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政客:「抵制中國貨」,澳媒打臉:將帶來災難
而就在此特殊時期,澳大利亞前任參議院、「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竟大言不慚,公然鼓吹要「抵制中國貨」,他的這番言論引起了輿論的關注,對此,澳大利亞某媒體發表了一篇文章瞬間將其打臉,文章中分析了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為何註定會失敗,並指出若「抵制中國貨」將會給澳大利亞帶來災難般的後果。
-
澳政客鼓譟"抵制中國貨" 澳媒列數據發現:註定失敗
(圖:Getty) 海外網12月1日電 中澳發生貿易爭端之際,澳大利亞前參議員、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Pauline Hanson)公然鼓譟「抵制中國貨」,引起澳輿論關注。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以《為什麼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註定會失敗》為題刊文指出,這種做法將給澳大利亞造成災難性後果。 全文摘編如下: 在澳中關係陷入緊張之際,漢森關於「抵制中國貨」的言論贏得部分輿論的支持,但這種做法註定要失敗,還會重創澳大利亞自身利益。
-
澳媒拉清單,稱41家企業有中資背景,鼓動抵制後被怒斥:愚蠢做法
此話在前段時間,被看作是中澳貿易關係走向破裂時,莫裡森的對華態度,稱不會因為中國的貿易施壓而改變其政策立場。但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其立刻推翻了這個立場,只不過在多番言語向華示好不奏效之後又原形畢露。而今天這個「好面兒」的國家又開始了新一輪政策,但被其國內學者稱之為:愚蠢做法,無異於自殘!
-
駐澳大使採訪遭澳媒斷章取義:不存在所謂「經濟脅迫」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澳媒一篇新聞報導,竟成了近日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外交風波的導火索。《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的那篇報導,一開頭就頗具誤導性:「中國大使警告莫裡森政府,其對新冠的獨立調查可能引發中國消費者抵制到澳大利亞的留學旅遊,及牛肉、葡萄酒等受歡迎的農產品出口銷售。」
-
澳反華議員鼓吹「準備和中國開戰」,難道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嗎
據觀察者網12月30日報導,澳自由黨籍參議員、前陸軍少將吉姆·莫蘭在採訪中宣稱,中國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所以澳政府應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準備和中國開戰。除莫蘭外,臭名昭著的反華智庫澳戰略研究所在近期煽動「對華開戰」。
-
澳政客反華言論,將澳大利亞推上絕路
導讀:近些年中澳關係迅速惡化,澳大利亞作為美國忠實盟友,在諸多問題上和中國反著來,這已經嚴重傷害到了中國人民的心。有媒體指出,澳大利亞的反華言行為,不僅讓中澳關係日益緊張,澳大利亞也在貿易領域付出了代價。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近日,澳媒提醒本國和其他國家記住中國的一句古老成語,「有時你必須殺雞儆猴」。並稱,問題是在這句成諺語裡,對於澳大利亞而言,下場很慘的是那隻雞。「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這是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莫裡森表示,他別無選擇。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近日,澳媒提醒本國和其他國家記住中國的一句古老成語,「有時你必須殺雞儆猴」。並稱,問題是在這句成諺語裡,對於澳大利亞而言,下場很慘的是那隻雞。「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這是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莫裡森表示,他別無選擇。
-
美唆使澳把鐵礦石當遏華「核武器」,澳政客:加徵關稅讓中國出血
然而在此背景下,一些澳洲政客卻是不怕事大再添一把火。近日,澳洲前貿易部長馬特·卡納萬發出呼籲,要求將對華出口鐵礦石提高1%的關稅以試探中國的底氣。卡納萬甚至還喊出口號,澳洲不能對中澳貿易現狀繼續視而不見,一定要還手讓中國付出代價。卡納萬認為,1%的加稅能讓中國出血,為澳洲每年多帶來超過8億美元的收入。
-
中澳關係又變惡,全澳要抵制「MADE IN CHINA」?
12月1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中引用了有關澳軍對阿富汗兒童暴行的漫畫,這也引起了澳大利亞的不滿。據路透社報導,這張漫畫上的內容描述的是一名澳大利亞士兵將匕首架在了一名阿富汗兒童的脖子上。莫裡森說,澳大利亞方面正在尋求刪除趙立堅30日發布的這張「令人反感」的圖片。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南方+11月20日訊】11月19日,澳媒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澳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澳大利亞找遍全球都找不到可以替代中國的國家?
-
澳媒瘋炒「中國密審澳籍華人」 專家:與大選有關
針對澳媒再次一蜂窩炒作「中國幹涉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8日重申,在國際關係中,中方一向堅決主張相互尊重彼此主權,互不幹涉內政。中國學者於鐳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澳媒現在重新熱炒這一話題,和5月的大選關係頗大。
-
去WTO狀告中國,澳媒卻突然發現,中國早就把澳洲告了
,澳媒卻突然發現,中國早就把澳洲告了 前段時間,澳大利亞就中國商務部對原產於澳洲的大麥徵收關稅的情況,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發起訴訟,請求WTO能對中澳之間的「貿易爭端」進行幹涉和調查。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在澳大利亞狀告中國僅兩天之後,澳媒就收到了一份機密的文件,文件顯示中國早在2019年的時候就因華為在澳大利亞市場受到「歧視」,先一步把澳大利亞給告了。
-
澳媒催促莫裡森,別等美國,等也是白等
最近因為中澳貿易出現的問題,讓澳大利亞焦慮不安,加之如今美國已經「更新換代」,也促使澳大利亞開始絲毫,自己曾經為川普政府鞍前馬後的行為是否值得。澳大利亞媒體提醒澳政府把握時機最近澳大利亞對話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拜登勝選為莫裡森改善澳大利亞與中國的糟糕關係帶來機會》的文章來提醒澳大利亞政府需要重新考慮與中國的關係了。文章當中指出,莫裡森此前曾強調地區聯繫的重要性,但是卻忍不住配合川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
-
環球時報社評:澳議員籲抵制中國貨,好大的口氣
澳大利亞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領袖漢森星期一呼籲抵制中國生產的聖誕節產品,她和同僚表現出連紙老虎都說不上、只能稱為紙貓式的狂妄。他們讓澳大利亞看上去有點像中國網絡上的奇葩網紅馬保國,一本正經地斥責中國要「耗子尾汁」(好自為之)。
-
起底澳反華智庫:為金主炮製謊言 還替蔡英文搭「戲臺」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8月29日電當地時間27日,一些澳大利亞媒體注意到,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參加了一個智庫活動,她在講話中鼓吹所謂「臺澳關係」,詆毀「一中原則」。而為蔡英文提供表演平臺的,又是這家臭名昭著的反華智庫——澳大利亞戰略研究所。
-
澳上WTO狀告中國,不料被華反將一軍,澳媒:中國早一步把澳告了
最近,中國對違反國內法規的多項澳進口商品採取了處罰措施,使得其相關企業遭到了重創。面對這種情況,澳總理莫裡森表面上姿態放軟、好話說盡,背地裡卻耍盡手段,將貿易部長推出來唱紅臉,叫囂上世貿組織(WTO)狀告中國。
-
中國出手解救澳遇險人員,澳高官激動感謝:大國果然不計前嫌
自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來,西方包括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始頻繁向中國發難,兩國關係受到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不過近期南極發生的國際協作讓人看到了合作、互助的積極信號。
-
以為中國會被嚇到?澳媒揚言澳打算報復中國,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中國媒體有關部分商品反傾銷的一篇報導,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時任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和總理莫裡森相繼對上述報導表態。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導和熱烈討論,同樣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11月末,澳媒爆料所謂「數十艘煤炭船在華滯留」的傳言,使澳煤炭產業的不安達到了頂峰。而在此後,澳媒不斷揚言要打算報復中國,以為中國會被嚇到?據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這幾天,因為一系列對華出口問題,澳大利亞陷入了焦慮。對於中澳經貿現狀,澳大利亞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
中澳貿易摩擦,澳方扛不住又鬥不過中國,澳媒建議:抵制北京冬奧
澳大利亞媒體熱炒所謂中國政府又擬定新一批對澳產品實施進口禁令的傳聞,將中澳之間這場由澳大利亞單方面挑起的經貿摩擦再度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面對中方的強大壓力,澳大利亞方面悔不當初者有之,埋怨當局者有之。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誓要與中國頑抗到底者也有之——近日,有澳大利亞媒體居然宣稱,既然中國對澳大利亞實施了貿易制裁,那麼澳大利亞也應當考慮抵制北京冬奧會。以中國舉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經驗來看,預定於2022年2月在中國北京舉辦的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必將成為足以名留史冊的一次全球體育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