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這是一首學佛人耳熟能詳的偈語,但是其中蘊含的深意,有多少人能深刻體會呢?
得人身難,遇佛法更難,遇到了淨土法門,信受奉行,更是難中之難,正如《無量壽經》言: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
諸佛經道,難得難聞。
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
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
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所以,我們今生遇到淨土法門,是尊貴的,是有大福報的,我們宿世善根福德,與彌勒菩薩一樣,《無量壽經》中說:
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
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
我們在今生遇到淨土法門,善根福德「次如彌勒者也」,也就是與彌勒菩薩一樣大。
我們比很多菩薩都有福報,很多菩薩都沒有因緣福報遇到淨土法門呢!《無量壽經》言:
那些沒有遇到淨土法門的菩薩,在修行的路上,雖然精進勇猛,但是還是退轉了,而且退轉的菩薩不是少數,而是很多,《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裡說:
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裡說「一億」,其實是無量無邊的意思,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舍利弗。
舍利弗在六十小劫前行菩薩道時,行難行之行,舍頭目腦髓。
當時,有一青年人向他求眼睛作為藥引子,去治療母親的病。他毫不猶豫、歡歡喜喜把左眼珠挖出來,親手奉上;青年人說挖錯了,是要右眼珠,他依舊不假思索地把右眼珠挖出來。
當對方說他的眼珠臭氣難聞,並隨手扔在地上,甚至說這不是修行人的眼珠時,舍利弗雖然沒有起瞋恨之心,卻退失了大乘的菩提之心。
無奈地說道:「眾生太難度了,我還是安心做一個阿羅漢吧。」
我們能遇到淨土法門,念出一聲南無阿彌陀佛,比起那一億沒有遇到淨土法門而退轉的菩薩,我們的福報更大。
如果沒有這麼大的福報,哪怕有人把佛號放在我們面前,我們都念不出一聲佛。
我們能念出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真的不容易。有的人就算給錢也不一定會念佛。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他不缺錢錢,當然用金錢不能讓他念佛啊!
但是,就連乞丐,本身就是為了乞討金錢的,給錢他,如果沒有福報,也不一定念佛。
1892年,印光大師在北京的圓廣寺掛單。有一天,與一位法師準備去圓廣寺。
路上,有一位十五六歲的小乞丐,跟著印光大師他們,想問他們乞討錢。
印光大師就對「乞丐」說:「你念一句佛,就給你一文錢。」他卻不念。
印光大師又說:「你念十句佛,給你十文錢。」他還是不念。
為了讓「乞丐」相信真給錢,印光大師還把錢袋取出來,放到面前給他看,大約四百多文錢,對他說:「你念一句,給你一文錢,儘管念,直到我這一袋錢給完為止。」他還是不願意念,甚至還大哭起來。
印光大師很無奈,只好丟給他一文錢,就離開了。
我們也許會對小乞丐感到惋惜,曾經有一句名號就在眼前,他卻不知稱念,其實,我們何嘗不是這個「小乞丐」呢?
曠劫以來,阿彌陀佛安排了無數的印光大師,給我們種種好處、利益,我們不知多少次,也如小乞丐一般,不知所措,不願接受,錯過了彌陀,才在輪迴中,流浪了十劫。
小乞丐雖然沒有念出一聲佛,印光大師也離他而去了,但是阿彌陀佛對他永遠不離不棄。
為了等待他聽見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阿彌陀佛已經等了漫長的十劫!
阿彌陀佛最有耐心,就算所有的人對我們搖頭離開,所有的諸佛對我們無奈放舍,阿彌陀佛依然守候在身後,垂手等待,等待我們念出一聲佛。
阿彌陀佛對我們最有信心,他看著我們對名號視而不見,也會微笑地說:「總有一天,我會等到你!」
生死苦海中的眾生,就像魚兒,早已上了阿彌陀佛的鉤,即使還沒有被拉上岸,既然上了鉤,就跑不掉了,總有一天會被阿彌陀佛拉上來。
所以,阿彌陀佛總會安排種種因緣,讓眾生聽見、看見他的名號,不管我們今生是否稱念,都在阿彌陀佛救度的計劃中。
總有一天,會稱念彌陀,回到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