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團結之花」在邊疆盛放——記新疆麥蓋提縣託萬哈迪勒克村黨...

2021-01-12 中國日報網

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庫木庫薩爾鄉託萬哈迪勒克村(以下簡稱「託村」),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全村208戶村民中,有203戶是維吾爾族。然而,這群維吾爾族鄉親們卻有一個漢族「帶頭人」。他就是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英傑。

在黃英傑帶領下,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如今已通了柏油路,家家住進新房、戶戶通了水電,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從2008年的33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460元。談起村裡發生的變化,維吾爾族鄉親們都說:「多虧我們的好書記黃英傑!」

村裡的主心骨

1990年,17歲的黃英傑在高考落榜後,跟隨親戚從四川老家來到新疆麥蓋提縣打工。他至今不能忘記:「剛來村裡時,我很窮,鄉親們送我吃、供我住,這恩情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1997年,在託村村民的幫助下,黃英傑順利承包了80畝荒地,還被允許緩交租金。「更讓我難忘的是,老黨員買買提·吾守爾從銀行貸款1600元給我用。」黃英傑說,這筆錢算是他發家致富的啟動資金。

在託村安下家後,頭腦活泛的黃英傑不斷在沙漠上種樹、墾荒,一點一點將沙漠改良成耕地。到2005年時,他手裡已經有了300畝土地,每年收入約10萬元,成為託村的富裕戶。

紮根託村的日子裡,黃英傑與維吾爾族鄉親們互幫互助、不分彼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2006年,鄉親們推選熱心能幹的黃英傑做村委會副主任。當時,村幹部的月收入不到100元,家人和朋友都認為這個差事錢少活多,都勸他不要接。但黃英傑二話沒說就走馬上任了,他說:「做人不能忘恩,從鄉親們那兒欠下的情,我要湧泉相報。」

當時,村裡生產條件很差,基本沒有大型農機具,農產品增產增收一直存在困難。為此,黃英傑向親戚朋友借錢,帶頭購買一輛東風104大馬力拖拉機和一輛504中型拖拉機,幫助有需要的村民開展農業生產犁地、耕種。

多年來,託村村民大都以種植棉花為生,棉花收成直接關係到家裡的光景。黃英傑積極向村民宣傳科學種田相關知識,講解棉花生長過程中科學施肥的重要性。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開始學著在棉花地裡施用化肥,當年畝產就由原來的200公斤增加到260公斤。

2008年,作為村裡的主心骨,黃英傑毫無爭議地被村民們推選為託村黨支部書記。

百姓致富的領頭人

上任後的黃英傑,沒有辜負群眾的信任。他始終認為:「做好群眾工作,就是要實事求是,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著想。」

當時,村裡水利基礎設施比較落後,農田灌溉用水嚴重不足,黃英傑下定決心改變村裡的灌溉窘境。為此,他積極爭取鄉黨委、政府幫扶政策,得到9萬元資金支持,加上村民籌集的部分資金,確保了水渠修建工程順利開工。工程竣工後,徹底解決了5200畝耕地澆水難的問題。

村裡的路坑坑窪窪,載重4噸的拖拉機最多能拉出去1噸貨物。深知「想要富先修路」的黃英傑,於2011年在村裡發起了募捐倡議,並親自帶頭捐款5000元,其他村民也捐了起來,很快湊齊了5萬元修路款。2012年6月,一條幫助村民致富的柏油路終於修通了。

為村民增加收入,一直是黃英傑心心念念的事情。2009年,他發現核桃市場需求量大,而且符合當地種植條件,便積極向村民推廣,並協調農村信用社為農戶擔保貸款40萬元。通過3年努力,全村的核桃種植面積達到3800畝,2013年掛果率達到了100%,林果業成為村裡新的支柱產業。

現在,黃英傑又把庭院經濟建設作為改善居住環境、節省生活開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按照「前院、中園、後圈」的模式,引導扶持村裡低收入家庭發展庭院經濟、精品果園和畜牧業。

「他把村民當成了親人」

心懷對鄉親們的感恩之情,黃英傑把村民當成了親人,只要群眾有困難,他都會想方設法幫助解決。

村民吾斯曼·斯依提的兒子出了車禍,黃英傑不僅包車把傷者送往醫院,還墊付了7000元醫藥費;左拉古·阿布拉家有兩個孩子在烏魯木齊上學,春耕又趕上開學,一家人陷入困境,黃英傑又爽快地幫他家解決了3200元的生產資料……村民們說:「黃書記為村民做過的好事,多得如同道路兩旁的沙棗花,數也數不清。」

在解決群眾問題上,黃英傑堅持「一碗水端平」甚至「心眼偏向群眾」。管水、分水是「大事」,就是要讓群眾先澆,黨員幹部後澆,而黃英傑總是最後一個;發放扶貧資金,落實惠農政策更是「大事」,黃英傑帶著村幹部挨家挨戶看實情,徵求意見,保證讓最需要的人先得實惠。

黃英傑用點點滴滴的努力,贏得了鄉親們的信任與愛戴。2016年,黃英傑當選庫木庫薩爾鄉副鄉長兼託村黨支部書記。得到消息後,村民們紛紛跑去向村主任依明·買買提說:「如果調走黃書記,我們可不答應。」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和村黨支部書記,黃英傑用赤誠和奉獻架起了民族團結的連心橋,讓「團結之花」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生根發芽、絢麗盛放。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新疆扶貧工作的獨特性在哪裡?
    如今,30萬麥蓋提人民已經擺脫了貧困的帽子,大部分由政府補貼,全部住進了富民安居房。孤寡老人可以住進養老院,有專門的圖書閱覽室、棋牌室、會議室等場所,標準的兩人一間的樓房,還有專門的醫生護理,所有費用全免費,我們走進這家「幸福大院」時,100歲的維族老媽媽主動向我們唱歌跳舞,點讚政府!都是發自內心的讚美、感恩,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 新疆麥蓋提縣:「瀚海明珠」展新顏 易地搬遷助民眾就業脫貧
    中新網新疆喀什10月20日電(張琴候培東)「我是2018年5月份遷過來的,目前我經營著一家店鋪,一年收入5萬元以上。」20日,在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尕孜庫勒鄉易地搬遷安置區,阿依尼薩·斯迪克一早就來到自家店鋪打掃衛生、整理貨架,準備迎接客人。
  • 最貴的紅棗 南疆三姐妹的老家麥蓋提一顆「棗王」拍出4.8萬元
    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舉辦「灰棗文化旅遊節」。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舉辦「灰棗文化旅遊節」。現場進行了「棗王」、「核桃王」評選大賽和現場拍賣會,其中一顆「棗王」,拍出4萬8千元人民幣高價。麥蓋提縣舉辦的「灰棗文化旅遊節」現場,有的紅棗品質大小如一枚雞蛋。
  • 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貢獻稅務智慧和力量——新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
  • 民族團結一家親 新疆籍老人千裡感恩送錦旗
    1月8日,來自新疆和田縣的兩位八旬老人烏特尼亞孜·卡得爾和阿提卡木·巴拉提在貴陽向省委統戰部贈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中華民族一家親」的錦旗,感謝貴州黨委政府對來黔務工經商新疆籍人員子女就學生活等給予的關心幫助。
  • 麥蓋提縣:日產饢3萬個,「刀饢巴扎」 營業了!
    近年來,麥蓋提縣將饢產業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通過打造饢品牌,發展饢文化等方式,積極推進饢產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帶領群眾走上增收致富路。「刀饢巴扎」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產業園是按照"饢產業+旅遊+文化"的發展模式,以傳承新疆美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解決勞動力就業為目標,致力於打造集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特色旅遊園區。
  • 託克託縣:讓民族團結之花綻放在雲中大地
    呼和浩特日報訊 做好民族工作,事關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事關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大局。託克託縣始終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社會基礎,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已成為主旋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團結之花,已綻放在雲中大地上。
  • 新疆:手風琴樂隊奏響民族團結之歌
    2020年12月08日 22:40 來源:新華網 編輯:洪妦源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8日電(記者張曼)在新疆伊寧市歷史文化街區六星街的一條普通巷道裡
  • 破壞新疆民族團結與繁榮穩定,我們決不答應!
    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教學創作研究室副主任 米克拉依·依布拉音  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涉疆「法案」。該「法案」蓄意詆毀中國新疆的人權狀況,大肆抹黑中國去極端化和打擊恐怖主義的努力,惡意攻擊中國政府治疆政策,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幹涉中國內政。我們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堅決反對。
  • 新疆喀什地區:中國西部邊陲歷史文化厚重的人文古地
    如今,喀什地區共轄1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1個縣級市、10個縣、1個自治縣,分別是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英吉沙縣、嶽普湖縣、伽師縣、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麥蓋提縣、巴楚縣、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由此看出,喀什地區是新疆縣級行政區最多的地區,雖然它的地域面積沒有巴州大,但卻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
  • 麥蓋提縣名的三個傳說
    一位部落首領厭倦了這種你爭我奪、無休止的戰爭,便率領部落來到現今麥蓋提縣城一帶。見此地水草豐美,地域廣闊,野花飄香,綠樹成蔭,就安居下來。他們放牧狩獵,間或耕作,稱此地為「曼爾蓋提」。後來,轉音成為「麥蓋提」。  傳說之二:從前,在莎車國屬下的一個地方,有個名叫木哈提的部落首領,殘忍暴虐。人們不堪其苦,就暗中推舉一位身軀高大、具有正義感、名叫米格提的青年為首領,群起反抗。
  • 新疆特克斯縣油菜花進入盛放期 遍地金黃迷人眼
    7月,我國西北多地的油菜花進入盛放期。在新疆伊犁州特克斯縣,有一片美麗的油菜花海,金黃燦爛、一望無際,與遠處的天山輝映,更顯氣勢磅礴。此外,這裡坐落著神秘的八卦城、最美「人體草原」喀拉峻,夏季氣候涼爽、空氣清新。這個夏天,不妨到這座邊陲小城一遊,賞花海、遊草原,體驗民族風情,度過清涼一夏。
  • 農發行新疆分行邀您共赴「崑崙之約」
    近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新疆分行營業部米東區支行獲批城鄉一體化項目貸款3億元,用於烏魯木齊縣絲綢之路文化展示中心項目建設,支持烏魯木齊崑崙之約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崑崙之約公司」)打造全疆第一家以「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為主題的實景劇場,已實現投放1.2億元。
  • 新疆哪兒的羊肉最好吃?打死都想不到!竟然是這裡的……
    就像小編認識的一個臺灣人,剛來新疆的時候說著,吃不了羊肉,等從新疆走的時候,胖了10公斤不說,還帶走了一堆羊肉。 2、南疆麥蓋提縣的刀郎羊 麥蓋提大尾羊又名多浪羊,主要分布於喀什地區的麥蓋提縣、巴楚縣,麥蓋提大尾羊是用阿富汗瓦爾吉爾肥尾羊與當地土種羊雜交
  • 額敏縣:「春晚」很「有戲」_中新網_新疆新聞_新疆新聞網
    中新網新疆新聞02月13日電(戎豔豔 權開花)當辭舊的鐘聲在大地迴蕩,當喜慶的焰花在星空綻放,額敏縣郊區鄉幸福社區各族群眾齊聚一堂,開展了「綻放幸福之花 歡慶新年」迎新春活動。  駐村幹部創意編排的歌舞《歡樂中國年》拉開了整場活動的序幕,農牧民學校全體師生深情合唱歌曲《美麗家鄉—額敏》和《五星紅旗》,各族村民、駐村幹部精心準備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母親》、舞蹈《鮮花》、《民族團結一家親》,以及駐村幹部表演的手風琴演奏、詩朗誦紛紛閃亮登場。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贏得百姓熱烈的掌聲,期間穿插的趣味小遊戲,更是將新年的喜悅表達的淋漓盡致。
  •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寫在新疆警察學院駐村工作隊...
    近年來,新疆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穩疆安疆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新疆警察學院駐村工作隊通過挖掘特色產業項目促進就業、打牢基層黨組織基礎、大力開展文化潤疆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農村基層黨建篇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求木之長,必固其本;欲流之遠,必竣其源。」
  • 上學錯峰、進校排隊、間隔一米、三次測溫: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
    【來源:光明日報】伴隨著三月的春風和充滿希望的晨光,新疆436.79萬名中小學和中職學校今天開學。上學錯峰、進校排隊、間隔一米、三次測溫,新學期第一天,學生們除了校服、課本、書包,還有了新的配置:口罩和免洗消毒液。
  • 以青春之我綻放青春之花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批批青年響應國家號召,從五湖四海來到天山腳下、塔河之畔,以滿腔熱血唱響青春之歌。追尋先輩的足跡,新中國一代代優秀青年西出陽關,擔負起建設邊疆的歷史重任,奉獻出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
  • 民族團結一家親——危難時,民警幫我修牆煥新
    看著重建的院牆和煥然一新的門面,新疆烏什縣亞曼蘇鄉居民肉仙古麗·阿不都熱依木激動萬分、滿含淚水。今年以來,牙滿蘇邊境派出所積極響應駐地黨委政府的號召,積極投身於「愛國衛生運動」和「民族團結一家親」工作。民警在走訪中得知,肉仙古麗·阿不都熱依木獨自照顧著3個未成年的孩子和年事已高的婆婆,數年的奔波與操勞,使這位年僅40歲的中年婦女顯得格外蒼老。
  • 西嶺雪山繁花著錦 200萬株報春盛放 成都之巔
    來源標題:西嶺雪山繁花著錦 200萬株報春盛放 成都之巔 西嶺雪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境內,距成都95公裡,屬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因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千古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