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中開店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此舉起源於城市面積寸土寸金的香港和日本。
被昂貴的租金和狹小的店面桎梏的老闆們,紛紛把目光移至高聳入雲的大樓裡。
誰曾想卻陰差陽錯地在遠離地面的高空中,發現了視角更加獨特的風景。
原本因為空間的局限性而不得不做出的改變,搖身一變成了招攬顧客的亮點。
長沙也有一家開在樓裡面的蛋糕店,叫CAKE WANG,逗霸妹已經在朋友圈目睹無數條關於它的「彩虹屁」了。
近幾年長沙的甜品店開得不少,開業即巔峰最後火速沉寂下來的甜品店也不少,但像她家這樣開店大半年後依舊熱度不減的著實少見。
抱著想一睹千層蛋糕真容的想法,逗霸妹打卡了這家在朋友圈裡刷到不下十次的CAKE WANG。
想要在錯綜複雜的寫字樓內,突破重重阻礙並找到一家不足50平米的小店,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不是出於對美食的執念,大部分人可能會被寫字樓裡昏暗的電梯勸退。
同理,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還敢把店開在這麼難找的地方,也暗含了對於自家產品的自信。
從電梯到店裡,周圍環境的極速變化給人一種恍若隔世的奇妙感覺,從眼睛到大腦,再從大腦到嘴巴。
巨大的觀感刺激,促使絕大多數人初次進店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感慨:「原來這裡藏了家這麼好看的店啊!」
老闆是一對九零後夫妻,由老闆娘負責打理店裡一切事物。
設計專業出身的她從最基礎的餅皮開始,在一次次地學習和失敗中,逐漸領悟了千層蛋糕美味的關鍵。
在成功賣出了第一塊蛋糕後,CAKE WANG獲得了一批不小的粉絲。
初嘗美味時的「驚喜」已經變成日常的經營模式,而在最基礎的千層蛋糕上,CAKE WANG還創造出了幾款當下流行口味的千層。
每天只賣7種不同口味的千層,蛋糕的保鮮期相當短,還真是來晚了就吃不到。
白桃的甜香加上烏龍茶的清新,廣受喜愛的滋味在近幾年的茶飲界掀起了一陣不小的「蜜桃烏龍」旋風。
CAKE WANG將蜜桃烏龍融進綿密的奶油裡,做成的白桃龍奶油千層,反倒給了逗霸妹另一種感覺。
入口後最初感受到濃鬱的桃香,再是奶油的細膩,回味是蛋糕專屬的清甜。
三重口感,像是腳踩棉花走路,輕飄飄地,一個不小心就掉進了桃香四溢的夏天。
除了清新的白桃烏龍蛋糕千層,還有和冬日氛圍遙相呼應的榛果拿鐵千層。
上層的榛子巧克力醬是點睛之筆,醇厚的苦咖啡是基調。
奶油蛋糕張揚的甜味被這股強勢的苦味壓制地恰到好處,像冬日午後躺在毛毯上的小貓,溫順、柔和。
基礎口味上最見廚師功力,奶油與可麗餅皮的比例把握地滴水不漏,層層堆疊,平整的橫切面不知道能治好多少個強迫症患者。
一叉子下去,可麗餅的柔韌和奶油的細滑展露無餘,抹茶的存在使得味覺層次更上一個臺階,在奶油的襯託下,抹茶味道變得更加濃厚,回味微苦。
城市中矗立的高樓大廈擋住了大片藍天,也擋住了人們心中追逐自由的腳步。
繁重的年終總結和一眼望不到頭的工作,總是擁有能讓人頭禿的魔力。
藏在寫字樓裡的蛋糕店就像一個室外桃源般的存在,讓每一個「深居」寫字樓的都市人,在苦悶的工作中,品嘗到一口傾注了滿滿心意的甜蜜。
-END-
西瓜傳媒原創出品
文案:是逗霸妹
攝影:V I C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