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水彩藝術平臺·最受歡迎水彩圖文公號
點擊題目上方藍字關注 中國水彩
重新理解媒介
當代水彩的創作與思考
文/趙龍
媒介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物質基礎,在傳統藝術中,媒介依附於藝術形象而存在。在西方現代藝術出現之前,媒介的獨立性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在現代藝術的突飛猛進中,媒介已經完全衝破傳統藝術樣式自身的規定,成為藝術家精神表達的一部分。抽象、裝置、行為等藝術樣式已然抽離出傳統藝術的邊界,純形式的表現也在這種藝術語境中變得可能。但是,當媒介與寫實手法之間彼此撕裂,是否意味著只有使得二者之間分離開來才能創作出具有當下價值的作品。這是一個問題,尤其對於當代水彩而言,這一問題顯得更為緊迫。傳統藝術技法與沒有本質改變的媒介材料,是貼在水彩身上的兩個最為顯著的標籤。水彩似乎已經定格在抒情與敘事表達範圍內的純粹寫實藝術。如何突破這種創作局限,進而創作出具有當代性的水彩作品,或許可以從重新認識水彩這種藝術媒介入手。
巡·5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6
巡·6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6
巡·7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6
巡·8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6
巡·9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6
藝術創作的媒介與日常生活的媒介
水彩是一種傳統的藝術創作媒介,它通過水的作用在紙質材料上進行描述與表達。由於自身的便利性與透明性,水彩在早期多出現在藝術家的寫生習作中,充當西方審美科學體系的一種實現手段,追求以油畫為主的藝術樣式在透視、解剖、光色構建起來的畫面效果。直到18世紀浪漫主義的興起,藝術家才開始意識到水彩作為藝術媒介的獨特表現力。而且,「入畫」觀念也推動了水彩藝術獨立地位的鞏固與發展。隨後,傳入中國,水彩的媒介特質與中國固有的水墨觀念很快契合,得到廣泛的認可與傳播。同時,現代藝術在西方如火如荼的精進中,媒介的選擇早已突破了傳統的界限,水彩反而在中國獲得新的傳承。水彩的媒介屬性、再現理念與中國藝術觀念中對於意蘊的追索不斷融合,使得水彩在中國很快凸顯出來,成為一種具有獨立價值的藝術創作媒介。
很快,現代主義藝術對自身審美科學體系的衝擊與拓展,使得藝術表達不再囿於純粹的客觀再現,甚至脫離這個再現體系。水彩在中國受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現代藝術運動的影響,逐漸更新創作觀念,從純粹的再現與意蘊結合中走出,探索一種帶有個人表達與社會話語傾向的當代形態。這種從再現進入表達的跨越,使得水彩的表現產生了本質的改觀,真正對接到藝術家個人的日常生活。題材的擴展,不僅僅只是水彩在某一方面的開掘,確是對水彩內在規定性的超越。杜尚早在二十世紀早期,就提出了「藝術即生活」的藝術理念,儘管中國水彩要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才顯現出水彩與生活結合的跡象,正是這種結合讓水彩有了某種當代屬性。它不同於中國水彩早期「藝術體現社會建設場景」的要求,這個時期的水彩,藝術家切實介入到個人生存經驗的表達中。水彩媒介與日常生活的交融,不單是藝術形式的習慣性更替,更是視覺經驗的重新洗牌與調整,從而延展出一種「全新的」藝術語言。它完全不同於以往水彩在明度與光感上的呈現,而是深植於個人心理底層,成為個人精神世界的復現。
巡·10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6
巡·11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12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13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14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媒介的延伸
當透明的色彩、扁圓各異的畫筆、吸水性能強弱不一的紙張開始與藝術家的手乃至藝術家的心理世界發生關係,代表著媒介因為藝術家的參與而發生了轉化,之前無序的媒材有了秩序感。這之中,最為關鍵的是藝術家的個人感悟與理解,他可以讓媒材通向傳統,也可以讓媒材馳往當代。但一個生活在當下的藝術家,不可能對正在發生的社會現實無動於衷。周邊生存環境的變化、圖像時代的視覺刺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都在迅速改變著我們的視覺感知、心理情緒。這對於一個視覺創作者來說,他的感受一定有別於其他從業者;同樣對於一個水彩藝術家來說,他的創作方式也區別其他藝術樣式的創作者。
水、色、紙、筆幾乎是水彩創作的全部物質媒材,也是水彩藝術家精神活動得以視覺化的物質依託。傳統的題材與水彩媒介之間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表達程式,但身處當代社會之中,藝術家需要介入到對社會變動的傳達之中。過去的描述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社會現實的呈現,在尊重水彩媒介自身性質的前提下,需要尋找新的表達體系,重新定義水彩媒介與表現對象的統一關係。從而,賦予水彩這種媒介一種當代意義,讓它延伸出具有當代視野的視覺圖景。正是基於以上對於水彩媒介、現實世界的思考,我創作了《郵寄的風景系列》、《夜攝系列》、《通往機場的高速》等作品。現實的生活方式、視覺經驗,已經完全侵入我們的內在感知中,我們無法脫離當下的生活現實去感受物質、感受媒材,唯有把這種複雜的感受寄托在媒材中去創作水彩作品。圖像化是這些作品最大的特徵,藉助圖像、利用圖像,在圖像與媒材之間搭建起一個嶄新的視覺關係。這種關係夾雜著豐富的信息:有切身的感受,也有圖像中的現實社會、更有對媒介的取捨與理解。雖然圖像與媒介的嫁接可以創作出具有當代特徵的作品,使水彩媒介的觸角碰觸到時代的真實,但這種創作方式也會淹沒人與媒介的直接交互。如何避免個人與媒介的隔離,是圖像化創作過程中,慢慢凸顯的新問題。
巡·16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17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18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19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20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媒介的隱喻
圖像化是這個時代的在總體特徵,攝影、大數據以及信息傳遞速率的革命,給人們創作圖像提供了新的可能。時至今日,人們每天都在拍攝、存儲成千上億張圖片到雲端,圖像成為我們獲取信息的基本方式,利用圖像進行創作本身就是洞察這個時代的一種選擇。藝術家可以通過圖像迅速切入到社會的深層,可是,走進圖像也會觸發視覺的疏離感,從而忽視媒材自身具有的獨立性。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我近期創作的思考。對於水彩而言,這種水性材料可以承載很多文化、思想、認知上的反思。單色在滲入具有顆粒感的紙張之後,會產生一種純淨的裝飾性,大塊單色的運用、平面化的效果則會給人一種靜謐的內心體會。多色向的加入、單一色向明度與純度的加強,使得色塊之間充滿了對比甚至衝撞,這種對比帶給畫面某種矛盾與衝突。另外,黑色在中國審美文化中,一度充當著「五彩」的重任,黑白構成的水墨畫面有微妙的色彩性,這是中國獨有的色彩意識,黃賓虹是這種實踐的集大成者。當在水彩畫面中加入這種意識,色彩的感染力與表現力將添加更為深層的含義。
在這些認知的驅動下,我近期創作了《巡系列》等作品,它們同樣出於對圖像的利用,在媒介的理解上全然不同於以往。如果說以前在圖像與色彩的重視方面是平分秋色的話,那在近期的創作中,對媒介的使用與理解顯然是佔上風的。《巡系列》是多方面的嘗試,它涉及非真實場面的冥想、裝飾性畫面的構成、發散式的色塊堆砌,但這些都沒有走向抽象,它與具體的現實場景有關、沒有脫離圖像。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畫面都是媒介的重新思考而引發的創作轉變。回歸媒介,是這一系列創作的原點。水彩媒介本身的美感並不是過去依附於具體物體的「流光溢彩」所能涵蓋的,它能給予物象另一種視覺感知。就像刻畫非真實的天際與地面,它們與真實的天地有差距,但又分明被暗示出存在畫面之中,只不過這裡的天地僅是一種空間的提示,主觀化的媒介處理使這種空間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這樣的感知只有在長期的媒介實驗與實踐中才能獲得,媒介是可以帶有相對獨立的隱喻性的,它是個人表達藝術思想的一部分。即是說水、色、紙、筆與個人的思考已經無法分離,他們共同組成了一次藝術創作活動的整體,個人藉此進入某種「自由表達」的狀態中。
就我目前的創作思路而言,就是回到媒介本身、回到個體對媒介的理解中,經歷、文化、歷史、知識構建起生命體的認知框架,這種認知必然對媒介的運用做出調整,付諸於畫面,便會創作出帶有生命體徵的當代水彩。
巡·21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22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30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31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32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33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34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35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36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37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巡·38 紙上水彩 54x39cm
趙龍 2017
趙龍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黑龍江龍美美術館館長,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主任,五四青年獎章獲獎者,黑龍江省六個一批專家人才,哈爾濱師範大學教學名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博士、教授。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展覽最高獎,作品曾多次代表文化部,中國美協赴海外巡展,2007年在哈爾濱舉辦《過程——趙龍繪畫作品展》出版《趙龍水彩畫》等十餘部專著。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浙江美術館等多家官方美術館及私人收藏。
中國水彩編輯整理,轉發請標註出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和交流
聯繫我們、合作及投稿郵箱:738876550@qq.com
她用一生證明,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範院長做客《開講啦》看了,真心為撒貝寧捉急!
王肇民 | 男兒立身先立志,尺幅片紙有尊嚴
龐薰琹 | 他用自己的一生鐫刻出一首詩篇
徐冰 | 懂得古元
哈定 | 我的人生歷程
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的藝術人生
周剛 | 有方向 在路上
周剛 | 待到回首時 滄海已桑田
趙雲龍 | 行走於藝術與自然間的水彩人生
劉壽祥 | 水色無境
陳堅 境由心生 | 藝術匯 專訪
許海剛 | 古鎮行
宋清 | 風景成就風景
陳流 | 錯位呈現
陳勇勁 | 畫事片語
陳朝生 | 提升水彩語言的藝術品格
徐明慧 | 心裡的風景
龔玉 | 在雅俗之間揮灑
杜馬斯:藝術不只製造美麗,我製造粗陋!
······
致力於在全球推廣最優秀的藝術家
作品收藏、競拍、私洽 請回復 1
作品送拍、推廣、展覽 請回復 2
文章投稿、宣傳、頭條 請回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