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的電影,能讓我看出好脾氣

2021-02-21 八角文娛

 提示:點擊上方"電影製片人"↑免費訂閱本刊

『電影圈最大的商業社群』

今天花了90分鐘的時間,終於弄明白一件事,

蔡明亮的電影,能讓我看出好脾氣。

《青少年哪吒》



先撿重點來說(捂臉ing)——

講真,第一眼看到女主的時候我就迷醉了。


甚至,我根本已經忘記她曾經出演過《將愛情進行到底》

 嗯,沒錯,因為徐靜蕾的關係,王渝文的美受到了大多數人的忽視。


所以你可能沒辦法想像,在1992年的時候,原來她是長這樣的……


 而且身材也是好到無可挑剔——

不瞞你說,這張動圖是本小編最喜歡的一張。


憑藉在本片中的出色表演,王渝文獲得了第2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想必大家都知道,由於喜愛運用長鏡頭,所以蔡明亮的電影大多都會稍顯沉悶——

在他的作品中,比起娛樂,你更能體會到什麼是等待。


不過這點倒是蠻符合我們平常人所經歷的青春。

沒有大起大落的偶像劇情節,卻又細膩的濃縮了你每一個身影。


在遇到阿哲之前,小康每日都還會乖乖上課。


但不可避免的,叛逆全藏在骨子裡。

「仙姑說,我們的兒子是哪吒三太子投胎轉世的。」


在聽到媽媽的這番話後,小康好像終於找到了他宣洩的出口。


然並卵,畢竟家裡還有個嚴厲的父親。


直到他在偶然間遇到阿哲——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混混,亦或是老師眼裡的壞學生。


這種人,除了功課,他什麼都做。

比如飆車。


打電動。


還有和朋友在一起的十八禁。


小康記得很清楚,第一次見面,阿哲就用一把大鎖砸破了他爸車窗的玻璃。


「很酷。」

當然,這是小編腦補的臺詞。


不過事實證明,阿哲的活法的確觸動了小康——

從補習班那裡拿到退回的學費以後,他便整日都在街頭晃蕩。


甚至,他還追隨著阿哲的腳步,寧願當一個跟屁蟲。


終於,打電動的時候,阿哲坐在了小康的身邊。

溫馨提示:請看這位少年略微發抖的手。


然而這份美好的感覺並未持續多久。

簡單來說,是因為一個女人。


是的,很不湊巧,這一天,小康跟蹤阿哲跟到了酒店。


雖然房內很是歡快的不可描述,

但樓下的小康卻早已氣急敗壞——

幾乎是毫無防備的,阿哲最心愛的摩託車就這樣被毀了。


而且小康走時還留下了這麼一串大字。


後來,直到看見阿哲惱火的樣子。

小康才總算心滿意足。


。。。。。。。。。

可能是小編孤陋寡聞了,原來同志片還能這麼拍啊?


其實給小編印象最深的倒不是這對基友情。

而是在大段大段的長鏡頭下,每個人物的形象。


比如小康的父親,雖說是嚴厲了點,但從某些不經意的小舉動中就能看出,這全都是愛。


還有小康,心理狀態的表現從不指望臺詞——

一支圓規。


又或是敲打一次玻璃。


就這樣,一個青少年的叛逆便全部都表露出來了。


而至於被小康所崇拜的阿哲。

看似無所事事,整日都以享受為樂。

然而當他一個人的時候,同樣也會因為迷茫而頹廢、不堪。


就像他家裡總會堆積的汙水。

上面時不時的就漂浮著一些舊物和廢品。


「我們離開這裡好不好?」

「去哪裡?」

「不知道。」——

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最苦悶的青春吧。


有人說,年少時無知,耄耋時不惑。

從無知走向不惑,這就是生命的一輩子。


所以啊,自我迷失它並不是一個可怕的物象,而是人在生活中必然會經歷的過程。

正如那些處在青春期的少年們,從來都充滿幹勁,只是不明方向,而已。


一句「倒黴」,一臉委屈。

可我們還是要為了未來而繼續探路,不是嗎?


最後——

雖說沒有特別戳心的臺詞和畫面,但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好似來過的路。

所以說,這樣拍青春,也挺好。

微信號:dianyingzhipianren

投稿郵箱:2914166835@qq.com(接收電影融資項目、文章投稿)

相關焦點

  • 《當代電影》|反叛與突破:蔡明亮電影的藝術邊界
    蔡明亮電影摒棄電影傳統經驗的徹底,已經達到讓我們質疑其作品電影性的地步。然而,正是這位堅守於突破傳統的作者,無限拓展著藝術邊界,讓我們得以看到電影不再稱為綜合性藝術的希望。我們可以不喜歡蔡明亮的作品,但我們不能不知道蔡明亮電影,不能不敬畏蔡明亮電影。他讓我們感受到電影之謂電影、人之為人的自由與獨立精神。「我是在大戲院看電影長大的小孩,從來也沒想到,有一天,我帶著我的電影離開了戲院。
  • 蔡明亮 | 一部電影不如一顆月亮
    你也許就會懂我的電影。」看蔡明亮的電影是需要耐心的。有人說,如果你能忍受電影裡沒有聲音的長鏡頭,慢到好像你懷疑錄像帶壞掉,那麼你可以去看蔡明亮的電影。沒有什麼驚人的感情或者轉折的劇情,有的只是平淡的如同電影外的生活,沒有愛情,只有人的欲望和孤獨。蔡明亮主張透過電影看到自己,看到瑣碎的人生。
  • 日子在大陸看不到蔡明亮:盜版流傳也好
    臺灣導演蔡明亮執導新片日子7日在臺北電影節閉幕首映,他也親自出席與媒體、影迷互動。蔡明亮獨自現身,兩位男主角都未能出席,李康生目前正在廣西拍片,亞儂弘尚希回到寮國之後,就因為疫情影響無法赴臺,蔡明亮受訪時大讚他們的表現非常棒,更特別點出亞儂雖是首次演戲,但已有大將之風。
  • 蔡明亮:我希望,大陸的盜版界從此沒有蔡明亮 專訪
    我是作者論信奉者,作品如何被使用,當然也在我的創作思考裡面。至於在何地、何時、何種形式放映、甚至何種票價,都自由得很,這是作者的自由。觀者也有做決定的自由:看或不看。有人就說:蔡明亮你是老大呀?不,我從不當自己是老大,我也不覺得觀眾是老大。所以我才跳出來跟盜我版、侵我權的人說:別碰我的電影!我的電影該怎麼用,是我決定,不是你決定。
  • 電影:蔡明亮《郊遊》,生活的背後
    ——屠格涅夫  (俄羅斯)電影:蔡明亮《郊遊》,生活的背後 蔡明亮的這種電影,愛的愛死,煩得煩死,照例是忍無可忍的長鏡頭,像去年畢贛小鎮青年的《路邊野餐》亦是,內容無聊,人物莫名其妙,氛圍悶得使人忍無可忍,至於劇情,倒是佩服豆瓣上有些人有板有眼的詮釋,我是說不明白,便在如此的調調中緩緩地煎熬,這何嘗不是生活,什麼時候會有現成的答案?
  • 蔡明亮:我沒有夢想,我只是一步一步自然而然走過來
    如果只用看待電影導演的眼光去看他,結果很可能令人失望。如果能拋開電影的邏輯,尤其是商業電影的邏輯,就能更純粹地看到蔡氏藝術實踐的內涵。蔡明亮怎樣看待電影?他為什麼會拍出《天邊一朵雲》那樣充滿情慾暗示及挑逗意味的電影?為什麼李康生幾乎成為他所有電影的母題之一?他如何回應桑塔格的「電影之死」?他的實踐為什麼是「作者論」的實踐?他所追求的電影之路到底是怎樣的?
  • 蔡明亮的「電影節神話」
    蔡明亮說,「我總以為一生能拍10部劇情片就滿足了,《日子》是我的第11部,這是上天給我的禮物。」蔡明亮總計10度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在整個華語導演領域內,只有張藝謀比他入圍次數更多,為12次(去年《一秒鐘》意外撤展,但仍計算在內)。在《日子》入圍了柏林主競賽後,蔡明亮說:「所以有人問會不會擔心《日子》沒獎?
  • 蔡明亮專訪:我沒法拍攝戴口罩的演員
    緊接著,他就把我深深吸引了,並成為了我內心的一種映射。他對於我的電影風格以及節奏貢獻了非常多。《手冊》:除了主演的身份,您也在這年的每部電影裡看到了他身體的變化。蔡明亮:正是通過《河流》這部作品讓我意識到他身體的變化給我帶來了多大的感動,以及這樣觀察他軀體的逐漸衰老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情。
  • 視頻 一起去美術館 「郊遊」 躺著看蔡明亮的電影
    本片曾獲得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蔡明亮憑藉此片獲得第5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而他的長期合作夥伴李康生也因此加冕金馬影帝。蔡明亮導演在展覽現場與「鳳凰藝術」交談時說到:「我覺得將電影搬進美術館會引起大家對電影行業的思考。電影究竟放在那裡?電影算是創作嗎?電影可以不那麼市場嗎?電影一定要迎合大眾口味嗎?電影是不是也可以分層次?
  • 國際知名導演蔡明亮新片遭惡意流出,蔡明亮另闢蹊徑痛斥搞鬼的人
    前不久《郊區的鳥》導演仇晟遇到的,就是自己的電影因為各種原因沒辦法按時在國內公映,而國外又根據合同辦事按時出了藍光,以至於出現高清音像製品都能買到了,國內還沒公映的尷尬局面(順便再次呼籲大家,不要上傳和下載《郊區的鳥》,再等等吧)。但蔡明亮導演這次遇見的,卻是樣片被惡意流出。
  • 誰敢侵權蔡明亮?
    的電影:「我看了七八年的盜版碟,怎麼說也是半個電影專家啦,蔡明亮求你別念經啦,有空你還是去拍部大家看得懂的電影吧!」他希望的,越多人看到當然越好,但前提是,這些人是影痴和影迷,是真正尊重且能看懂他作品的人。如果這樣的人很少怎麼辦?那沒辦法,蔡明亮可以接受自己的電影沒人看,總之,寧缺毋濫,知心人不必太多。
  • 《你的臉》亮相威尼斯,蔡明亮:能請得起劉德華,但依然只拍李康生
    此次,臺灣導演蔡明亮攜《你的臉》參與到了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單元,這已經是他第八次參加威尼斯電影節了,帶著他依舊個性獨立的電影以及永遠的搭檔李康生。蔡明亮應該是華語電影圈內最堅韌的導演了,希望他的「電影態度」能夠給華語電影帶來一些力量。
  • 「他的臉,就是我的電影」---蔡明亮《郊遊》自述
    點擊上方即刻關注「豆瓣電影」微信號 ↑ 終於盼到蔡明亮的新片
  • 臺灣導演蔡明亮首部VR電影殺青
    新華社臺北7月18日電(記者齊湘輝 何自力)臺灣著名導演蔡明亮執導的首部VR(虛擬實境)電影《家在蘭若寺》近日殺青。這是兩岸第一位華人導演以電影規格拍攝的VR影片。  在18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蔡明亮攜李康生、尹馨、陸弈靜、陳湘琪等演員亮相。
  • 蔡明亮:我不髒,不噁心,只是一名同志
    (右德羅.阿莫多瓦、左格斯範桑特)倘若有人問我中國有哪些同志導演,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關錦鵬,蔡明亮,楊凡等人了。 關錦鵬導演想必不用多說,一部《藍宇》就足以使他為眾人所知。但蔡明亮導演就不容樂觀了。上個月末就臺灣公投一事,蔡明亮導演為其發聲不少,出於喜愛便發了個朋友圈,後才得知大家對蔡導是很陌生的。蔡明亮,中國臺灣影視導演、編劇。生於馬來西亞,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專修電影與戲劇。畢業後從事話劇與電視劇、電影導演的工作。代表作品:《愛情萬歲》、《天邊一朵雲》、《河流》。
  • 蔡明亮「緝兇」:天涯海角你躲不過,希望盜版者向我自首
    因為能去柏林看首映的人很有限,一些媒體和片商曾經請求提供樣片連結,蔡明亮的製片答應了。蔡明亮猜測,盜版就是從這裡流出去的。蔡明亮在社交平臺發布的控訴文↑蔡明亮說:「我們確實存在一些疏忽,沒有打流水號,可是這是因為有信任感在,長期都是這樣子。媒體和片商想宣傳和買片,這個規矩行之有年了,沒想到規矩被破壞了。
  • 蔡明亮:電影應該是一種能夠改變世界現狀的藝術
    可他卻淡淡的表示,電影應該是一種能夠改變世界現狀的藝術,而改變的前提是,人心必須變得更加柔軟。「當這個世界變得溫柔了,人們就會願意看懂我的電影。」     { 一個溫柔的小編🍃 }第一次看蔡明亮的電影,源於一堂選修課,和一部118分鐘的《愛情萬歲》。在放映之前,老師善意提醒:「這部片子會讓你們大多數人感到沉悶、壓抑,甚至其中還有一些鏡頭可能會引起內心的不適,但我還是想要給你們完整地放完。」
  • 蔡明亮 • 郊遊
    提問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電影社(王振愷,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四年級、張以均,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三年級、蕭又瑄,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三年級、李明庭,語文與創作學系二年級)蔡導的電影進入美術館,中間有何過程?蔡明亮:我的電影進入美術館是因緣際會,是有點被誘發的。當電影拍到一定程度之後,開始有ㄧ些非電影界的,如藝術界、劇場界、美術界找我做作品。
  • 電影會等你長大——金馬獎影后包場的蔡明亮:《你的臉+光》
    鏡頭時間下25分之際,人都能睡一覺了,也可以回到青蔥年少的心情分享…老先生在銀幕上只是吹口琴,沒說話,其他的面目也一樣,有人睡覺,有人講了一些事,但整體都不是故事,觀眾凝視著那些臉,自己去想像、或是回憶起自己的故事,或是乾脆因為無聊而睡著了,蔡明亮覺得這樣都滿好的。「看我的電影可以生氣,也可以睡著,這是身為觀眾的自由。
  • 臺灣導演蔡明亮:拍電影是一種修行
    蔡明亮悠悠地回答:「如果你覺得電影很boring,它就是很boring,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你討論我電影的『慢』,怎麼不去討論別人電影的『快』呢?」「慢才看得到,看得到才能思考」這部獲得第70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的影片匯集了蔡明亮的「老班底」,延續了以往作品的「慢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