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家在黃河邊》開機 聚焦父子兩代人種植大荔冬棗故事

2020-09-03 西部網三農

電影《家在黃河邊》開機儀式在兩宜鎮舉行。

電影《家在黃河邊》開機。

電影《家在黃河邊》拍攝現場 。

八月的黃河,秋水時至,百川灌河,裹沙攜礫……位於渭南市大荔縣的兩宜鎮迎來了不同於往日的熱鬧。8月26日,由大荔縣委、縣政府,西安視變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家在黃河邊》,在兩宜鎮舉行開機儀式。

電影《家在黃河邊》總製片人史佳,大荔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守印,兩宜鎮黨委書記劉學勇,兩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碧舟,電影出品人胡蝶,以及演員蘇國濤、梁麗、陳欣、王子伊、潘若瑤等參加了此次開機儀式。

史佳在致辭時說:「千百年來 ,大荔這片神奇的土地,給予了這裡的人民累累果實,讓這裡的人民很早就過上了富裕美好的生活,尤其是這幾十年來,一批先行者在經歷了孤獨的冒險和痛苦的掙扎後,終於完成了眾人的寄託,成功的研發出冬棗高石脆瓜等高附加值的水果,使之成為享譽全球的致富果 ,這些先行者是了不起的,值得紀念和歌頌。我們的電影《家在黃河邊》的原型就在這裡,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站在這裡傳承好黃河文化,以電影的方式講好黃河故事,是我們的機遇,也是我們的責任。」

楊守印表示,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大荔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近年來,大荔堅持「1+」發展思路,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智能綠色產業產線為契機,強化全域統籌,融合創新,正在形成黃河文化與智慧農業雙向互進發展新格局。眾多黃河因素為大荔講好黃河故事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大荔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各部門單位將全面配合做好電影拍攝工作。該電影一定會成為講好大荔故事,推進大荔高質量發展的精品力作。

開機儀式上,楊碧舟對劇組所有工作人員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說:「劇中有很多鏡頭,都將在兩宜轄區內拍攝,將全方位展示該鎮的風土人情。走上螢屏的兩宜鎮,可以得到更好的推介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兩宜鎮、關注兩宜鎮,兩宜鎮上下將全力配合劇組的拍攝。我們也將以此次拍攝為契機,充分利用鄉紳在外的影響力,為兩宜鎮招商引資,搭橋牽線,奮力譜寫兩宜追趕超越新篇章。」

《家在黃河邊》導演王明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大荔縣兩宜鎮人,在家鄉拍攝一部講述家鄉故事家鄉人的電影,對他來說,是對這片土地的情懷所在。他說:「心懷感恩,我想用我的鏡頭,來展示我美麗的家鄉,體現這裡的風土人情。」

開機儀式現場,著名演員蘇國濤、梁麗對此次電影開拍表達了期待,並預祝電影拍攝成功。

電影《家在黃河邊》講述的是為了鄉村振興,生活在黃河岸邊的父子兩代人,通過種植冬棗獲得巨大成功的故事。電影主人公的父親經過努力,改造了鹽鹼地,主人公在這個基礎上成功種植冬棗,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據悉,影片《家在黃河邊》將通過國際在線與渭南市合作共建的「世界你好,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傳播平臺,面向全球,讓國外觀眾看到電影中的大荔故事。

相關焦點

  • 黃河題材電影《家在黃河邊》開機 聚焦父子兩代人種植大荔冬棗故事
    電影《家在黃河邊》開機儀式在兩宜鎮舉行。電影《家在黃河邊》開機。電影《家在黃河邊》拍攝現場 。八月的黃河,秋水時至,百川灌河,裹沙攜礫……位於渭南市大荔縣的兩宜鎮迎來了不同於往日的熱鬧。8月26日,由大荔縣委、縣政府,西安視變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家在黃河邊》,在兩宜鎮舉行開機儀式。
  • 黃河文化在沸騰 講好中國故事 ---《家在黃河邊》開機
    8月26日,由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委、縣政府,西安視變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家在黃河邊》,在陝西省大荔縣兩宜鎮舉行開機儀式。電影《家在黃河邊》總製片人史佳,大荔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守印,兩宜鎮黨委書記劉學勇,兩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碧舟,電影出品人胡蝶,以及演員蘇國濤、梁麗、陳欣、王子伊、潘若瑤等參加了此次開機儀式。
  • 電影《家在黃河邊》在大荔縣開機拍攝
    電影《家在黃河邊》在大荔縣開機拍攝 2020-08-28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家在黃河邊》在陝西渭南大荔開拍
    開機儀式現場 攝影 吳宇婷  國際在線陝西報導(吳宇婷):8月26日,由大荔縣委、縣政府,西安視變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家在黃河邊》,在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兩宜鎮舉行開機儀式。  電影《家在黃河邊》是在《黃河入海流》電影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述大荔深刻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深度挖掘大荔黃河文化和黃河故事的又一電影作品。電影《家在黃河邊》旨在全面展示大荔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和非遺文化,塑造大荔城市新形象。
  • 又一部關於黃河的電影於8月26日開機
    8月26日,由大荔縣委、縣政府,西安視變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家在黃河邊》,在兩宜鎮舉行開機儀式。  電影《家在黃河邊》總製片人史佳,大荔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守印,兩宜鎮黨委書記劉學勇,兩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碧舟,電影出品人胡蝶,以及演員蘇國濤、梁麗、陳欣、王子伊、潘若瑤等參加了此次開機儀式。
  • 用電影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電影《家在黃河邊》大荔拍攝探營
    兒子王長河是一名返鄉大學生,在擔任村支書後,決心帶領鄉親們種植冬棗脫貧致富。曾帶領鄉親們成功改造鹽鹼地的父親王生茂不願兒子再受苦,一家三口發生衝突。   黃河進入大荔後,河面逐漸變得寬闊起來,如同一條白練靜靜流淌。不遠處的高崖上,大荔縣範家鎮雷北村籠罩在初秋的夜色中。8月31日晚8時,村支書王民理家的院子裡燈火通明,院外監視器的屏幕閃爍著瑩瑩的藍光。「開機!」
  • 陝西大荔黃河文化影視文創基地正式揭牌 電影《家在黃河邊》啟動
    渭南日報 記者 單江鵬7月28日,陝西大荔黃河文化影視文創基地揭牌,電影《家在黃河邊》正式啟動,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張阿利等專家學者雲集大荔,圍繞「弘揚黃河文化促進鄉村振興」建言獻策。據了解,陝西大荔黃河影視文創基地將依託大荔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整合大荔黃河、沙漠、溼地、農耕等文化元素,提供影視文化創作、拍攝、製作、服務、培訓等服務。作為省電影家協會電影拍攝基地,吸引更多影視劇組前來選景拍攝,更多影視機構、文創企業、名人工作室入駐,另外,基地還將通過舉辦各類影視文化藝術節等活動,助力大荔打造「黃河文化先導區」。
  • 以全域時空概念講好「黃河故事」 電影《家在黃河邊》啟動
    國際在線陝西報導(陳嵐):7月28日,陝西大荔黃河文化影視文創基地揭牌、 陝西省電影家協會授牌、電影《家在黃河邊》啟動儀式暨 「弘揚黃河文化 促進鄉村振興」論壇在陝西省大荔縣舉行。,大荔縣委副書記、縣長杜鑫,大荔縣政府副縣長劉丁,大荔縣政協副主席楊景梅,以及電影《家在黃河邊》總製片人史佳,大荔籍導演王明軍,知名編劇李廣漢,知名演員梁麗、蘇國濤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 用電影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電影《家在黃河……
    兒子王長河是一名返鄉大學生,在擔任村支書後,決心帶領鄉親們種植冬棗脫貧致富。曾帶領鄉親們成功改造鹽鹼地的父親王生茂不願兒子再受苦,一家三口發生衝突。   黃河進入大荔後,河面逐漸變得寬闊起來,如同一條白練靜靜流淌。不遠處的高崖上,大荔縣範家鎮雷北村籠罩在初秋的夜色中。8月31日晚8時,村支書王民理家的院子裡燈火通明,院外監視器的屏幕閃爍著瑩瑩的藍光。
  • 最美黃河好時節——寫在電影《家在黃河邊》啟動之時
    冬棗,高石脆瓜的成功種植這些影響深遠的事件足以說明這一切,最主要的是每次創新嘗試的背後都承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經歷,搜集素材的過程中也了解了那些前輩們有的人甚至為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但機會總是給予有準備的人,大荔人在農業上的成功是遲早的事,他們也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原型,積累了五彩斑斕的素材,是影視藝術的富礦區。
  • 電影《家在黃河邊》主題曲正式發布!
    近日,由知名媒體人史佳擔任出品人,胡蝶擔任總製片人,知名導演王明軍執導,知名演員梁麗、蘇國濤、陳欣、王子伊、潘若瑤等主演,中共大荔縣委、大荔縣人民政府、西安視變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家在黃河邊》完成初剪。
  • 電影《家在黃河邊》在大荔縣兩宜鎮舉行開機儀式
    8月26日,《家在黃河邊》劇組在大荔縣兩宜鎮兩健村舉行開機儀式,這部影片是《黃河入海流》續曲,是進一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縣委「1+」發展思路,也是進一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唱響大荔兩宜鄉村振興主旋律,展現新農村建設的有力之作。
  • 冬棗小秘密!「咔嚓」咬一口,發出脆爽的聲音!
    冬棗小秘密!「咔嚓」咬一口,發出脆爽的聲音!鮮棗外觀鮮豔,風味獨特,而且還脆甜可口,營養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吃。暖棚內氣候和溼度的相對控制,大荔冬棗較其他地區先成熟,迎來了第一波豐收時節,賣相和口感俱佳。物以稀為貴,冬棗也是如此。溫棚種植的冬棗是頭茬果,甜度高,口感好,產量少,本身種植成本也高,因此批發價格居高不下。再加上早早上市的冬棗,從陝西坐著飛機過來,成本更添一筆,因此不少精品超市裡的冬棗價格高達一百多元一斤。
  • 【大荔文學·散文·阿席】二哥的綠野鮮蹤
    陝西大荔的冬棗來源於山東霑化。它跨越河流,飛躍山川,最後落地生根在黃河之濱的黃土高原。這就像我的父輩,為了逃避戰亂和災荒,從山東出發,拖兒帶女,背井離鄉,最後定居在了陝西的大荔縣。此後歷經風吹日曬,吸收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鳳凰涅槃,摘取了冬棗之王的桂冠。陝西大荔的冬棗,皮薄肉脆、甘甜清香、吃了以後讓人回味悠長。它營養豐富、富含多種胺基酸。享有「南荔枝,北冬棗,百果王」 的美譽。2016年,G20峰會在杭州舉行。陝西大荔冬棗被會議指定為各國元首的專供水果。如今,陝西大荔冬棗已經成為了馳名商標,六月份剛上市的溫棚冬棗,批發價就能賣到將近兩百元一斤。冬棗現在已經遠銷海內外。
  • 講好中國地名故事 《地名中國》人文紀錄片採風陝西大荔
    大荔冬棗 講好中國地名故事 《地名中國》人文紀錄片採風陝西大荔 《地名中國》紀錄片攝製組邀請文化研究學者,圍繞大荔縣域歷史、地理、語言、文學、民俗、建築、非遺等開展調研座談。
  • 首部以大荔地域為背景電影《黃河入海流》,將於下半年在全國院線上映...
    近日,國際在線陝西頻道從陝西省電影局了解到,陝西省電影局印發的《2019年全省電影工作要點》通知中,由中共大荔縣委、大荔縣人民政府、西安視變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西安澤藝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以及陝西金星皓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主旋律電影《黃河入海流》被列為重點關注項目。
  • 北方黃酒走進電影《黃河入海流》攝製組
    由陝西電影製片廠導演王明軍執導的電影《黃河入海流》在陝西大荔開機。北方黃酒為攝製組送來酒品助興致賀,總製片人史佳和導演等劇組成員一起品鑑。陝西大荔則是該部影片的取景拍攝地,導演的靈感、片中的人物和故事皆源於這裡。
  • 【吃在大荔·餐飲人生】大荔吳兢先生的水果宴席
    幾世幾劫後的今天,五大部洲之一的中華腹地陝西大荔出了一個人才,他叫吳兢,出身書香門第,長得一表人才,且聰穎而好學,尤喜愛廚藝。常常謹記孔夫子「食色性焉」裡的「食」字。把煙火人間裡的食材升華到詩一般美好的境界,他總是在先賢典籍和民間尋找和挖掘做菜的靈感。他製作的美味菜餚讓人食之有成仙之感,聞之有飄飄之態,觀之有深愛之心,不俗不村,清雅新穎,每一道菜他都可以講一段優美的故事。
  • 北方黃酒贊助電影《黃河入海流》剪輯工作進入尾聲
    由陝西電影製片廠導演王明軍執導的院線電影《黃河入海流》2018年在陝西大荔開機以來,攝製組經過數月的工作,電影拍攝順利殺青,2019年初後期合成剪輯工作已近尾聲;近期已按照流程報送公映審核。北方黃酒全國運營公司陝西北方黃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作為贊助單位參與了電影的製作工作。
  • 大荔黃河溼地「百鳥朝鳳」 滿天飛
    (李世居)2月22日,在大荔縣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到處都可看到成群結隊的鳥兒盡情遊玩在溼地 大荔縣林業局加大溼地保護和護鳥活動,提高了人民群眾自覺保護溼地和野生動意識,黃河溼地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讓鳥兒在黃河溼地有了安全的棲息地,每年這裡有被列入國家列入一二級保護的鳥類為23種,每到春天「百鳥朝鳳」成為一大景觀。 大荔林業倡議:從我做起,保護野生動物;從餐桌做起,不濫食野生動物,樹立飲食文明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