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都愛看美食港劇
那些經典的TVB港劇似乎總與美食有著不解之緣,《金玉滿堂》中歐陽震華與陳妙瑛因為廚藝比拼結仇,結果結成一對歡喜冤家;張智霖和謝天華在《魚躍在花見》裡兄弟反目,卻終也在比拼料理技藝的過程中釋然。《美味天王》裡的古天樂為了與已經銷聲匿跡的廚神一決高低,在不斷尋找的過程中也因此邂逅真愛。
我們會被劇情所吸引,肯定不是為了學菜譜,更多可能是因為港劇裡設定的情節容易讓人產生代入感。競技的魅力是讓人嚮往的,觀眾也很受用,而用美食情節所刻畫出來的人物關係更加使人印象深刻。美食本身就是幸福的,還能造就出愛情友情人生信念,這也是美食作為影視題材一直被大眾喜聞樂見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我們總是對熒幕中那些會做菜的男人止不住的讚賞,覺得他們手起刀落間都在發光,畢竟,對待食物都這麼嚴謹用心了更何況是對人呢?
現實版的香港資深名廚來到眼前
見到李文基先生之前,我們一直對這位粵菜大廚的形象做著各種猜想,網上甚少他的照片,這讓得知當晚將在汕頭龍光喜來登中餐廳進行一場精彩廚藝比拼的我們更加好奇。」入行快40年了,應該是個花甲古稀的老者吧?說不定還是個慈眉善目的胖子呢?...」
(左為採悅軒中餐廳主廚李夥泉先生,右為香港資深名廚李文基先生)
當李文基先生步入拍攝場地的時候,我快速地打量一番,然後不禁暗自嘀咕:嗯,這確實像是TVB節目中走出來的人物,梳著乾淨利落的背頭,體型很FIT,氣質沉穩,但更像一位成功睿智的商人。要說他是廚師,只能不得不說這是一位自帶偶像氣場的大廚。
(李文基先生與香港藝人楊英偉)
李文基,世界御廚鮑魚大王楊貫一的入室弟子,香港資深名廚,人稱基哥。
基哥既擅煮鮑參翅肚,小菜粉面也不在話下,點心同樣讓人拍案叫絕,最得人心的是菜式不花俏,卻碟碟見真章,其所經營的「灣仔人家」曾名揚海外,目前經營著富嘉閣及富家粵菜,受到新老客戶的青睞。
這次基哥攜一眾香港食友來到潮汕進行為期三天兩夜的美食之旅,落腳點便選在汕頭龍光喜來登酒店。而本次行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與喜來登採悅軒中餐廳主廚李夥泉先生為香港食客們的晚宴各呈現一道創新菜式。
香港食客們的潮汕胃
製作菜式前,李文基先生跟我們說道,他已經來過很多次潮汕了,香港人很喜歡吃潮州菜這點毋庸置疑,但他本人最喜歡潮州的翻砂芋頭,他的原話是:潮州的芋頭是最好吃的。
李文基先生在當晚帶來的創新菜式,與李夥泉先生一樣,都是以潮汕菜作為基礎,融合粵菜的烹飪手法,一來為了與東道主致意,二來也可以滿足這些香港食客們的潮汕胃。
帶著硬骨的雞仔,冷漠地躺在案板上。
此時變身脫骨大師的李文基先生手起到刀落,三下五除二,像施展某種柔術,骨脫完了,雞溫柔了。
將起好的雞肉放入盆中,加入豆粉、生油、魚露、醬油一同拌勻,入味。
調味好的雞肉與切好的方魚放入鍋中熱炒,依次加入生薑(去除腥味),再加入正宗的普寧豆醬(提升鮮味)。
因為需要同時準備50位食客的份量,李文基先生雙鍋同時炒制,像一位掌控全場的魔術師,引得在場各位一片驚嘆稱讚。
最後加入本地土芹菜,燜燒片刻,這整道方魚豆醬焗雞球就完成了。
暖系的色調,溫柔的雞肉,令人味蕾全開的縷縷香氣,這一刻白盤子上所有構建的美好,全因李文基先生這一身沉澱多年的精湛手藝。
另外一邊,喜來登採悅軒中餐廳主廚李夥泉先生也在做著精心的準備。
新鮮的海皇斑魚、香米、濃湯一一擺放案前。
只見李夥泉先生手起刀落,快速把魚鱗起淨,然後開肚取出魚的內部東西,清洗乾淨。
去掉魚骨,取用魚肉切成薄皮,魚肉片好清洗乾淨接著用加入少量生粉和油用筷子攪拌均勻。
將魚肉依次擺放整齊,待用。
備好的香米被炸製成至金黃色,瀝乾油後色澤誘人。
然後將炸好的香米全部倒入燒好的石鍋中
此時片好的魚肉平鋪在上,撒上一些點綴的蔥花,迎接最神聖的一步到來。
用瑤柱等珍材熬製而成的濃湯隆重登場,淋入石鍋的那一刻,在場圍觀食客們的驚奇反應與鍋中沸騰景象如出一轍。
李夥泉先生說道,這道步驟是點睛之筆,要用湯的鮮味來帶出魚肉的美味,不僅視覺好看,口味上更是備受褒獎。
我們喜歡美好的劇中情節,更應該喜歡真實的劇外人生
高手過招,一般都在談笑風生間完成,過程中沒有多餘的客套謙讓,不拖泥帶水,雙方憑藉著紮實的基本功和嫻熟的技巧,在眾人面前一氣呵成。
熒幕前的廚藝對決被搬到現實中來,這直觀的感受讓人意識到美食不僅能作用於味蕾,而且能作用於高手之間,地域之間的美好交流。
李文基先生幽默的自我調侃,與食客間像街坊一樣交流炒菜心得,最喜歡吃尋常的街頭小吃,這些行為都與熒幕前刻畫的廚神形象大有不同。但現實中的高手,更符合人間是熱騰騰的設定,不是嗎?
我們愛港劇中總讓人撩撥心弦的情節,卻更喜歡這樣接地氣的幽默大廚。
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沒有曲折的背景故事,一場來到潮汕的美食之旅,說走就走,兩位大廚的創新烹飪,想做就做,目的純粹,肆意灑脫,這才是劇外人生該有的模樣。
感謝共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