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農曆十月初五,恭迎達摩祖師聖誕 !

2021-02-28 祖道影

知是空華 · 即無輪轉

歡迎關注祖道影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照潭底水無痕。

當年廓然帝未契,一葦渡江天下驚。

——祖道影


2019年11月1日,農曆十月初五,恭迎達摩祖師聖誕紀念!

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

菩提達摩(英文:Bodhidharma;?~536,另說532、528)通稱達摩,又稱初祖達摩或初祖菩提達摩,是大乘佛教中國禪宗的始祖。他生於南天竺(印度),剎帝利種姓,傳說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出家後從般若多羅大師。

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裡北行至北魏,到處以禪法教人。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築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歲,歷遊各國都不曾見過,於是「口唱南無,合掌連日」(《洛陽伽藍記》卷一)。

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羅,成年之後依照習俗更名為達摩多羅,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為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自小就聰明過人,因為香至王對佛法十分虔誠,因此從小菩提達摩就能夠遍覽佛經,而且在交談中會有精闢的見解。

般若多尊者在遊歷天竺國時,一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菩提達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眾生的理想,以及豐富的佛學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門下,成為禪宗的門徒,而且發願要將當時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統一起來,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興。

後來菩提達摩繼承了師父的衣缽,在天竺國內弘揚佛法。有一天,他聽到自己的侄子,繼承南天竺王位的異見王,為了自己的國家不受外邦的欺凌,要採取禁止信仰的法令。於是,菩提達摩便派弟子婆羅提前往勸諫,波羅提不辱師命,成功地扭轉了異見王的禁教政策,並且使異見王成為虔誠的佛教徒。

達摩至中國後,成為求那跋陀羅的弟子,屬於南天竺一乘宗(又稱楞伽宗)。求那跋陀羅 (Gunabhadra),義譯為功德賢,中天竺人。於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譯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後菩提達摩以此四卷本《楞伽經》傳授徒眾。

傳播禪宗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陀拈花微笑,迦葉會意,被認為是禪宗的開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只要明心見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

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後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

葬身之處

據清朝和民國的《陝州志》記載,佛教於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傳入陝州時,就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與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聖地。空相寺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葬地,它以達摩捨身求法、開創佛教禪宗而聞名天下。

據史籍記載,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後,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於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終年一百五十歲。

眾僧徒悲痛之極,依佛禮將初祖大師葬於定林寺內,並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的碑文,以示對達摩大師創立禪宗的紀念。

後來東魏使臣於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遇見達摩大師杖挑只履西歸,立即報於皇帝。

皇帝聞之,命人挖開達摩墓葬,只見只履空棺,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遂將定林寺更名為"空相寺"。

所傳弟子

達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曇林等。

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五年,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他從達摩學了禪法,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他的事跡已不明,只有《景德傳燈錄》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傳說,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

僧副,俗姓王,太原祁縣人,是達摩剃度的弟子。南齊·建武(494~497)年間住鐘山(今南京)定林下寺。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趁蕭淵藻出鎮蜀部(今四川)時隨從入蜀,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後來又回金陵(今南京),普通五年(524)寂於金陵開善寺,年六十一歲。

曇林自稱是達摩的弟子,曾記錄過達摩的『二入四行說』。〈慧可傳〉中稱他為林法師。北魏·永平元年至東魏·武定元年(508~543)之間,他在洛陽和鄴都參與譯經事業,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曇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譯場任筆受,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他博學善講,在鄴都常講《勝鬘經》。

周武滅法期間,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被砍掉一臂,人稱『無臂林』。曇林早年雖曾親近達摩,但他以禪法與義學並重,因此後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分別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說法,沒有提及曇林。曇林在傳承達摩禪法上所記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於中國禪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業績。

禪宗六代祖師圖

相關焦點

  • 今日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祖師聖誕!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今日2019年11月1日,農曆十月初五,是菩提達摩祖師誕辰紀念日!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
  •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是什麼意思?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想必大家都聽過,禪宗的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句話的出處是於《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第十":"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一花」,指的是禪宗,佛陀靈山會上拈花一笑,傳法於摩訶迦葉,也就是禪宗的西方初祖。這「一花」,就是禪宗。這「一花」被達摩帶到中國,傳於二祖慧可,就落定了禪宗在中國的地位。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最開始的說法是,達摩東渡,傳法於二祖至到六祖,這一花代表的是初祖達摩,五葉代表的是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這五位祖師。但對於這個說法,有很多人並不認可。
  • 達摩祖師傳: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自古有大智大慧者見到自身本性,知曉一切為空,以慈悲心度己度人,達摩祖師正如是。相傳達摩祖師本為南印度國的三王子,因根性大善知曉佛法精髓,又得般若多羅法師點撥於是放棄了王位出家為僧,這點和釋迦牟尼相似。覺悟的人是佛,他們心中的正知正念常常開啟,尤其是捨棄家業世俗享樂之人皆有無比堅強的大毅力,誓願得證心中的菩提。
  • 「禪詩賞讀」: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吾心似秋月》一花開五葉達摩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津。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是禪宗經典偈句。此偈子乃達摩向二祖慧可傳法時所頌。只問修行,莫問結果,在心田播下智慧之花的種子,不必擔心結果如何,只要精心呵護培育,自然會發芽、生長、只到開花、結果法身頌善慧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善慧,世稱傅大士,這首玄之又玄的偈句在禪宗的公案當中,最為世人熟知。
  • 農曆十月諸神誕辰大全,看看你與哪位神仙同一天生日
    十月初一 三田都千歲誕三田都原名田智彪,唐玄宗時召至宮中為樂工,因在戲中扮演元帥而暴死。到明代時曾三次在空中"顯靈"。現"田都"二字之旗護駕,故稱"三田都元帥",民間信奉的音樂之神。十月初二 周將軍誕周將軍則周倉,關聖帝君的貼身侍衛,有「天下第一忠心之人」之稱,經常被供奉在關羽神像的兩側,執掌稽查善惡,糾察凡塵。
  • 農曆七月廿九,恭迎地藏菩薩聖誕!隨喜轉發,所願皆成!
    恭迎地藏菩薩聖誕2020年9月16日,農曆七月廿九,為地藏王菩薩聖誕日。地藏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大智文殊菩薩、大悲觀音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合稱為四大菩薩,深受世人敬仰。因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農曆七月二十九日,地藏王菩薩聖誕日方證菩提。」故也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這是地藏王菩薩發下的宏誓。據《地藏十輪經》中記載,由於此位菩薩是"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被尊稱為地藏。
  • 十月初五的月光 電影版
    由葉念琛執導,張智霖、陳喬恩、佘詩曼、薛家燕等主演的「2015初冬最暖心治癒的愛情」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即將於11月20日在全國公映。
  • 【時光機】十月初五街的故事
    每次經過十月初五街(十月初五日街通稱十月初五街),都有種走進七、八十年代粵語影視劇的錯覺。
  • 《達摩祖師傳》——據說導演導完就出家了
    這也算是達摩祖師王子時為何皈依佛家的啟蒙。達摩祖師(爾冬陞飾) 本是印度南部國家的三王子,曾傳授武藝給少林,是中國佛家始祖。達摩父王病重,他在回宮探望的路上卻遭遇殺手伏擊,其他王子對即將繼承王位的達摩心懷恨意,王宮之中暗流湧動。盤若多羅法師將老王身上的冤魂祛除,又引導達摩修行。達摩獨具慧根,經過考驗終於拜入盤若多羅門下,後者勸說達摩在自己死後67年才能去中國修行。
  • 《達摩祖師傳》| 中國禪宗第一人
    達摩打他一巴掌:你既然說一切皆空,那何來痛苦?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達摩: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的是。達摩:武功和文字都是一樣,有動態和靜態的一面,其實,我們日常生活的表現,如吃飯,睡覺也不離開這個範圍,你們欲想參悟禪機,就要用心觀察,一舉手,一投足也有其禪意存在。
  • 農曆四月初四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
    2020年4月26日(農曆庚子年四月初四),恭迎文殊菩薩聖誕。文殊菩薩是大乘菩薩之首,和普賢菩薩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他們合稱為"華嚴三聖"。殊菩薩表智慧,普賢菩薩表實踐,共同詮釋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菩薩為眾菩薩之首,又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具足一切智慧,是三世諸佛之師。
  • 今日財神節|農曆七月二十二,恭迎增福財神誕,接財納福最佳時機!
    增福財神2020年9月9日,農曆七月二十二,恭迎增福財神聖誕!增福財神又稱文財神,財帛星君,福善平施公。是中國傳統信仰的一位財神。姓李名詭祖,淄川人。財神節,中國漢族、土族等地民間祭祀財神的節日。一般是農曆七月廿二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傳說此日是財帛星君生日,但是在漢族民間財神又有文武之分,所以逢年農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便是祭祀財神爺的日子。漢族民間通常掛燈籠放鞭炮以祈來年豐收。這一天,所有的經商業戶,都要大放鞭炮,大宴賓朋,感謝財神的到來,感謝親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開開心心、歡歡喜喜,所有美好的語言一起開放。
  • 爾冬陞先生與《達摩祖師傳》
    它叫《達摩祖師傳》,上映於1994年,由袁振洋老先生執導,爾冬陞先生在該影片中出演主角菩提達摩,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達摩祖師。正文第一次看這部電影還是2019年下半年的事,那時看《六祖慧能傳》,見彈幕裡有人推薦《達摩祖師傳》,就搜了來看。第一次看,很多禪機似懂非懂,直到臨近結尾,達摩祖師捨身度化強盜,我才忽然止不住的哭,被這種大愛深深震撼。
  • 六祖惠能大師誕辰紀念日: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門下弟子眾多,經過幾代發展形成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五宗,佛教史稱為「一花開五葉」。今日恭逢惠能大師誕辰紀念日,頂禮緬懷惠能大師!南無阿彌陀佛!六祖惠能禪師法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妙傳)惠能俗姓盧,原籍河北範陽(今北京大興)。他的父親貶官到了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生下了惠能。惠能年輕時父親去世,家境貧寒,靠打柴賣柴來養活母親。
  • 《達摩祖師傳》經典對白
    達摩祖師:嗯!你現在是手握成拳,還是拳握成手呢? 師弟:唉!這道理等於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呀?師兄弟們在一起議論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達摩祖師:沒有先後,兩者都對,要視乎造化而定。 另一位師兄:啊!我明白了。
  • 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吉日(2020年8月31日 ~ 農曆七月十三日)
    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吉日 (2020年8月31日 ~ 農曆七月十三日)〈大勢至菩薩偈贊〉大勢至利生深,專主念佛法門。農曆七月十三,值此大勢至菩薩聖誕殊勝日,敬請眾生持清淨心,廣行善業、吃素、放生、戒殺;供燈、持咒、誦經、念佛,並以此無量功德,普皆回向,廣利眾生;親眷家屬,消災延壽,平安吉祥!大勢至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眾生離三塗,得無上力;又彼行時,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動,故稱「大勢至」。
  • 農曆八月初三,恭迎灶王爺聖誕!
    農曆八月初三,灶王爺聖誕!俗話說:灶王老爺本姓張,一年一碗雜麵湯。《禮記》、《淮南子》、《說文》等典籍裡將鑽木取火的「燧人氏」、三皇五帝之一的炎帝(「火德之神」)、顓頊、上古傳說「火官之神」祝融、為「黃帝作灶」的「蘇吉利」等都說成是灶神。
  •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當艾草的清香氤氳了整個屋子餐桌上飄起蜜粽的甜香今天,農曆五月初五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都郢楚大夫屈原不願苟且偷生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這種為國家興亡挺身而出堅貞求索、不屈不撓的品質是我們對端午節最廣泛的精神寄託也繪成了中華民族家國情懷的底色
  • 全面復盤《十月初五的月光》宣發「掘金之路」
    劉菲的擔心不無道理,《十月初五的月光》最終票房顯示,高達83%的票房份額來自廣東市場,此前從沒有一部影片的票房有如此嚴重的「偏科」現象。    「從前期的用戶畫像上,我們已經料想到這一結果,」劉菲告訴記者。
  • 陰曆十月初五運勢起,身邊會喜事多多,生活將喜氣洋洋的三大生肖
    那麼,讓我們來談談生肖,談談十月初五以後,會遇到什麼樣的好運。由於幸運之神的到來,生肖牛的朋友們在農曆十月初五之後終於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心願。人生之路漫漫,你最渴望的就是能事業有成,為之奮鬥,堅持不懈,盡心盡力,為之付出,這一切都會在九月後到來,幸運帶來成功,帶來喜悅,更多的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