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東臺上了央視新聞

2021-02-08 幸福東臺

  朝霞與候鳥齊飛,林海共波濤一色。

  走進剛剛入列國家首批森林康養基地的黃海森林公園,放眼望去,水杉挺拔高聳,翠竹迎風搖曳,風揚整齊排列,銀杏冠蓋如雲,林下各種花草更是爭奇鬥豔;側耳細聽,林濤陣陣,鳥鳴唧唧,流水潺潺;舒臂深呼吸,一股清流滋潤心脾,倍感愜意。

  今年6月,一支西歐攝鳥團隊來到世界溼地「非遺」——東臺條子泥,追尋候鳥倩影,飽覽黃海森林公園綠色。當聽說半個世紀前這裡還是一片荒無人跡的海邊荒灘,攝影師們紛紛稱讚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間奇蹟。

  植綠——激情追逐綠色夢想

  「唯有植樹志常在,敢叫荒灘變綠洲」,這首鐫刻在公園展示館門前的豪言壯語,讓人們感悟到黃海森林公園的昨天和今天,與其說黃海森林公園是我國東部的森林康養勝地,不如說她是一座綠色豐碑。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裡「 大風一吹滿天沙,太陽一曬冒鹽花」,在場長巴益宏的帶隊下,被譽為「十八勇士」的首批林場工人和數百名幹校幹部們來到黃海之濱,義無反顧地改鹼拓荒。這群「黨叫幹啥就幹啥,定叫荒灘換新顏」的硬漢子,「吃三睡五幹十六」,挑河挖溝、墾荒栽樹,用兩年時間,在開墾的沙地上栽活了刺槐。

  七十年代,大批東臺本地和上海、蘇南等地知青來到東臺林場參與建設。沒有交通工具,每天步行幾十公裡;沒有床鋪,在草地上營宿;沒有淡水,每天飲用泥塘裡的渾水。他們櫛風沐雨、披星戴月、含辛茹苦,用青春和激情在黃海之濱追逐綠色夢想。

  海灘鹽份重,常規樹木難以生長, 作為先鋒樹種的刺槐生長慢、成材率低、經濟效益不高。林場人苦苦尋覓適應性的好樹種,從蘭考捎回的泡桐苗立不了根、漆樹苗讓人過敏難耐……他們又盯上了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首批苗栽下去,沒幾天就被鹽鹼「燒」死,林工們就用水杉枝條扦插,小心翼翼澆水漫灌、放水再灌,用柴簾為幼苗遮陽,終於培育出適應當地生長的水杉苗。竹子、意楊、銀杏……林場人一路探索、苦幹實幹,讓越來越多適生樹種在鹽鹼地上紮下了根。

  海邊植樹造林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地傳遞下來,從不懈怠。如今,這裡已成為我國沿海地區最大的平原森林,擁有6.8萬畝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達90%。享有「江蘇最美風景道」美譽的水杉、銀杏長廊穿梭其中。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各類植物628種,鳥類342種,獸類近30種。每年有上百萬隻候鳥在此過冬,其中包括有「鳥中大熊貓」美稱的勺嘴鷸等珍稀鳥類。如今黃海森林公園,銀杏大道成為「網紅打卡地」。半個多世紀以來,十任書記和場長,一代又一代林工,把青春、夢想與希望深植荒灘,用篳路藍縷的苦樂年華,成就荒灘上的遼闊綠蔭。

  護綠——堅守林業國有紅線

  國家林業部門的一位負責人得知黃海之濱有一片6萬多畝人工平原森林,感到十分驚奇,實際考察後給予「兩個不容易」的評價:「在鹽鹼地上栽種這麼大的人工生態林不容易,將這麼大面積的森林保護住更不容易。」

  林工們對親手栽植的成樹林片懷有特殊感情,視為自己的生命倍加珍惜。60年代末的一個秋天,一位割草工在林地周邊挖土灶做飯不小心,引起草蕩火災。微風一吹,火苗就有燎原之勢。偏偏附近無處取水!場領導帶領全體員工趕往現場,顧不得火勢烤炙,脫下衣服,腳踩手撲。徐同生索性躺下身子,從燃燒的茅草上滾壓過去。接下來人們紛紛效仿,終於被撲滅。被煙燻火燎的徐同生身上灼灼作痛,衣服殘破不堪,同事們要送他去醫院,他咬著牙堅持和大家一起為林木築起一道防火牆。

  春種樹、夏管護,四季防火防盜,這些都是護林人的職責。夏天早晚氣溫低、風力穩定,適合噴撒農藥。每天天蒙蒙亮,還沒吃早飯,林工們就出發治蟲。八九點鐘的時候肚子餓了,便就著礦泉水啃一塊油餅充飢。為了這片林子,林工們對毀林的人特別較真。2008年春節前的一天,護林工馮坤喬巡林到一處偏遠地段,發現有人偷偷設置捕獵電網。在切斷電源之後,馮坤喬埋伏在附近,專等前來「收穫」的人,這一等就等到了深夜零點。隨著幾道越來越近的手電光,馮坤喬和前來增援的幾位民警將不法分子制服,使其受到應有處罰,也讓周邊群眾受到了教育。

  2002年冬,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有人把視線瞄向林場,欲借「開發旅遊」之名,行毀林漁利之實。當時的黨總支書記、場長陳存觀頂住壓力,果斷收回新東區已轉讓出去的林地。帶著300名民工「上前線」,用鋼釺撬開凝成塊的沙土,50萬口土塘、50萬株樹苗,僅用11天,8300畝林地一次性全部栽植結束。

  本世紀初,國家全面推行企事業單位改革,沿海一些縣市的林場實行『事改企』,將產權賣給個人,或將所有權承包給個人。東臺林場何去何從?市委市政府堅守紅色底線,充分尊重場長沈邦勤的意見,堅持保國有林地、保林木資源、保職工利益,有了這「三保」,才保住了今天的森林公園。

  描綠——放大康養基地生態效應

  春來嫩綠滴翠,夏至蒼翠濃鬱,秋起奼紫嫣紅,冬臨銀裝素裹。在湧動開發大潮的東部沿海,遊客們紛至沓來,飽覽綠色勝境,稱其為「天然氧吧」,這裡的負氧離子每立方廠釐米4000以上,在此一天呼吸到的負氧離子等於在大城市一年呼吸的總量之和,「到東臺深呼吸」成為長三角遊客的高頻詞。

  2015年,林場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開啟了林場發展的新徵程。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東臺精心擦亮黃海國家森林公園這張生態名片,圍繞「綠色、生態、養生」主題,精心打造森林康養基地。因地制宜建設的木屋群落、空中棧道、溼地長廊風光帶、竹島、浪漫森林等一批風光景觀項目,五顏六色的花草,配上兩岸整齊劃一的樹木和河中形成的倒影,組成一幅幅精美畫卷,成為遊客打卡地。智慧科普館、森林課堂等一批科普體驗項目,讓遊客了解森林、享受森林、愛護森林。木屋群落裡,各種現代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遊客住在其中,遠離城市的喧囂,盡情享受大自然帶來的靜謐與安詳;按照五星級酒店標準建造的黃海森林溫泉酒店,集餐飲、住宿、溫泉、健身、會務等多功能於一體,聯合全球知名品牌「風之湯」溫泉打造富有森林特色的優質溫泉度假休閒中心;演繹都市主流文化、世界時尚元素的森林休閒餐飲模式,讓森林與音樂、西餐、啤酒、咖啡相遇,在全木質結構的烏託邦驛站,隔開喧囂之塵,慢慢體驗清涼森林、藹藹樹影。

  「賣風景」與「秀文化」水乳交融。精心推出「森林生活節」「森林馬拉松」「森林瑜伽節」「森林音樂節」等四大活動品牌,奧運冠軍、央視名人、知名歌手、網絡大咖傾情助力,打卡、刷屏、點讚各式互動精彩紛呈。常態化開展暑期夏令營和研學活動,舉辦文化藝術演出交流等國際國內活動,不斷提升影響力,短片《水杉語》入圍坎城電影節短片單元展映,打造獨特的水杉文化IP。目前,東臺立足高起點規劃,呼應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面向廣大遊客多元需求,全面啟動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讓世人共享這份彌足珍貴的生態綠色大餐。

相關焦點

  • 東臺新聞多則,支持政府取締步行街東臺衛生毒瘤
    對政府這次聯合執法我舉雙手贊成,這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成為東臺衛生一毒瘤,每天晚上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堵得死死的,離好遠就被燒烤的煙燻得頭暈! 新聞另則 十多天前,我們曾經跟新壩社區居委會李主任聯繫,打算對接幫助的一戶人家,因為諸多事情耽擱一直沒能去。
  • 2021央視元宵戲曲晚會落戶鹽城東臺!
    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通知2021元宵戲曲晚會落戶東臺西溪這次天仙緣邀你收看鹽城自己的央視晚會!!!鹽城歷史人文景觀悠久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愛國主義教育氛圍濃厚東臺擁有豐富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範圍分五個區域其中三個區域均位於東臺沿海位於東臺西溪的海春軒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江蘇省現存古塔中塔齡最長且保護最為完好的古建築
  • 【東臺十二時辰·酉時】 新聞的臺前幕後
    即日起《新聞故事之東臺十二時辰》系列報導,與您一起去看守護者的睿智與長情。加班後的深夜不敢獨自晚歸,一個人蜷縮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周末的清晨吻別熟睡的孩子,拎起照相機悄悄地帶上房門;肆虐的颱風快要讓雙腳脫離地面,手舉話筒在鏡頭前仍然鎮定自若。17點,家家戶戶炊煙飄蕩時,正是新聞幕後人最繁忙的時刻。
  • 舌尖上的東臺
    說到「舌尖上的東臺」,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東臺魚湯麵、東臺陳皮酒和東臺西瓜。那麼,我們的介紹就從這三樣開始~東臺魚湯麵1983年被授予「江蘇名特食品」,1985年入選《中國小吃食譜》。以鯽魚、鱔骨、豬大骨為主料,具有湯濃似乳、點滴成珠、鮮而不腥、肥而不膩的特點。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磷、鉀、鈣等多種營養素,具有潤脾健胃、補虛療腸,增強免疫力、通乳催奶作用。
  • ◎家鄉美┃☞舌尖上的東臺:精彩視頻帶您詳細了解東臺魚湯麵的前世今生~東臺人請擴散~
    來到東臺者不吃餐魚湯麵,則是一件遺憾的事。1924年東臺魚湯麵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列名《中國小吃譜》。  江蘇特產—魚湯麵,為東臺名點,魚湯麵的製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不留殘血。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陸續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將炸過的魚加上鱔魚骨頭或豬骨頭,用河水熬出稠湯,蔥酒去腥,再用細篩過濾清湯,放入蝦籽少許,即可作麵湯。麵條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魚湯麵色香味俱全。
  • 江蘇鹽城東臺市地面數位電視接收報告
    各位發燒友好,現在報告一下江蘇省東臺市DTMB數字地面波發射的情況。東臺市地處江蘇中部,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市,北緯32°33′~32°57′,東經120°07′~120°53′,擁有85公裡黃金海岸線,是沿海縣級城市,西溪古鎮是神話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發祥地,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上頭條上央視!全國人民聚焦東臺,竟是為了這個……
    解說:甘港村在東臺可是出了名的富裕村,移步換景,岸清水美,近幾年已經成了城裡人遊玩的好去處。這下可好了,劉阿姨這手藝一下子出了名,靠賣豆腐皮就讓老倆口過上了富裕的日子。8. 同期:江蘇省東臺市五烈鎮甘港村 鄒玉興它不會因為氣侯(原因)比如說天冷然後它就散熱它自動可以升溫 乾酵母可以自動升溫把它蓋上以後要等多長時間這個才可以出來
  • 舌尖上的東臺(2015年最新升級版 )
    顯然這是遠遠不夠滴~因為有個繞不開的話題,民以食為天嘛~況且國際友人到了東臺不品嘗咱大東臺美食那不算真正來過東臺~ 沒錯,今天小東就在去年8月引爆東臺人朋友圈、更將央視吸引來的《舌尖上的東臺》專題的基礎上,隆重推出2015最新升級版~ 說到「舌尖上的東臺」,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東臺魚湯麵、東臺陳皮酒和東臺西瓜。
  • 舌尖上的東臺:烤山芋
    此時,雙手食指拇指齊上,一點點剝開皮,一股濃鬱的甜香伴著熱氣撲面而來,頓時讓人口舌生津,饞蟲大起。  很多人都說,烤山芋最好吃的,就在剝開皮到咬下第一口之間。這種爐子比柴油桶大,上口較小,下腹略粗,一次能裝下不少山芋。只是畢竟笨重,攜帶不便,後來就被柴油桶取代了。在高溫烘烤下等上十多分鐘烘烤的山芋,拿出來的時候才能明白什麼叫「燙手山芋」。但只有這樣烘出來的山芋才有那種妙不可言的香味。隨便挑一隻切開都會發現肉質金黃。
  • 東臺交警大隊欺負殘疾人三輪車夫.(東臺新聞多則)
    正文:【東臺人論壇DT123】網友「貝爾蒙德」殘疾人左腿殘疾,靠電動三輪車維持家庭,後來三輪車被交警大隊扣留。三輪車夫躺在交通大隊門口。新聞另則:7月13日,鹽城市濱海縣通榆鎮一名女童在玩耍時,不小心被榨汁機卡住了手臂,動彈不得。接警後,消防迅速趕到當地醫院的急診室內救援。
  • 百年魚湯麵 濃濃東臺情
    東臺物產豐饒,特產眾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東臺西瓜、東臺發繡、東臺魚湯麵、東臺繭絲綢。前不久,東臺市委市政府主辦、東臺市委宣傳部負責運營的@幸福東臺 官方微信(微信號:jsdtxcb)通過徵集、投票選出了東臺四大特產宣傳廣告語。戳下圖了解詳情
  • 高原上的馬爾地夫——東臺吉乃爾湖
    高原上的馬爾地夫——東臺吉乃爾湖 2020-09-01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晚,東臺徹底火了!
    "今天(2月26日)晚7時半,央視11套將向全國直播《角兒來了-2021元宵戲曲晚會》!看點早知道為了慶祝元宵節這個盛大的傳統節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錄製的《2021元宵戲曲晚會》首次走出演播室,在江蘇省東臺市的天仙緣景區打造一場實景戲曲大秀,精彩編排的戲曲節目結合著無人機、威亞、AR等現代科技手段,在秀美的青山綠水間,呈現出「上元之夜,山河百景」的震撼場面,而梅蘭芳先生已經失傳的元宵應節戲《上元夫人》也將重裝亮相,成為晚會上的一個「高光時刻」。
  • 北中南、中圓融、南吾悅,看不懂的東臺房價,說不清的東臺人.
    邏輯上是對的,但從整體經濟上看,其實國家在出房產稅前已經在大量減稅,現在很多政策都是在減輕負擔,個稅抵扣房貸之類。房產稅和銀行貸款的利息的高低,都是調控房價的工具。東臺的房地產從地域上來看,四面出擊,中心開花。從開發商來看,東臺本土官字背景的開發公司、城建公司,到有實力的本土混合體,私體,再到省內大家,如金水灣南房集團,到現在的國內知名房企,排名前十、前五,都紛紛進入東臺,為東臺的房地產不斷地進入新鮮血液和強大活力。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 【巴西新任教育部長感染新冠肺炎】央視新聞:上周四(16日)剛剛宣誓...
    【巴西新任教育部長感染新冠肺炎】央視新聞:上周四(16日)剛剛宣誓就職的巴西新任教育部長裡貝羅當地時間20日下午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他當天早些時候進行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裡貝羅是一天之內,巴西第二位宣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部長。當天早些時候,巴西公民和社會行動部長洛倫佐尼稱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
  • 不法分子真的盯上東臺ATM了 請大家警惕!
    「東臺發繡藝術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少兒二胡藝術之鄉」成為東臺三張文化名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春軒塔成為東台歷史文化兩大瑰寶;安豐、富安兩鎮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行列;東臺發繡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為地理標誌集體商標;「哈哈周末」文化惠民品牌被國家商標局作為「文化產品商標註冊。
  • 一大波夏季美食正在向東臺人靠近……
    微信號:jsdtxcb(點最上方幸福東臺關注)       @幸福東臺 5月份粉絲活動已開始!女書記 │最重要的事 │ 陳衛紅提@幸福東臺 │森林休閒節海量高清照片│「稻草人展」取消│世界級神秘人物│陳衛紅與馬化騰握手│東臺魚湯麵│東臺籍青年科學家│東臺馬拉松│東臺踏春賞花│禁止掛水│不動產登記│東臺火車重大調整│家庭才藝大賽
  • 東臺姑娘主演的《有你才有家》央視一套正在熱播
    由著名演員任程偉、練練領銜主演,解子騰,簡莉紋,劉銳,陳雅斕和其他演員參與主演的家庭情感電視劇《有你才有家》「雙節」期間在央視一套播出訴說家庭故事雕刻悠長歲月  電視劇《有你才有家》的故事圍繞上世紀七十年代北方城鎮的一個家庭展開
  • 看東臺大「糧倉」變身大「良倉」
    如果說,當年勤勞的東臺農民趁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發揮聰明才智,實現了從種植大宗農作物為主向特經作物的躍升,由此邁上現代農業發展之路;那麼,近年來東臺農業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與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聯袂互動的新態勢,則在縱深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方面邁開了更為堅實的一步。
  • 東臺市中醫院舉行東臺中醫藥博物館(籌)藏品捐贈儀式
    中國江蘇網6月2日鹽城訊 5月26日下午,東臺中醫藥博物館(籌)藏品(第一批)集中捐贈儀式在東臺市中醫院北關院區舉行,醫院領導班子、捐贈者代表、臨床科室代表參加捐贈儀式。副院長梅春林主持活動儀式。隨著東臺市中醫院雅居院區的發展,在醫院院史館基礎上籌建「東臺中醫藥博物館」成為醫院全體職工的一致共識。今年4月7日,該院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出藏品捐贈倡議書,向社會各界人士和醫療同道徵集與東臺市中醫藥建設發展、中醫世代傳承及中醫藥歷史人物等相關的實物和史料,為東臺市中醫尋本溯源,傳承東亭醫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