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區大力推動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工作,為居民群眾提供暖心的服務。圖為在「重陽送福 溫情金婚」歡樂慶典活動上,社區工作人員、社工、志願者等與現場九對金婚老人共同見證幸福時刻。 (天元區民政局供圖)
陳 勇 夏金文
今年11月23日至26日,省民政廳在株洲市天元區舉行全省城鄉社會工作者專題培訓班,來自14個市州的160餘名城鄉社區書記(主任)等,在該區小湖塘、新塘、湘灣等社區實地觀摩、現場取經,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帶來的便民利民實效讓大家紛紛點讚。
天元區以創建國家實驗區為契機,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在距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創新治理模式,優化服務供給,打造為民服務「天元樣本」。
高位謀劃,整體推進
興起創建工作熱潮
天元區地處湘江株洲段西岸,面積328平方公裡、人口40餘萬,建區時間不長,天元區與高新區進行了職能歸併效能整合。由於持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村改居」社區居多以及人口不斷淨流入等原因,傳統社區治理方式不能滿足居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來,天元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2019年3月,民政部正式批覆,確認天元區以「黨建領航、三社聯動」為主題,創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天元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把創建實驗區工作作為改革創新的重大機遇、解決民生問題的重點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高位謀劃、整體推進,勇於擔當、砥礪奮進。
當年5月28日,天元區成立高規格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高新區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任政委,區人民政府區長姚永告任組長,管委會分管民政工作的副主任、區委組織部部長任副組長,區直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形成權威高效、上下貫通、左右協同的領導體制。區裡先後出臺了《天元區創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工作方案》、《關於推進「黨建領航·三社聯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實施意見》等20餘項政策文件,瞄準發展黃金期、社會轉型期、矛盾易發期「三期疊加」的特殊區情,進行社區治理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創新,著力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消除「痛點」。
區委、區政府對創建工作建立了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區級領導聯點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等制度,以上率下,一級帶著一級幹,推動各級各部門按時完成創建進度和目標任務。24名區級領導聯點24個示範社區,一對一指導和幫扶試點示範社區開展創建工作;聯席會議實行一月一小結、一季一調度,半年一講評,及時總結工作進展情況,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天元區民政部門盡銳出戰,機關幹部深入社區、村組,分解目標任務、責任到人到崗,強化宣傳、檢查督導, 「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初心使命在社區一線落地生根。
分管民政的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遠瑞說:「區委、區政府在資金上對創建工作大力傾斜,至今全區已投入2億餘元實施社區服務用房提質改造工程,陣地建設卓有成效。另外,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進公共服務提質增效,共投入資金1060萬元,開展了148個『三社聯動』項目,精準定位居民群眾的服務需求,著力提升為民服務的溫度質感。」
黨建領航,三社聯動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需要把握「火候」,精準「配菜」,科學「調味」,天元區以黨建領航為旗幟,「三社聯動」為抓手,構建惠民服務項目四步聯動機制,大力實施智能服務、公益慈善、心關愛、志願服務、物業管理、疫情防控六大行動,走出了一條具有天元區特色的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之路。
走進嵩山路街道小湖塘社區廬山戀小區,目力所及環境整潔清爽、秩序井然有序,居民介紹善治的訣竅在於「『社區大黨委』推行居民協商治理」,這裡由群眾提項目,各方出力協商辦,先後解決了人車分流、垃圾亂倒、公物定位擺放等問題,小區品位人見人誇。慄雨街道湘灣社區組建「社區大黨委」後,通過走訪問需、兩委提議、民主決議、分工辦理、總結評價五步協商,為西郡佳園小區修繕了圍欄,設立了門禁系統,處理了架空層亂堆亂放、車庫滲水等問題,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泰山路街道徐家衝社區的「社區大黨委」搭建了「先鋒驛站」「紅色聯盟」等為民服務連心橋,今年以來推介254人次本社區「4050」難就業人員在轄區企業成功實現就業。
天元區在全區100個社區(村)採取「1+4+N」模式,以社區黨組織為主導,聯合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社區大黨委」,推進社區協商議事和「三社聯動」。全區789個網格中,以社區(村)支部書記等為主幹的網格工作人員履行黨建指導員、信息員、宣傳員、調解員、引導員、服務員、心理輔導員「七大員職責」,採取「黨員+社工+志願者」方式,將社區黨建輻射到網格、小區,延伸到樓棟、單元,做到全域覆蓋、全科履職、全員參與、全面提升。全區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黨代表等進社區「雙報到」,與社區黨員一起參與「三社聯動」主題活動,開展社區志願服務,認領群眾需求清單和「微心願」,把個人資源優勢轉化為對社區的幫扶力度。
黨建領航讓黨旗在社區、樓棟高高飄揚,形成了力量向社區匯聚的鮮明導向,資源實現有力整合,人心得到廣泛凝聚。現在,全區建立了居民群眾提需求,社區社會組織進行項目開發設計、競爭承接,社工和志願者團隊執行實施,社區等相關方監督評估的項目實施四步聯動機制,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區社會組織綜合黨委狠抓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和專業社工技能提升,對優秀社區社會組織和考取國家專業證書的社工給予重獎,天元區未成年人保護與服務中心、天元區心關愛中心、天元區智慧養老中心、天元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等專業機構和典型社會組織茁壯成長,並引來長沙、株洲市一批省級、市級龍頭社會組織落戶天元區。區民政局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專項資金補助、降低註冊登記門檻等方式,引導社區大力發展社區服務類、社會事務類、志願服務類等六大類社區社會組織。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全區不少社區的社會組織短期內由幾個增長到幾十個,社工及志願者人數由十幾人擴大到幾百人,普遍在社區開展了居家養老、文化科技、綜治環保、助殘解困、公益慈善、心理健康等個案、小組服務,居民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需求愈發得到滿足。
民事民辦,民事民治
主體多元、項目精準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對於天元區來說,是對創建國家實驗區工作的一次大考。令人欣喜的是,面對大考,天元區交出了優秀答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核心引領作用明顯增強,居民參與現代治理的理念不斷強化、提供服務的積極性大大提升,社區治理服務主體更加多元、服務項目更加精準、方式方法更加暖心。
戰「疫」首當明敵,防控重在精準。當時,天元區各個社區黨組織聞令而動,組成「社區工作人員+社會組織+社工+黨員志願者+小區物業」的聯防隊伍,分片負責,進行體溫測量、入戶勸導、科普宣傳、摸底排查、收集信息、物資保障、心理諮詢等工作。為了全面摸排人口情況,聯動機制僅用3天時間,完成對全區1698個小區、156294戶住戶、402809名居民的逐一摸排填表,被譽為「天元奇蹟」。流動人口集中的無物業老舊小區泰山路街道泰園社區、社會組織、社工、黨員志願者牽頭,自發組成巡邏隊,自製小區出入牌,實行人員有序進出小區,大大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
截至目前,天元區培育了專業社會組織173家,社區社會組織800餘家,志願者隊伍187支,發展志願者45000多人,發布志願服務活動近萬個,志願服務時長超過40萬小時,初步形成了「15分鐘社區生活圈」便捷服務,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就醫、養老、助學等問題迎刃而解,小湖塘社區「430」課堂及社區學苑、湘灣社區「135協商治理」、白鶴社區「最美紅袖章」、大湖塘社區「三長共治」等80餘個為民服務品牌,把暖心服務送到了群眾心坎上。
通過創建活動,天元區各個社區(村)居民自治水平大為提高,「我的家園我熱愛」、「大家的事大家辦」蔚然成風。嵩山路街道白鶴社區居民通過民主協商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協會、移風易俗勸導隊等群眾性自治組織,常態化開展治安巡邏、環境整治、文明勸導、幫貧扶困等活動,被轄區群眾誇為「身邊的活雷鋒」。2019年,該社區被評為「湖南省最美志願服務社區」。三門鎮響水村居民積極參與村集體事務,反覆協商、討論修訂村規民約,以「村民公約」治村奔富,《響水村規民約》獲評全省「十佳村規民約」。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天元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幹部群眾正以加倍努力建設幸福天元、美好新區,加快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一個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全社會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正呈現在富饒美麗幸福的天元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