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滕方遠
今年41歲
蔡甸區張灣街新集場村村民
女兒考上大學了,我對未來也有了更多期待。這5年來,多虧了國家的扶貧政策,我家出現了很多過去不敢想的變化。我自己也充滿了幹勁,打心底感激政府和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
2016年1月18日,在政策和技術的扶持下,滕方遠提高了養豬技術,生豬存活率大大提高。
今年高考後,我家裡迎來了一件大喜事,8月底大女兒收到了江漢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家人別提多開心了,這是我們家的第一個大學生!我當時特意從外地趕回,擺酒幾桌邀請親戚過來慶祝。
■ 養豬欠下18萬元外債
被幫扶不到兩年還清
我家一共6口人,母親患病失去勞動力,父親年紀也大了。兩個女兒在上學,我老婆要照顧她們和家裡,所以家裡只有我這麼一個勞動力。
我原先開車,每月也有固定收入,為想讓家人早點過上好日子,不顧反對開始養豬。2013年,我靠著東拼西湊的錢和一點積蓄,買豬仔、在屋後建豬圈。養豬特別苦,我早上6點半就起床,煮豬食、餵豬、收潲水、搬運,一直忙到晚上,但我不怕苦,就怕錯了方向。
第一年養豬,因為我不懂技術沒經驗,所養的豬大量死亡。2014年,我又借錢養了40頭豬,好不容易養大又碰上收購價格下跌,養一頭虧一頭。養豬頭3年不僅沒賺錢,還欠下18萬元外債,我家成了村裡的貧困戶。
就在走投無路時,2015年我家被列為精準扶貧對象,這帶來了一系列改變。市區相關部門領導、街村幹部經常上門給我出點子,幫我添置設備,建小豬保育欄、修繕豬舍;為我在豬圈旁建了2座沼氣池,養豬的廢料變成沼氣來源;村裡還擔保將農戶家的玉米賒來做豬飼料,我不用跑遠門收潲水了……還有區裡的養豬專家上門到家裡指導,找出我技術上的問題,他們對於我來說,就像「急時雨」一樣。
2020年4月23日,去廣州打工的滕方遠與妻子視頻聊天。
在多方幫助下,豬圈環境得到了改變,科學養育也讓養豬存活率提高到100%。2016年初,45頭豬出欄後我獲益了8萬多元。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在一年內還清外債、脫離貧困。2016年豬肉行情好,全年賣了近百頭豬,我趕在過年前把外債都還清了。那一時刻,你們不知道我心裡有多輕鬆。
■ 在漢川辦養豬場
區街畜牧部門跟蹤指導
無債一身輕,30多年來沒翻新的老屋,我對它進行了首次粉刷,廚房也添了抽油煙機,還把兩個女兒的房間重裝了一番,加了空調和木地板,換了鋁合金窗戶、新床和新柜子。
2018年7月19日,滕方遠和女兒在家玩耍,生活越來越好,笑容越來越多。
2017年10月開始,我關閉了屋後的豬圈,在離家近30公裡的漢川租了一處空房,在政府補貼和自己拼湊下,辦起了小型養豬場,有100多頭豬。區、街兩級畜牧部門隨時指導,讓我不用整日擔心小豬病亡。記得那年夏天,一天兩頭豬出現發熱症狀死了,當時,防疫站專家得知後趕來,確診病豬感染了血液原蟲,及時指導用藥物防治,其他豬得以倖免。
經過幾年養豬,我手頭有了10多萬元的周轉資金,就想在屋後豬圈拆除的空地上,新建一棟樓房,改善家人的生活。2018年底,新房開始動工,這裡已經完全看不到豬圈的痕跡了。新房上梁的當天,我還備了十幾桌酒菜,招待親戚朋友,這以前想都不敢想。
由於養豬行情不太好,2019年初我又重拾開車的活,去廣東打工,收入比家裡高。我還要存錢,供兩個女兒讀書、裝修新房。經歷了這些,我做事更有底氣和信心了,相信只要肯做,生活會越來越好。
2020年11月10日,滕方遠家門口的池塘,已經修繕一新,環境優美。
我家牆外貼著的這張紅色喜報,是蔡甸區人民政府在今年9月為我女兒考上江大送來的祝賀。上面寫道:「……你在2020年以優異成績被江漢大學錄取,今特向你及你的家人表示祝賀,並為家鄉有你這樣一個勤奮好學的女兒而驕傲和自豪。」根據蔡甸區「關愛女孩行動」獎勵政策,我家還因此收到了4000元的一次性獎勵。這也算是我家文化上「翻了身」!
【扶貧幹部點評】
市委國安辦駐蔡甸區張灣街新集場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周勇
四級聯合幫扶機制
實招出實效
把滕方遠列入扶貧對象後,市、區、街、村各級幹部很快成立了四級聯合幫扶機制,實施個性化的精準幫扶措施,為他養豬提供資金、技術、政策支持:請畜牧部門的專家過來傳授技術,出資改造養豬場地、改善硬體設施,資助他買車送豬飼料,給出養豬品種的建議……我們出謀劃策,滕方遠自己也很能吃苦又勤奮,而且有鑽研精神。在大家的幫扶和他自己的努力下,滕方遠在2016年底就還清了18萬元的外債,實現脫貧,2017年又繼續鞏固了脫貧成果,到目前生活都保持穩定。
5年來,滕方遠依靠政策和技術幫扶,從不會養豬欠下外債,到變成養豬能手還清外債、蓋起了新房,生活越來越好。他用自己的行動說明,只要肯奮鬥就有脫貧致富的希望。
助力蔡甸中小微企業發展
免費廣告宣傳
新聞徵集
您身邊有什麼關注的、關心的,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郵箱:nubb@qq.com
轉載註明出處 編審:孫克亮 來源:長江日報
一個專注於分享城市故事的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