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拿了7年租金,房子我要收回來賣掉」「賣了我住哪去」

2021-01-17 情問相思

「兒子,你拿了7年租金,房子我要收回來賣掉」「賣了我住哪兒去」

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變了心思的父母

父母生了三個孩子,兩兒一女,十幾年前,兩老用自己的工齡房改購房買了兩套房子,其中一套房子給大兒子居住,後來大兒子買了經濟適用房,就把那套房子出租了,一租就是七年。

如今老父親眼睛不好,需要錢治病,兩老就想把曾經借給大兒子居住的那套房子賣掉,賣房款多餘的錢留作兩老的養老錢,但是這個想法遭到了大兒子的抵制。

大兒子和大兒媳指責兩個老人言而無信,大兒子說當初父母房改購房的錢都是自己和弟弟出的,父母一分錢都沒出,這套房子理應是自己的,只是登記在父親名下而已。

情感調解

老母親告訴調解員:「兩套房子都登記在我老伴的名下,買進房子的錢確實是我兩個兒子出的,當時我們的關係還不錯,沒想到現在他們這麼兇,我大兒子已經7年沒來看過我們了,現在我老伴90歲,我80多歲,平時我燒飯,買菜之類的全靠女兒。」

在兩老看來,兩個兒子似乎都不怎麼靠得住,所以他們想把房子賣掉,一方面給老父親治病,一方面留點錢養老。

但對於父母要賣房的想法,大兒子表現得十分生氣:「房子買進的時候是我們兩兄弟出的錢,我弟弟只出了兩三萬,我出了七八萬,大人一分錢都沒出,現在他們要賣房,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房子被他們賣了,以後我住到哪裡去?」

大兒媳說:「別看我公公婆婆看起來很老實,我吃了他們二十多年的苦,大人說話不算話,當時買進兩套房子的時候,我公公婆婆讓我老公和小叔子湊五萬給大姑姐當做補償,我們家出了2萬,小叔子給了3萬,後來過了幾年,婆婆突然說這5萬不是補償,而是給大姑姐租房子用的。」

孫子(大兒子的兒子)補充道:「我媽為什麼這麼生氣?因為她覺得不公,這麼多年了,我覺得我爸媽對我爺爺奶奶都稱得上很孝順,前段時間我爺爺身體不好,我爸直接把工作辭了去照顧,雖然現在我已經上班了,但是我們家的經濟情況還是不是很好,還在還當初買進公房以及經濟適用房所欠下的債。」

「我爸之所以不同意賣房子,是因為他們準備把他們名下的經濟適用房給我結婚用,而那套掛在爺爺名下的房子,他和我媽打算以後在那套房子裡養老。現在那套房子已經沒有出租了,因為那套房子離我工作的地方比較近,我是準備過去住的,種種原因導致了我爸媽跟我爺爺奶奶搶這套房子。」

調解員問大兒子:「當初你們兩兄弟出錢買進兩套房子的時候,有沒有書面憑證?」

大兒子:「有,我爸把我們喊到一起,寫了一張紙,大家都籤了字,但是紙只有一份,在我爸那裡。」

調解員詢問父母是否有這張紙的存在?老母親說過去的事情都不算了,女兒實事求是地說是有這張紙,但紙上並沒有寫買進的兩套房子一套歸大哥,一套歸弟弟。

針對紙上到底有沒有寫一套房子歸大兒子,一套房子歸小兒子這個問題,雙方產生爭議,但老父親又不願意拿出這張憑證。

於是調解員從法理的角度剖析了整件事情:「首先,房子是用兩老工齡買的,買進後登記在老父親名下,那麼房子的所有權肯定是父母親的夫妻共同財產,小兒子當初花了兩三萬就把房子買進了,大兒子卻花了七八萬才買進,這是因為父母親的工齡在小兒子買進那套房子後,面積沒到,所以大兒子才可以買進另一套房子。」

「如果老人追認說當初買進兩套房子的錢是兩個兒子出的,願意把當初你們買進房子所花的錢還給你們,那麼就形成了一個借貸,可以把當初你們出的錢按照銀行利息還給你們。但如果老人否認借貸關係,而是說當初兩個兒子是自願把房子買進送給他們的,那麼你們一分錢都拿不到。」

「還有一點,大兒子把父親的房子出租了7年,如果父母親主張要大兒子返還租金,雖說有個時效的問題,但是從現在開始倒推三年,父母親能要求大兒子返還3年的租金。」

聞言,大兒子憤憤不平說:「當初我和我弟弟給了大姐五萬,說好了從此我大姐就跟這兩套房子沒有關係了,而且我父母也一直說他們死後房子也帶不走,所以房子一直掛在大人名下我也沒多想,現在我父母整天來我家裡鬧,要賣房子,賣房後我以後住哪兒去?」

調解員對父母親說:「現在老父親看病需要花錢,如果三個孩子能想辦法把看病的窟窿堵上,能不能暫時先不賣房子?房子的事情公平處理,等百年後盡贍養義務多的孩子多拿房子份額,盡贍養義務少的孩子少拿。」

父母親表示自己聽進去了,大女兒卻說還是把房子賣掉比較好。

調解到最後,大兒子就老父親醫藥費的問題表示還要回家考慮一下。

情感點評

調解中,老母親也說了,自己其實原先是偏向大兒子的,因為大兒媳生了個孫子,可現在父母親心思變了,說明兩個兒子某些方面確實疏忽了兩位老人,讓他們覺得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想賣掉房子,把錢攥在自己手裡。

法律知識調解員講得很清楚了,兩套房子沒買進之前,大家只有公房使用權,買進後才有了產權一說,雖然房子買進的錢是兩個兒子出的,但工齡是兩個老人的,房子登記在老人名下,那麼產權就是老人的,畢竟房子的產權以登記為主。

調解員在調解現場其實也在勸兩個老人不要那麼著急賣掉房子,雖說現在女兒跟兩位老人走得近,但等兩個老人年紀再大上一些,女兒一個人也照顧不過來,肯定還是需要兩個兒子幫把手的。

所以父母也不用急著跟兒子劃清界限,不要讓幾個孩子的關係鬧僵了,如果三個孩子能把醫藥費的缺口補上,再好好地商量著解決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完

——關注我,溫暖相伴

相關焦點

  • 婆婆要賣了我婚前買的房子:「你嫁給我兒子,房子就是他的」
    小林一臉的疑問,跟小鄰居聊了一會才知道,是她婆婆要賣了她的房子,回家之後,小林就跟她婆婆說起這事,沒想到她婆婆硬氣的說「這是我兒子的房子,我想賣就賣」。 小林聽了後真是覺得又可氣又可笑,對她婆婆說「這是我婚前買的房子,是我自己的,跟他有什麼關係,只有我自己才有決定權賣不賣」。
  • 手裡有一套100萬元的房子,是留著收租金好,還是賣了存銀行好?
    的確,他們通過房子升值賺了一大筆錢,但是現在,各個地區的樓市似乎都有點「降溫」的意思了,於是有人就問了,價值100萬元的房子,到底是留著收租金,還是賣了之後存在銀行?對於這個問題,如果你有兩套房子的話,那麼另外一套房子最好是賣掉,然後存在銀行或者是理財。
  • 投資房現在可以賣82萬,年租金25000元,出租和賣掉哪個更划算?
    比如這位朋友買了一套投資房,買的時候大概是50萬,現在可以賣82萬,年租金是25,000元,他不知道究竟是繼續出租還是賣掉更划算?如果你這套房產非常的優質,那麼我建議你繼續持有,反正租金也算不錯。比如你這套房子是一些人口淨流入大城市的好房子,在未來的增長空間非常的大。
  • 退休財務總監賣房子 給妻子前夫和兒子造房子住
    原標題:退休財務總監賣房子 給妻子前夫和兒子造房子住   前天,走進磐安縣尚湖鎮下宅口村一棟四層樓的小洋房,陳光泉剛從地裡回來,穿著一身藍色卡其布的衣服,左手拄著拐杖、拿著籃子,右手用鋤頭支著地面,一跳一跳走進屋子。  他的左腿從小腿開始,就因為多年前的一場事故沒了。
  • 兒子在城裡買樓讓我賣掉祖屋,半年後我流落街頭孫子說出真相
    他們看好了一處樓房,手裡的錢不夠,想讓我把農村的老房子賣了,錢添給他們買樓,然後把我們祖孫倆一起接過去。我現在住的是五間瓦房,我公公和老伴兒都是瓦匠,這房子是他們爺倆自己一磚一瓦壘成的。公公去世時說給我們住兩間小的,三間寬敞的給她未來的孫子和孫媳婦,也就是我兒子和媳婦兒。這是我住了大半輩子的地方,我的根在這裡,怎麼能捨得說賣就賣。
  • 兒子住大房子娘撿剩菜,兒子對弟弟妹妹說:母親誰要,100萬帶走
    兒子住大房子娘撿剩菜,兒子對弟弟妹妹說:母親誰要,100萬帶走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87歲老母親想增加生活費老母親有四個子女,老大和老小是兒子,中間兩個是女兒,自從家裡拆遷後,老母親就跟著老大一起生活,原先住在老大家樓下的地下室,後來老母親名下的一套公房拆遷,分了一套回遷房,老大就把母親從地下室接出來,住到了一樓的小房子裡。
  • 瞧,那個賣房子的女人……
    ,我也想轉行,但是,除了賣房子,我什麼都不會,迷茫了,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賣掉房子! ,賣房子覺得不夠合算直接賣地皮,把料理學校老闆1.5億(日元)的房賣了3億,賣掉一棟大樓給曾經的芭蕾舞演員,有故意不願站起來女兒的母親,用一個同樣的故事的故事,讓校對和自由記者分別買房、安撫不願接受祖母孩子的童心,讓醫生夫婦工作也能顧上孩子……看過這部《賣房子的女人》都知道,女主角三軒家總會有各種辦法,把各種奇怪的、看起來賣不出去的房子賣出去。
  • 《安家》:賣房子的女人沒告訴你的事,更慘烈
    房子買虧了怎麼活下去《賣房子的女人》裡面有一集講的是,一對老夫妻想把自己住的2層樓住宅賣掉,買套小房子住,這樣可以給宅在家裡很多年,完全不出房門的兒子留一筆錢,等他們不在人世了,他還能活下去。三軒家萬智不僅用計逼出了兒子,還給他們想了一個更好的方法。她說:你們給兒子留多少錢,也總有花光的一天。不如你們買兩套小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
  • 《安家》:賣房子的女人沒告訴你的事,更慘烈
    現在業主不得不賣這套房。本來這是小區最好的戶型之一,樓層也好,沒有任何瑕疵。就因為這件事,業主降價200萬掛出來。連帶一樓要賣的房現在也賣不出去,一樓本來就不好賣,現在更慘了。」想想真實的畫面,的確一樓房子比27層房子更像兇宅。我只是出於好奇去看的這套房,並沒有買下的財力,於是拍了幾張室內美圖,回家後發了個朋友圈,感慨了一番。
  • 過戶給兒子的房子能拿回來嗎?杭州大伯直呼後悔
    最近20多天,浙江遺囑庫接到了近百位老人的諮詢電話,他們中有因家庭不和,母子、兄弟姊妹間為爭奪房產撕破臉的;也有老人願在身後將遺體捐獻給醫學用途的;有80多歲的婆婆因為房子被兒子賣了,只能住在養老院,兒子對她不聞不問的;也有女兒們孝順,並不在意父母確立遺囑時對財產怎麼分配的……在這個以老人為主的空間裡,一幕幕家庭悲喜劇輪番上演。
  • 買房子的,賣房子的,賣地的都欠一屁股債。錢都去哪了
    所以,控制負債是不得不進行的工作,要不中國未來經濟就很堪憂。 當時,我就在微博上發了一句話「買房子的欠一屁股債,賣房子的欠一屁股債,賣地的也欠一屁股債。」 沒想到,吃瓜群眾對這話反響劇烈,不知道是不是太火熱了,微博就把轉發鍵給沒收了。
  • 96歲的奶奶賣了55年自助餐,每頓只收2元,她賣掉7套房子維持這份生意
    但你能想像拿兩元錢去吃自助餐嗎?不可思議!但它就確確實實地發生在臺灣。一個善良到讓人淚奔的95歲老奶奶,她的一生都用在這件溫暖的事情上。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怎麼可能!只能賠,絕不會賺啊!而就是這樣的小攤,老奶奶一擺就是55年!
  • 賣房子的女人 | 《安家》賣的是生活,北川景子賣的是人生
    房子,也許是許多人一輩子最昂貴的消費品,賣房子,賣的就是人生。 但人生哪有什麼標準呢?存在即合理,每一種生活態度,都值得被尊重。文 | 六月 編輯 | 胡雯雯自從《安家》熱播以後,和許多小夥伴一樣,我順藤摸瓜入了原版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坑,並且一口氣追完。但將兩部劇並列討論,並沒有踩一捧一的意思。在我看來,《安家》其實拍得挺好,豆瓣6分+的評分低了。
  • 看完《安家》後,無比想念那個賣房子的女人
    《賣房子的女人》,主要講訴了一個叫做三軒家萬智的房產中介賣房子的故事。2016年夏天的東京,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臨近,房地產市場競爭日益殘酷,賣房的工作舉步維艱。不過,所謂的行業寒冬永遠只是針對一般人,作為天才房屋中介的三軒家萬智,以她獨特的手段賣出了各種各樣看似賣不出去的房子。三軒家有句特經典的話:「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 老話說: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為啥要賣掉被子去買牛?你懂麼
    熟悉歷史的小夥伴,或者說家裡有老人的小夥伴,一定經常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實話實說,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還是在某個小道消息上聽到的,但是聽到之後感覺很有意思,為什麼呢?想必很多小夥伴聽了之後也會覺得非常有意思,什麼叫做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呢?
  • 大雁塔的商鋪被「佔用」7年 西安男子打贏官司仍拿不到租金收不回...
    在西安大雁塔北廣場西北角有排商鋪,張先生擁有其中百餘平方米30年的經營權。而就為這商鋪經營權的問題,讓張先生一家人鬧心了7年。7年間,他打贏了官司,申請了3次強制執行,但時至今日,租金要不來,經營權也拿不回。張先生只贏得一紙判決,而租賃方也為此苦惱,這又是為何?
  • 「嫁給我兒子7年,你都沒學會怎麼孝敬我「婆婆迂腐,兒子駁斥
    在如今的快節奏時代,很多女人不僅要照顧家庭和孩子,還要工作拼事業。每天已經忙得精疲力竭,哪還有閒工夫應付婆媳關係。倘若不住一起,最起碼不用擔心這一項。可以不住一起的婆媳,也是要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家庭經濟困難,沒辦法只能三代同堂。
  • 「兒媳,我搬來跟你住,房子賣你大姑姐」「一套排屋只賣40萬?」
    「兒媳,我搬來跟你住,房子賣你大姑姐」「一套排屋只賣40萬?」前言:每個當父母的,潛意識裡都希望孩子過得好,從前看過一個故事,有一位母親,她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傘,小兒子修鞋,每當天上下雨了,母親就擔心修鞋的小兒子沒生意,當天晴了,母親又擔心大兒子賣傘沒生意,整日裡鬱鬱寡歡,急的白了頭髮。
  • 婆婆家老房子拆遷,想要我拿出陪嫁錢買大房子住,這錢我該出嗎?
    前幾天在飯桌上,婆婆和我說,家裡老房子要拆遷了,她想買間大房子住,要我拿出全部陪嫁錢給她補房子的差價。還說到時我們的婚房租出去,十幾年租金就回來了。我一聽就不樂意了,娘家給我的錢,憑什麼婆婆要買房,一開口就讓我全部拿出來?我和老公是相親認識的。
  • 跨越75年的相見:我一定要從臺灣接爺爺的骨灰回來
    1944年春,27歲的何松雲被國軍抓壯丁參加200師,離家時大兒子不滿4歲(何世安的父親),小兒子不滿周歲。1948年,遼瀋戰役後,何松雲經上海坐7天7夜的船到達臺灣,之後便斷了音訊。1988年,大陸與臺灣恢復通信,何松雲與大陸的家裡取得聯繫,但當時家境貧窮,還欠了外債,沒有能力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