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相伯,是今天的復旦大學的創始人。
他一生都在嘗試挽救這個即將傾塌的國家,
遊走於各國之間,為中國謀取利益。
一生當中足足經歷了五個皇帝的變遷,六個民國總統的接連上任。
可惜在當時卻不被時人所理解,被罵作了一個賣國賊。
連他的母親,都不信任他,直到死都沒有原諒馬相伯。
馬相伯,出生在1840年,正是清朝末年。
他從小便是天資聰敏,同時有著一個好奇求知之心,
對於不了解的東西,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因此他的父母,便早早的送他去私塾讀書,滿足他的求知慾。
馬相伯進入私塾之後,竟是如魚得水般歡樂。
雖說他比同學都要小得多,但是在學習進度上,
是絲毫不亞於年齡比他大的學生。
有些古人晦澀難懂,尋常人抱書苦讀,仍是不得其解。
但是馬相伯只需稍稍看上幾遍,便是可以倒背如流。
這也使得他倍受私塾老夫子的喜愛。
等到年齡稍長一些,馬相伯便是不滿意私塾能教給他的學識了。
他如同一隻羽翼初生的雛鷹,迫不及待地想去天空中翱翔。
於是馬相伯想離開家鄉去求學。
但是父母並不同意,覺得他還小,這般做就是在胡鬧。
但是馬相伯受到求知的心的引導,
竟是依靠這驚人的毅力,用雙腳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上海,
開啟了他新的求學之路。
當同窗還在苦苦研究白話文的時候,
馬相伯已經學會了八個國家的語言,可以說馬相伯非常的有語言天賦。
在31歲的時候,馬相伯被徐匯公學邀請去當校長。
因為馬相伯天資聰慧,又是學識淵博,受到了許多人的讚賞。
當時正值洋務運動,李鴻章知道馬相伯的才能,便是邀請他一起革新。
馬相伯有著古代文人的風骨,有報效祖國的壯志。
於是欣然答應,辭去了校長的職務加入了革新派。
當時洋務派在籌辦新軍,軍費的支出十分龐大。
馬相伯見到了這個情況之後,提議可以從西方銀行貸款,並為此奔波。
馬相伯因為精通多國語言,又對西方的文化比較了解。
美國銀行的主事人,對馬相伯也是十分的欽佩。
在馬相伯的個人魅力之下,有二十多家美國銀行,
願意提供貸款,馬相伯籌款五億多。
但是好心並不一定有好報。
當時的晚清政府,否定了馬相伯的努力。
他們覺得美國不可能如此好心,願意提供如此多的資金幫助,
一定帶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目的。
而作為籌款方的馬相伯,肯定是和西方相勾結,
想要謀奪國家利益,馬相伯是一個沽名釣譽之徒,
所作所為實際上就是賣國。
馬相伯對此是百口莫辯,心中也是十分悲苦。
想不到自己為了國家的發展,遠渡重洋,籌款如此之多,
卻被認為是一個賣國賊。
馬相伯的心,涼了。
於是馬相伯離開了政界,馬相伯想到,
想要拯救中國,只要從教育入手。
只有打開了民智,才能真正的挽救這個國家。
於是馬相伯建立了一所私立大學,叫做震旦大學。
看著馬相伯的名字,許多學子慕名來到震旦大學求學。
後來校內的天主教徒把馬相伯架空了。
於是馬相伯又再次籌款,建立了復旦公學。
北京大學的校長蔡元培,就是馬相伯的弟子之一。
馬相伯為了能讓國家富強起來,一生嘔心瀝血。
卻不想在晚年看到了日本侵華的景象,
一時之間悲憤之極,便就此而去。
這樣的人,才是中國的棟梁。
李鴻章之類的人,在馬相伯面前,也只能給他提鞋。
參考文獻:
《馬相伯先生文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