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串起兩岸共同記憶:大陸唱《浪子回頭》,臺灣流行《學貓叫》

2021-01-18 人民日報海外網


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現場(海外網 李昊/攝)

海外網12月6日電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首歌的前奏剛一響起,在座的嘉賓和觀眾們就紛紛猜中了答案。沒錯,在兩岸民眾的心目中有太多關於音樂的記憶。4日上午,在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以「我們聽著一樣的歌長大」為主題的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中,共同的音樂把我們拉回到那個充滿回憶的年代。


活動現場大家相談甚歡。(海外網 李昊/攝)

「我12歲時來到大陸,經常能聽到《愛拼才會贏》這首歌」,正當大家好奇為什麼這首歌能經久不衰時,來自臺灣、如今在北京工作的律師沈傑繼續說道:「因為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女排取得耀眼的成績,當時的教練陳忠和是福建人,他經常唱這首歌。」聽到他這麼說讓人不禁感嘆,原來,中國女排的傳奇故事和拼搏精神早已穿過那道淺淺的海峽,抵達了對岸。

沈傑繼續說,「當時我在成都,大家都在聽周杰倫、王力宏和SHE的歌,但正版的CD只有新華書店賣,一張二三十塊錢,很貴。」即使這樣,也阻攔不住大家對於音樂的熱愛,攢錢買CD成了很多80、90後共同的青春回憶。近些年,傳到大陸的臺語歌也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最近兩年閩南語歌《浪子回頭》也特別火,在臺灣交換時,同學們得知我是福建人,就會讓我唱這首歌」,來自福建、曾在臺灣交換的北理工學生魏宏說。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它的兩岸專屬音樂場。「鄧麗君是50、60後鍾愛的歌手,一些上了年紀的大陸遊客到臺灣去,都喜歡到商店買鄧麗君的海報;70後很多都愛聽校園歌曲,比如說《童年》;80、90後的世界裡,周杰倫、五月天的歌就比較火了,大家在KTV和文藝晚會上都愛唱。」作為一名經常往返兩岸的記者,柴逸扉講述了他心目中關於兩岸音樂的記憶。

事實上,大陸音樂的起步是稍晚於臺灣的。但隨著大陸近些年來經濟的騰飛和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強,音樂創作也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如今,很多大陸神曲湧入島內,聽大陸歌成為島內民眾喜聞樂見的休閒娛樂方式。

《臺北女孩看大陸》的作者郭雪筠(海外網 李昊/攝)

「說起兩岸音樂的融合,問我們這一代不太準了,得問00後了。」《臺北女孩看大陸》作者、兩岸新聞評論人郭雪筠興奮地說道,「大陸影視劇進來之後,歌也跟著火了。比如《步步驚心》火了之後,它的主題曲就火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火了之後,《涼涼》就火了。去商場,會看到少數民族的小朋友在跳《小蘋果》,隔壁鄰居在聽《學貓叫》。」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而新媒體的發展,尤其是各種各樣的網絡直播和短視頻平臺成為當下更有力的傳播手段。「一些網紅在做直播時,會加入當下大陸比較火的歌作為背景音樂,這樣為島內民眾所熟知。」正在北京清華大學攻讀碩士的臺生李致陽說道。《沙漠駱駝》、《我們不一樣》這些當下在大陸傳唱度極高的歌曲,在島內也收穫了一大波粉絲。

臺灣少數民族歌手楊品驊(海外網 李昊/攝)

儘管臺當局試圖操控民意、煽動對立,但音樂的傳遞是無法阻隔的。正如臺灣少數民族歌手楊品驊所說,「他們想要遮蓋的東西,通過音樂,我們可以重新認識」。

沙龍進行到一半,主持人同現場的嘉賓和觀眾玩起了猜歌遊戲,《曹操》、《發如雪》、《我只在乎你》等耳熟能詳的歌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今後,歌聲不會斷、兩岸的交流不會斷,而我們共同的記憶也會越來越多。(海外網 魏雪巍)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魏雪巍、徐亦超

31677685,.歌聲串起兩岸共同記憶:大陸唱《浪子回頭》,臺灣流行《學貓叫》,.2019-12-06 15:07:41,.204387,.魏雪巍、徐亦超

相關焦點

  • 臺灣歌唱家範宇文:音樂溝通心靈 歌聲溫暖兩岸
    中新社臺北8月17日電 題:臺灣歌唱家範宇文:音樂溝通心靈 歌聲溫暖兩岸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夏日,從臺北市區一處小型音樂廳傳出《秋水伊人》《我愛你,塞北的雪》等歌曲的合唱聲。舞臺上帶領大家排練的是曾被譽為「臺灣最美聲音」的著名歌唱家範宇文,她曾以一曲深情的《我愛你,中國》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為大陸觀眾所知。
  • 讓周杰倫唱《學貓叫》,褻瀆了一代人的青春?
    然而,可能大家做夢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周杰倫會在自己的演唱會上,唱起「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在最近的巴黎演唱會上,周杰倫在點歌環節抽中了一對異國夫婦,並問他們要不要來一首像《簡單愛》這樣甜甜的歌。誰曾想,這對夫妻嬉笑著說:「我們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聽你唱《學貓叫》。」按照常識,歌星在演唱會上一定唱的是自己的歌曲,粉絲在點歌環節也基本上不會點別人的歌。
  • 大陸會掀起了閩南語歌曲的流行..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兩岸逐步實現三通,臺灣與內地的經貿、文化和民間交流日益頻繁。在此背景基礎下,內地觀眾有機會聆聽更多的臺灣流行音樂作品。這組名曰《潮》的臺灣歌曲是真正意義上的MTV,是中國流行音樂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對中國流行音樂文化的影響很大。從此之後也掀起了閩南語歌曲的大流行.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 2
    ——Hippo 我想買張小胡明信片 ——曾家瑜 和善的福建長汀人 ——林悅君 當地理變成歷史 ——葉志輝 臺尊陸卑不再,臺幹角色尷尬 ——法海 兩岸無所不在的國民外交 ——周永龍 臺灣女孩,十裡洋場學獨立 ——賴雅婷 繞道天堂路 ——Echo 離鄉背井進京尋夢 ——曾令潔 九
  •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娛樂的背後,是一個時代的遠去
    01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
  • 【閱讀】臺灣之殤 大陸: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 (關於臺灣讀到過的最好一篇文章)
    竟然連國軍都空襲過臺灣,我知道這些事後,心裡異常痛苦,沮喪了好一陣子。兩岸政府在抗戰70周年的議題上互爭話語權。而臺灣社會上,有一群人卻在紀念臺北大空襲70周年,那場空襲中有3000人死亡。一次抗戰勝利紀念,不同地區,不同政治立場,不同族群浮現了不同的記憶。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戰敗,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從此,臺灣與大陸就走上兩條不同的路,漸行漸遠。
  • 兩岸三地文化差異:臺灣比大陸更「傳統」
    內地、香港、臺灣,胡洪俠、馬家輝、楊照,三個同樣生於1963年的男人,因著三地在歷史脈絡下的不同肌理,有著迥然不同的人生。30個共同的日常詞彙,三人分寫,說著故事,串起歷史。這就是本周由三聯書店推出的《對照記@1963》,該書亦在香港、臺灣同步出版。  大至談臺灣、香港、大陸,或是影響華人社會深遠的人物,如孔子、耶穌、瓊瑤;小到尋常生活中的火車、電車、男廁所、報紙,或談及少年時代的初戀、女老師、女同學……以這些詞語為題,三位來自三地的知名作家,展開了「對照」寫作。
  •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你看到了狂歡,我只覺得心酸
    現在所謂的流行,僅僅是堆起的流量潮,和經典並無相關。01. 周杰倫又上熱搜了,因為一首《學貓叫》。 點歌的粉絲帶頭起鬨,鐵了心要聽到那首《學貓叫》從周杰倫的口中唱出來。 為了不讓粉絲失望,在推脫不成後,合著旋律,周董哼唱起了那首爆款歌曲,同時努力地擺出了學貓叫的動作。
  •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是這一代人的悲哀
    在巴黎演唱會上,現場觀眾向周杰倫點了一首《學貓叫》。粉絲們的吶喊和狂歡,掩不住周杰倫的尷尬。被點中的觀眾是一對情侶,他們大聲喊出對周杰倫的愛,說這場演唱會足以彌補兩人錯過的青春。周杰倫主動問:那要來一首甜甜的歌嗎?還是簡單愛之類的?兩人點了一首《學貓叫》後,周杰倫足足愣了幾秒。
  • 臺灣老人在大陸唱這首歌上新聞聯播 兩岸網友淚奔
    臺灣老人在大陸唱的這首歌讓兩岸網友淚奔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讚歌。」 成都,寬窄巷子。一位銀髮老者背著把吉他,就這麼在街頭唱起了那首家喻戶曉的《我和我的祖國》。伴隨著冬日的慵懶陽光,茶碗碰撞的清脆聲響,這位遊子將數十年壓在心底對祖國的熱愛與思念,動情地表達了出來。他就是75歲的臺灣著名音樂人陳彼得。
  • 臺灣寫真: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27日晚,臺南文化中心,黃泓彬躋身第六屆「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總決賽,以《憨人情歌》和自己改編的《Opera 2》兩首歌,從十位參賽歌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最驚喜的生日禮物」——冠軍獎盃。  這場總決賽,大陸和臺灣各有五位歌手登臺,共同的鄉音詮釋著閩臺民眾耳熟能詳的歌曲。
  • 銘記兩岸共同歷史記憶 顏思齊將被寫入歷史教科書
    銘記兩岸共同歷史記憶 顏思齊將被寫入歷史教科書 2020年12月18日 08:2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16日於廈門市海滄區舉辦的第二屆「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中新社記者從本屆研討會上了解到,大陸初中歷史課本「鄭成功收復臺灣」一目中,將增加「相關史事」欄目,其中介紹顏思齊率眾開發臺灣的史實內容。  海滄區政協主席曹放在本屆研討會致辭中說,把顏思齊寫入國家歷史教科書,是按照相關規範進行的。
  • 內地「神曲入島」成常態 臺灣少數民族跳起「小蘋果」
    曾經,聽港臺流行歌曲是一代大陸青年最時尚的生活方式。近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上,一個「聽歌猜名」的遊戲讓與會嘉賓和現場觀眾陷入回憶。從鄧麗君、小虎隊,到周杰倫、五月天,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瞬間拉近了臺灣與大陸青年之間的心靈距離。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生命活力、也最美麗的語言。
  • 《改革風來,兩岸花開》——歡歌篇
    這是臺灣著名的作詞人林煌坤對於大陸的記憶。在這片曾經只有紅色歌曲和八個樣板戲的土地上,這位柔美女子的歌聲,透過開放的大門,飄過了海峽,飄進了大陸無數青春的心。人們第一次發現,原來個人的情感也可以被唱得這麼美。
  • 臺灣人來大陸唱首歌,竟「犯法」了?
    這兩天,因為臺灣歌手歐陽娜娜、張韶涵來大陸參加「十一」央視國慶晚會,民進黨當局如臨大敵,又是以臺灣健保相威脅,又是揚言可能面臨「法辦」。不就是唱個歌嗎?多大點事兒!綠營為何竟如此惱羞成怒? 聽聞臺灣歌手大大方方地表達拳拳愛國情,民進黨當局急眼了。陸委會跳出來羅織罪名,妄稱大陸邀請臺灣歌手參加晚會,旨在「宣傳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對臺進行施壓」,同時喝止臺灣民眾參與相關活動,以免「淪為對臺統戰樣板工具」。更有甚者,陸委會表示將「密切關注」,「倘有涉及違反兩岸條例相關規定,將依法查處」。
  • 16年前的周杰倫不會學貓叫
    大街小巷人人傳唱的歌曲成了學貓叫這種詞曲皆嘲笑你智商的低幼風。學校門口的文具店放起了《愛的供養》和《傷不起》。大大小小的廣場舞,跳起了《小蘋果》。當我發現自己一邊學著貓叫一邊像一顆海草般隨風飄搖時,我才知道,我們不一樣。
  • 心酸 ¦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在尷尬中,我看到了時光的殘酷
    給出一段旋律後,周杰倫配合地哼唱幾句,在現場的起鬨中完成粉絲的心願。前段時間還發ins為自己作品驕傲的周杰倫,在自己演唱會上被要求《學貓叫》,不知作何感想。我們曾經喜歡的偶像,在舞臺上唱當下流行的《學貓叫》;我們曾經單曲循環無數遍的經典,被各種魔性音樂擠下神壇。流量這個詞,逐漸變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被帶火的《海草舞》《紙短情長》《生僻字》成為新一代流行歌。還有很多魔性的音樂,輕鬆火遍大街小巷,受到人們的偏愛。
  • 《學貓叫》原唱被說「人不紅」下秒變臉 主持人尷尬:不想聊了
    記者許皓婷/綜合報導大陸抖音神曲《學貓叫》因為洗腦旋律加上可愛手勢,不僅每個人都琅琅上口,更在兩岸三地爆紅,原唱小潘潘近期參加陸綜《嗨唱轉起來》,被主持人問到「歌紅人不紅」時,不但瞬間變臉更直接轉移話題。《學貓叫》原唱小潘潘參加《嗨唱轉起來》。
  • 周杰倫演唱會被逼唱《學貓叫》,這簡直是抖音時代最大的「羞辱」......
    本以為他們會點《簡單愛》這種情歌,可是女粉絲卻表示她老公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聽周杰倫唱《學貓叫》。01這簡直是一種「侮辱」如果說,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一位選手在周杰倫面前唱《離人愁》,是讓他對華語樂壇的第一次失望。那麼在演唱會上,被自己的粉絲逼唱《學貓叫》就是第二次。照周杰倫的原話來說:這是我第一次唱別人的歌,還是在法國。
  •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你看到了羞辱,我只覺得心酸
    在巴黎演唱會上,現場觀眾向周杰倫點了一首《學貓叫》。粉絲們的吶喊和狂歡,掩不住周杰倫的尷尬。被點中的觀眾是一對情侶,他們大聲喊出對周杰倫的愛,說這場演唱會足以彌補兩人錯過的青春。周杰倫主動問:那要來一首甜甜的歌嗎?還是簡單愛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