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巍巍 易木生
和煦暖風拂遍東楚大地。黃石有軌電車項目百花基地,施工場地清表、土方外運、臨水安裝和施工圍擋搭建已經完成,項目部正加緊進行土方整理、淤泥外運,戰晴鬥雨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從破冰的春天到盎然的初夏,生產車間裡機器轟鳴,項目工地上熱火朝天,一幅幅生機勃發的場景讓人振奮!市發改委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實施5000萬元以上在建項目37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73個。
浪再湍急,在船底;路再崎嶇,在腳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今年我市將圍繞新老基建等方面,深度謀劃一批項目,推進市域一體化發展,實施老城區改造,著力提升城市品質。
重大項目建設「不停步」
長江離地數十米的高空,焊接聲、切割聲、錘打聲與機器轟鳴聲,正奏響棋盤洲長江大橋建設的「復工曲」。
從3月20日棋盤洲大橋逐步復工以來,工人們每天都在趕工期搶時間。棋盤洲大橋二標項目部主橋工區現場負責人吳玄,復工以來吃住都在工地上。他介紹,眼下大橋主橋橋面鋼箱梁吊裝架設已進入施工高峰期,預計6月底主橋橋面可完成合龍。
陽光四射,汗水如注,鄂東長江大橋附近的黃石城區長江段岸線綜合整治工程一標段工程現場,熱火朝天的施工氛圍撲面而來。自3月20日開工後,項目建設「一路向前」,經過前期破路、基坑支護等基礎施工後,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雨水汙水溝槽開挖及管道施工。
站在項目建設工地上,城發集團項目管理部主管李從陽的目光從現場移到圖紙間:「穿過上港閘高架橋,邁過黃石大道北延,鄂州觸手可及,武漢就在眼前。」
大冶湖生態新區,「四中心一客廳」建設按下了「快進鍵」。奧體大道旁的科創中心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正在討論地下工程的技術問題。「樁基工程已完成施工並通過驗收,爭取6月初地下室出零米,為上部結構奠定基礎。」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石紅亮對趕進度充滿信心。
縱觀東楚大地,一個個重點項目復工「起跑」,一項項生產要素加速流動,城市發展活力正不斷被激活!
路,是黃石發展振興的基礎。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將織密暢通連接武鄂黃鹹骨幹路網,持續擴大「四港聯動」優勢,加快打通對接順豐機場「1+6」快速通道,努力把黃石打造成為「光谷科創大走廊」重要功能區。
市交通局也明確,今年交通建設將完成投資128億元,實施55個重點交通項目,建成武穴大橋、棋盤洲大橋,快速推進武陽高速建設,完成黃石北站站房改造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對接順豐機場高速,完成大廣高速黃石西互通綜合改造……
有軌電車項目前期有序推進、天津路改造已經啟動、物業全覆蓋試點小區進駐完成、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全面開花……許許多多的重大項目,正在努力加速「奔跑」。
市住建局明確,今年將統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計劃總投資220億元,力爭當年完成投資突破80億元。重中之重是加快推進城區長江段岸線綜合整治(沿江大道)、有軌電車兩大「重點工程」。
市人大代表談國華表示,無論是有軌電車還是沿江大道,均是市民盼望已久的民生工程,相信兩項工程建成完工後,城市宜居度、市民幸福感將得到極大提升。
市人大代表段書權建議,要進一步發揮全市各城建職能部門在推進項目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加強統籌協調,推進我市重大項目建設「不停步」。
創新發展再向前
「危中有機,大家一起努力,挺過去就是勝利。」滬士電子行政負責人說,由於發展「新基建」,該公司樹立了信心,「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基本能夠滿足客戶涉及5G通信基站的訂單。目前訂單充足,我們有信心儘快把受疫情影響落下的產能目標追上來。」
布局「新基建」,黃石持續加碼「籌謀已久」——
2015年11月,黃石市大數據管理局正式成立,成為湖北省首個成立大數據管理局的城市。更多的「智慧」項目紛至沓來:
2018年12月,黃石「智慧城管」系統試運行,該系統由數字城管項目升級而來,更換了「城管通」,升級了視頻監控點位,重新對82平方公裡的地圖數據進行普查升級,與12345市長熱線對接,實現全移動辦公。
同年,黃石「智慧環保」平臺建成,平臺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一張網監管、一張圖作戰、一平臺指揮、多系統交互、與公眾和多部門聯動,打通全域生態環保業務,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共享開放格局。
如今,黃石「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已經上線,哪裡車位多,手機裡一目了然;上月,我市「智慧交通」項目正式啟動,將建成融合公安、交運、物流等部門需求的跨部門集成類項目……
瞄準「新基建」,黃石還有更多「乘勢而上」的優勢: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會永久會址落戶黃石,黃石市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技術研究院掛牌,黃石入選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
搶抓新基建風口,5G建設是關鍵。我市2018年就制定了《黃石市5G基站規劃建設實施方案》,也有相關產業的發展,但5G建設的速度亟需加強,這不僅是對我市「五城」建設的有力支撐,也將是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點。民革黃石市委會建議,要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布局,推進5G技術與產業經濟的深度融合,聚焦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能製造、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公共服務領域,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應用示範。同時,做深產學研聯動,打響黃石5G創新品牌,實施5G產業發展集群化,加快催熟上下遊產業鏈。
今年黃石新基建規模如何?中國鐵塔黃石分公司將投資5000萬元,建設5G基站912處;中國移動黃石分公司計劃投資2.6億元,規劃建設554個5G基站、169個業務匯聚機房;中國電信黃石分公司今年將投資1.2億元,建設357個基站,其中黃石城區新建基站293個,大冶城區新建基站64個。
如何發揮5G基建的最大作用?產業融合是核心。中國電信黃石分公司總經理楊才正說,從5G各細分賽道的投資增量看,增量最快的是小基站、光纖光纜、核心網設備、基站天線、濾波器、PCB等產業。
更可喜的是,目前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的PCB、新型顯示以及智能終端配件已經直接或間接參與到5G產業鏈,其中滬士電子、西普電子為華為等廠商提供5G高頻印刷電路板,信博科技、惠晶顯示、赫得納米、綠創電子為華為、OPPO等5G終端提供蓋板玻璃、手機框架等配件;弗萊迪爾、晨信光電為烽火等廠商提供5G矩陣式天線主控板及光通信器件;三豐智能、海默機器人、普羅格智芯等人工智慧企業為智能製造、智能運輸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民盟黃石市委會建議,要擴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鏈配套、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同時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產業發展所需的科技人才,完善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加快我市PCB產業發展,發揮拉動產業增長主要動力的作用。
創新積蓄的能量不斷釋放,「新基建」將繼續賦能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