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方:中俄可能發動太空版「偷襲珍珠港」癱瘓美軍

2020-12-22 人民資訊

環球網

12月07日09:54

原標題:美軍最高領導人:中俄可能發動太空版「偷襲珍珠港」 美軍或將陷入癱瘓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3日報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警告稱,下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可能是中俄對美國太空資產的偷襲,下一個「珍珠港事件」可能發生在太空中。他還稱,太空是美軍的薄弱環節。俄媒表示,長期以來美國炒作中俄在太空領域的威脅,並由此建立了太空軍。

據悉,歷史上真正的「珍珠港事件」發生在1941年12月7日,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對美國夏威夷海軍基地發動了偷襲,這次襲擊正式將美國拉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米利認為,美軍目前非常依賴基於衛星的通訊系統、命令控制系統和導航系統,這可能會助長一些國家通過電磁武器或直接的攻擊,來做出類似電子戰版本的「珍珠港事件」。

報導稱,美國認為其太空資產可能受到的攻擊,以及這種攻擊使美國軍方和美國整個社會陷入癱瘓的可能性,導致美國在太空的軍事資產急速擴張,這其中就包括2019年12月建立的美國太空軍(USSF)。

當前,美國川普政府將中國和俄羅斯測試反衛星飛彈(ASAT)在內的事件視為具有挑釁性和威脅性的事件,要求採取更大規模的行動來保護美國的太空資產。但是衛星網反駁稱,正是美國率先研發出的一系列太空武器,包括反衛星飛彈和能夠幹擾衛星通訊的電磁武器,在冷戰中,美國甚至曾試圖利用核爆產生電磁脈衝,來幹擾蘇聯的衛星運轉。

對於美國炒作的太空威脅,中國外交部早在2018年美國著手成立太空軍之初便做出回應,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外太空是全人類共同財產,中方一貫主張和平利用外空,反對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更反對把外空作為戰場。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切實維護外空持久和平與安寧。

近年來,中國在航天事業上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正在執行的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今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但這也引來部分媒體認為「中方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主導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有關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爭奪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方願同世界各國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上午,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全軍覆沒。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目的又是什麼呢?為了解決問題,日本嘗試與美國協商,但美國提出的要求是日本必須從中國撤軍,對日本來說這是不可能接受的條件。於是,日本最終決定孤注一擲向美國發起挑戰,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位於西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是日本南進擴大戰爭的主要障礙,日本妄圖通過摧毀美國海軍主力,從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日軍為了襲擊珍珠港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進行了周密準備。
  • 美軍密謀發動杜立特空襲之前因:先下手為強!日本偷襲珍珠港
    喜歡戰爭題材影片的朋友們可能都看過一部好萊塢大片,名叫《珍珠港》,在這部2001年出品的影片最後一段,英雄的飛行員們駕駛著滿載炸彈的轟炸機,從一艘航空母艦上起飛,越過茫茫海面飛向日本本土上空,影片中演繹的經典歷史場景,再現的是當年珍珠港事件後美軍的報復行動,杜立特空襲。
  • 電影偷襲珍珠港(虎虎虎)觀後感
    看電影《偷襲珍珠港》(又名《虎虎虎》)覺得是戰爭片中拍得最好的了。我不想對電影做面面俱到的分析。因為這不但做不到,即使勉強做到了,也不像是一篇影評,而是電影介紹了。《偷襲珍珠港》中,影片一開始給日本指揮官山本五十六的戰爭觀念定性為賭局。為什麼是賭局呢?
  • 電影偷襲珍珠港(虎虎虎)觀後感
    看電影《偷襲珍珠港》(又名《虎虎虎》)覺得是戰爭片中拍得最好的了。第二,偷襲不一定能成功。第三,即使偷襲成功也可能招致報復。但儘管是賭博,山本還是把戰爭的基調定下了。他開始讓軍事家進行戰略謀劃,讓空軍進行實戰演練。從影片中看到日本年輕的士兵在訓練中轟炸假想的夏威夷美國軍事基地時那種熱情高漲和興奮,叫人無法想像。這些士兵了解戰爭的意義嗎?為什麼要去打仗?知道戰爭的殘酷性和後果嗎?所以說,下層官兵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一旦被煽動起來,是非常可怕的。
  • 美日合作拍攝,這部電影客觀展示偷襲珍珠港前因後果
    在這麼多講述二戰時期日軍偷襲珍珠港的電影中,1970年上映的這部電影《虎虎虎》由美國和日本一起合作拍攝,可以說和真實的歷史場景是最為接近的。電影以虎虎虎作為片名是非常貼切的,是因為偷襲珍珠港的第一波日軍戰機回傳的口令是「Tora! Tora! Tora!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成功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日兩國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血腥拼殺。那麼這次珍珠港偷襲事件中,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呢?
  • 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具體藏哪了?龐大航母艦隊美軍為何找不到
    【話說軍世】在海軍的戰艦序列中,航空母艦作為最大的上上武器裝備平臺,現代航母噸位已經超過了10萬噸,在二戰時代,剛剛成為海戰核心的航母,還沒有正式在「體格」上超過戰列艦,但是航母出動時,加上重巡洋艦和驅逐艦,也是一直龐大艦隊,為何,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4艘航母組成的龐大艦隊美軍找不到
  • 為什麼說偷襲珍珠港是美國的苦肉計?
    是美國人為日本人提供了偷襲珍珠港的創意,又是美國人為日本人演示了偷襲珍珠港的步驟,即便我們還不能得出拜沃特的書和亞內爾的演習是為了誘導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結論,但要說美國人完全想不到日本人有偷襲珍珠港的可能,這恐怕是說不過去的吧?1940年中,由於美國加大對日本的戰略物資實施禁運,迫使日本不得不對美國宣戰,這是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看明白的事,問題只在於日本將以何種方式對美國宣戰。
  • 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紀實,原來是這樣爆發的
    我麼知道,偷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6:30:一艘美國供給船在珍珠港外發現一艘潛艇。這個發現被傳遞給一艘美國沃德號驅逐艦,一架偵查機被遣往當地。 6:45:沃德號驅逐艦向潛艇發動攻擊。潛艇被擊沉。
  • 美軍上將:中國電子戰和太空戰很先進,一旦開戰可毀滅性打擊美軍
    而近日美軍上將米利表示中國電子戰和太空戰很先進,一旦開戰可毀滅性打擊美軍美軍參謀長發表反華言論據美媒報導稱,近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又發表了反華惡意言論,但本次他提到的與未來電子戰與太空戰的相關內容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據悉,他在演說中向美國政府提出警告,聲稱如今美國有一巨大弱點是太空中的設備及資產均處於危險狀態,一旦戰爭爆發,中俄將有可能偷襲這些美國目標。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竟是一個德國家庭和日本書記官的密謀
    偷襲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灣攻擊)是指由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 老師不會告訴你,日本偷襲珍珠港,其實是被逼無奈下的選擇
    曾經有人說,二戰中日本最大的錯誤就是去偷襲珍珠港,招惹美國。日本如果沒有偷襲珍珠港,或許美國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根本不會參加二戰。你覺得日本人真有那麼傻嗎?他們就沒有考慮過美國參戰之後的影響?日本人很清楚,惹上美國,絕對是一個大麻煩。但當時的日本面臨的困境,讓他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偷襲珍珠港
    十一、偷襲珍珠港 當歐洲戰爭打得如火如荼時,此時仍然保持中立的美國已經感到捲入世界大戰只是時間問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一旦與日本爆發戰爭,駐守南太平洋的美軍將取守勢,等待太平洋艦隊救援。
  • 偷襲珍珠港,南雲忠一怯戰才放棄第三波空襲?其實做法很聰明
    上個世紀的時候日本挑起了第二次世大戰亞洲戰場的戰火,但是在二戰後期的時候,日本卻因為美國切斷了其運輸補給路線而不得不偷襲珍珠港,為日本爭取更多的時間。如果打通了了東南亞地區和中東地區的連接,日本無疑還可以堅持更長的時間。
  • 日本偷襲珍珠港,都是被中國頑強抗戰逼的?——《決戰中途島》(上)
    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就是著名的「偷襲珍珠港」事件,美軍是吃了一記大悶棍。可能有的朋友要問了,為什麼日軍要偷襲珍珠港,非要把美國人拉到二戰當中來呢?他提出了這個戰略叫做「主動出擊」,也就是說我們要主動先癱瘓美軍的主力,然後才能換來一些喘息的時間,甚至是換來美國人坐到談判桌前和你進行和談的機會,這是他的一個核心思想。也正是基於這樣一種思想,他設計了「偷襲珍珠港」的方案,並且在1941年的12月7號得以順利的進行。
  • 太平洋戰爭:日軍偷襲珍珠港,為何成為了自掘墳墓的行動?
    日軍偷襲珍珠港,從戰略意義上講並不算是走了一步臭棋,從當時的戰爭和日本國際環境來講,只能冒險偷襲珍珠港,讓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徹底癱瘓,使其無暇顧及東南亞的戰事,日本還能有一線生機,不然日軍的處境將面臨著溫水煮青蛙的悲劇,為何會這樣呢?
  • 偷襲珍珠港20分鐘後,日本才遞上對美宣戰書,美國:你們等著瞧!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軍以微小的代價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基地,以及瓦胡島上的飛機場,致使停泊在港內的艦艇全軍覆沒,美國宣布參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是進行策劃的結果,日軍反覆進行沙盤演練,還在佐伯灣以戰列艦為目標進行了兩次施展攻擊演習。
  • 作為偷襲珍珠港的總策劃,山本五十六最終被美國人成功復仇
    1941年底,在成功偷襲珍珠港後,作為這次事件的總策劃和總導演,山本五十六得到了日本各界的頂禮膜拜,儼然如同軍神一般存在著。但是,山本自己卻非常清楚,以美國的國力而言,日本取勝只是暫時的,美軍的報復或許很快就會來臨。事實上,他的分析和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 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相,難道真的只是走入絕境後的無奈選擇?
    回顧二戰歷史,二戰中日本最大的錯誤應該就是去偷襲珍珠港,招惹了美國,最終為自己帶來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其實關於偷襲珍珠港,不排除當時日本有賭的成分,他們在賭日本海軍可以在太平洋戰場上速戰速決,快速的擊敗美軍。日本的賭運一直都很不錯,甲午戰爭,他們賭贏了,日俄戰爭,他們又賭贏了,九一八,他們還是賭贏了。所以他們很自信,自信到這一次肯定又將會是同樣的結果。
  • 美高官被害妄想發作:中國會像日本一樣偷襲美國
    近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在與布魯金斯學會的網絡論壇時表示,「下一次珍珠港事件可能會發生在太空」,而中國人可能像日本偷襲美國那樣襲擊美國的太空資產,因為「美軍對於衛星的依賴非常嚴重」。日本發動珍珠港戰役,是因為自己的局限性。而反觀現如今的中美關係,更具局限性的反而是美國一方——跨國資本依賴中國的市場;而美國市場則依賴中國廉價商品。假如美國忽然從地球上消失,其實中國仍然能夠維持發展,因為中國是一個完成了工業化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