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廣州廣播電視臺出品的廣播連續劇《一路逆行》(又名《鍾南山》),經過主創團隊緊鑼密鼓的創作和精心的錄製於近日完成作品的製作,3月2、3、4日,在廣州交通電臺(FM106.1)每天20:00至21:00播出,同時也在製作單位廣東電臺音樂之聲播出。
3月2日、3日、4日晚上
20:00~21:00播出
可點解以下音頻收聽↓
鍾南山
一個熟悉而響亮的名字,
他是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17年前決戰「SARS」立下赫赫戰功的老英雄,
17年後當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兇猛來襲,
以84歲高齡臨危受命披甲上陣!
以鍾南山再度出徵為題材,主創團隊全力投入創作,該劇編劇由屢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著名編劇熊生民(筆名寓冰)擔綱,導演由國內廣播劇極富盛名的王銳執導,該劇的劇本經過不斷研討碰撞,數易其稿,最終完成創作!
在特殊時期,為了避免人員過多聚集,本劇採取創新錄音製作模式,導演通過微信視頻群,線上闡述導演構思、線上排練。借鑑影視劇配音的「單獨挑錄」方式完成每個角色的錄製,在專業的影視錄音棚裡,做到一個錄音師僅針對一個演員錄製,導演通過視頻實時網上執導。該劇劇中人鍾南山由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吳俊全飾演,另有著名配音演員季冠霖、伍鳳春、任傑、張璐、楊默、趙樹仁等分別演播劇中各類角色,該劇同名主題歌由熊生民作詞,馬國華作曲,廣東青年歌唱家李思音演唱。據王銳導演說:通過與主要演員多次協商,採取了這一創新方案,希望這次嘗試能夠探索出一條全新的廣播劇生產創作方式。
導演王銳隔空遠程視頻執導本劇↓
一起來看看「鍾南山」的演播吳俊全
錄製片段↓
再現南山精神的廣播連續劇《一路逆行》(又名《鍾南山》)問世
鍾南山,中華民族的脊梁!
他在記者招待會上,眼睛溼潤,哽咽說出:「有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感動了無數的人!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廣播劇《一路逆行》(又名《鍾南山》),所要展現就是南山精神!青松不倒,英雄氣貫長虹!謹以此劇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有他們在,勝利就與我們同在!
廣播劇《一路逆行》主創人員
編劇:熊生民
高級編輯 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現為研究會專家組成員 。1964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文編專業,同年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歷任組長、副主任、主任。1992年起任中國唱片總公司總經理、中國廣播藝術團總團團長、中國愛樂樂團團長。在中央臺文藝部工作期間與廣播劇結緣,早期作品有《南宮玲霞》《深情》、戲曲廣播劇《市長的秋天》《秦宮月》等。大量的廣播劇作品是在退休後完成的,其中有《代表中國》《希望的田野》《京城第一家》等多部作品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近兩屆獲獎的作品有《反腐第一槍》《永遠的更路簿》和《今生無悔》等。
導演:王銳
國家一級導演,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專家組成員;曾獲黑龍江省首屆「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執導的廣播劇《中國有個北大倉》、《中共中央在香山》、《父親的脊梁》、《大國工匠》等三十餘部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執導的廣播劇《烏拉草》、《濰縣集中營》等10部作品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鑑於作出的突出成就,三次獲得中國廣播劇最佳導演獎,並獲中國廣播劇導演傑出貢獻獎殊榮。
主題歌作曲:馬國華
一級音樂編輯,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副秘書長。三十多年來,他創作發表的歌曲以及各類的音樂評論文章一大批,出版個人CD專輯有13張之多,連續十三年獲廣東省音樂家頒發的「優秀音樂家獎」,是「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主題歌演唱者:李思音
李思音,國家二級演員,廣東歌舞劇院青年歌唱家。全國文化拔尖人才,「廣東省重大人才工程-廣東省特支計劃」文化青年英才,廣東省「新世紀之星」,廣東省優秀音樂家,中英文化促進會名譽副主席。
曾出版發行專輯《火花》《心自蓮花開》。擔任原創音樂劇《再見,1990》女一號。代表作品有《幸福家園》(榮獲2012年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沙灣月》《祝福新時代》(兩首作品榮獲了2019年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我們跟著你》《憶荔枝》。
鍾南山演播者:吳俊全
吳俊全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演員,1946年出生,1961年正式入伍,到了當時的成都軍區戰記話劇團演員,1963年獲得唯一的名額到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深造,1967年畢業,又返回成都軍區,到陸軍下放團,1970年返回文工團,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一個偶然的機會,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擔任解說員。40多年來,先後在數百部電影、上千部(集)電視劇中用語言塑造了無數熠熠生輝的劇中形象。尤其是用方言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配音,更是家喻戶曉,被稱為影視界的「奇才」。
吳俊全還能同時為影視劇中的各種人物配音。在30集電視連續劇《小景胡同》中,他同時為劇中10多名演員配音,表現了非凡的藝術功力。為外國影視片配音也是吳俊全的一個擅長。他先後為著名電影《馴火記》、《斯蒂爾傳奇》、《血戰大西洋》、《中途島之戰》、《埃及豔后》等40多部外國大片的男主角配音,其精彩的表演為影片增色不少。參加廣播劇主演的劇目有:《飛躍黃河》、《中共中央在香山》等。
郝林演播者:任 傑
任傑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主持人,2014年度全國播音員主持人金話筒獎獲得者。曾主持的《開心時刻》、《廣播故事會》節目獲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十佳欄目獎。錄製了長篇小說《佳期如夢》、《杜拉拉升職記》、《舞者》、《相伴》、《大魔術師》、《雲中歌》、《李春天的春天》、《風雨濃胭脂亂》、《與你有關的我都深愛著》、《流經存在的邂逅》、《鰈魚計劃》、《雪擁藍關》《六十章蜜方》、《王招君》、《我的美女老闆》等作品。其中《雪擁藍關》獲得中央臺播音作品一等獎。參演的廣播劇《紅飄帶》《中國船長》《呦呦青蒿》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鄺惠妹演播者:伍鳳春
國家一級演員。北京著名配音演員,配音導演,主要從事進口院線電影和迪士尼作品的導演和配音工作。
迪士尼動畫導演作品:《超能陸戰隊(連續劇)》《米奇妙妙車》《人猿泰山》《高飛家族》《超能陸戰隊》《榮耀家族》《亨利小怪獸》《明日小子麥爾斯》《唐老鴨俱樂部》《汪汪一對寶》《瓜瓜與小豆》等。
伍鳳春女士還與國內多位著名廣播劇導演合作,擔綱廣播劇的播音創作工作,先後有多部作品被評為國家「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其中包括:《紅飄帶》,《我有一片陽光》,《雪域彩虹》,《我的母親曾志》,《遠方的橋》,《永遠的「更路簿」》,系列劇《生死關頭》,《「事兒媽」宋小娥》等百餘部,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廣播劇專家評析最佳女演員獎」。
伍鳳春女士還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合作完成《安娜·卡列尼娜》《罪與罰》《馬丁·伊登》《漂亮朋友》《共和國血脈》《臨危受命》等小說的演播工作。
老吳演播者:趙樹仁
一篇好的總結,除了內容充實、重點突出、語言準確、條理清楚外,還應有一個好的開頭。一個好的開頭,能先聲奪人,激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使之欲罷不能。反之,如果開頭寫得不好,就會倒了讀者的胃口,使之產生厭倦和不快。所以掌握好開頭的寫作方法,對寫好總結是至關重要的。
李少芬演播者:廖 菁
中國廣播藝術團演員、譯製導演、配音演員,自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從事配音藝術,至今錄製過數千部(集)電影、電視劇。從事配音工作20年來,曾在數百部集外國影視片中擔任女主角,她全身心地用自己的聲音語言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不同身份、不同年齡、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曾擔任美國大片《指環王》三部曲、《星球大戰》之"複製人的進攻"及"西斯的復仇"、《黑客帝國Ⅱ、Ⅲ》、《諜海計中計》、《怒海爭鋒》;法國影片《漫長的婚約》;俄羅斯影片《星星》;日本影片《哭泣的拳頭》和韓國影片《野蠻師姐》等譯製片的配音導演工作,又擔任了我國首次引進的德國電影巨作《火線戰將》的譯製配音導演工作。
【來源:廣州交通電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