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成功開展川東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

2021-01-11 瀟湘晨報

四川在線 彭英松

李婆婆今年77歲,「因連續一月反覆出現胸痛,突發暈厥2小時」來到華西廣安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心臟瓣膜病、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心房顫動,心功能Ⅳ級。

像患者這類疾病,內科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如不手術幹預治療會隨時危及生命。而傳統的手術方式需要通過開胸體外循環人工瓣膜置換才能治癒,但這對於高齡和全身狀況較差的李婆婆來說有著巨大的手術風險。

針對患者的這一特殊情況,醫院心內科高度重視,組織醫療團隊聯合多學科多次討論、評估病人病情,並結合華西專家指導意見,共同為患者制定了縝密的手術治療方案,最終決定採用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該技術通過股動脈送入介入導管,將人工心臟瓣膜輸送至主動脈瓣區打開,從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復瓣膜功能。手術無需開胸,因而創傷小、術後恢復快。

然而這種介入手術的操作非常複雜,需要多學科合作,包括心內科、胸心外科、麻醉科、手術室、ICU、介入室、輸血科以及超聲科等科室及人工肺(ECMO)專業組的團結協作。為了確保手術順利成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茂教授率領醫療團隊親臨廣安為手術保駕護航。

12月25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陳茂教授、馮沅教授、李僑教授、介入室護士長鄭明霞教授、超聲科魏薪教授以及麻醉陳果教授帶領廣安醫院醫療團隊為患者實施手術,成功將一枚人工心臟瓣膜通過介入手術成功置入主動脈瓣瓣位,代替病變瓣膜開始工作。術中心臟超聲科醫生對心臟進行全程食道心臟超聲評估,新的人工瓣膜啟閉好,無返流及瓣周漏,各項指標檢測正常。術後重症監護室對患者進行了悉心的恢復治療,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此例TAVI手術在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成功開展,填補了川東地區此技術的空白。華西領辦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廣安,幫扶廣安醫院醫療技術不斷提升,也讓廣安老百姓不出廣安就享受到了華西優質醫療服務,增加了廣安群眾看病就醫的獲得感。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9月26日,我院心血管病治療中心與浙大二附院團隊協作,成功完成我院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TAVR)手術,開啟了我院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的新篇章。心功能科團隊再次通過經食道心臟超聲,精確評估了患者主動脈瓣的解剖情況,浙大二附院劉先寶主任與我院心血管內五科欒波主任默契配合,順利為患者完成股動脈穿刺、鞘管置入、臨時起搏器置入。
  • 5年了,第一家被華西醫院領辦的華西廣安醫院,現在怎麼樣了?
    下面要講到的這家醫聯體單位,是第一家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領辦的醫聯體醫院——華西醫院廣安醫院(以下簡稱華西廣安醫院)。>2015年9月,廣安市人民政府攜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共建廣安市人民醫院,命名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廣安醫院。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圖片由華西醫院提供)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西安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賈千金 徐寶玲 記者 李海濤 李佳)老年主動脈瓣膜疾病再次創新治療技術。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結構性心臟病微創治療團隊,採用國內領先的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為73歲老年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來自陝西西安的73歲患者李紀(化名),兩年來經常胸悶氣短,並伴有間歇性心悸,在近期突然加重。
  • 廣元市成功開展首例不開胸置換心臟主動脈瓣手術
    近日,廣元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病中心採用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R),不開胸、不藉助體外循環成功為心臟主動脈瓣嚴重狹窄的馮先生實施了心臟主動脈瓣置換。該手術創口不足4毫米,患者術後第二天即下床活動。市中心醫院TAVR術的成功運用,開創了川北地區心臟瓣膜病治療先河。
  • 全國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在西安實施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結構性心臟病微創治療團隊再次在老年主動脈瓣膜疾病中開創先河,採用國內領先的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為73歲老年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完成市級醫院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
    以往的治療方式以開胸手術和藥物治療為主,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因其創傷小、恢復快,取代傳統開胸手術。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劉劍雄帶領的心臟瓣膜團隊用微創的方式完成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這也是成都市市級醫院裡首家完成此手術的醫院。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南充市高坪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專科聯盟正式掛牌
    7月11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南充市高坪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專科聯盟授牌儀式暨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在區人民醫院品信樓三樓一會議室舉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痛中心總監張立教授,南充市高坪區衛健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澤,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朱俊武主任醫師出席會議,區人民醫院分管領導陳世金主任醫師主持會議。區屬醫療單位及我院相關專業人員200餘人參加會議。南充市高坪區衛健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澤致辭。
  • 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12月9日上午,來自湖北仙桃的餘大爺回到協和醫院複查,經查他術後人工瓣功能良好。這意味著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圓滿成功。△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為患者複查餘大爺今年73歲。7月,他因突發胸悶、呼吸困難,被家人緊急送往協和醫院救治,經診斷為主動脈瓣重度狹窄,要立刻進行搶救。進入手術室前,餘大爺突然出現急性心衰,緊急進入手術室後出現呼吸心跳停止,血壓降低為零,病情十分危急。
  • 山東省首例!齊魯醫院為74歲老人成功完成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
    齊魯網·閃電新聞訊 (通訊員 王雯)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張希全教授、谷興華主任醫師及其團隊聯合阜外醫院潘湘斌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山東省首例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MitralStitch),患者治癒出院。這標誌著齊魯醫院二尖瓣介入治療新技術的臨床工作正式啟動。
  • 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完成全國首例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9日訊(記者 胡旭陽)日前,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全面升級「心」服務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日前,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著力打造的心臟血管中心,以人民健康為本,為患者帶來全新的就醫體驗,深受廣大群眾好評。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心臟血管中心  優化流程 就醫體驗大升級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心臟血管中心由心血管內科、心臟血管外科、心臟超聲和心電中心組成。
  • 專家共識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國專家共識(2020更新版)》發布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又稱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是指將組裝完備的人工主動脈瓣經導管置入到病變的主動脈瓣處,在功能上完成主動脈瓣的置換。自2002年首例成功以來,TAVR已成為老年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的一線治療手段。我國TAVR起步較晚,但自2017年兩款國產瓣膜上市以來,我國TAVR已進入快速、全面發展階段。
  • 全國首例!成功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應用DragonFly(TM) 成功完成兩例二尖瓣修復手術
    成都2020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2020年11月6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陳茂教授團隊成功應用DragonFly™產品通過經股靜脈路徑為兩位外科高危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實施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由術前的大量降低為輕量和微量。
  • 華西醫院心內科:亞專業核心下的團隊作戰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始建於1954年,雖然身處內陸,但並沒有擋住它走出盆地,走向全國的腳步。在2015年度復旦醫院排行榜上,華西醫院心內科獲得心血管病排行榜第九名。除了自身實力雄厚,華西醫院心內科還建立基層聯盟,將技術推廣到基層一線。
  • 全國首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央廣網成都12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19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主動脈瓣手術無需開胸!重慶康心醫院成功開展首例TAVR手術
    近日,重慶康心醫院為一名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成功實施了「不開胸的心臟手術」——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手術)。但由於患者年齡大、病情重,傳統開胸心臟手術風險極大,經科室術前仔細討論後,建議老人進行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老人的子女極為孝順,很重視老人的手術效果,尤其想減少心臟手術對老人身體的創傷和痛苦,聽說TAVR手術方式是微創手術,術後恢復特別好,家屬決定選擇這種「不開胸的心臟手術」。
  • 主動脈瓣病變越來越常見,這種手術被稱為革命性技術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張希全教授領銜的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團隊連續對4例高危患者成功行主動脈瓣介入手術,效果滿意,標誌著齊魯醫院「不開刀換瓣膜」微創治療的常規化。患者2,男性,85歲,診斷:1.主動脈瓣狹窄(重度)、心力衰竭(LVEF 0.35, BNP 10548pg/ml);2.急性腎功能不全;3.胸腔積液(雙側)。4.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後。術前給予血濾治療。患者3,男性78歲,診斷:1.主動脈瓣狹窄(重度)、心功能Ⅲ級(NYHA分級);2冠心病 不穩定心絞痛;3.肺氣腫;4.瓷化升主動脈。先行PCI治療,於前降支置入1枚支架。
  • 全國首例!患者心動過緩造影劑過敏 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