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到中年,其實很多人都開始關注養生,健康長壽是所有人的願望。昨天,小編就提到了日本衝繩的一個地區——「大宜味村」,那裡是舉世聞名長壽村,90歲的老人數量就接近100位,這些老人也是「90後」,依然身體健康,保持著旺盛的精力。
很多人非常羨慕那裡的老人,想知道他們的長壽秘訣是什麼,於是許多遊人紛至沓來,不遠萬裡趕到那裡去看一看,取一取經。其實我們不必飛到那麼遠的地方,中國也有一個長壽村,被譽為世界第五個長壽之鄉,它就是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在百歲老人的人數上,是世界最多的,而且這些百歲老人還身強體壯,動作矯健,有的還耕作種菜,甚至是上山砍柴,令年輕人自愧不如啊。
作為一個資深美食博主,小編今天就從飲食習慣這一方面來分析,究竟廣西巴馬的長壽老人平日都吃什麼呢?他們又有怎樣的飲食秘訣呢?原來他們村子裡的老人,常年都堅持這5個飲食秘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第1個飲食秘訣:粗
粗,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指紅薯、玉米、糙米、紫米這一類的粗糧,他們常年以來,都是吃只經過粗加工的食物,甚少吃精細加工的食物。而粗糧能夠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原有的營養成分,並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礦物質和不可溶性纖維素,有利於正常的消化運轉。
舉個例子,我們城市人常吃的大米就是經過多層的精加工,經過去稻殼、研磨、拋光等等這一系列複雜的流程,每一層都流失了一定的營養成分。我們在飯桌上吃到的熱乎乎的米飯,雖然口感好、味道好,但是跟粗糧相比,營養價值卻低了許多。
二、第2個飲食秘訣:雜
雜,指的是不挑食,啥都吃。從廣西巴馬的長壽老人一日三餐的飯菜中,很直觀就可以看到老人們除了將玉米、紅薯等作為主食之外,還會多吃各種蔬菜和野菜。蔬菜都是自己種的,或是本村種植的,所以蔬菜都是原生態無農藥殘留的。而巴馬這個山清水秀的小村,生長著各種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本來就富含胡蘿蔔素、葉酸各種維生素,含量一般都超過了普通蔬菜。
除了吃食物種類「雜」以外,他們做菜烹飪的方式也可以用「雜」來形容,就是將糧食、蔬菜和肉類混合在一起,用鐵鍋來煮熟,所以這也被稱為「大雜燴」。這種煮菜方法,保留了食物原先的營養,不像我們城市人那種花裡胡哨的烹飪流程,例如炸完之後再燜,燜完之後再煮,食物營養已經沒了一大半了。
三、第3個飲食秘訣:素
常言道:吃素好,多吃菜好,這個道理我們都知道,但就是吃得少。長壽老人常年吃素比較多,肉反而吃得比較少,只有過年過節時,才會吃上點雞鴨魚肉。這並不是他們經濟收入低,沒錢買肉,而是他們堅持吃素的飲食習慣。
另外,提到巴馬,就不得不提及這樣神奇的食物——火麻油,火麻油是長壽老人長期的食用油,其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壓和膽固醇,防血管硬化,起到延緩衰老的目的。他們煮菜熬湯又經常加入火麻油,這樣的飲食習慣滋補又健康。
四、第4個飲食秘訣:淡
什麼叫淡?就是吃得清淡,吃鹽吃得少。長壽老人在飲食習慣上,堅持以清淡為主,他們無煮湯還是做菜,添加食鹽的量都非常的少,平均每人每天攝入食鹽的總量不超過3克。所以他們當中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的人少之又少。而清淡的飲食習慣讓老人們的心情都舒暢多了。而我們身邊有的人,特別的重口味,加醬料別多,加鹽很重,這樣的飲食習慣一定要改過來。
五、第5個飲食秘訣:鮮
鮮,有的人一眼看到這個字,就想到了海鮮河鮮等,這是不對的。「鮮」指的是老人們吃新鮮的食物,糧食、蔬菜、野菜、水果、肉類都是吃新鮮的,他們吃的都是巴馬本地產的綠色食物,無公害無汙染,都是純天然的。
【大熊之總結】
廣西巴馬長壽村的百歲老人,他們對於長久以來,都堅持了有節制的飲食習慣,總結就是五個飲食秘訣:「粗、雜、素、淡、鮮」,不知道你能夠做到哪幾點呢?而且他們還有一個眾人皆知的習慣,就是「吃飯只吃八分飽」。
你還知道哪些養生長壽的飲食秘訣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您的獨家養生秘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