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手機可能是抑鬱症跡象,抑鬱症是怎麼回事呢?

2021-01-17 鮮果健康

由於通訊工具的不斷更新,所以平常老百姓現在使用智慧型手機非常普遍,不論年輕人還是中老年,幾乎是人人都有手機。不過,手機雖然給大家帶來了便捷,但是手機的許多功能卻讓不少人成了低頭族,整天抱著手機玩。有專家稱,沉迷手機可能是抑鬱症跡象,那麼抑鬱症是怎麼回事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許多人現在都有這樣的經歷:無聊時玩手機,開會時玩手機,上課時玩手機,就連吃飯時也還在玩手機。你可能覺得玩手機只是佔用一些時間而已,並「無傷大雅」。但你知道嗎?沉迷於玩手機也許會得抑鬱症。

什麼是抑鬱症呢?某醫院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主任表示,「醫學上一般將兩周作為一個臨界點,如果抑鬱情緒持續兩周以上,便可以診斷為抑鬱症」。具體來說,抑鬱是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常見的一種負性情緒反應。短期的抑鬱情緒能夠自行緩解,不會對人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但如果抑鬱情緒持續存在,而且無法自行緩解,甚至會對身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時,那麼這個人便極有可能患上了抑鬱症。據報導,抑鬱症是一種能影響任何人的疾病,它給人們帶來精神痛苦,並影響人們從事日常事務的能力,甚至可能導致人們自殺。

雖然抑鬱症的危害很大,但很多人並不認為抑鬱症和玩手機有什麼關係。事實上,沉迷於玩手機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據統計,人們每天要看150次手機,近1/3的人承認自己沉迷於手機。近日,國外研究者發現,經常查看手機可能是抑鬱症的跡象,過度使用手機與情緒不穩定相伴而行。

研究者要求參與者完成一份調查問卷,測量他們使用手機的情況、大五人格特質(嚴謹性、開放性、宜人性、外向性和神經質)、實利主義和覺醒度。結果顯示:頻繁用手機的人喜怒無常、追求實利、言行不可靠、注意力不集中;性格衝動的人更易依賴手機。此外,在刻板印象中,性格內向的人似乎更喜歡坐在角落裡擺弄手機,但研究發現,內向與手機成癮無關。心理學家認為,與其他成癮一樣,手機成癮者可能是在嘗試修復自己的情緒。發簡訊、刷微博和上網有助於分散煩惱,獲得撫慰。

看完這些文字介紹,大家可能都有過玩手機的經歷吧。資料中也給人們講了抑鬱症的一些表現,當人們出現抑鬱情緒無法緩解時,就可能形成抑鬱症。而且沉迷玩手機的人患抑鬱症的機率高一些,所以過度沉迷玩手機可能是抑鬱症跡象,這一點值得朋友們重視起來。

相關焦點

  • 李連杰的小女兒抑鬱症是真的嗎 李苔蜜自曝曾患抑鬱症是怎麼回事
    近日李連杰的小女兒李苔蜜在某社交平臺當中自曝,自己的抑鬱症復發了。李連杰的小女兒李苔蜜1989年出生,是美國的國籍,現在在美國知名的高中上學。之前李苔蜜在網絡上的爆照,看著是很開朗活潑的一個人呀,她為什麼會的抑鬱症呢?李連杰的小女兒抑鬱症復發又是怎麼回事呢?
  • 泫雅患抑鬱症是怎麼回事?泫雅患抑鬱症原因事件始末
    近日,泫雅患抑鬱症引起網友的關注,事件經過原來是11月28日,韓國藝人泫雅在個人社交網站發文,自曝罹患抑鬱症和恐慌症。這到底怎麼回事?下面來一起看看。泫雅患抑鬱症是怎麼回事  泫雅因為張揚的性格與美麗的外表,素有「性感小野馬」之稱。無論是造型,妝容還是舞臺表演,每次都不走尋常路。
  •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因為中國的不少父母不了解抑鬱症!很多父母因缺少對抑鬱症的了解,很容易把孩子的抑鬱症誤解為「心情不好」、「性格變了」、「變懶了」,或者誤以為孩子只是患上了便秘等生理疾病。我的侄女不幸患有抑鬱症,但是長期得不到治療。我多次次給堂哥和嫂子提醒,孩子可能是抑鬱症,要早點去精神科治療。可是,他們先是不高興,原因是他們覺得孩子是正常人,只是心情不好,要去精神科看病是小題大做,而且讓別人知道,他們也很丟人。「怎麼可能呢?
  • 抑鬱症不只是情緒低落,若經常有這5種跡象,你可能已經病了
    比如平時很喜歡汽車,可後來卻怎麼都提不起興趣,哪怕別人送給自己一輛車,內心也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3、情緒一直低落平常的時候,生病或者遭遇到打擊,也會有情緒低落的狀況,不過這種狀況過一段時間就會慢慢變好,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可如果一直沉浸在這種情緒裡面,看到的東西也都會是負面的,時間久了很可能已經中招抑鬱症,有時候自己都沒有察覺出來。
  • 抑鬱症的軀體症狀
    有文獻指出幾乎半數以上甚至高達76%的抑鬱症病人體驗到疼痛性軀體症狀,事實上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抑鬱症病人通常僅以軀體症狀而在綜合性醫院就診,問題在於疼痛性軀體症狀常常掩蓋了原有疾病,使臨床醫生不易及時做出抑鬱症診斷,造成抑鬱症的低識別率;另一方面,儘管當前抑鬱症的治療有了長足的進展,但精神科醫生總傾向於關注情感症狀,以尋求一種有效的抗抑鬱藥為主要目的,結果均導致抑鬱症病人不能及時獲得正確診斷和充分的治療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希望分享給大家可以讓深處抑鬱的人有所啟發:不要把抑鬱症當作病來看待很多人感覺抑鬱症是一種很難受的問題,但殊不知抑鬱症雖然是疾病,可如果你以疾病態度來對待它。那麼你永遠都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問題的人。
  • 單相抑鬱症和雙相抑鬱症的區別
    抑鬱症這三個字並非單指一種精神疾病,而是一種同屬精神障礙的總稱(如躁狂抑鬱症、精神病性抑鬱症、季節性抑鬱症、產後抑鬱症、更年期抑鬱症等等)。單相抑鬱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抑鬱症,它分為典型的單相抑鬱症和非典型單相抑鬱症。
  • 關於抑鬱症最好的答案可能在《一代宗師》裡
    事件來龍去脈不多贅述,但此次事件讓人們不得不再次思考,關於抑鬱症的危害,我們到底了解多少?因此離世的名人就不在少數,我們自己身上,又是否存在抑鬱症的跡象?不遠,在2018年6月5日,給時尚圈帶來龐大樂觀主義氣息的Kate Spade同樣因抑鬱症困擾在家中用紅色圍巾上吊自殺,享年55歲。Kate Spade的姐姐Reta Saffo對媒體說自殺並非意外,妹妹一直與抑鬱症做鬥爭,但她一直拒絕接受治療,擔心這可能會損壞 Kate Spade 品牌形象。
  • 青少年抑鬱症父母不要不當回事
    段敏介紹,很多人不願承認自己有抑鬱症,或者父母不願承認孩子有抑鬱症,從而錯失治療時機。抑鬱症患者中約80%沒有接受規範治療,該病就診率、知識普及率都有待改善。「這個藥吃了會不會影響娃兒的智力?記憶力呢?」「能不能不住院,吃藥得行不?娃兒還要上學」「休學?那不得行,成績會被拖垮的,以後啷個辦?」「不用住院吧,帶他出去旅遊是不是就好了?」
  • 抑鬱症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在現在的社會中,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被抑鬱困擾的人們是越來越多了,抑鬱症造成的健康問題也是越來越多,具體有哪些問題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睡眠問題抑鬱會影響你的身體,也會影響你的思想。在抑鬱的人中,陷入困境或保持睡眠是很常見的。但有些人可能會發現他們睡得太多了。
  • 抑鬱症為什麼仇視父母?
    有人問:「抑鬱症為什麼仇視父母?」我不知道提這個問題的人身邊是否有抑鬱症的朋友,如果有,你可曾真正了解過他們的抑鬱症是怎麼回事?而且你又是從多少人身上得出的「抑鬱症仇視父母」的這個結論的呢?不巧,我剛好有認識兩個抑鬱症的朋友,不過今天就只說其中一個吧,因為基本上周末有時間我和朋友都會去陪他、開導他,我們聊得也就比較多。怎麼說呢?反正據我了解,我那個朋友的抑鬱症就是他父母一手促成的。挺讓人難受的,父母本都是為了自己孩子好,確實沒有父母是想害自己孩子。
  • 微笑抑鬱症測試題,抑鬱症心理測試,抑鬱症SDS自測量表推薦!
    雪莉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抑鬱症都成為了人們口中常談的話題,對於明星來說,可能抑鬱症的發病率更高一些。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壓力也是隨處存在的,只是可能沒有明星那麼嚴重罷了。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隱藏的抑鬱症表現,它們還沒有發病,所以沒有人重視,但是一旦爆發,就會有很多悲劇發生了。下面這篇測評可以很好的幫助大家發現隱藏的抑鬱症,幫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
  • 抑鬱症怎麼就突然流行了?揭秘特殊時代抑鬱症流行的3大原因
    作者|簡客GAKER01 抑鬱症怎麼突然就流行了有沒有發現,你身邊的抑鬱症患者,好像越來越多了呢?你有沒有關注到,2020年,中國的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了1億人,相當於你身邊每15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抑鬱症患者!然而在2007年的時候,中國的抑鬱症患者數量僅有3000萬。
  • 抑鬱症治療方法:孩子得了抑鬱症怎麼辦?
    她的孩子得了抑鬱症,不想上學,老懷疑老師和同學們要傷害她。這是為什麼呢?抑鬱症,原因很多。究其根本,還要從因果分析說起。孩子母親說:諸葛長青老師好!感恩老師法布施!請問老師青少年抑鬱應該怎麼做?初中要上初三了,覺得什麼都不好,抱著手機以死要脅家長要給辦休學。實在是無辦法了,很多朋友提出的建議方法也都用了,都不管用,她總懷疑同學都罵她、害她、指責她,怎麼辦?感恩老師指點!
  •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比「抑鬱症」更致命的,是「微笑抑鬱症」
    ,怎麼一轉眼就尋短見了呢? 是啊,他/她看上去很樂觀,那麼開朗活潑愛笑,怎麼可能有抑鬱症呢? 01. 在真正了解「抑鬱症」前,也許很多人對於「抑鬱症」的認知還停留在上面這句話。 但是,你永遠想像不到,那個在人前笑靨如花的人,背後想的都是怎麼死去。
  • 抑鬱症患者自殺後周圍人怎麼想?覺得都是矯情
    因為抑鬱症逝去的生命已經足夠多,然而迄今為止,它仍然沒有像其他身體疾病一樣被正視。甚至在不少人眼中,抑鬱症=作!  而在抑鬱症患者真的做出了過激行為甚至是丟掉性命後,他們又開始後悔莫及。    要不然就是在孩子尋求幫助時,不當一回事,覺得孩子就是沒事找事玻璃心,等到孩子真的自殺了,又哭天搶地的,早幹什麼去了?
  • 別再說「高功能抑鬱症」「微笑抑鬱症」了,真正的抑鬱症是這樣的
    我看到很多心理圈的同行致力在科普抑鬱症是什麼及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看到更多的大眾對抑鬱症的恐懼:大眾有了很好自我覺察能力後,進而產生了更多對號入座的過程——當「高功能抑鬱症」「微笑抑鬱症」這些看上去很專業的名詞出現後,人們看似對抑鬱症的了解更多了,知道了更多的抑鬱症的表現形式,同時更多了很多不安:我雖然每天看上去開開心心的,工作也很積極,但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很無聊沒有意義
  • 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
    當你知道如何幫助患有抑鬱症的人時,你就可以感悟他人, 並將把他們與他們需要的支持聯繫起來。抑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一個抑鬱的人會有一種異常悲傷的情緒和/或對過去令人愉快的活動失去樂趣和興趣。當這些症狀持續兩周或兩周以上時,幹預是很重要的,因為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更有可能重複發生。
  • 我戰勝了抑鬱症
    ,有時在電梯裡我會突然哈哈大笑,而我並沒有看手機打電話,其實是我想像的世界裡出現了一個搞笑的情節。從2003年正式得抑鬱症到現在18年,我一直在反思其中的原因,我認為跟我的性格和高中寫詩的經歷有直接關係,我屬於純心理型抑鬱症,純粹是長久自我壓抑、封閉的生活、思想狀態加之內向的性格最終導致我患上抑鬱症,和病變性或內分泌失調性不同,像我這種情況的抑鬱症是可以通過自我治療而不依賴任何而痊癒的。
  • 關於抑鬱症,抑鬱症的病因及治療
    抑鬱症同樣是一種自我傷害行為,只是,更多的,抑鬱症是把憤怒鎖閉在了心裡。得抑鬱症的人都是好人,有責任心的人,完美型的人。那種把「無所謂」、「差不多」掛嘴邊的人是很難會得抑鬱症的。抑鬱症的病因,主要是外環境所致,就目前來說,社會壓力、工作壓力造成抑鬱症的很多。另外,因為父母的原因而形成抑鬱症的孩子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