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金剛川》:這是無畏的英雄,這是英雄的祖國

2020-11-01 粉面書生


歲月靜好,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

這種負重,往往伴隨著巨大地犧牲。

《金剛川》以志願軍抗美援朝為大背景,以金剛川一戰為入點,重現人民志願軍為守土衛國做出的慘烈犧牲。


影片英文名,《Sacrifice》,譯,犧牲。

直切主題,這是一部關於犧牲的影片。

先看幾組數字:

33: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2年9個月;

134:抗美援朝戰爭中,重要的戰鬥戰役134起,平均每周一次;

1250:戰爭中,志願軍共構築各類坑道長達1250公裡;

197653:197653名英勇烈士將生命留在了異國他鄉。

冰冷數字告訴我們戰鬥的慘烈,立體影片呈現了犧牲的悲壯。


金剛川河寬60餘米,將後方大部隊與金城前線割裂。

要到前線就必須渡河,要渡河就必須架橋,要架橋就必然會遭遇敵方阻力,有阻力就需要保護。

金剛川的戰鬥就是「架橋-炸橋-護橋」的反覆。

犧牲的意義就是護住這條生死橋。

同一時空,三個不同視角,讓戰鬥不再只是硝煙戰火。


我們的戰場就是這座橋


步兵連支援前線的途中,接到命令,支援工兵連架橋。

「是來打仗的,又不是來修橋的。」 步兵班長劉浩一心上陣,誓要拿一塊獎牌,以慰陣亡戰友的遺願。

「現在起,我們的戰場就是這座橋。凌晨5點前,架好橋,護好橋,確保大部隊順利過橋通往前線。」

鄧超飾演的步兵連長高福來操著一口江西話,戰士們來自960萬平方公裡的每一個角落。


架橋只能依靠人工,在這個過程中,又面臨著空中敵機的轟炸。

架起的橋梁被一次又一次毀壞。

毀壞了就再架,工兵連傷亡了,步兵連就頂上。

明知可能「隨時送死」,但沒有人退縮。

因為渡河的橋必須架起,因為正義的戰爭必須勝利。

在這無數次架橋、被炸、修橋的循環往復中,劉浩完成了自我成長,他開始明白,戰爭不只是上陣殺敵,勝利需要每一個渺小的人做出巨大的努力,包括犧牲。


劉浩與女話務員的愛情是全片唯一的感情戲。

同樣來自四川,雖然沒有打過照面,但,女話務員的樣子烙在了十七八歲少年的心裡。

他抱怨她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算不上老鄉。

「劉浩同志,我們戰場上見。」交換戰場情報後,女話務員轉過身面向山頂,對著遠處山頂哨崗裡的劉浩,一字一度,這是全場兩人唯一的交流。

她知道他的名姓,她知道他的情愫。

但,戰爭年代的愛情,沒有兒女情長。


突然的轟炸,幾十顆炮彈落下,剛修好的橋面被炸出7米的缺口,戰士傷亡無計。

水面上漂浮著女話務員,愛情還沒開始就結束。

憤怒的步兵舉起了槍,對著天空一頓掃射。


「橋橋橋」連長倒在血泊,奄奄一息。看到他,嘴裡微弱重複著。

悲痛,憤怒,但,橋還是要修好。步兵扛起木頭衝向缺口。


你安生修橋


橋是唯一的目標。

「橋在,那裡將是我們的地獄。」敵人深知部隊過橋的後果。

轟炸一刻不停。


修橋需要掩護,炮兵排的任務就是反擊敵機,為工兵連架橋爭取機會。

瘸腿表演家張譯飾演的排長張飛惜彈如命,謹小慎微。

軍人專業戶吳京飾演的班長關磊技術了得,人狠話不多。

上級排長面對下級班長唯唯諾諾,妥妥的軍憨。

因為,班長是排長的師傅。


為了站上一號炮臺,徒弟下命令,師傅撒大謊。

但,實際上,一號炮臺是敵人的活靶子。站上一號炮臺的戰士,註定犧牲。

師徒相爭,心照不宣,想用自己的犧牲保護戰友。

犧牲自己,保全他人,在中國抗戰史並不少見。

黃繼光肉身擋子彈,邱少雲火燒而焚,勇於犧牲的中國軍人總是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留給下一代。

「你要是真心疼我,就把炮彈勻我十發。」關磊對張飛說。

一向視炮彈比命珍貴的張飛,一臉嚴肅地答應了。「成。」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可能是最後的告別。

關磊爬上一號炮臺。張飛奔向隱藏的二號炮臺。


在戰爭面前,沒有人怯懦,但,完成任務是軍人的「死命」。

橋面被修復,敵人驚訝,又憤怒。

轟炸變本加厲。一號炮臺首當其衝。

視死如歸的英雄兒女用犧牲詮釋了熱愛。

「你安生修橋。」比悲傷更悲傷的是,不能悲傷,因為還要完成任務。


張飛爬上了一號炮臺。

全片最燃的地方,是張飛坐上了師傅坐過的位置,反擊敵機。

為了給工兵連爭取架橋的時間,這個平時有點慫的軍憨,在炮臺四周燃起了火把,主動暴露自己,吸引敵人。

一頓狂轟亂炸,戰友紛紛倒地。但,戰鬥還沒有結束。

四肢不全的張飛,扯下布條綁緊傷口,吃力的爬上炮臺。

「來吧!」用盡最後的力氣,一個人,開始一場與敵機的戰鬥。

「長坂坡前救趙雲,嚇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張飛唱起京劇《三國演義》,傷口遍體,鮮血橫流,但堅挺的眼神是不退縮。


劉浩、關磊、張飛,影射了《三國演義》裡的劉關張,義薄雲天,捨生忘死。

炸了修、修了再炸,再炸再修,為什麼它能夠屹立不倒?

因為有無數的忘我犧牲。


他們是一群瘋子


有人護橋,因為有人炸。

承擔炸橋任務的是美軍飛行員希爾和斯密斯。

電影在正面描述戰爭的同時,用對手的視角重新審視戰爭。

這是一次突破。



戰爭有正邪之分,但戰場沒有真正的贏家。

無論是戰勝方,還是戰敗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我想我們再也回不了家了。」被戰爭傷害的不只是傷亡者,還有生還者。

每一場戰爭都是對生命最大的殺戮。

對手的視角,是影片新意之處,讓人開始思索戰爭背後的意義。

但,影片對戰爭的思索淺嘗輒止。

尤其,高光時刻,男主張飛拖著殘肢單挑希爾的軍機。

儘管很燃,也很容易讓人出戲。

大量重複鏡頭的運用,有點過度消耗觀影者的情感。

這與電影的製作不無關係。

8月電影立項,9月拍攝,10月上映。

《金剛川》創造了中國電影新速度,以至於,電影上映前期,後期製作團隊還在匆忙趕工。


《金剛川》仍有遺憾,但不影響它成為一部優秀的主旋律影片。

就像電影宣傳文案裡「融世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



它提醒著我們,勿忘戰爭的殘酷,銘記先輩的血肉犧牲,珍愛盛世和平。

片尾《英雄讚歌》響起,烈士遺骸,在專機的護送下,回歸國土。

英雄的兒女常記英雄的先輩,英雄的國度禮歌不衰。


-----------------------------


相關焦點

  • 致敬英雄!部分大V提前觀影《金剛川》,提到最多的是「王炸」
    》主要以抗美援朝為歷史背景,講述了志願軍工兵連在金剛川地區,冒著飛機大炮的危險,修築橋梁,保障前線後期物資的英雄壯舉。很快,美國空軍就發現了這一情況,便炸毀了這一帶的樹林,頓時,整個樹林就陷入了火海。也就出現了預告片中出現的那一句臺詞:「俺能聞見那股焦糊味」。
  • 看完了《金剛川》,這可能是今年國內的王炸作品了
    在電影《金剛川》首波口碑解禁之時,就有不少影評人感嘆:「這是今年的王炸。」更有人直接說:「這是當前中國電影工業水平的最好體現。」從上映前片方提供的信息來看,那就是一個字:炸。在戰爭的陰雲之下,所有的人既是歷史的塵埃,又各有各的英雄夢想。
  • 《金剛川》抗美援朝、致敬英雄志願軍
    電影《金剛川》截至到今。電影整體的票房票房勢仍在穩步增長,沒有一點下降的感覺。日票房就已經超過了《我和我的家鄉》還有幾部電影,在多部影片中穩居第一,當前電影總票房突破六億。 整部影片基本上 跟八佰和戰狼等愛國電影別無二致,看完之後讓人內心激動,更是感嘆我們的祖國這一路走來的艱辛與坎坷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不能忘卻的紀念  □ 本報特約撰稿人 楊文秀  電影《金剛川》以1953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發起的夏季東線反擊戰役為背景,選取了這場大決戰中的關鍵環節——通往金城前線的金剛川上的光麗山渡口橋梁被炸、搶修為核心事件,將志願軍工兵部隊克服敵機轟炸、炮火襲擊、材料不足等困難,屢次重複搶修,最終以血肉之軀構築橋梁,確保補給部隊順利過橋的真實事跡搬上銀幕
  • 《金剛川》:紀念抗美援朝英雄
    關於導演合拍的電影裡,如果是獨立成為電影的單元還是比較好拍的,如這兩年的國慶大製作《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故鄉》,就是可以是比較好的製作。但導演合拍也會出現一些不融合的情況。如在這部《金剛川》就是一個例子。首先,這部電影是分三部分的:一個士兵、敵軍和橋這三部分。一個士兵是路陽負責,敵軍是由郭帆負責,橋是由管虎負責。
  • 《金剛川》沒成為票房王炸,這三點拖了後腿?
    上映前「海陸空」立體轟炸的宣傳,都顯示了《金剛川》妥妥的王炸相!上個周末上映時也表現得牛氣十足:票房一天一個億!》沒有成為王炸。志願軍修,又炸又修,但不是在金剛川上。這《金剛川》中,在其他戰士都穿著樹枝子的偽裝時,鄧超騎著白馬來回嘚瑟,喪門神不乾死他只能讓觀眾罵導演了。
  • 《金剛川》提前迎戰,戰爭一觸即發,英雄誓死守衛
    電影《金剛川》提檔日期已確定,10月23日正式上映,提前迎戰。《金剛川》是這些年來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它講述了為守護祖國,誓死奮戰的英雄,「生是同胞,死是兄弟」,為英雄致敬。近些年我國戰爭類型的電影大多數都是抗日題材類型,或許我們已經習慣這類電影了
  • 禮讚英雄的《金剛川》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金剛川》主題曲《英雄讚歌》MV 《金剛川》提供了3個視點,但他們幾乎沒有創造足夠豐富、不同的信息。一個士兵「死了三次」,驚嚇的戰馬、炸橋、命令等關鍵的細節、動作、臺詞、鏡頭,以及注釋軍事知識的字幕等,相同素材重複使用,造成「一個故事講三遍」的負面觀感。「對手」段落的意義,只是為了以美軍為視點,讚美中國軍人「難以置信」的意志品質。沒有改變理解故事的路徑,視點變更也就失去了意義。
  • 吳京張譯扮演高炮師徒,《金剛川》再唱抗美援朝英雄讚歌
    任何時候,英雄都是保衛祖國人民的力量,推動時代進步的力量,展現民族風採的力量。英雄不問出處,他們說著各個地方的方言,英雄不論男女,他們工作在戰場的各個環節。他們也許是老鄉,但戰場上他們沒有打招呼的機會,他們能聽到鄉音就已經很滿足了。
  • 致敬英雄!《金剛川》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MV
    距離《金剛川》上映僅剩兩天! 作為備受關注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截止發稿前,《金剛川》的預售票房已經突破2000萬,可見大家對影片的超高期待。今天(10月21日),《金剛川》更率先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以歌聲致敬戰士們的不滅風骨與勇氣。
  • 《金剛川》:英雄風骨不滅,民族氣節彌堅 | 名家
    他們為保家衛國展開生死接力,用生命開闢出一條「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這不僅是凝聚中華民族精氣神的生命之橋,也是中朝友誼歷史的生動詮釋。懸殊的武器裝備帶來的種種棘手困境,也無法阻擋志願軍的強大凝聚力和意志力,那股在戰火中淬鍊集結而成的不滅風骨,讓金剛川成為打不斷、炸不毀的奇蹟之橋。也正是這三個飽含情緒、層層鋪墊的視角,匯聚到最後的篇章——「橋」時,便有了時空、歷史、人性、情感的多重維度。可以說,流淌的情緒、迸發的力量、高昂的士氣,在「衝橋」這一小切口上凝聚為巨大的爆發力,在敘事維度與情感溫度雙重層面上成就了一部磅礴悲壯的英雄史詩。
  • 人民網聯合出品《金剛川》終極海報鑄英雄群像
    誓死捍衛金剛川上的交通要塞金剛橋。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 (蔣波)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人民網等參與投資的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今日發布終極海報。在觀眾們熱切的觀影期待下,影片已正式開啟全國預售。《金剛川》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
  • 致敬英雄!抗美援朝系列電影《金剛川》《最可愛的人》等即將上映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 李藝蘅)10月23日,電影《金剛川》《最可愛的人》將上映。電影《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也宣布將在近期與全國觀眾見面。中國電影行業以這四部電影集體致敬,共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用光影的方式,多個維度多個層次還原「立國之戰」,回望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前線的往事,致敬保家衛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熱血鑄就 致敬幕後英雄
    去年10月愛國大戲《金剛川》在全民的期待和感動中上映了。隨著《金剛川》電影的熱播,祖國前輩們、抗美援朝的無畏精神、真實歷史再次地一一呈現在生活在舒適幸福中的國人眼前。在電影《金剛川》中,高射炮對決偵察機是全片的高潮和主線。而高射炮這個道具,徹底讓道具組愁壞了。道具師表示:「整個電影最難、最重要的就是這兩門三七炮。我們嘗試後,發現轉方向和搖炮筒都有問題。」如何造出既符合歷史史實,又能達到電影拍攝效果的高射炮?
  •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聯合發布會致敬英雄 《金剛川》《最可愛的人...
    原抗美援朝攝影隊攝影助理楊中耀老人將珍藏近70年的戰場茶杯帶到現場,動情講述背後故事,英雄王海上將女兒更特別出席,全場電影人起立致敬,掌聲經久不息。《金剛川》、《最可愛的人》已於今日攜手公映,《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英雄連》即將陸續上映,四部影片以接力的姿態為祖國和英雄們奉上屬於中國電影的一份致敬。
  • 抗美援朝,無畏生死@《金剛川》
    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最近與《八佰》其名的慘烈戰爭片,《金剛川》,首先給我最記憶深刻的就是《金剛川》的結尾,當《我的祖國》的旋律在耳邊響起,當《英雄讚歌》的音符在影院迴蕩,心中仿佛有一股激流經過,久久不能平靜。
  • 提前看了這部電影的網友評價:它將是今年的「王炸」
    腳下是危險的金剛川,頭頂是密集的炮火,為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們不畏炮火,誓死捍衛金剛川上的交通要塞金剛橋。「金剛小隊」整裝集結,奮勇向前!影片以抗美援朝為背景,描繪了志願軍戰士們「無畏炮火,人在橋在,奮勇迎戰,軍魂無敵」的故事。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人民網與中影等機構強強聯手,集結「中國電影夢之隊」陣容,聯合出品熱血光影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這是繼2019年國慶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之後,人民網參與聯合出品的第二部主旋律大片。
  • 《金剛川》:「拼盤」下的戰爭獻禮片,會是年末「王炸」嗎?
    可他還是願意為《金剛川》說出一句擲地有聲的話,這背後無疑是他對電影的重視和喜愛,也包含著對電影質量的信任。口碑市場上,《金剛川》正式上映前,各類小規模媒體觀影與粉絲放映活動之後的第一波評價已經溢出,電影媒體與行業KOL對電影給出的「年度王炸」、「抗美援朝70周年第一炮」、「票房不炸都難」等關鍵詞已經為電影口碑大規模發酵提供基礎。
  • 《金剛川》震撼熱映,張譯、吳京,這一次打出了王炸
    這場勝利永銘史冊!這一仗打贏了,帶來的就是咱老百姓的安寧。是科學的作戰策略,和一個又一個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眼,使得後續部隊能夠攻下597.9高地。在雙腿被炸斷後,仍堅持來回爬行指揮,在戰友相繼傷亡、彈藥告罄的情況下,他拉響最後一顆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看著那些普通戰士——真實的性格、樸素的情感,就如同銀幕前每一個平凡的你我,正是這一個個普通的個體,卻鑄就了鮮活的英雄群像。  《金剛川》的主創團隊集結了華語電影的中堅力量。導演組管虎、郭帆和路陽三位導演在華語電影市場有口皆碑。無論藝術風格,還是往日作品在市場上取得的成績,都證明這個導演組合實力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