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最愛的《孫子兵法》,三千字濃縮商戰思維

2021-02-14 中信出版

馬雲曾說,「從小最喜愛《孫子兵法》,這就是我跟別人都不同的地方,競爭如戰爭,商場如戰場,能用兵家的鬥爭智慧轉向用到商場上去,這就是我成功勝出的所在」。《孫子兵法》,是中國謀略智慧和競爭戰略的集大成之作。但這短短六千字,卻少有人能通讀,更不要說讀懂讀透了。

《孫子兵法》

 作為軍事學出身的管理學教授,北大國發院宮玉振教授 20多年來研讀《孫子兵法》,並與管理學相互驗證,著書《善戰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則十二講》。從軍事看管理,向戰爭學競爭,圍繞戰略、組織和領導力這幾個主題,提煉出《孫子兵法》中12個理念,輔以鮮活案例,直接幫助和啟發管理者。本文以現實案例,分析企業競爭者,是如何運用巧妙的策略,獲取競爭優勢的。

兵者,詭道也

孫子說:「兵者,詭道也。」戰爭充滿了詭道。這大概也是《孫子兵法》中最流行的金句之一了。

 

所謂「詭道」,就是通過策略的運用,調動對手,操縱對手,誤導對手,迷惑對手,分化對手,使對手陷入更大的不確定性中,從而產生錯誤的判斷,做出錯誤的決策,進而分散它的資源,暴露它的弱點。

孫武畫像

 

這樣就可以變強大之敵為虛弱之敵,變不好打之敵為好打之敵,變有組織之敵為無組織之敵。這樣就可以使對手的戰鬥力沒有辦法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對手無法對我方作戰行動做出有效的反應,從而為我方創造出最好的避實擊虛的機會。我方就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如何去運用具體的策略來創造出手的機會呢?

 

孫子提出了他的「詭道十二法」: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能而示之不能:明明能打,但我假裝不能打。隱藏自己的實力和意圖。

用而示之不用:明明要用這種打法打,但我假裝不用。掩蓋自己的企圖與計劃。

近而示之遠:明明我在近處發起行動,但我先要假裝在遠處打你。

遠而示之近:明明我要在遠處發起進攻,但我先做出在近處行動的樣子,吸引你的注意力。

利而誘之:用小利來引誘對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組織也是如此。它願意聽你調動,一定是看到了利益。打仗有所謂的伏擊戰,就是用小部分部隊偽裝主力,吸引對手的部隊到對其不利的地形,然後突然發起攻擊,消滅對手。

亂而取之:製造混亂來攻取對手。

實而備之:對手力量充實,無懈可擊,那怎麼辦?做好防備,做好準備,耐心等待時機。

強而避之:對手力量過於強大,我就是打不過他,那怎麼辦呢?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只打那些能打贏的仗,拒絕打那些打不贏的仗。只在有利的情況下跟對手打,避免在不利的情況下跟對手打。只打那些你能打贏的對手,避免跟那些強大的對手正面較量。有時候,不打,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

怒而撓之:對手性格暴躁,易於激怒,就挑逗他,讓他失去理智,讓他犯錯誤。

卑而驕之:對手很謹慎,很小心,那怎麼辦呢?讓他驕傲,讓他狂妄。狂妄是走向滅亡的第一步。

佚而勞之:對手休整良好,怎麼辦呢?折騰他,讓他疲於應付,疲憊不堪。就像彭德懷運用蘑菇戰術,把胡宗南的部隊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就可以變成好打之敵。

親而離之:對手內部團結,不好打,怎麼辦?通過離間的方式,把他剝離出來,變成孤立之敵,變成好打之敵。

 

後世的「三十六計」,其實就是從詭道十二法引申出來的。當然詭道不僅僅十二法,孫子也可以寫詭道三十六法,甚至一百零八法,那可能就寫不完了。

 

戰爭本質上就是雙方智慧的對抗。所謂的「兵者詭道」,就是強調的這一點。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Word如何佔領中國文字處理軟體市場?

 

20世紀 90年代初期,我們多數人電腦裡裝的文字處理軟體,不是今天都在用的 Word,而是 WPS。

WPS是金山公司開發的國產文字處理軟體。中國本土企業最大的優勢,往往就是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Word是微軟開發的軟體,開發成本本來就高,加上漢化以後,成本更高。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Word與 WPS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是屢戰屢敗,幾乎完全被 WPS碾軋。

 

但是很短的時間裡, WPS就被清除出了中國市場。Word幾乎成了個人電腦的標配。形勢為什麼突然就逆轉了?是不是 Word突然就在成本優勢上反超了 WPS?當然不是這樣。Word在成本方面永遠打不過 WPS。

微軟開始採取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默許甚至鼓勵盜版 Word軟體流入中國。

 

WPS成本再低,低得過盜版嗎?

所以那一段時間你要是去買電腦,賣電腦的都會問你一句:「給你裝個 Word好不好?免費的。」免費誰不樂意啊。WPS包括幾乎所有文字處理方面的國產軟體公司,很快便從行業中消失了。

圖:鈦媒體

但是,市場控制在 Word手中之後,微軟就宣布了新的政策:開始進行正版認證了。微軟真的沒有能力控制盜版流行嗎?其實非常簡單,微軟公司只需要植入一個小小的認證程序,就可以杜絕所有的盜版。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關鍵是借盜版之手,不費吹灰之力,便打敗了主要對手,真正做到了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典型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奧迪在中國市場上阻擊寶馬 3系之戰

明明我要在近處打你,我先在遠處發起行動;明明我要在遠處打你,我先在近處吸引你的注意力。

 

在戰爭中,進攻的一方,除了主攻方向,往往還會有助攻方向、佯攻方向。助攻方向和佯攻方向往往是為了牽制和吸引對手的兵力和注意力,配合主攻方向作戰。

 

企業競爭也是如此。企業之間競爭,往往不是單一產品、單一市場的競爭,而是多個產品、多個市場同時進行的競爭。如果你能夠讓產品和產品、市場和市場之間的競爭形成有機配合,打出組合拳,往往就會產生極好的效果。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奧迪在中國市場上阻擊寶馬3系之戰。

 

寶馬3系號稱是第一款國產化的豪華車。寶馬對寶馬3系在中國的下線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憑藉寶馬3一舉打開中國市場。讓寶馬很開心的是,市場的反應也極為樂觀:寶馬3系還沒下線,就已經有 7000多輛的訂單落到了寶馬的手裡。

寶馬3系下線,必然給奧迪在中國的市場形成極大的衝擊。奧迪制定出了自己的反擊策略:藉助在中國已經形成的強大生產能力,搶先在寶馬3系上市之前,推出了奧迪 A4,並且給奧迪 A4定了一個 40萬元左右的基本價格。

 

這個價格是非常不合理的,甚至高於當時的奧迪A6。奧迪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們知道,寶馬從來不把奧迪看作自己的對手。寶馬認為自己的對手應該是誰呢?是奔馳。因為從來不把奧迪看作是自己的對手,所以同級別的車,寶馬的銷售價格,一定要比奧迪高。寶馬要通過更高的價格,來體現自己更高的價值。

對於寶馬和奧迪來說,這在國際市場上早已是多年的慣例了。所以寶馬就順理成章,參考了奧迪A4,給寶馬3系定了一個超過 40萬元的基本價格。

這裡帶來了一個問題:奧迪 A4的性價比本來就已經不合理了,寶馬3系的性價比就更加不合理。而奧迪 A6的性價比,就顯得極其合理。

 

所以那一段時間,奧迪 A4從來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也不可能完成,但是奧迪 A6賣得特別好。關鍵是,寶馬由於定價失誤,超出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寶馬3系整個下線計劃亂得一塌糊塗,寶馬希望通過寶馬3系在中國下線來打開中國市場的希望也由此落空。

 

軍事上有「慎重初戰」的警告。第一仗沒打好,接下來的仗就很難打了。所以直到今天,在中國市場上,寶馬依然受制於奧迪。

 

我們看這一仗,奧迪策略的妙處在哪裡呢?表面看來奧迪打的是奧迪A4,其實保的是奧迪A6。奧迪A4其實是奧迪推出的阻擊寶馬3系的戰鬥品牌。典型的聲東擊西。

 

通過這樣的策略,奧迪成功地將品牌價值的提升突破點集中到了奧迪 A6身上,更主要的是,一舉挫敗了寶馬3系的下線計劃。企業動態競爭理論中,有一個著名的多點競爭策略

多點競爭策略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進攻策略。在這種策略中,企業往往在一個市場或由一種產品發起佯攻,以牽制和幹擾對方,卻在另一個市場或以另一種產品發起真正的進攻。

 

實際上,實施多點進攻的一方,往往可以讓自己比只有一個進攻方向的對手有更大的市場迴旋空間。因此,競爭者在發起攻擊的時候,不要只有一個進攻方向、一個進攻產品,產品與產品之間、方向與方向之間一定要形成一種策略性配合。

 

通過這樣的組合拳,便可以更加有效地調動對手。當對手陷入手忙腳亂之時,你再發起真正的攻擊,往往就極為有效。

-End-

編輯:hh

2020.9.9

更多經典書單和深度好文

歡迎關注「中信出版集團」公眾號

「在看」,給阿信加雞腿 

相關焦點

  • 讀《孫子兵法》重在借鑑其思維方式
    黃樸民首先評價了《孫子兵法》的歷史地位。他說,《孫子兵法》是中國歷史上現存的第一部最系統、最完整的兵書,文字漂亮幹練,展現了中國古典兵學文化的最高成就。明代兵書《武備志·兵訣評序》就指出:「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被稱為「天下第一兵書」,《孫子兵法》當之無愧。 「《孫子兵法》之所以在今天還被人們熱愛、閱讀,源於其擁有的獨特魅力。
  • 孫子兵法:讀懂5大思維模式,受益一生
    《孫子兵法》中彌足珍貴的軍事思想,不僅僅能夠用於擺兵布陣,也能夠用於其他領域。換言之,《孫子兵法》不是在教人們如何屠殺,而是在向人們傳達做事情的行文準則。基於此,大可不必將《孫子兵法》簡單的視為「兵書」來看,應該將其視為頂層謀略架構,其思維精髓不僅適用於兵家、更適用於一切事物環境下的應對,能夠讓你在運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與途徑。
  • 《孫子兵法》早已給出答案
    從《孫子兵法》的這句話可以看出,作為東方兵學鼻祖的孫武,主張戰爭開始之前,就要早做準備、未雨綢繆;在兵力、物力、財力上進行精密的籌劃,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是千年之前的古代戰爭,還是近代戰爭,孫子的這一戰略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俗話說「商場如戰場。」
  • 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孫子兵法》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
  • 《孫子兵法》與《戰爭論》對比
    實際上說這兩部著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東西方人的兩種思想,這兩種思想的碰狀,是很有意思的,日本人對孫子的研究是很深入的,據說有將近一百家的註疏,而日人認為,孫子的全篇圍繞的就是「懼」字,因為戰爭是國家的存亡之道所以需要很謹慎。
  • 讀《孫子兵法》?你第一個字就讀錯了! | 每周一本書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華杉《華杉講透<孫子兵法>》是至今為止解析孫子兵法評價最高的一本書。作者華杉,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孫子兵法開篇篇是「計篇」,但很多人第一個字就讀偏了,在書中這樣寫道:
  • 《孫子兵法》中的 10 大人生啟示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火了!
  • 淺議《孫子兵法》與太極拳
    可以說,太極拳是濃縮了中華文化的精髓而形成的。儒、釋、道、中醫、陰陽等學說對太極拳的影響,前人和今人已有諸多論述。本文管窺蠡測,想從兵法學的角對太極拳略加解讀。中國古代兵法學博大精深、影響廣遠。武術與兵法本就同源於中華傳統文化沃土,自古就有「拳兵同源」「自古拳勢通兵法,不識兵書莫練拳」之說。太極拳是哲學型、智慧型的拳術,所以更是與兵法息息相通。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最早「海歸」吳瑜章的中國兵學夢
    圖為美籍華人吳瑜章  中新網蘇州2月25日電(記者 韓勝寶)「大家都讀孫子兵法,每個將軍打仗最後的結果不一樣。如果大家都是讀一樣的兵書都打一樣的,那麼份額你可以取10%,我也10%,大家都差不多。這是北京大學研究生會舉辦的「市場戰爭學與《孫子兵法》吳瑜章專場演講會」上的一段經典演講。  吳瑜章最愛讀的一本書就是《孫子兵法》 ,曾將孫子謀略遊刃有餘地運用在沃爾沃卡車運營上。吳瑜章說。「市場就是戰場,不懂市場戰爭學的企業家,不可能帶領企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不懂孫子兵法的企業家,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者」。他「孫子與市場實戰案例」的精彩演講,博得北大師生們的滿堂喝彩。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 華杉(右)與弟弟華楠(左)關於本書《孫子兵法》全篇只有6111個字,但真的看不懂,直接翻譯也沒什麼意思在本書中,作者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兩千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全書通俗易懂,案例教學生動形象。雖說沒有完全按照翻譯來解釋,但最後都能夠讓人理解含義和背後的緣由,不失為一本了解孫子兵法的優良讀物。
  • 孫武,孫臏和《孫子兵法》是什麼關係
    吳王闔廬仔細閱讀後,大加讚賞,起名《孫子兵法》。這就是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孫臏是戰國時期,也就是孫武之後的百年間,才橫空出世。是齊國大臣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的。所以歷史上,孫武和孫臏是兩個人,一個在春秋時期的吳國參政,一個是戰國時期的齊國效勞。著名的成語「田忌賽馬」、「圍魏救趙」、「增兵減灶」等都說的是孫臏的故事。
  • 凱豐:就兩本書,《孫子兵法》算一本
    毛主席在1935年遵義會議前,到底有沒有讀過孫子兵法?到底有沒有運用過《孫子兵法》?這一直就是一個歷史謎題,今天歷史知事就和您好好聊一聊。毛主席到底什麼時候開始讀的《孫子兵法》?目前的主流觀點是,毛主席早在湖南第一師範期間,就從老師的口中間接了解到了《孫子兵法》的部分內容。
  • 《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的區別?它們是怎麼流傳的
    《孫臏兵法》的著錄和流傳比較簡單。孫臏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後,名播天下,其兵法也流傳於世。《韓非子●五蠹》所說「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的「孫」既指孫武,也指孫臏。先秦至秦漢,孫武與孫臏都被稱為「孫子」。這有文獻為證:《韓非子●難言》中的「孫子臏腳於魏"的「孫子」即是孫臏;《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孫子」既指孫武,也指孫臏;《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的「孫子」就是孫臏;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中的「孫子」也是孫臏;《漢書●藝文志》為了區分孫武與孫臏,則分別稱「吳孫子」和「齊孫子」,兩人都是「孫子」。這也是後人把孫武與孫臏誤作一人的主要原因。
  • 孫子兵法:「有野心」的男人,必備7種品質,否則只能算「二流」
    《孫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書之首,美國西點軍校人手一本,它在軍事界的地位絕對不是吹出來的。儘管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家和兵書很多,但稱得上「兵聖」的只有孫武。《孫子兵法》十三篇,孫武以此在吳國,協助吳王侵凌越國、大勝楚國;所以《孫子兵法》,絕對是孫武理論與實踐的產物,毋庸置疑它的科學性和實戰性。孫武可以用《孫子兵法》,來「殺姬練兵」;今天同樣有人把《孫子兵法》,運用到「商戰」。自古「商場如戰場」,商場風雲變幻莫測,「殺人不見血」。那麼應該怎樣做一個高明的老闆呢?
  •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十大名人演繹「多彩兵法」
    香港十大名人演繹「多彩兵法」  記者 韓勝寶  香港孫子研究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及本港名人與《孫子兵法》來津津樂道。他們介紹說,香港工商界、出版界、影視界,包括演藝圈的不少名人都喜歡《孫子兵法》,最突出的當屬列入「香港十大名人」的劉德華、李嘉誠、成龍和金庸,把孫子文化演繹的多姿多彩。  華仔有感話兵法  排名香港十大名人第一位的劉德華,是對中國文化認知度很高的歌星。
  • 《孫子兵法》牛在哪?10句話告訴你!
    《孫子兵法·虛實篇》勢: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領。《孫子兵法·謀攻篇》這兩句大意是: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打的將領,就能打勝仗。能審時度勢,知己知彼的將領在戰爭中善於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得贏便打,打不贏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動,這樣自然能打勝仗。
  • 與孫子兵法的連接,要經過2次創造,邏輯創造與形式創造!
    頭腦中對孫子兵法形成的思想及思維,這種思想及思維,要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是要經過自己去設計出來的。你設計了一個邏輯層,透過這個邏輯層重新闡述了孫子兵法的內容,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邏輯及秩序!不能用勤奮來代替自己的思考,讀了N遍孫子兵法,可以反映你確實很勤奮,做到勤奮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有自己的思考,而這個邏輯層,不是勤奮就能得到的,是在勤奮的基礎上,還要堅持獨立思考。
  • 《孫子兵法》的《作戰》篇總述、第一章和第二章(視頻講解)
    《作戰》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二篇,分為五章,主要講:戰爭費錢,速戰速決,降低經濟損失。前兩章講戰爭二害:費錢和耗時,第三和第四章講戰爭二利:就地補充和速戰速決,它們是費錢和耗時的解決方法。第五章講將領責任重大,知道二害和二利的將領,才能保證民眾和國家安全。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贏了再打》
    《孫子兵法》是大浪淘沙餘下的經典,若干年來,不論是徵戰沙場的將相,還是揮毫潑墨的文豪都曾拜讀註解過此書,現在這本《華杉講透孫子兵法》是通俗版,也是華杉先生經過多年研究和自身經歷,結合曹操、杜牧、陳皞等十一位傳世注家的精髓的成果
  • 《孫子兵法》思想核心是什麼?國學大師林語堂這樣說!法治……
    《孫子兵法》思想核心是什麼?國學大師林語堂這樣說!法治……孫子是著名軍事家,哲學家,被譽為「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鼻祖」。《孫子兵法》(又名《孫武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