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寫字樓陷寒冬

2021-01-10 和訊網

  香港甲級寫字樓曾是深受投資者青睞的標的,核心商業區中環、金鐘的甲級寫字樓亦是「香餑餑」,長期空置率低企。

  香港第四波疫情反覆,商業地產市場深陷寒冬。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香港,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的中環租金一度「貴」絕全球。然而,自2018年起,香港甲級寫字樓市場持續受壓,租金已連續七個季度下跌。受疫情衝擊,香港甲級寫字樓整體平均租金由年初至今的11個月累跌18.7%,已經重返2015年第二季的價格水平。

  香港中環過去數年蟬聯全球最貴CBD,因此很多企業為了考慮節省成本遷出中環,把總部搬至銅鑼灣、港島東甚至九龍區,近年來「去中環化」趨勢日益明顯。

  美聯工商鋪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11月香港甲級寫字樓空置率繼續上升,中區(包括上環、中環及金鐘)的甲級寫字樓空置率達到8.1%,再創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新高。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由於需求仍然疲弱,今年迄今,中環甲級寫字樓的租金平均跌幅達到21.3%,目前每平方英尺的單位租金已跌至102港元,市場普遍預計明年租金仍然受壓。

  戴德梁行的統計數據顯示,香港甲級寫字樓錄得負吸納量(即騰空面積大於新租賃面積),由年初至今累達-200萬平方英尺,表現為有記錄以來最差,令整體甲級寫字樓待租率攀升至12.1%,是2005年第一季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中環區的吸納量年初至今達到-43萬平方英尺。

  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受疫情打擊,明年香港甲級寫字樓租金有可能進一步下調達16%,而寫字樓待租率則將攀升至約14%。由於明年寫字樓需求依然疲弱,淨吸納量預計將達到負65萬至負70萬平方英尺之間。」

  同時,他指出,2022年將有9個新寫字樓項目落成,共提供約420萬平方英尺的新供應,或會令寫字樓租金進一步受壓。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香港寫字樓部主管韓其峰則坦言:「由於需求疲弱,待租率持續攀升,寫字樓租金將繼續下行趨勢。部分在2022年及2023年租約期滿的大租戶,留意到即將新增420萬平方英尺甲級寫字樓供應,將尋求更大的議價空間。為了降低成本,預期更多企業將計劃遷離核心區。核心區寫字樓業主因而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資料圖。

  資本離場

  此一時彼一時,香港甲級寫字樓曾是深受投資者青睞的標的,核心商業區中環、金鐘的甲級寫字樓亦是「香餑餑」,長期空置率低企。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香港甲級辦公樓市場的空置率曾在過去20年持續下跌,整體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已由1999年初的11.9%下跌至2018年8月底的4.2%。當時,香港四大主要商業區寫字樓的空置率均低於2%,其中中環辦公樓空置率則跌至1.5%,這使得香港連續數年成為全球商廈最貴的城市。

  然而,隨著香港寫字樓市場逐漸失去光環,資本亦已悄然離場。戴德梁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大宗交易方面,今年1月至今,商用物業全年僅有60宗1億港元以上的大額交易,遠低於2019年的89宗,相比2018年的高位則暴跌逾80%。

  「目前基金買家大部分已經離場,主要都是香港本土的房地產基金,他們對本地市場的了解更深,還有一些內地機構投資自用的寫字樓。」戴德梁行香港資本市場部執行董事高偉雄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這亦讓人回想起「超人」李嘉誠早在2017年高位套現中環地標商廈之一的中環中心,當時市場一片譁然。李嘉誠旗下的長實於2017年11月出售中環中心75%業權,當時售價約402億港元,一度創下香港有史以來最大金額的物業成交紀錄。

  據了解,中環中心一個中低層辦公室,日前以月租7.9萬港元租出,每平方英尺租金僅為40港元,創下近10年以來的新低。同時,有業主將持有中環中心的共3層的辦公樓在市場上出售,目前叫價7.2億港元,每平方英尺價格僅為2.9萬港元,較當年買入的平均每平方英尺價約3.3萬港元虧損達12%。

  商鋪市場或觸底

  疫情「封關」之下,遊客人數斷崖式下跌。香港旅發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訪港旅客5962人次,同比下挫99.8%,其中內地旅客3555人次,同比大跌99.8%;非內地旅客2407人次,同比減少99.7%。

  今年前11個月,訪港旅客356.4萬人次,按年下挫93.2%,其中內地旅客270.4萬人次,同比銳減93.5%;非內地旅客86萬人次,同比下跌92.4%。

  香港的零售銷售已連跌21個月,但10月的跌幅有所收窄。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10月份零售數據顯示,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74億港元,同比下跌8.8%,跌幅小於市場預期。今年前10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同比下跌27.0%。

  仲量聯行香港商鋪部主管唐偉樂表示,目前香港臨街地鋪的租金已重返2003年第四季的水平,商鋪空置率上升對核心區街鋪及優質購物中心的租金構成下調壓力。核心區街鋪租金年初迄今已下跌36.8%,優質購物中心租金則回落31.6%。

  他坦言:「我們預期在本地需求趨於穩定的情況下,商鋪租賃市場將於2021年見底,最壞的情況將會過去。零售業銷售額已有見底跡象,預計在經濟輕微復甦及推出部分旅遊氣泡的帶動下,街鋪及商場租金有望在明年反彈5%。」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香港寫字樓陷寒冬:租金連續七季度下跌 重返2015年價格水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香港寫字樓陷寒冬香港甲級寫字樓曾是深受投資者青睞的標的,核心商業區中環、金鐘的甲級寫字樓亦是「香餑餑」,長期空置率低企。香港第四波疫情反覆,商業地產市場深陷寒冬。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香港,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的中環租金一度 「貴」絕全球。
  • 地產內參|香港中環寫字樓租金大跌21.3%,揭秘新湖系的資本迷局
    今日熱點速覽:全球最貴CBD光環褪去 今年以來香港中環寫字樓租金大跌21.3% 總價達42.73億元!深圳出讓今年最後3宗宅地 讓利實體經濟取得明顯成效 深圳一般貸款利率低於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香港未來10年計劃供應逾30萬套公營房屋三四線多套房,該不該繼續持有?
  • 香港甲級寫字樓寒潮已至 義大利奢侈品牌撤離海港城
    「繼去年第四季後,香港甲級寫字樓市場吸納量再錄得負數值,自上季的-37萬平方呎再擴大至本季的-52萬平方呎。第一季度寫字樓租賃活動幾近冰封,令香港整體甲級寫字樓市場吸納量錄得18年來最大的單季跌幅,主要來自金融、保險及共享工作空間行業的需求縮減。」戴德梁行執行董事、香港寫字樓部主管韓其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坦言。
  • 大量奢侈品牌地區總部遷往內地,恐影響香港寫字樓市場
    一些奢侈品零售商正考慮將其地區總部從香港遷至中國內地,以更加靠近主要市場。據市場觀察人士稱,這可能會帶來香港寫字樓租金的下降。但由於香港的零售行業低迷,該公司不得不在一年前關閉了香港的旗艦店。 市場觀察人士表示,除了中國大陸外,新加坡可能也會因此受益。因為新加坡距離東南亞、澳大利亞等規模較小但仍在增長的市場較近。 這類公司地區總部的搬遷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香港寫字樓需求,並推高今明兩年寫字樓和零售店鋪的空置率。
  • 第一太平戴維斯:香港甲級寫字樓租金2021年跌5%至10%
    觀點地產網訊:1月4日,第一太平戴維斯公布香港2020年第四季度寫字樓市場情況報告。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報告稱香港寫字樓市場2020年第四季度的整體租金跌幅上升至5.1%,而2020年第三季度則是3.4%。
  • 香港電影節 | 香港影視,寒冬中的暖手爐?
    儘管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裡特別強調這60部中一半為港產片,「證明港產片在華語市場仍然有重要地位」,但從這些電影背後的資本分布來看,內地資本顯然已經更深一步地滲透進了香港影視產業。香港何以成為寒冬中的暖手爐據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開始,短短兩年多時間,單是和視頻平臺合作的港劇就多達近三十多部,且數量一年比一年多。
  • 小的寫字樓好出租嗎 寫字樓交易流程是什麼
    很多人之前都是非常努力的,因此現在獲取到的成果也是很雄厚,當然有些人因為現如今的社會發展情況,也是有了不同的一些想法,像是在對房屋處置上,多數人現在都有一些家業,而部分人因為現在房產沒有大用處,所以也就有了出租的想法,那麼小的寫字樓好出租嗎?寫字樓交易流程是什麼?
  • 「抗疫」,寫字樓該怎麼做
    預測逾八成受訪業主認為疫情影響不超過半年今年寫字樓市場情況如何?調研數據顯示,近八成受訪業主認為未來廣州寫字樓市場空置率將上升,逾五成受訪者預計寫字樓市場租金將下滑。對此,越秀商投寫字樓事業部總經理陳嘉洛透露,曾在與企業用戶接觸過程中觀察發現,企業與企業之間同樣需要社群組織,越秀寫字樓方面也開始在智能、健康以及社群領域展開做新的策劃,例如目前寫字樓正在布局5G網絡,希望以此作為契機,為寫字樓打造一個健全的寫字樓社群,未來,各個企業可以通過數位化方式在越秀的寫字樓內輕鬆地連結彼此。
  • 吉隆坡Oxley Towers KLCC甲級寫字樓11月4日首發
    近年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面市的高端寫字樓,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只租不售,或半租半售的情況。而放眼全球,高端寫字樓被開發商自持卻早已成為市場潮流。諸如紐約帝國大廈、吉隆坡雙子塔、臺北101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國內外著名寫字樓,皆只租不售,這一局面明顯地說明:長期持有高端寫字樓物業,賺取穩定長期高收益成為財富巨擘的首選。
  • 北辰寫字樓攜手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北辰寫字樓經營管理公司以前瞻視野提前布局存量市場,深化資產運營管理,圍繞母公司投資的寫字樓項目為核心,打造"全面專業的寫字樓資產運營商"品牌形象,為客戶創造高品質商務平臺,創造持續價值
  • 前海在售寫字樓評級,高端玩家作何選?
    導讀:■第一太平戴維斯:深圳寫字樓未來投資熱度不減■在深圳,哪裡的寫字樓值得投資?■前海四大在售寫字樓挑選秘笈,就看這幾大維度!第一太平戴維斯《大灣區甲級寫字樓指數》顯示,二季度深圳寫字樓銷淨吸納量環比大幅回升11.7倍,至17.1萬㎡,上半年合計淨吸納量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租賃方面,由於深圳的金融機構與TMT布局較多,這些穩定性佳、產業結構好的企業已經成為了深圳寫字樓市場的主力租戶,按租賃面積佔比分別為 26.8%和 27.6%。
  • 你不得不知道的3家寫字樓眼鏡店
    既要好產品好服務,又要高性價比,以上兩者皆不是最好的選擇,而一種新的眼鏡店模式也許會是更好的選擇:寫字樓眼鏡店。寫字樓眼鏡店,又叫會所式眼鏡店,顧名思義,就是開在寫字樓裡面的眼鏡店。這類眼鏡店由於缺乏商場店那樣的天然流量,所以更依賴口碑,更注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更關心用戶的體驗,而且由於房租成本低,性價比會高很多很多。
  • 香港娛樂圈正面臨寒冬,佘詩曼剪彩費用才幾萬塊錢著實令人咋舌!
    百年一遇的重大疫情重創了很多產業,包括香港的娛樂業。知名演員還好,那些底層的小演員們,很多都已半年沒有接新戲。看來香港娛樂圈正在面臨寒冬。網友點評:「想想自已一天掙多少錢,剪個彩不累能掙兩萬,普通百姓一個月才掙不到兩千呢?」但是相比較大陸藝人確實收入不正常。而內地明星出席一場活動的費用就過百萬,對比佘詩曼剪彩的費用才幾萬塊錢,著實令人咋舌。佘詩曼一直是演技派的代表,出道這麼多年咖位也不算小,工資卻比內地同咖位的明星低了幾十倍。確實比起內地來說香港演員們的工資實在太少了。
  • 藏在寫字樓裡的蛋糕,層數比ifs還多?
    樓中開店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此舉起源於城市面積寸土寸金的香港和日本。被昂貴的租金和狹小的店面桎梏的老闆們,紛紛把目光移至高聳入雲的大樓裡。誰曾想卻陰差陽錯地在遠離地面的高空中,發現了視角更加獨特的風景。原本因為空間的局限性而不得不做出的改變,搖身一變成了招攬顧客的亮點。
  • 成都一寫字樓內部酷似「盜夢空間」場景
    近日,成都一棟寫字樓火了,微博上,該話題閱讀量超6000萬。而這棟寫字樓的不同之處在於,樓內是由一圈一圈的回形走廊組成,重重疊疊,從最底層向上看,有一種「井底之蛙」之感。而從頂樓往下看,則給人一種俯視深淵的感覺。
  • 2019年全年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共迎來134.5萬平方米新增供應
    來源: 鳳凰網房產鳳凰網房產快訊 近日,全球領先的房地產服務商第一太平戴維斯,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北京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全面解讀第四季度及全年北京的寫字樓、商業零售、住宅及大宗投資等不同細分市場的最新動態,並就未來趨勢進行展望
  • 迎戰復工潮 滬上寫字樓「硬核抗疫」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疫情之下,復工對於寫字樓的日常運營構成了巨大挑戰,對於寫字樓的交付標準、運營管理和新技術運用提出更高要求。不過,這些積極的摸索應對,也將為寫字樓市場帶來新的趨勢。第一太平戴維斯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強調,一系列針對流行病管控的新技術,未來可能成為寫字樓標配。
  • 變身寫字樓 君匯古玩城轉型自救丨古玩城轉型系列報導之一
    據陳鵬觀察分析,目前有幾種應對市場的策略,比如高碑店的國粹苑有部分已經轉為寫字樓,亮馬珠寶古玩城拿出一層試水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還有一些在苦苦支撐,比如北京古玩城。在保持原有業態不變的情況下,面對商戶的流失,只能通過租金下調、租金優惠等方式來挽留商戶。
  • 香港電影基層人員生活陷困境,一線藝人紛紛捐款救助,這才是明星
    受到疫情影響,目前香港電影也經歷寒冬,很多藝人都停工沒有收入,尤其是一些基層人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更是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從業者,而香港藝人的敬業也是有口皆碑,無論是一線大牌還是基層工作人員,都用他們專業的態度,創造了無數經典之作。
  • 影視寒冬期香港藝人被迫轉行:發傳單送外賣,還兼職做健身教練
    「影視寒冬期」可能大家都不算是很熟悉,它主要的意思就是由於某些原因,影視行業變得不景氣,很多影視演員都沒有戲可拍,那些影視公司也是面臨著破產的風險。    今年的「影視寒冬期」的主要原因就是特殊時期,使得很多影視人紛紛轉行。有的影視人轉行綜藝節目,有的影視人轉行做直播賣貨。有的影視人還創辦自己的其他事業。但是他們轉行的職位門檻一般都不會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