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近日,由《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的"數智引領,生態重塑"2020年中國保險業信息技術年會召開,會議圍繞保險行業信息化創新應用問題展開了討論,揭曉了保險科技優秀應用案例,其水滴保險商城"數位化系統驅動線上理賠流程"成功入選"2020保險業線上化技術應用案例二等獎"。
健康保險理賠流程是保險行業鏈條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傳統理賠非常複雜且費時,報銷票據反覆提交、審核大多依靠人工,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理賠服務感受。同時,對於保險公司而言,理賠人力成本過高是險企管理費用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此以往,保險公司的經營也將收到影響,甚至直接影響保險業的盈利水平及發展的可持續性。
近年來,水滴保險商城不斷加大對理賠環節智能化、線上化的投入,最新上線"007"智能理賠系統,通過全流程智能化作業遠程快速理算核賠,為用戶帶來智能化理賠新體驗。目前,可以將理賠速度從之前的按天計算,提速至按小時甚至按分鐘計,幫助險企降本增效。
"007"智能理賠系統貫穿了整個理賠環節,從用戶在線提交理賠申請開始,就由系統介入輔助用戶進行理賠。傳統理賠錄入環節需要用戶提供包括醫療數據、結算清單、費用清單等幾十種理賠材料,水滴智能理賠系統通過OCR+NLP技術識別用戶上傳的影像信息,並提供多種多省多院醫療票據識別、增值稅發票識別、通用票據識別等各種能力,支持將圖片上的文本信息,智能識別為結構化的文本,並可將模糊、有損圖片進行處理。可以支持全國90%以上地市級公立醫院單據,同時通過水滴積累的海量醫學詞典和醫保知識庫以及嚴密的勾稽規則進行數據智能校準以及自動控費。可實現約50%人力成本節約,及賠付成本控制。
為了解決理賠審核和理算效率的問題,水滴已標記風控標籤500+,建立機器學習模型因子50+,根據歷史大量的賠付數據,從複雜業務規則中抽象出重要特徵,基於Light GBM和邏輯回歸等機器學習算法進行模型的測算,由系統自動給出賠付結論。從模型開始計算,到最終出具賠付結論在毫秒級別就能完成。在這一最關鍵的一環,水滴理賠核心算法模型不僅能夠極大的縮短賠付時間,更能解決人工誤差的問題。通過智能理算,可以分析用戶行為信息進行準入判斷,根據用戶病歷信息、醫療數據進行模型打分,來完成自動賠付、自動拒賠、返回人工審核等步驟。
今年11月,四川遂寧的小志因胸椎12節壓縮性骨折不幸住院,小志此前曾在水滴保險商城買了一份保障額度為600萬元的百萬醫療險。隨後,小志在線上小程序提交理賠申請,等待了不到10分鐘後即收到水滴保險商城的確認賠付簡訊通知,很快便收到5500多元理賠金。
截至目前,水滴智能理賠準確率已經達到99.7%以上,已經覆蓋了超過50%以上的日常理賠案件。未來三年,水滴將投入20億元持續打造保險科技新基建,推出更多數位化、智能化的保險科技產品,用科技助力,保障億萬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