020年11月的時候,東地中海地區組織了一次地中演習活動,11月19日至23日在希臘克裡特島的北約飛彈發射裝置(NAMFI)進行了戰術實彈射擊演習,由德國,希臘,荷蘭和美國愛國者部隊參加。
  • 新月與十字架:土耳其與希臘複雜的愛恨糾葛剪不斷理還亂
    希臘獨立後,奧斯曼帝國內部分裂的聲音愈來愈大,為了避免分裂,奧斯曼帝國頒布了新政策,讓原本豁免兵役的非穆斯林人民,也需要與穆斯林一樣履行當兵義務,不得以繳納稅金的方式抵免兵役。 這項新政策,讓許多不願從軍的希臘裔居民開始離開奧斯曼帝國,當時約有16萬的希臘裔移民至希臘。
  • 北約大國買5000萬劑國產疫苗,首批本周抵達,白宮坐不住了
    一直以來,北約都有分裂的苗頭,其中最大的一個不穩定因素就是扼守歐亞大陸橋和黑海進出通道的土耳其。儘管這個國家軍工實力並不強,但是仗著北約內排名第二的軍隊規模和極為特殊的地緣優勢,土耳其可以同時將手伸向敘利亞、利比亞、伊拉克等多個熱點地區,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周邊各國都拿它沒有什麼辦法,而歐美各國為了顧全北約團結的大局,也不好向土耳其下手。
  • 歐盟和美國:幾乎同時制裁土耳其,但埃爾多安不會屈服
    此前,歐盟內部成員國達成了共識,決定對土耳其實施制裁,原因是在與希臘和賽普勒斯的爭議海域勘探天然氣。無獨有偶,12月1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就包括針對土耳其採購俄羅斯S-400遠程防空系統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