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分析的香港政治矛盾,是指「拒中抗共」政治勢力與愛國愛港陣營之間的對立和鬥爭,前者受美英操控,後者支持中央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和推動「一國兩制」與時俱進,雙方鬥爭的焦點是爭奪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權。
在2015年6月18日特區第五屆立法會否決關於普選產生行政長官議案前,兩大政治陣營爭奪香港管治權的鬥爭,以香港政制發展方式展開。嗣後,「拒中抗共」政治勢力趨向於非法鬥爭和爭取「本土自決」或「港獨」,甚至悍然發動「黑色革命」暴亂。去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生效,「黑色革命」暴亂迅速被遏止。
香港政治矛盾進入新階段。其主要特徵是:
(一)「拒中抗共」政治勢力的陣容出現調整。
在「黑色革命」爆發前,傳統「泛民」和冒起於非法「佔中」的「港獨」分子走在前列,分布在特區建制各部門的隱秘分子隱藏在他們背後,在需要時給予支持和配合。表現為行政機關某些人對「佔中」和「黑色革命」暴亂採取綏靖主義態度,表現為司法機關某些人寬容甚至包庇「佔中」和「黑色革命」暴亂的疑犯。
香港國安法強力震懾「港獨」分子和「泛民」。他們無法繼續衝在「拒中抗共」第一線。於是,原先隱藏在他們身後的那些人不得不走出來,扛起「拒中抗共」旗幟。
在行政機關,這些人的表現是,追隨美英防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方針和政策措施,堅決抵制被事實證明是成功的國家主體的方針和政策措施。同時,以做官心態和拖沓作風處理人命關天的抗疫事宜。深入分析,不難發現,這一套同對待「黑色革命」暴亂的綏靖主義是一脈相承的。
在司法機關,是在香港國安法案件的審理上對抗國安法。具體表現在黎智英案的判決上。當前和今後一段日子,司法機關中的「拒中抗共」勢力,是香港所有「拒中抗共」分子的希望所在。
(二)爭奪香港管治權鬥爭的領域發生轉移。
「拒中抗共」政治勢力欲利用「黑色革命」暴亂直接奪取香港立法權和行政長官之位。2019年11月他們奪得香港第六屆區議會絕大多數議席、控制17個區議會,使他們以為能乘勢奪取原定去年9月進行的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勝利,進而,佔據下任行政長官選委會多數而問鼎下任行政長官。國安法生效和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因疫情推遲,打亂「拒中抗共」政治勢力部署。2021年,美英將主要靠他們安插在特區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中的勢力,以削弱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
(三)中央主導香港政治,完善「一國兩制」與時俱進所需要的制度和機制,「拒中抗共」政治勢力趨於隱蔽而等待時機。
2020年底,全體副局長、政治助理,以及高級政務官舉行了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儀式。2021年初,有關宣誓將普及全體公務員。這樣的安排,對行政機關中的「拒中抗共」勢力和美英影響,產生一定程度抑制。但是,不宜過高估計。有些人會陽奉陰違,有些人會消極怠工,有些人會暗中破壞。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社會各界的「拒中抗共」分子,同「拒中抗共」政治團體,在整體上都會趨於隱蔽和低調,但是,不會死心,他們會伺機而動。因為,美國在英國協同下將繼續阻撓和破壞香港發展。
(四)行政長官及其管治班子是關鍵。
香港政治形格勢禁,行政長官及其管治班子確實不易管治和施政。這一點,反映在歷任行政長官剛就職時都有較高民意支持、任期後半段都民望下跌上。但是,行政長官及其管治班子畢竟承擔管治和施政的權責,其政治立場和路線、方針、政策措施對香港政治形勢產生重大影響。否則,就不必一再表示迎難而上,有所作為。
特區政府及香港社會應當明白,香港政治形勢頗大程度視乎防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如果不能儘快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工作,那麼,2021年上半年,香港很可能發生社會危機和管治危機。當然,我相信,中央不會袖手旁觀。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