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礎知識: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2021-01-18 閒讀與苦讀

一個詞本來的意義,叫本義。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先有語言而後才有文字。一個詞,在沒有給它造字以前還可能有更原始的意義,不過那已無從考查了。我們所謂「本義」,指的是字形能夠說明、上古文獻也能夠證實的意義。從這樣的本義引申、生發出來的意義,叫引申義。

詞義的引申大體有三種情況:(一)詞義的擴大。例如:「本」,本義是樹根(如「無本之木」),引申為事物的根源(如「忘本」)、本來。「鳴」本義是鳥叫,後來可以說「馬鳴、鹿鳴、猿鳴」,再後來一般物體發出聲音也叫「鳴」(如「鐘鳴、鳴槍、孤掌難鳴」)。「江、河」本來是長江、黃河的專名。「江漢以為池」(《荀子·議兵》),「江」指長江;「寘之河之幹兮」(《詩經·魏風·伐檀》),「河」指黃河。後來,「江、河」泛指一切大的水流了。

(二)詞義的縮小。例如:「谷」本是糧食和莊稼的總稱,如說「五穀不分」,現在只指籽實去皮後為小米的一種。「臭」上古是「凡氣之總名」(《廣韻》),包括好聞的和難聞的,後來專指「惡臭」。「朕」在先秦古書裡是個普通的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我」或「我的」,如「朕皇考曰伯庸」《楚辭·離騷》)——我的父親叫伯庸。從秦始皇二十六年開始,「朕」專用作封建帝王的自稱。「丈夫」本指成年男人,如「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戰國策》),現在專指夫妻的男方。

(三)詞義的轉移。例如:「兵」,本義是兵器,後來指執掌兵器的人。「腳」,本指小腿,現在指肢體接觸地面的部分(古代叫「足」)。「字」,本義是生子,後來指文字。「走狗」,本是善跑的狗,含褒獎意味,現在指壞人和一切反動派的幫兇,意義和感情色彩完全變了。

引申義可以不只一個。有的時候,幾個引申義都是直接從本義引申出來的。例如「引」,本義是拉弓,如「引而不發」(成語)——拉滿弓卻不把箭射出去。因為拉弓好像是把弓弦拉長了,所以引申為「延長」,如「引吭高歌」(成語)——拉長嗓音高唱;因為拉弓是把箭導向後方,所以又引申為「引導」,如「引狼入室」(成語)——把狼引進屋裡(比喻把壞人引入內部);因為拉弓是向後拉,所以又引申為「退卻」,如「操軍不利,引次江北」《資治通鑑·赤壁之戰》)——曹操的軍隊情況不順利,只好退駐長江北岸。「延長、引導、退卻」都是直接從本義「拉弓」引申出來的。有的時候,幾個引申義不都是直接從本義引申出來,而是引申義又有引申義。

例如「朝(zhao)」,本義是早晨,從早晨引申為「朝(chao)見」,從朝見引申為「朝廷」,從朝廷引申為「朝代」。「朝代」這樣的引申義和本義「早晨」,距離已經相當遠了。但是不管怎樣遠,本義和引申義之間總有一定的意義聯繫。從「早晨」引申為「朝見」,是因為朝見的時間在早晨。從「朝見」引申為「朝廷」,是因為朝見的地點在宮廷。

一個本義可以有幾個並列的引申義,引申義還可以有第二代、第三代……,所以一個詞常有多種意義。詞有單義的,有多義的。單義詞大多屬於專名,如人名、地名、職官名、器物名、鳥獸名、草木名等。這些詞數量少,我們遇到的機會自然也少,遇到了也不難理解。多義詞卻不然,它大多屬於常用詞,是我們閱讀古典作品隨時都要碰到的。

未完待續……

推廣全民閱讀新時代!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起來,一起來讀書養性。

我們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玄幻言情、豪門總裁、穿越架空、仙俠奇緣、科幻網遊、都市異能、校園寵妃、職場娛樂、同人靈異等網絡爽文小說!

我們也拒絕聽書,聽書不利於思考,更容易被朗讀者、講解者帶動情緒。讀書的時候,喜歡哪一段,可以反覆咀嚼、品味。有感觸了,可以停下來慢慢思想,而聽書適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哪能聽得懂呢?

#古典文學#

相關焦點

  • 文言基礎知識:舉例說明字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個詞本來的意義,叫本義。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先有語言而後才有文字。一個詞,在沒有給它造字以前還可能有更原始的意義,不過那已無從考查了。我們所謂「本義」,指的是字形能夠說明、上古文獻也能夠證實的意義。從這樣的本義引申、生發出來的意義,叫引申義。
  • 高考複習:文言文實詞有本義和引申義,還有比喻義和假借義
    文言文實詞是文言文閱讀的核心。古漢語相比較現代漢語來說,其中一個不同點就在於古漢語是一個字一個詞,而現代漢語一般是兩個字一個詞、比如「妻子」,在現代漢語中就是一個詞,就是兩個人結婚後,女人是男人的妻子。
  • 小學如何學詞語之詞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
    詞是句中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詞義就是詞的意義。詞語的理解和運用一直是語文學習中的重點,也是考試的重點。了解詞語的構成,能正確讀出和寫出詞語,並且藉助一定的工具,理解詞語的意思。這樣才能很好的完成學習。詞是音和義的結合體,每一個詞語都表示一定的意義。這個意義即詞義。
  • 學M字母的本義引申義,many和much輕鬆分辨!
    現在我們從字母的形、聲、義來分析Mm字母本義引申義,同時從字母本義上分清many和much的區別,搞清miss除了錯過為什麼還有女士之意?不停地問為什麼?不停地解決心中的疑問!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果你有小孩見到此文,請把這種創新的思維教給他也許會影響他的一生!
  • zig和zag有何區別?學字母z的本義和引申義!
    zig和zag有何區別?學字母Zz的形、聲、本義和引申義來解決此疑惑!初高中Z開頭的單詞幾分鐘全部輕鬆記憶!象形記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Zz字母之形:Zz字母之聲:[zi:]Zz字母之本義: 閃電的樣子Zz字母之引申義:1.
  • Y字母的本義引申義!
    下面學Y字母的形、聲、本義引申義!Yy字母之形:Yy字母之聲:[wai]Yy字母之本義: Y分叉狀,表示道路Yy字母之引申義:1.字母 Y y象形分叉狀,表示道路:a)way[we]:起伏不平(w形)供人或動物(a)走,有分叉(Y)的路,組合引申義:n.方法;道路;方向;(大腦瞬間想像way與路的象形聯繫)相關組合詞:railway(n.鐵路),subway(n.地鐵;地下通道 )。
  • T字母的本義和引申義!
    tall與高象形聯繫)tall相關變詞:talent= tal(l)+ent(名詞後綴):表一個人知識、能力、品質高,組合引申義:n.天資,才能;天才,人才;talent show: n.業餘歌手演唱會;選秀節目talented:adj.有才能的,有才幹的;能幹的2.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
    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常考文言實詞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複詞、詞類活用等5大類,其中對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義複詞相對較少。二、一詞多義一詞多義現象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1.
  •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實詞考點,一詞多義現象與解題技巧點撥
    正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關鍵。閱讀理解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明確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其次要掌握一些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異義現象,再次,要了解文言句式的特點與用法。因此,梳理常考的文言實詞,總結答題技巧便很有必要。常見文言實詞的考查範圍,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通假字等。從考試的試捲來分析,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
  • 文言基礎知識:漢字的部首
    漢字的字形能夠說明字(詞)義,字的形、義是統一的。按照字的形體加以分類,同類的字算是一部,每部找出一個代表字作為一部之首,叫部首。漢字有獨體和合體的區別。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獨體,會意字和形聲字是合體。「人」部的字和人有關,「木」部的字和木本植物有關,同一部首的字和部首字所表示的事物或行為有關。因此,分析部首有助於我們尋求字(詞)義。下邊舉例說明一些部首的情況:1.人、兒之部(1)人部:人部的字表示人的類別、品德、行為等。
  • 文言基礎知識:複句(一)
    拿《列子·愚公移山》中一個複句說:「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和「山不加增」,各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它們都是單句。用連詞「而」把它們關聯起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是轉折複句。再用這個轉折複句作理由或根據進行推論:「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是推論因果複句。這個複句包括兩個層次、三個單句。複句中的單句叫分句。
  • 英語基礎寫作中,詞語的意義!
    011.詞的本義和專業①詞的本義(Denotation)即詞語的基本意義,指詞語字面的含義,用來表示客觀的、中性的表達。②詞的轉義(Connotation)指詞語的引申義,一般帶有聯想和感情色彩->例句1:The girl is thin\slender\skinny.->解析句子:thin表示「瘦的」是中性詞,屬於詞的本義;slender和skinny則分別含有褒、貶的引申義,可分別翻譯為「苗條的」和「皮包骨的」。
  • 四個被誤會千年的成語,本義無關風月,如今含義卻難以啟齒
    (歷史釋疑 第102期/奉天玉)看過《中國成語大會》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這要一個問題——酈波老師在給大家科普成語知識的時候,常常提到語義的訛變。歷史在不斷的發展,文化也在不斷的更新,因此很多人都認為語義的訛變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順其自然的接受就是了。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和一般動詞
    文言之路,追求坎坷,但意境深遠,值得我們一學。 你努力的樣子,只有自己知道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狀語 形容詞用作名詞
  • 中考前線|基礎知識8:「說明文+議論文+散文」閱讀
    基礎知識複習科技說明文閱讀【考點及答題方法】1、說明的對象:某物、某事理。 一般在標題、首括句或中心句中出現2、說明對象的特徵:抓文中關鍵詞3、說明的內容: 概括為:文段或文章說明了某物怎樣的特徵、闡明了怎樣的事理。
  • 文言基礎知識:反義詞
    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叫反義詞。例如:「行——止,疾一一徐,疏一一密,聰一一聾,休——咎,勸——懲,來一一往,虛——實,文一一質,表——裡,勝——負,君——臣,逆——順,盛——衰,消(滅)——息(生)」。如果一個詞是多義的,那它就可能有幾個不同的反義詞。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的使動、意動和兩者的辨析
    本章主要闡述形容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通過闡述辨析兩者的三點區別。知識可以啟發你的奇思妙想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文言中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跟它的使動用法不同。,如何辨析,尤其是一個詞,既可用作使動,有可用作意動,如何區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
  • 研究漢字應該知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漢字八畫是組成漢字的基本元素,是研究漢字的基礎,離開漢字筆畫去研究漢字,就像無源之水,空中樓閣,不可能詮釋漢字的最基本的本義。有的學者沉浸在古文字甲骨文中,依據出土的甲骨文去猜測或者說去推測漢字的本義,肯定是片面的。從甲骨文到楷體漢字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過程,漢字發生了質的變化,何況甲骨文挖掘的區域也不同,在沒有文字統一的那個時代,最後定格的漢字是參考的那個甲骨文,也難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