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深思,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方運舟,在今年兩會提出了關於加快出臺新能源汽車一攬子支持政策建議,以期望促進新能源汽車穩定健康發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等被寫入報告中,這對於車企尤其是新能源車企是極大利好。在方運舟看來,作為「新基建」的一部分,充電樁會越來越受到重視,推進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將推動促進新基建的發展,反過來,新基建等各種設施的完善也將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方運舟認為,疫情對於中國汽車企業,包括新勢力新能源汽車企業,都敲響了警鐘。「經過此次疫情,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支持零部件企業更加穩健、可持續的發展。中國汽車品牌發展更應該注重全體系提質升級,要埋頭聚焦核心技術領域,以技術立品牌,追求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穩健的向上發展之路。」
當談及與特斯拉等國外車企的競爭時,方運舟表示,新能源汽車當下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也不是新能源汽車之間的競爭,而是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兩個業態或者兩個系統之間的一個平衡或者競爭的一個過程。特斯拉的出現,讓用戶更能感知到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科技所帶來的好處。而特斯拉國產化降價本身也從側面證明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這些年來在技術和零部件方面實現的不斷優化和提升。
新京報:國家近期出臺了延續兩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政策,你認為對於汽車消費和車企都有哪些利好?
方運舟: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是必然趨勢,無論在技術方面,還是在市場成熟度方面,新能源汽車都還處在一個發展的過程中。所以,我建議國家延長國補政策退坡時間。
今年疫情期間,國家出臺了延續兩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政策,在政策的刺激下,從短期看,會對新能源汽車供給側和需求側都有一定的刺激效應,遏制此前補貼政策退坡造成的新能源車市下滑趨勢。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緩解新能源車企的成本壓力,為產業發展形成更大的成本效應贏得必要時間。從長期來看,新政推出將使國內新能源補貼政策在時間維度上與國際市場保持一致,有助於保持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國際領先優勢。
退坡之後,雖然今年和明年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有一些下滑,但是我認為在下滑之後,各企業將會考慮到產品布局、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等一系列措施,將整體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的發展。
新京報:除了補貼新政,在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方面,您認為是否到了放開限購的時候?
方運舟:新能源汽車限購放開後,我認為對於新能源消費的促進作用還是非常大的。如果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也會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充電樁的利用率也會越來越高,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另外,我認為新能源汽車限購放開一兩年時間,對於城市交通不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大城市交通治理是一個長期過程,隨著汽車的增多,治理也將規範化,或許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通過優化和規範化治理,能夠為城市交通治理帶來新的解決方案。
新京報:這次上會你再次提出了汽車下鄉的議案,新能源汽車下鄉如何提升汽車消費?
方運舟:我一直強調新能源汽車去下鄉,我講下鄉不是完全到農村,還包括城郊等縣域市場。
因為縣域市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汽車消費市場龐大,道路、停車位等資源相對寬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也更便捷,不依賴於大規模的充電樁建設。
另外,在縣域及農村推廣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有優於城市的地方,沒有搖號限制、出行成本低、出行半徑小更能打動這些消費者,加之這部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更加多樣,市場需求客觀,推廣起來將更加容易。
在政策鼓勵上,我在議案中提到,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拓展農村市場。給予農村戶口新購、換購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政策;同時,加強縣級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充電樁建設、汽車流通體系、售後服務保障、電池回收等工作,促進農村市場新能源市場健康發展。如此一來,將會促進鄉村居民的購買,然後快速打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規模。
新京報記者 秦勝南
編輯 張冰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