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婆婆勇敢接受機器人手術 醫護訂製蛋糕為她慶祝

2020-12-25 瀟湘晨報

八旬婆婆查出肺癌後,聽從醫生建議積極治療,並通過機器人手術成功切瘤。12月17日出院前,正好完成100例機器人手術的主刀醫生將一個寫有「100」的蛋糕推進病房與她分享,慶祝第100臺機器人手術成功的同時,表達對婆婆健康長壽的祝福。

87歲婆婆查出核桃大小的肺腫瘤

87歲的劉婆婆家住武昌,11月底,她在體檢中發現左側肺部有一個邊界模糊的結節,上周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求診。結果被查出肺癌,左肺有一個核桃大小的腫瘤,經過綜合評估,醫生建議她立即手術。得知是癌症的劉婆婆非常擔心,自己高齡是否能受得了切瘤手術。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胡衛東得知劉婆婆的疑慮後,把她請到辦公室,詳細講述手術的必要性,並表示通過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達文西機器人進行手術,可以將手術創傷控制到最低。

「胡主任,我相信你!」經過短暫考慮,劉婆婆下定決心接受機器人手術。12月14日,胡衛東操作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通過放大20倍的裸眼3D高清視野,將劉婆婆肺部細密的血管、氣管和病變部位清晰分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對正常神經和血管的損傷。4條機械臂完全濾除人手震顫,提高手術操作的穩定性和精確性。2個小時的手術完整切除腫瘤,出血量很少。術後第二天,劉婆婆就可以下床活動。她也成為中南醫院接受機器人手術最高齡的患者。

術後病理檢查顯示,劉婆婆的肺部腫瘤屬於浸潤性腺癌。好在發現比較及時,並未發生轉移。12月17日,經過評估,她身體各項指標基本恢復,已達到出院標準。

醫護贈送蛋糕祝他長命百歲

「婆婆,您就快康復出院了,我們給您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祝您健健康康活過百歲!」12月17日下午,中南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胡衛東等醫護人員將一個寫有「100」字樣的蛋糕,緩緩推進劉婆婆的病房。胡衛東切下第一塊蛋糕遞給胡婆婆,接過蛋糕的胡婆婆立即吃下一口,連聲誇讚「好吃」!

原來,劉婆婆的手術正好是胡衛東完成的第100例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胸心血管外科本打算為胡衛東訂製一個特殊的蛋糕慶祝一番。「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成功完成了100例機器人手術固然高興,但更應該感謝患者的信任和支持。」胡衛東表示,劉婆婆正好是一位高齡患者,於是決定把印有「100」的蛋糕作為一份健康長壽的祝福,和劉婆婆等住院患者們一起分享。

「胡主任,你用精湛的技術幫我戰勝了癌魔,現在我更有信心活到100歲了!」劉婆婆表示,是胡衛東等醫護人員給了自己接受手術的勇氣,還為自己提前過了一個百歲生日,這份感激之情永生難忘。

胡衛東表示,隨著外科手術日益微創化、可視化、精準化,高齡已不是肺癌手術的禁區。像劉婆婆這樣重視體檢,並以積極心態接受治療的患者,術後完全可以恢復正常人的狀態。

責編:王鳳君

融媒體記者:梁健

通訊員:李晗

編輯:張迎

【來源: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八旬婆婆接受機器人手術 醫護送上蛋糕祝她健康長壽
    八旬婆婆接受機器人手術 醫護送上蛋糕祝她健康長壽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8日電 (李晗)八旬婆婆查出肺癌後,聽從醫生建議積極治療,並通過機器人手術成功切瘤。12月17日出院前,正好完成100例機器人手術的主刀醫生將一個寫有「100」的蛋糕推進病房與她分享,在慶祝第100臺機器人手術成功的同時,表達對婆婆健康長壽的祝福。87歲的劉婆婆家住武昌,11月底,她在體檢中發現左側肺部有一個邊界模糊的結節,上周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求診。結果被查出肺癌,左肺有一個核桃大小的腫瘤,經過綜合評估,醫生建議她立即手術。
  • 澳洲「奇蹟女孩」去世,曾多次接受華人名醫手術,勇敢抗癌多年
    而在上個月,她才剛慶祝了自己14的歲生日。2019年6月,張正賢在雪梨為Milli做了第一次手術,成功切除了她腦中98%的腫瘤。不過在20年4月,Milli的癌症復發了。2019年6月Milli的腫瘤被成功切除了98%(圖片來源:《每日郵報》)Milli和自己的父親Grant Lucas(圖片來源:《每日郵報》)Milli的母親Monica Smirk今晚在社交媒體證實了這一噩耗,她向自己勇敢的女兒表達了敬意。
  • 葉璇在清醒狀態下接受開刀手術,直言醫護人員玩手機致使手術失敗
    儘管這個上熱搜的「姿勢」不值得學習、不值得模仿,也實在是為她帶來了太多的負面影響。此次手術過程中她接受了局麻,所以躺在手術臺上接受手術的時候她全程都是意識清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葉璇看到手術過程中一位小護士坐在旁邊開始玩遊戲。而之後更是因為護士的疏忽導致手術室內缺少了她需要的藥物,手術過程一度被延長,葉璇只能默默承受,內心瘋狂吐槽。
  • 婆婆顱內長出「雞蛋腦瘤」拒絕手術 醫生耐心勸導助其完成救治
    九旬婆婆腦袋裡長出一顆雞蛋大小的腦膜瘤,如再拖延將壓迫神經導致癱瘓。由於年齡太大,她對手術心懷恐懼不願配合。醫生和家屬在病房哄著婆婆兩天,終於說服她接受一場「小手術」。9月23日,婆婆康復出院前,向醫生表示感謝。 90歲的王婆婆退休前是武昌某大型國企的工人,身體情況一直不錯。
  • 「天眼」手術機器人截骨保膝術獲成功
    近日,在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委指導下,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關節外科中心主任、西安交大二附院骨關節外科王坤正教授將最新引進的「天眼」手術機器人應用於膝骨性關節炎的脛骨內側高位截骨手術治療,並獲得了成功。
  • 宜興八旬老太因誤信「吃楊梅核可清腸」進醫院,卻意外查出結腸癌
    近日,宜興一位八旬老太因腹脹、腹痛、便秘等腸梗阻症狀,到宜興市中醫醫院就診。醫生在她的腸腔內發現了50多粒楊梅核,並意外查出了結腸癌。一個多月前,蔣婆婆感到腹脹、腹痛,並伴有便秘,持續一周後才到醫院就診。經過B超、CT等檢查,醫生診斷為「不完全性腸梗阻」,並考慮結腸癌可能。
  • 中國手術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歷程,手術機器人行業的市場規模
    按應用領域劃分,醫療機器人包括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診療機器人、輔助機器人和其他類型醫療機器人,其中手術機器人的技術難度高、風險大,是醫療機器人中的皇冠。 手術機器人是融合多學科和多項高新技術為一體,用於手術影像導航定位和臨床微創手術的綜合化醫療器械。通常由機械臂、操作臺、三維成像系統三大功能單元構成,憑藉操作精度高、可重複性高、穩定性高等特點,被廣泛用於精度要求高的微創手術中。
  • 婆婆得了白內障久拖不治,術後當天竟趕上對側眼青光眼急性大發作
    八旬婆婆10年前查出有白內障,但一直沒有治療。直到雙眼視物愈發模糊,嚴重幹擾到正常生活才前往醫院就醫。誰也沒料到,就在她結束右眼手術的當天,『戲劇性』的一幕卻發生了,左眼發生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大發作,並出現了頭痛、嘔吐等症狀。亢婆婆今年81歲,家住江漢區。10年前就發現雙眼視力逐漸下降,以為是上了年紀看不清了,所以沒有在意。
  • 忍受失去兩位親人的痛苦,農婦陳愛雲盡心服侍八旬婆婆
    陳愛雲服侍八旬婆婆。4年前的一場車禍,讓本來幸福的家庭變得風雨飄搖:陳愛雲的丈夫和公公不幸在車禍中喪生。今年57歲,家住鹽城市阜寧縣阜城街道孫橋居委會的陳愛雲,在忍受失去親人痛苦的同時,盡心服侍八旬婆婆,將兩個女兒撫養成人。因為勞累過度,她患上心臟病,每年的醫藥費需要上萬元。陳愛雲說,日子再怎麼難,孝順老人總是自己應該做的。
  • 行研|神外手術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專科化趨勢的重要賽道!
    隨著多媒體和信息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建立在有效的計算機圖形學基礎上的高速網絡和虛擬實境系統為遠程人機通信提供了技術保障,使得遠距離手術逐步成為現實,手術可由外科醫師在異地通過遙控作業系統控制手術現場的機器人完成。
  • 中國團隊自主研發: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成功
    > 記者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獲悉,我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近日在該院成功實施。
  • 「三頭四臂」讓操作更加精準 機器人專為患兒開刀做手術
    機器人上陣為小患兒手術□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高琛琛 張祖國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10月23日,4歲的琦琦(化名)做了膽總管囊腫手術,而她的「主刀醫生」是擁有「三頭四臂」的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
  • 八旬教授為百歲阿婆做手術 助其重見光明 (2/7)
    兩天前,王均秀阿婆剛剛做了白內障手術,視力恢復到了0.8,告別了讓人攙扶行走的困境。而為王均秀這位百歲老人做手術的,是已年過八旬的眼科專家張家驎教授為主導的醫療團隊。王均秀阿婆出生於1915年1月,已年近106歲高齡。隨著年紀的增大,阿婆的白內障越發嚴重,視力也急劇下降。近十年來,她的視力接近於零,行走不是依靠家人攙扶,就是一腳高一腳低地摸索著。
  • 日劇《黑色止血鉗》,了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心臟手術的應用
    改編自醫師作家海堂尊同名小說,以日本東城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為故事背景,由二宮和也主演的十集日劇《黑色止血鉗》,描述一項獨特的心臟執刀手法「佐伯式手術」的創造者,在「白色巨塔」內的執業與教學過程,以及涉及的人、事、物。
  • 成都隔離家庭女孩收到特殊生日禮物:機器人送上的蛋糕
    機器人為隔離中的孩子送上生日蛋糕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抗疫每天進行,也發生著一幕幕溫情的時刻。留觀家庭如何進行正常的生活?1月31日,在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南山社區一戶留觀家庭中,6歲的小女孩收到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由機器人送來的生日蛋糕。抗疫有愛 隔離小女孩收到生日蛋糕 家住成都的代女士是武漢人,已在成都定居多年。今年春節,她和丈夫準備帶著女兒回老家過年。
  • 湘雅醫院探索機器人手術結合日間手術切除肺腫瘤
    (記者 鄧雅靜 通訊員 劉微)12月12日上午,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分別接受了肺腫瘤切除手術和縱膈腫瘤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而兩位患者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如此神奇的一幕令人不可思議,卻有賴於該院胸外科團隊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據悉,其中一臺肺腫瘤手術還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56歲的黃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左下肺背段長有腫塊,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到湘雅醫院就診。
  • 神經外科開顱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
    RILinux/Free,機器人末端為一個開顱機械臂Aesculap。這例機器人之後還進行了第1例人體實驗,為一個8歲的女性巖骨佔位性病變患兒進行開顱術,雖然其只進行了額骨骨瓣的銑削,但卻證明了機器人應用於開顱術的可能。雖然這例機器人系統沒有出現明顯問題,但是仍需要注意將患者的危險性降到最低,是否能夠確保全自動化的機器人開顱的安全性,這需要在機器人系統設計時就體現出來,這也是未來機器人輔助開顱手術需要不斷改進完善的地方。
  • 鍾麗緹50歲生日,張倫碩變著花樣為老婆慶祝,生日蛋糕成亮點
    鍾麗緹50歲生日,張倫碩變著花樣為老婆慶祝,生日蛋糕成亮點當初鍾麗緹出現在《浪姐》其實並不讓網友們感到意外,雖然年紀在一眾姐姐中僅次於52歲的但國外長大的鐘麗緹雖然一直在娛樂圈中算是活躍,但她身上確實沒有多少的功利性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價」與「值」------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系統科普文章之五
    那能成為Webber醫生叱吒外科手術臺的左膀右臂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價」「值」何在呢?這裡我們首先談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價」,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機器人本身巨額的研發和製造成本造就了一臺達文西機器人國內2000萬元左右的昂貴售價。更重要的是配合達文西機器人所使用的耗材費用也很昂貴。
  • 留守黃岡護士錯過婆婆生日後續:我這媳婦沒得說
    婆婆補過生日被暖哭:我這媳婦沒得說除了蛋糕和鮮花,志願者薩克斯現場奏生日歌,還安裝了新熱水器3月27日中午,正能量圓夢小分隊專程來到湖南護士謝琪琳的老家,替她陪婆婆過了一個畢生難忘的生日。記者 顧榮 攝 「祝您生日快樂……」3月27日上午,在志願者李巍然現場演奏的薩克斯伴奏中,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合伙人、長沙市雨花區孝為先社工服務中心主任姚小蘭等志願者為72歲的鄭桃華娭毑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生日慶祝會」。 老人感動得垂淚。其實,她的生日是在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