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澳大利亞博主誇我們中國被澳媒批,卻被海外網友力挺!

2021-01-11 深藍銳評

文/海鷗

今天的我們中國舉世矚目、璀璨四方,隨著我們中國的不斷崛起強大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人們來我們中國留學、做生意、甚至定居,來學習我們中國文化與發展理念等。

很多國外友人都能深刻的感受到我們中國的快速發展進步、我們中國的優良人文環境及優秀深厚的文化內涵等。

在我們中國生活過或真正了解今天我們中國的國際朋友們都大誇特誇我們中國,客觀公正的評價我們中國,把我們現在中國的真實面貌介紹給全世界,把我們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播向全世界。

這些國際朋友對我們中國的誇讚及客觀公正的評價不但直接打了那些無端指責、抹黑我們中國,別有用心之人的臉。也從某種角度成為了我們中國文化、中國形象的「傳播」大使!

但總有一些險惡用心、圖謀不軌的人對說我們中國好的人進行無端攻擊與批判,最近一位澳大利亞博主因誇讚我們中國就遭到了澳大利亞媒體的無端批判,但這位博主卻被眾多海外網友力挺:沒毛病!

大衛(圖自國際在線/@萌叔大衛老師)

據國際在線,大衛在中國待了10多年,一直從事英語培訓工作。已經非常適應在中國生活的他,回到澳大利亞後,感到非常的不習慣。

就因為誇了幾句我們中國,卻被澳媒記者批評「奉承中國」。

視頻截圖(圖自國際在線)

據報導,大衛在不久前的一段視頻中抱怨說:可能我待在中國比較長時間,我來澳大利亞的時候有(經歷)一個東西叫逆向文化衝擊,就是非常適應中國的生活方式,來到澳大利亞反而覺得非常不方便。

視頻截圖(圖自國際在線)

除此,大衛在視頻中舉出一些中澳兩國差異的例子。但,讓大衛沒有想到的是,就因為這則視頻,他被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記者「掛」在推特上,對方還指責他「抨擊澳大利亞,刻意迎合中國」來博關注。

雖然大衛遭到了澳大利亞媒體記者的「批評」,但也受到了眾多海外網友的力挺!

海外網友們紛紛留言:「他說的沒毛病啊,我也在中國生活過,快遞效率很高,高鐵也很贊。」、「大衛吐槽的那些不方便是很客觀的普遍共識。」、「他沒有捏造任何事情。他說的絕對是真的。」等等。

點讚,大衛!力挺,大衛!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記者的別有用心,甚至也可以看出澳大利亞政府的居心不正。

多年來,澳大利亞都是美帝國主義的一個鐵桿跟班與傀儡國,除了在美國的海外軍事行動中讓澳大利亞士兵充當炮灰,在其他層面,愚蠢的澳大利亞更是樂此不疲的心甘去做美國的打手、爪牙與炮灰。

比如,美國抵制我們中國華為,澳大利亞同樣也興致勃勃,比美國的所有盟友都帶勁。美國無恥卑鄙的無端抹黑、污衊我們中國,澳大利亞同樣也對美國隨聲附和,對我們中國使壞。

除了澳大利亞政府,很多澳大利亞媒體也對澳大利亞政府隨聲附和。

但筆者要說的是,這樣的澳大利亞終究會得不償失、自作自受與自食其果,終究會為自己的愚蠢與無恥付出代價!

因為在今天新時代的國際格局下,美國自己都泥普薩過河自身難保,更別說美國的愚蠢小跟班澳大利亞了。

最後再次點讚誇讚我們中國的大衛、客觀公正評價我們中國的大衛,力挺大衛!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博主因誇中國被澳媒「掛」 海外網友力挺:沒毛病
    就因為誇了幾句中國,卻被本國記者批評「奉承中國」,這令來自澳大利亞的視頻博主大衛最近有些「火大」。(回到澳大利亞的大衛,圖片來源:@萌叔大衛老師)大衛在中國待了10多年,一直從事英語培訓工作。已經非常適應在中國生活的他,回到澳大利亞後,感到非常的不習慣。
  • 視界| 因誇中國被批「阿諛奉承」 這位老外不服氣
    就因為誇了幾句中國,卻被本國記者批評「奉承中國」,這令來自澳大利亞的視頻博主大衛最近有些「火大」。  他在不久前的一段視頻中抱怨說:「可能我待在中國的時間比較長,我來澳大利亞的時候有(經歷)一個東西叫逆向文化衝擊,就是非常適應中國的生活方式,來到澳大利亞反而覺得非常不方便。」
  • 放棄澳洲綠卡毅然回國,這位90後新疆姑娘,讓澳媒「酸了」
    又傳來一個好消息,澳大利亞這回「酸了」。幹得漂亮,澳大利亞大學碩士、澳媒記者毅然放棄澳洲綠卡回中國,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令人心情愉悅的新聞了,她叫趙閆,一位90後新疆姑娘。13年就考入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還順利拿到綠卡,隨後成為了一名記者,直到有一次她和紐西蘭等記者朋友一起來到中國的西藏,、青海、新疆等地進行採訪,她發現家鄉的變化超乎了她的想像,也就在這一刻她決定要把家鄉的農產品賣到內地去,賣到國際上。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南方+11月20日訊】11月19日,澳媒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澳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澳大利亞找遍全球都找不到可以替代中國的國家?
  • 澳政客:「抵制中國貨」,澳媒打臉:將帶來災難
    澳媒:中國是澳大利亞在進口方面的重要夥伴 針對澳大利亞政客保琳·漢森宣稱的「抵制中國貨」,澳大利亞某媒體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稱在進口貿易方面中國是澳大利亞的重要夥伴
  • 中國暫停進口澳大利亞維州原木,澳工會:都是因為政府糟糕的外交行為
    消息一出,有澳媒又開始藉機炒作,宣稱「中國對昆士蘭州的原木禁令已延伸至維多利亞州」,還稱這是中澳之間緊張關係的最新升級。來自澳大利亞建築、林業、海事、採礦和能源工會(CFMMEU)事業部副主席布拉德·科茨(Brad Coates)更是焦慮表示,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聖誕節或是明年,肯定會有大量的失業和停工。他認為,都是因為政府糟糕的外交行為,才導致這一局面。
  • 鐵了心與中國唱反調?澳大利亞又有新動作,澳媒卻冷靜不下去了
    自從美國實行對華打壓手段後,作為美方盟友的澳大利亞也緊跟其後,先是宣布全國禁用華為設備,然後在整個疫情期間,不斷給我國潑髒水,還提出索賠的無理要求。如今澳大利亞又有新動作了,據環球時報消息透露,澳大利亞聯邦警察局公開宣布,對中文名為楊怡生的墨爾本男子提起訴訟,稱對方與外國情報部門有聯繫。
  • 澳媒瘋炒「中國密審澳籍華人」 專家:與大選有關
    針對澳媒再次一蜂窩炒作「中國幹涉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8日重申,在國際關係中,中方一向堅決主張相互尊重彼此主權,互不幹涉內政。中國學者於鐳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澳媒現在重新熱炒這一話題,和5月的大選關係頗大。
  • 視頻|澳政客果然開始鼓吹"抵制中國貨"!澳媒秒打臉
    12月1日報導,中澳發生貿易爭端之際,澳大利亞前參議員、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公然鼓譟「抵制中國貨」,引起澳輿論關注。兩位學者認為,如果澳中關係(指經貿關係)徹底瓦解,並結束雙向進出口,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損失對澳大利亞來說將是災難性的,但對中國的影響就像是被蚊子叮了一口。
  • 中國諷刺漫畫再次觸動西方神經,澳媒辯駁:我們是美國最大盟友
    近期有關中澳關係的新聞中,最火爆的莫過於中國漫畫破防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令後者氣急敗壞到惱羞成怒。而這似乎是中國諷刺漫畫走向國際的起點,最近,《環球時報》又發布了一張構圖頗為有趣的漫畫:牆壁前站著一隻袋鼠,但是當光線照到袋鼠身上再投射到牆壁上的時候,映出的卻是一個鷹頭。寓意很明顯,澳大利亞正在被美國、被白宮所操控。對此,不少澳媒進行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駁斥。
  • 為啥澳大利亞不斷招惹中國?美媒解讀有意思了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澳大利亞近年來頻頻在對華問題上「反覆橫跳」,時而挑釁,時而說起軟話,意圖保下和中國的生意往來。兩屆澳政府為何都這麼擰巴?美媒注意到,澳政客這是急著向美國證實自己的價值呢……12月1日,美國《紐約時報》在文章中給出了以下發現:過去幾年,澳大利亞一直衝在「反華」前線,第一個禁了華為5G技術,最早通過意在遏制中國影響力的所謂反外國幹預法,第一個不懷好意地煽動調查新冠病毒源頭。
  • 澳媒用中國成語批澳政府:我們就是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澳大利亞《商界新聞》12月8日文章,原題: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 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0%的關稅。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
  • 美國會騷亂現場現澳大利亞國旗 澳網友開始反思
    來源:海外網美國會騷亂現場出現澳大利亞國旗(圖:《每日郵報》截取自推特)海外網1月7日電美國國會當地時間6日爆發激烈衝突,有外媒發現,在一片混亂的美國旗海中,竟然出現一面澳大利亞國旗。然而,這一幕卻讓澳大利亞網友陷入反思。到底什麼情況?
  • 中企投資巴新漁業,澳大利亞又犯疑心病,澳媒擔憂:領土會被侵佔
    因為中國針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採取了反傾銷手段,被澳大利亞認定是一種報復手段。澳大利亞就試圖從各方面給中國「挑刺」。不得不說,澳大利亞媒體可真是「夠無聊。」澳大利亞新聞網13日在報導中指責,中國企業的投資其實是在變相佔領澳大利亞領土。
  • 澳媒:澳大利亞或成為美國海軍對抗中國的重要基地
    為與中國對抗,美海軍重建「第一艦隊」,澳媒:澳大利亞可能成為重要基地澳大利亞海軍基地[環球網軍事報導]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3日報導,澳大利亞很有可能成為重建的美海軍「第一艦隊」的重要基地。
  • 以為中國會被嚇到?澳媒揚言澳打算報復中國,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中國媒體有關部分商品反傾銷的一篇報導,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時任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和總理莫裡森相繼對上述報導表態。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導和熱烈討論,同樣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11月末,澳媒爆料所謂「數十艘煤炭船在華滯留」的傳言,使澳煤炭產業的不安達到了頂峰。而在此後,澳媒不斷揚言要打算報復中國,以為中國會被嚇到?據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這幾天,因為一系列對華出口問題,澳大利亞陷入了焦慮。對於中澳經貿現狀,澳大利亞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 澳媒厲害! 你成功的讓澳洲華人不敢上街了
    如今,澳媒不遺餘力、火力全開,努力地為大眾傳播著這樣的觀點:中國人傳播了病毒中國人拿走了澳洲的防護用品送到中國中國人造成了澳洲疫情蔓延的局面這些表述,刺眼,扎心!請澳大利亞媒體停止針對種族的報導袁祖文 雪梨澳大利亞媒體的做法阻滯了新聞業的發展,現在它充其量只不過是宣傳機器!它沿襲了「指責中國人和中國」這種美國民粹主義的政治言論,和波林·韓森(Pauline Hanson)這類極右翼人士如出一轍。 令人失望的是,澳洲的主流記者正在毫無證據地推動針對中國的事件。
  • 澳媒:中國並不完美,但我們需要
    懷亞特表示,認為澳應該「只同那些與我們價值觀相同的國家」保持緊密關係的主張,是荒謬的。他說:「中國絕非一個完美國家,但沒有哪個國家是完美的。」「澳政府之前一直嫻熟地解決雙方分歧,無論是人權還是領土爭端。我們一直保持著坦誠而又相互尊重的關係。只是到了近年,一些評論家和民選代表才認為,我們需要花更少的時間來培養這種關係,花更多的時間來攻擊我們的主要貿易夥伴,因為他們沒有與我們相同的價值觀。」
  • 澳上WTO狀告中國,不料被華反將一軍,澳媒:中國早一步把澳告了
    不僅如此,澳大利亞在這起事件中還存在明顯的程序不當的問題,根據中國貿易談判代表的說法,澳在2018年便對華為等中企下達了禁令,但卻始終沒有將其禁止中國運營商的正式決定通知世貿組織,也沒有公布任何的官方文件,中國只能通過澳政府的新聞稿,來最終確定相關中企遭到封殺的事實。
  • 澳媒眼紅:我們遭「不幸」,他國趁機「瓜分」中國市場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眼下,其他國家如何同澳大利亞盡情共享中國的牛肉(市場)?」多種澳大利亞商品對華出口遇阻,只能眼睜睜看著市場流失,競爭對手蓄勢待發。這讓澳媒眼紅了。至少有60個國家將中國列為它們的第一大出口市場。除了需求很大的阿根廷,還有俄羅斯、印尼、韓國和巴西等。他們都想從澳大利亞這裡分一杯羹。在澳大利亞被迫尋找新客戶之際,其它國家已準備好填補這個全球最大市場的空白。」文章總結道。澳大利亞牛肉首當其衝。澳農業部數據顯示,今年9月,澳大利亞對華牛肉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