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使年輕人「上癮」登上熱搜,20萬人一年消費超2萬!

2020-12-20 X君的動漫雜談

Hello,大家好,這裡是X君!

01導語

今天有著一則特別的消息登上了熱搜,其話題就是「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

在導語部分的話X君把盲盒的基本概念解釋一番,在盲盒當中一般都是藏著動漫的周邊和手辦,(也當然包括一些影視作品的手辦和周邊)此外的話還有一些設計師設計的獨立玩偶。

在我們的短視頻播放平臺和各大視頻APP中也不少見一些盲盒開箱的測評視頻,盲盒之所以叫做盲盒是因為我們不會知道裡面到底有著什麼東西,給人一種神秘感,因此盲盒也就特別受歡迎。

02盲盒的優勢

當然盲盒不可能只是因為大家不知道裡面裝著什麼東西而喜歡,大多數人購買盲盒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一種空虛感。盒子上並不會去標註任何單個盒子裡的信息,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複決策,去刺激購買者的欲望。

盲盒的神秘感是其一,第二是一種潮玩性,當代年輕人總是喜歡新奇有趣的玩意兒,單單憑藉購買市面上可見的東西已經滿足不了自己了。有的玩偶擁有的人越少,越能夠體現自己的那種「潮」,這是盲盒的第二優勢。

盲盒產品的IP屬性可分為設計師原創IP、卡通形象IP以及衍生IP三類,盲盒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盲盒經濟,無論是在生產和購買的方面還是在設計方面,甚至在版權方面都是如此,形成了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03泡泡瑪特

今天在微博登上熱搜的品牌名為「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在12月11日的時候在港交所上市突破1000億,這是一個何等可怕的數字。在最近的一年當中,就有20萬人在盲盒購買方面超越了2萬元。

盲盒會讓人產生一種反覆購買的心理,因為自己在第一次沒有得到想要擁有的玩偶。有的東西就是因為越不容易得到才會越吸引人,所以大家才會去反覆購買直至開出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

小結:不過我所認為更官方的回答是購買盲盒的人一定是在心理上有著兩個共同點:1、滿足自己的收集感,2、增加自己的精神層面的陪伴需求。

04「上癮」的瘋狂

不過我還是認為在購買方面要達到合理,凡事都不能超越那個度量,現在我國平均的年收入幾乎還在2萬多,而花費2萬去購買盲盒是一個許多人都聞風喪膽的事件,不過對於當事人來說可能沒有什麼。

盲盒固然強大,雖相比自己的前輩手辦可能要差很多,但是手辦也可加入盲盒的經濟模式去銷售,擴大了原本就厲害的經濟體系。

05總結

雖然這些東西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娛樂性,也增加了經濟的增長方式,但是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是一種負擔,他們無法調節自己的內心,只有在消費換取物品的時候才能夠得到滿足感,這種空虛感只能用金錢來代替,實在不太妥當。

還是希望大家在面對這種新鮮事物的時候再三斟酌,有的東西即是點到為止,例如盲盒的存在,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盲盒內的東西是不是你想得到的。

相關焦點

  • 年收入16億,20萬人一年消費超2萬元,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
    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持續低迷的市場和突如其來的這次疫情使得更多的朋友重新審視對自己的消費觀。哪怕在二次元圈子中,很多人對於自己很喜歡的貴重的手辦也是逐漸望而卻步。很多原本對愛好極捨得花錢的漫迷朋友紛紛開始變身省錢大戶,沒事不敢輕易消費。然而在這之中,盲盒消費卻猶如一隻天降奇兵,硬生生扭轉了本應低迷的消費市場局面。
  • 盲盒為什麼會讓年輕人上癮?
    你買盲盒了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盲盒開始慢慢深入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在微博熱門話題上,「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閱讀量達到4.6億,有1.3萬討論。從小眾到大眾,有人說,盲盒集中體現了:人類的收藏欲和賭博心不僅不會缺席遲到,還會愈演愈烈。
  • 現象級玩具,盲盒是怎樣讓你上癮的?
    盲盒在近年得到了井噴式發展,在網際網路上爆紅。閒魚作為當代消費主義的照妖鏡,同樣證明了盲盒的瘋狂。據官方數據統計,2018年閒魚上就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且每個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相比於前一年增長了320%,那些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更狂漲39倍。
  • 20萬人掏錢,千億港元市值,年輕人眼中的盲盒到底是什麼?
    到現在也有人搞不懂一個小小盲盒究竟有何魔力,讓20萬人心甘情願掏錢,造就出一個市值千億港元,碾壓完美世界、三七互娛等遊戲巨頭的玩具公司。甚至有人斷言,泡泡瑪特就是靠著盲盒這種帶有賭徒成分的營銷手段,讓年輕人上癮,再把他們當韭菜割。但這話不少人聽了覺得委屈,當年大家摔存錢罐,狂吃乾脆麵集水滸卡的時候,也沒見誰說誰韭菜綠油油。
  • 欲罷不能買盲盒,年輕人真的在盲目消費嗎?
    原標題: 視頻|欲罷不能買盲盒,年輕人真的在盲目消費嗎?  幾乎是一夜之間,「盲盒」成了年輕人之間交流的高頻詞,你玩盲盒嗎?有沒有抽中隱藏款?不玩的人可能一頭霧水,覺得這是非常小眾的圈子,但某二手交易平臺今年年中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30萬盲盒玩家通過其平臺進行交易,而且交易額達千萬級,盲盒月發布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20%。
  • 「一入盲盒深似海」,讓人上癮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參與泡泡瑪特投資的華興資本董事長包凡曾強調,泡泡瑪特的成功核心絕對不是因為盲盒,而是將設計,供應鏈,再到最後的零售終端,整合成平臺化能力。盲盒為何讓年輕人上癮?相關業內人士分析,盲盒的火爆離不開其獨特的營銷模式——依靠不確定性與驚喜感,精準捕捉消費心理。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浙江現代商貿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趙浩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現在的年輕人精神、工作壓力大,需要有一種心情的釋放,而盲盒又新奇,又酷,又有驚喜感,同時還帶有賭博的刺激感的玩法,恰好擊中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 鳳凰網文創《文化風向標》發布盲盒報告:盲盒出路在何方?
    有報導稱,一位宅男家裡的盲盒公仔能擺滿一整面牆,平均每個月在盲盒上的花費要40多萬;一對夫婦4個月花了20萬在盲盒上;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元購買盲盒;還有運氣爆表的人,通過轉手盲盒一年賺了10萬……  「萌既正義?」「抽中限量款!」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 2020年兒童節,拼多多數據統計顯示,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
  • 年輕人眼中的盲盒到底是什麼?
    到現在也有人搞不懂一個小小盲盒究竟有何魔力,讓20萬人心甘情願掏錢,造就出一個市值千億港元,碾壓完美世界、三七互娛等遊戲巨頭的玩具公司
  • 盲盒經濟大行其道:上癮現象普遍 炒作行為值得警惕
    天貓國際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能力榜單》顯示,近20萬名消費者一年花兩萬元集盲盒,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買盲盒耗資百萬元,盲盒僅在天貓上的銷量就同比增長189.7%,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燒錢的愛好。截至2020年10月23日,泡泡瑪特電子商城已售出超6.5萬份「雙11心選禮包」,購買人數仍在持續增加中。盲盒經濟,是否已經成為網紅經濟的新風向?
  • 沒想到,盲盒也成了頂流
    文|燃財經 馮曉亭「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聖誕節前又上了熱搜,不過這次的話題是「泡泡瑪特二次銷售」。有網友發現,在泡泡瑪特店鋪購入的盲盒,封盒處有膠水粘合的痕跡,因此懷疑店鋪將拆過的盲盒進行二次銷售。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盲盒已經超出了潮玩範疇,成為可以「炒」出超正常價格的緊俏貨。一個原價幾十元的限量版盲盒,溢價到上千元,也不罕見。因為無數年輕人耽於盲盒,他們的熱愛與沉溺,也形成了一股風潮,盲盒從潮玩領域逐漸出圈,蔓延到整個大眾消費領域,毫不誇張的說,現在已經是一個「萬物皆可盲盒」的年代了。在星巴克的店面裡,不只有「氣氛組」,還有隨處可見的搖晃和捏盲盒的年輕人。
  • 萬物皆可盲盒,這屆年輕人為什麼「好賭」?
    在泡泡瑪特的社區App葩趣中,擺滿一面娃娃牆只是「娃圈「的入門操作,入坑3個月花了1萬的土豪萌新和2年砸錢幾十萬的氪金大佬比比皆是。(圖為葩趣社區「娃圈」玩家的日常分享)眼瞅「娃圈」的火熱,各行各業的商家紛紛推出盲盒產品,一時間文具盲盒、彩妝盲盒、生鮮盲盒如雨後春筍般湧出。沒有嘗試過的人們很難理解,小小的盲盒究竟有什麼魔力,讓點外賣都要「湊滿減」的年輕人趨之若鶩。
  • 讓95後上癮的盲盒第一股上市暴漲100% 33歲創始人身家...
    時至今日,說起盲盒和泡泡瑪特,即便沒買過也大多有所耳聞。不知從何時開始,「抽盲盒」在95後00後的年輕人中日漸流行開來。
  • 90後玩家親述:我對泡泡瑪特盲盒的狂熱上癮,勝於故宮文創
    比起故宮文創,泡泡瑪特盲盒更讓部分玩家上癮?憑什麼?在市值千億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依靠盲盒+IP講出的「炫麗」資本故事中,有個細節:一部分人幾乎未聞其名,另一部分人則為之上癮,甚至「狂熱」。這更加劇了人們的好奇心,這股「盲盒熱」究竟為何而火?
  • 數百萬年輕人迷「盲盒」,I Do推出「愛情盲盒」新玩法
    究竟什麼是盲盒,盲盒生意有多好,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迷它……一堆問題也像打開巧克力盒,隨之滾滾而來。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1.58億、5.14億、16.83億,淨利潤分別為156萬、9952萬、4.51億,毛利率從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堪比白酒。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
  • 老外「上癮」中國盲盒,潮玩新品牌借天貓淘寶平臺出海
    「盲盒經濟」的星星之火不僅在國內燎原,也開始讓國外消費者上癮。以盲盒為代表的中國潮流玩具正在海外走紅。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天貓淘寶海外發布的《2020跨境出口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海外盲盒線上消費爆發式增長,同比增速超400%。
  • 網紅美食、盲盒手辦、國貨美妝……當新生代成為消費主力,這些消費...
    年輕人的選擇往往具備更高的感染力。他們敢於嘗鮮、熱愛分享,作為「安利十級」資深學者,為心愛的品牌甘當「自來水」。以橘朵為例,先推出高性價比單品強勢種草95後群體,繼而帶動其他代際的消費者進行消費。網紅和健康概念美食受歡迎在肯定不會餓肚子的時代,食物消費的目的遠不只是為了生存。
  • 盲盒為何能吸引年輕人買單?
    如今在市場中打得火熱的「盲盒」,正好能詮釋這種「未知的驚喜」有多受人們歡迎。上周,某盲盒第一股正式上市,第一天就展現出亮眼表現,市值直接超過千億港元。不少人對此疑惑,為何一家賣玩具的公司能夠完成如此成績?在當天,「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這一問題也瞬間衝上熱搜,閱讀量達到3.5億。
  •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錢包被「掏空」?
    隨著泡泡瑪特即將上市,或將給盲盒經濟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然而,盲盒究竟是什麼,怎麼火起來的,行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等問題值得深思。「上癮」的盲盒「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浙江現代商貿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趙浩興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現在的年輕人精神、工作壓力大,需要有一種心情的釋放,而盲盒又新奇,又酷,又有驚喜感,同時還帶有賭博的刺激感的玩法,恰好擊中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