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月初五達摩祖師聖誕——達摩祖師(打落門牙和血吞):二入四行觀講解

2021-01-15 全球生死超越功德藏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行入者,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名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怨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心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常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舍諸有,止想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施捨,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也。


達摩二入四行觀由惟賢長老講解(一)

若受苦時,當自念言: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
多起冤憎,違害無限;
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
非天非人所能見與,
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佛法是心法。而修行學佛者,要如何契悟佛心?如何從眾多道理中,找到扼要、簡明又是正法的道理?


  禪宗東土初祖達摩祖師開示的「二入四行觀」,便是契悟佛心的妙法。若能時時刻刻以其中的道理來反照自心,融會貫通,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則行、住、坐、臥無一不是佛法,這一生定能得解脫。


  所謂「四行」,即是: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高興、歡喜的時候,嘻嘻哈哈地;不如意的時候,哭哭啼啼地,一般人以為這是人之常情,不足為奇。但修行人卻不是這樣,不祇要逢苦不憂、遇樂不喜,還要做到「逢苦不憂,甘心甘受」。若能如此,當下這念心,就是聖心,就是解脫、淨土。


達摩二入四行觀(二)

如何才能達到逢苦不憂,遇樂不喜?
我們必須知道,
今生苦惱的原因,是過去所造的惡業,
如今惡業成熟,當然要承受果報;
然而果報受後,業障也就消除了。
 
  如何才能達到逢苦不憂,遇樂不喜?


  我們必須知道,今生苦惱的原因,是過去所造的惡業,如今惡業成熟,當然要承受果報;然而果報受後,業障也就消除了。


  通達、明了這個道理,自然能心生覺照,不隨境轉;面對不如意的境界,心當中無苦無憂,沒有煩惱、沒有取捨,當下這念心就與理相應,就能得到解脫。就如《達摩二入四行觀》所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日常生活當中能做到逢苦不憂,自然能夠消除業障、化解是非。將「冤」轉成同參道友、法親眷屬,就能夠彼此容忍與和合,這就是轉識成智,也是報冤行的道理。


達摩二入四行觀(三)

「眾生」是眾緣和合所生,
是沒有自性的。
雖然有形象,卻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存在。
一切眾生本來虛妄,
皆是業感所現。
 
  我們常說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緣有逆緣與順緣兩種,這兩種緣都必須隨順。遇到逆緣,就要以」報冤行「的道理來面對。


  」眾生「是眾緣和合所生,是沒有自性的。雖然有形象,卻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存在。進一步的說,不但身體是四大假合、眾緣所生;心也具生、住、異、滅四相,念念不停的生生滅滅著。不祇身體無我,心也是無我。一切眾生本來虛妄,皆是業感所現。眾生在過去造作了善業、惡業,形成善惡的因緣,就是緣起;無論是善業的緣起或是惡業的緣起,只要是緣起就是假相。眾生是眾緣所生,因緣和合即生,因緣離散即滅,並非恆常不變的實體。


  故四行觀云:」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


達摩二入四行觀(四)

事業有成是一種」得「,
這種」得「是世間上的一切因緣和合所成;
假如社會政治不穩定、治安不安寧,
縱使產品的質量再好、利潤再高,
沒有人購買,還是無錢可賺。
 
  」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返無,何喜之有?「


  苦與樂是從善緣、惡緣的因緣和合所產生的,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當享有善果時,不但不會驕傲,更會珍惜善緣,努力修行,成就道業。


  不僅出世間的道業如此,世間的事業也是如此,事業有成是一種」得「,這種」得「是世間上的一切因緣和合所成;假如社會政治不穩定、治安不安寧,縱使產品的質量再好、利潤再高,沒有人購買,還是無錢可賺。


  所以,一切都是緣起,憑仗自己的努力、三寶的光明,以及眾生的慈悲等因緣和合才有所成。事業失敗的時候,要檢討反省:失敗絕非朋友和父母給我的,也不是社會給我的,是我過去福德因緣不足,所以事業會失敗。如此思惟,心裡就不會生煩惱、起瞋恨了。


  日常生活中,見到富貴的人,或是聰明才智的人,不會心生嫉妒;見到貧賤、遲鈍,或是身體不健康的人,也不會幸災樂禍。這樣的心就是平等無增減。


  心有增減是眾生,無增無減就是聖人。故云:」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

相關焦點

  •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農曆十月初五,恭迎達摩祖師聖誕 !
    2019年11月1日,農曆十月初五,恭迎達摩祖師聖誕紀念!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菩提達摩(英文:Bodhidharma;?
  • 二入四行觀
    原文: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 今日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祖師聖誕!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今日2019年11月1日,農曆十月初五,是菩提達摩祖師誕辰紀念日!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
  • 農曆十月諸神誕辰大全,看看你與哪位神仙同一天生日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神仙文化豐富,在我國古代人們祛邪避災、許願祈福的心理之下,誕生了舉不勝舉的神仙,整理的十月諸神誕辰,看看你與哪位神仙同一天生日?十月初一 東嶽誕東嶽則東嶽大帝,稱泰山神,泰山乃群山之祖,因此東嶽大帝為中界至尊,是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聖使者,是歷代帝王受命於天,治理天下的保護神,主管世間一切生物(植物、動物和人) 出生大權。
  • 阿里千億投資達摩研究院,厲害了我的祖師!
    總體給人感覺可以用十個字形容:江湖我達摩,人狠話不多。「你在海上浪三年,你話也不多。」達摩幽幽地說道。有傳言,達摩祖師原本是挺活潑一人兒,在南天竺國當三太子,一言不合就載歌載舞的那種。後來皈依佛門,因為伶牙俐齒悟性高,還接班當上了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來東土那年,他已經一百五十歲了。
  • 淵回學佛:如來和達摩誰是佛教始祖?佛陀是!達摩只是禪宗的祖師
    淵回學佛:如來和達摩誰是佛教始祖?佛陀是!達摩只是禪宗的祖師 菩提達摩,我們俗稱達摩祖師。他是印度禪宗的第28代傳人,也是中國禪宗的開創的。 這兩個人一定不能弄混淆了。一個開創了佛教,另一個則是禪宗的大祖師,禪宗的傳承人。 那麼如來佛祖和菩提達摩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 達摩祖師的一言一行,使多少人開悟了!
    《達摩祖師傳》是由袁振洋執導,爾冬陞、樊少皇主演的一部劇情片,上映於1993年,影片講述了禪宗二十八代祖師達摩祖師的故事。達摩祖師傳 (1993)「達摩祖師」原名為「菩提多羅」,因傳授武功和「二入四行」的禪法,對中國的佛教有很大的影響。
  • 「創作開運禮」打落牙齒和血吞?網友:美國一炸,立馬變三?
    但是,有一件事卻被川普總統破了一個先例,這件事不但自己沒佔任何便宜,反而倒了「血黴」了,竟然要打落牙齒和血吞?一向以佔便宜自居的美國,為何會如此忍氣吞聲?真的大出眾人意料之外,而且直接毀了人們的三觀。這倒底是咋回事啊?一、打落牙齒和血吞?
  • 金庸小說七大祖師排名,張三丰進不了前五,第一可碾壓達摩祖師!
    在金庸武俠小說當中高手甚多,讀過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都知道,在江湖之中有許多名動武林的門派,比如《天龍八部》中的少林寺,乃是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再如後世《倚天屠龍年記》裡的武當、峨眉等派,也都是驚豔江湖的大派,而每一個門派必然都有一位創派祖師,今日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金庸筆下七位祖師的故事。
  • 十月初五的月光 電影版
    由葉念琛執導,張智霖、陳喬恩、佘詩曼、薛家燕等主演的「2015初冬最暖心治癒的愛情」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即將於11月20日在全國公映。
  • 難說再見:科比「打落牙齒和血吞」的青春
    這種青春包括「打落牙齒和血吞」的日子。 北京時間2015年11月30日,受困於湖人隊的糟糕戰績,一直不甘心於就此退役的科比在《球員論壇》上發表聲明稱將在本賽季結束後退役:「本賽季將會是我的最後一個賽季。」
  • 《達摩祖師傳》——據說導演導完就出家了
    這是一部1994年上映的精緻佛教電影,根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禪宗祖師——菩提達摩的經歷而編導,由香港電影袁振華先生導演,影片無高科技特效,人物表演到位、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跌宕起伏,佛理與趣味性兼顧,寓意深遠。獲得當年影評人票選為十大佳片之一。
  • 禪宗二十八祖-達摩祖師的東渡之路!
    達摩祖師原名為菩提多羅,後改名為菩提達摩,印度人。達摩祖師原是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出家為僧後師從般若多羅大師,精研大乘佛法,成為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般若多羅大師囑咐達摩:「我滅度67年之後,印度將有災難,彼時印度佛法會受到大破壞,你那時要去中國傳法。到了中國後,先在北方傳法,因為南方的人還不懂佛法。」於是達摩祖師在中國傳法之後,便成為中國的禪宗初祖。典上記載的是達摩祖師觀察東土震旦有大乘氣象。氣象的意思就是說中國人有這種大乘的根器,菩薩的根器。
  • 各種親密關係中,「打落牙齒和血吞」是美德還是道德綁架?
    在這些關係中,多少事你選擇了打落牙齒和血吞?又是否因為你吞了就變好了?我的父母其實對我挺好的,沒有因為我曾經忤逆他們的心意和他們背道而馳而多加責怪,我的爸爸還會告訴我選擇既然做了,那就不要回頭。因為回頭永遠沒有意義,並不能替你彌補那些虧損。
  • 【時光機】十月初五街的故事
    每次經過十月初五街(十月初五日街通稱十月初五街),都有種走進七、八十年代粵語影視劇的錯覺。
  • 達摩祖師傳: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自古有大智大慧者見到自身本性,知曉一切為空,以慈悲心度己度人,達摩祖師正如是。相傳達摩祖師本為南印度國的三王子,因根性大善知曉佛法精髓,又得般若多羅法師點撥於是放棄了王位出家為僧,這點和釋迦牟尼相似。覺悟的人是佛,他們心中的正知正念常常開啟,尤其是捨棄家業世俗享樂之人皆有無比堅強的大毅力,誓願得證心中的菩提。
  • 【梅立生看電影】導完《達摩祖師傳》,導演袁振洋出家了(第1698期 )
    但我從第一次看過這部電影時就喜歡上了它,特別是這部電影的音樂和充滿禪機的對白,甚至可以說,和許多人一樣,這部電影就是我們佛教禪宗文化的掃盲片。》是由香港影壇「袁家班」代表人物袁振洋執導,爾冬陞、樊少皇主演的一部劇情片,上映於1993年,影片講述了禪宗二十八代祖師達摩祖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