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官雲 任思雨
據美國《僑報》援引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消息,著名武俠小說大家蕭逸先生(Shiao Ching Jen)於洛杉磯當地時間2018年11月19日,因肺癌晚期,醫治無效辭世,享年83歲。
很多年輕人對蕭逸可能不太熟悉,但對他的代表作《甘十九妹》卻不陌生。
在武俠小說界,生於山東菏澤的蕭逸和生於浙江海寧的金庸,被並稱為「南金北蕭」。可見蕭逸的「江湖地位」。
如今,隨著蕭逸的離世,「南金北蕭」都不在了。
來源:大河報 記者王建立 攝
「無心插柳」入行 《七禽掌》風靡一時
蕭逸1935年出生於北京,祖籍山東菏澤。他在少年時期就表現出了對文學的愛好,早在初中二年級就發表過短篇小說《黃牛》,並向臺灣較有影響的《野風》,《半月文藝》等雜誌投稿。
23歲時,暫時休學在家的蕭逸開始創作武俠小說。他曾在訪談中自述,從小就喜歡看武俠小說,初中幾乎把金庸等作家的書都看遍了,「再就是我自己的性情也適合寫武俠小說,比較激昂慷慨,常常好打抱不平,還有很多因素」。
有個朋友就對他說,既然這麼喜歡武俠小說,為什麼不寫一篇呢?
這個問話某種程度上促成了《鐵雁霜翎》的出版。那也是蕭逸的處女作。沒想到一炮走紅,還被改拍成了電影,分上下兩集,接下來的小說《七禽掌》更在臺灣風靡一時。
蕭逸著《七禽掌》
從未改行的職業作家
寫了幾十年武俠小說,蕭逸是個十足的職業作家,從未改行。1976年,他舉家移居美國,憑藉一支筆,靠寫作來養家餬口。那時,一些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們紛紛封筆,蕭逸反倒在此時迎來了創作高峰。
在上世紀70年代前後,蕭逸發表的《崑崙七子》《塞外伏魔》等作品,開始嘗試從歷史大背景中描繪武俠世界,探索新的創作方法與道路,但仔細讀來,還是多少帶有前輩作家《蜀山劍俠傳》等作品的風貌。
蕭逸著《劍仙列傳》(全四冊): 《長嘯》《塞外伏魔》《崑崙七子》《火雷破山海》
40歲時的蕭逸,逐漸理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寫作方式。在書中,他注重氣氛的營造和人性的衝突,在「武」這個方面尤以運用了現代光學等原理的陣法描寫形成特色。
他跟古龍是很好的朋友,開始創作的時間也差不太多,雖然會互相贈送新出版的書,但蕭逸說,自己都沒看過。可能正因為如此,雖然當時臺灣武俠界流行模仿古龍,蕭逸卻能保持自己的小說風格。
「我漸漸有種覺悟,想將寫作路線趨向有關人性的描寫,闡釋人性中種種的問題。我覺得人性本身就是突破,只要作者能夠觀察深刻、闡釋精細、照顧到別人忽略的層面,那你便隨時都在突破。」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如此說過。
《甘十九妹》爆紅
在蕭逸的諸多作品中,人們最熟悉的,可能還是《甘十九妹》。
故事情節並不複雜,曾叱吒江湖的嶽陽門,一夜之間被神秘女子甘十九妹血洗。其門徒尹劍平殺出重圍,在查明真相等過程中,與尉遲蘭心、甘十九妹也有一段頗為矛盾的感情糾葛。最終,故事以悲劇結尾。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其改編而來的同名電視劇播出,瞬間引爆螢屏,「李元芳」張子健飾演尹劍平。該劇成為70後、80後等幾代人的回憶。推及原著,觀眾們也發現了不同於金庸、古龍等作家的另一種創作路子。
電視劇《甘十九妹》
但對這部書,蕭逸當初是留下一些遺憾的。和大家的感覺相同,總覺得最後結束得似乎有些突然。他曾解釋過,自己是職業作家,寫《甘十九妹》的時候,同時在全球17家報紙上連載。
蕭逸說,正好報社的老闆換了,總編輯換了,希望把前面的做一個結束,所以自己被迫停了《香港時報》的稿子。
據說,這曾招致很多人的抗議,但他也十分無奈,「本來我裡面還想發展一下尉遲蘭心,非常喜歡她這個名字,當中希望她跟男主角尹劍平還有一些感情發展」。
但後來,小說已經太過轟動,發行量很大。蕭逸覺得,再把這些加進去,可能不太合適,所以,以電影、電視的方式來彌補這個小小的遺憾「還可行」。
「俠」不是打架,是偉大的同情
據媒體報導,1986年,蕭逸作品第一次在大陸出版發行,後幾經再版。
幾十年來,蕭逸共發表中、長篇武俠小說55部,如《鐵雁霜翎》《白如雲》《鳳棲悟桐》《崑崙七子》《長劍相思》《甘十九妹》《無憂公主》《馬鳴風蕭蕭》、《飲馬流花河》等。
蕭逸著《飲馬流花河》
寫了一輩子武俠小說,他所理解的「俠義精神」是什麼?蕭逸說,「武」是尚武的精神,「俠」是偉大的同情。人要有同情心,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要有打抱不平、慷慨激昂的意識。
他說,武俠小說之所以一直受到歡迎,正是它一以貫之的俠義精神。「俠的落足點不是武功,而是氣勢,是同情、是除暴安良,用正義去感染別人,用氣勢去影響別人,而不是刀劍傷人。」 他在多次採訪中都強調,武俠小說除了它的好看和藝術性之外,一定不能把俠義二字丟掉。
對蕭逸的創作,有人說,他跟古龍、金庸齊名,也許在博大精深這個方面,蕭逸的作品還要稍遜一籌,但其作品典雅婉約,亦自成一派。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臺灣,按蕭逸的說法,以稿酬做標準來判斷的話,有5位武俠小說作家可稱「一流」,即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古龍和自己。
「兩萬字左右的一本書,稿費一般是800元,能拿到2000元新臺幣以上,就算是最高酬勞,只有我們5個人。」如今,這些為讀者創造出武俠世界的人,都離開了。
江湖路遠,大俠珍重。
編輯:範豐輝
責編: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