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新勝社區以街道實施幹部、職能、資金、考評「四下沉」為契機,通過項目化運作,精細化服務、多元化治理,打好為民服務「組合拳」,畫出社區治理最大「同心圓」,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貼心服務做得再多些」 大力推進三個轉變,實現「開放式辦公、一社工受理、全科式服務」新模式;譜寫康養示範片區與社區的「雙區聯動」新篇章,建設「健康驛站」,打造健康教育「流動學堂」,舉辦各類健康講座、健康查體、健身活動,打響「健康新勝」品牌;為望海御園、錦尚天華小區申請安裝滅蚊燈64套,為千餘名居民辦理醫療保險,為230名居民辦理養老保險,為1236名居民申請民生綜合保險;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創新「黨員帶頭、網格員帶動、志願者帶教」「三聯動」工作法,在新勝家園、海通駿景和勝大花園三個小區全面實現生活垃圾分類。
「群眾安心就是我們的初心在「1+1+3+N」網格工作模式基礎上,創新「三個一」工作法,即每天居委會層面召開一次網格晨會,建立反饋及時、處理及時、跟進及時的工作機制。每周在社區召開一次網格例會,邀請街道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確保工作高效順暢運轉。每月在社區舉辦一次網格論壇,進行業務培訓、經驗交流、表彰先進,為網格員「充電」增能;匠心打造社區「百事幫·幫百事」網格特色,常態化開展「您的事就是我的事,有事請找我」幫辦活動。活動開展以來,網格員幫助解決居民訴求69起,調解鄰裡糾紛36起,發現處置各類安全環保隱患19起。
「讓群眾歡愉樂心起來」以「五個一」工作法為引領,打造群眾喜愛的「樂心家園」。即:搭建一套體系: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強一支隊伍:在社區「潤民心」志願服務隊基礎上,成立巾幗志願、青年志願、銀齡志願等服務分隊,以及書法繪畫、舞蹈戲曲、健身養生等活動小組;建立一批平臺:通過社區實踐講堂、市民學校、四點半課堂等活動陣地,滿足不同年齡段居民文化需求;開展一系列活動:開展「志願之星」「鄰裡之星」等先進人物評選,舉辦鄰裡趣味運動會、鄰裡親情茶話會一系列文化活動16場次;抓好一個結合:注重與基層社會治理和社區營造結合,實現聯動推進、互相促進。
「志願在線熱心無限」堅持把志願服務作為創新社區治理的「金鑰匙」,不斷深化「鄰裡守望」志願服務主題。在隊伍建設上實行1+N模式,以黨員服務隊為先鋒,志願服務隊做覆蓋。在活動機制上實行「1+7+N」模式,每月1號作為全民公益日、每周7天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N類志願服務項目。經過一年的深化推進,社區志願服務基本實現了制度化常態化,「垃圾分類」「校門衛士」「空巢不空心」「匠心巧手」4個志願服務項目深受居民認可和歡迎,「有時間做志願者」已逐步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黨員示範崗就是誠心、誠信崗」以建設汾河路黨建示範街區為核心,構建「小個專」紅色示範帶。通過「黨員示範店」「誠信示範戶」「放心示範鋪」等評選活動,助推商圈核心競爭力。逐步構建起以政務誠信為先導、企業誠信為重點、社會誠信為基礎、司法誠信為保障的「四位一體」誠信體系。主動深入商戶了解發展需求,想方設法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在政策幫扶、場地推薦、人才推介等方面為商戶提供優質服務。 新勝社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實現社區治理精細化,努力營造群眾居住安心、和諧鄰裡熱心、營商環境誠心、文化活動樂心、服務方便貼心的和諧社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商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