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偈文智 意蘊深遠
用心諦聽 當下悟入
一
達摩祖師:在《講經臺》上翻看竹簡佛經,把竹簡佛經放下,看看下面的僧人,默默無語······
眾僧:???
師兄:怎麼回事?不知道?
師兄:師父他為什麼不說話呢?
師父:可能是天竺(印度)禮儀。
眾僧:合掌恭敬低頭念「阿彌陀佛」。
師兄:善蒙,現在開始講經了!哦!
達摩祖師:走下《講經臺》······
師兄:唉,達摩大師,你這樣就走了?
師父:善蒙,不得無禮!
師兄:這是他無禮呀。
師父:善蒙,你們是不是有什麼地方怠慢了達摩大師呀?
師兄:沒有啊?那麼,他為什麼不講經啊?我怎麼知道呢!
師兄:達摩大師他是帶著笑意走的。
師兄:啊!我明白了!你明白什麼?可能天竺(印度)僧人講經不用口。
師兄:他不用口怎麼說話呢?哦!
二
師弟:大師兄,那不是天竺(印度)僧人嗎?
大師兄:哼!我跟你們說,在汙泥之中長出清潔的蓮花,你們只可採妙蓮之潔淨,絕不可取汙泥之混濁。
師弟:想不到大師兄隨口就能悟道,生於汙泥之蓮花也可取,舍其繁絮,取其精髓,妙哉!妙哉!
達摩祖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汙泥能生蓮,也是好泥土。
師弟:什麼?汙泥也有可取之處?!
大師兄:照大師所言,那凡事豈不是沒有定論!壞的東西也有可取之處。 這是什麼道理?
達摩祖師:沒好沒壞,因人而異。
小師弟在一旁驚叫:好像有點道理呀?
師兄:你懂什麼?大師兄握起拳頭要打他時。
達摩祖師:嗯!你現在是手握成拳,還是拳握成手呢?
師弟:唉!這道理等於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呀?
師兄弟們在一起議論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達摩祖師:沒有先後,兩者都對,要視乎造化而定。
另一位師兄:啊!我明白了。你又明白,明白什麼了,大師之言,一切隨緣不要執著,普通人隨緣即變,得道者隨緣不變。
大師兄:說來說去,模稜兩可,我不明白?
達摩祖師:你最好能先去找一個令你明白的人。
大師兄:說了半天,我看那個人就是你。
達摩祖師: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大師兄:大師,你算是悟了的人,那麼我請問你死後向何處去呢?
達摩祖師:不知道。
大師兄冷笑道:你也有不知道的!
達摩祖師:因為我還沒有死。
三
大師兄:入了靜室不能說話啊!
眾師弟:是,師兄。
達摩祖師:裡面...
師兄:靜坐三天三夜。突然一陣風將油燈吹滅了……
一位師弟叫道:啊!油燈滅了。
另一位師弟接著說:你為什麼說話?
大師兄急忙叫道:我們不能說話。
還有一位小師弟得意地說:呵呵只有我沒有說話。
達摩祖師:在桌上咕隆咕隆磨著瓦。
小師弟問道:大師在做什麼?
達摩祖師:你們在做什麼?
小師弟:我們在坐禪成佛呀!
達摩祖師:我磨瓦成鏡。
大師兄:磨瓦豈能成鏡?
達摩祖師:既然瓦不能磨成鏡,那坐禪又怎能成佛呢?
另一位師弟問道:那怎樣才能成佛呢?
達摩祖師:要知道佛並無一定的形態,而禪也並非坐或臥,你們只知道打坐而不知道為何打坐,這樣便永遠不見大道。
小師弟又問道:那怎樣做才能見大道呢?
達摩祖師:從根本上修!
小師弟:什麼是根本呢?
達摩祖師:心為根本!罪從心生,還從心滅,一切善惡,皆由心生。如果連這個道理都想不通,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徒然浪費時間。
小師弟:浪費時間? 大師!大師!
四
梁武帝:風吹鈴動啊!
達摩祖師:依我看是皇上的心在動吧。
梁武帝:呵呵,大師所言極有道理,不枉朕跟你相見一場。
達摩祖師:貧僧身在遠方,早聞梁朝君主有菩薩皇帝之稱。我遂航海而來也是為了廣傳佛法。
梁武帝:你來得真是好。自朕登基以來,修佛寺、造佛像、抄寫經卷、供養僧侶無數,敢問大師,朕有何功德?
達摩祖師:無功無德。這好比隨形的影子。說是有,實際上卻是沒有。
梁武帝:那麼做什麼樣的事,才算有功德呢?
達摩祖師:潔淨圓滿的得道者,才算有。但這種功德世上是求不到的。
梁武帝:請問大師,這世上有沒有佛呢?
達摩祖師:沒有。
梁武帝:身為僧人,你可知你自己是誰嗎?
達摩祖師:不知道。
梁武帝:真是話不投機,來人,送客。
五
空智大師:阿彌陀佛!
師兄:師兄德名遠揚,真可謂德高望眾。
空智大師:我們潛修佛法,不應有得失之心。貪圖名聲,就會有喜怒哀樂。出家人應超越善惡得失,才可四大皆空。
師兄:師兄所言佛理,我們一定銘記於心。
眾言:這個天竺(印度)僧人沒什麼特別麼?比咱們這的和尚黑呀。
聽說他的佛法高深莫測,什麼聽說啊!我有個表哥呀親眼見過,他用一根蘆葦就渡江了。真的?我不信!我不信!
眾言:讓一讓。
空智大師:這位是達摩大師是吧?貧僧空智,佛理膚淺,想請大師指點。心、佛以及眾生,三者都是空,現象的執性是空,無聖無凡,無施無受,無善無惡,一切皆空,對不對?
空智大師:啊?你為什麼打人呢?
達摩大師:你既然說一切皆空,那何來痛苦啊!
達摩大師:看那看不見的東西,聽那聽不見的聲音,知那不知道的事物,這才是真理。
師兄:哎,你怎麼打人啊你?打完就走了、師弟。師弟你被人抽昏了頭了你。
空智大師:不要再說了,言語無法說清。只有用心來感受。
六
達摩祖師:你跪在雪中已三天三夜,有何所求?
慧可:請求大師為我安心。
達摩祖師:你心有不安?
慧可:我雖致力求道,但總有不安之時。
達摩祖師:那將心拿來,我為你安。
慧可:我怎麼找不到那顆不安的心了呢?
達摩祖師:我已經將你的心安好了。
慧可:求大師收我為徒。
達摩祖師:你向我求法,為何不先省悟自己?
慧可:???
達摩祖師: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的是。
慧可:將自己的一隻手臂斷除了……
達摩祖師:你竟有斷臂求法之決心,那還有何不可呢!現賜你法號為慧可。
七
達摩祖師:我即將西返天竺(印度),你們把自己所學的心得說來聽聽。
徒一:文字在闡明佛法真諦,不可執著文字,但也不可舍離文字,始能得道之受用。
達摩祖師:你只得到我的皮而已。
徒二:據我了解,好像慶喜見了阿舍佛國,一見之後便了悟真相,豁然開朗,便不需再見。
達摩祖師:你所體會的比道副多些,但只能得到我的肉。
徒三:地水火風皆是空,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受也非實有,而我所見卻無一法存在!
達摩祖師:你也只是得到我的骨而已。慧可,你呢?
慧可:在達摩祖師面前三叩拜,未語。
達摩祖師:就是這樣,你總算得到我的髓。
徒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達摩祖師:慧可,我現將衣缽傳給你作為傳法信物,你就是禪宗二祖。在我過世二百年之後,衣缽傳至六祖,便不需要再傳。因為在那個時候禪宗法門已傳遍各地。不過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說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所以,你不可輕視執迷不悟的人,任何人在一念之間,都會棄惡從善!這四卷楞迦經是佛祖的最高法要,可以用來開悟世人,現在一併交給你,你聽著:
吾本來此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讓有緣的人能得到幫助
和有願力的人共同成長
願見此文者,皆當下覺悟
願轉此文者,皆自性圓滿
願贊此文者,皆了義自在
傳承中華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
行自性之力量 度天下之有緣
天地同根,萬物一齊。
同心同德,同道同行!
弘揚傳統文化,傳播中華美德,汲取中華智慧,探索真我,覺行自在。通過心聯網的正能量傳遞,讓更多有緣領悟大道真理;從當下開始讓我們一起同心、同願、同行,一起覺醒,認識生命的真正意義,回歸自己最自然的本性!
您的每一次轉發,
都將點亮一盞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