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塹城」開發和上古歷史文化的融入

2021-02-21 富平人

談「塹城」開發和上古歷史文化的融入

文/聞雙全

富平縣老城終於名正言順的稱「塹城」了,終於在富平老城的頭上取掉了極不吉利的「斬」字,謝天謝地,實在不容易呀。要知道,民俗過紅白喜事,請戲班子唱戲,點戲的時候都是要避開含「殺」、「斬」、「逃」戲名的,如《伍員逃國》、《殺四門》、《斬韓信》……等。其實所謂富平縣老城名「塹城」和名「斬城」之爭,本意也就是趨吉避兇,圖個吉利罷了,無必要紅脖子漲臉。

「塹城」要開發了,招標書已經公布並進入程序,政府動真的了。

前幾天,張朝鮮先生發表了一篇關於「塹城」開發的文章:《冷看塹城熱開發》,赤子拳拳之情,溢於言表,特別是主張以保護文化標識符號為主,修舊如舊,還以白鹿原民俗村的失敗為樣板,提醒塹城開發勿蹈覆轍,其實覆轍樣板豈止白鹿原民俗村,曾經的何仙坊殷鑑不遠。所以,塹城的開發不是建設了什麼宏偉的工程,而是該建設保護和體現了多少歷史文明、文化標識符號。

原來有人認為塹城就是一重要的文化符號,且全國只有兩處云云。其實此類古城址渭北、陝北乃至黃土高原地區幾乎是比比皆是的。十多年前,本人為了考證《史紀.周本記》中不窋「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的來龍去脈,親自赴甘肅省慶陽(今慶陽市慶城區)踏勘考證,發現,周姬族群先祖築建的慶陽古城的築城理念和富平縣塹城是一樣一樣的,都是在三面環水的半島阜上掘壕為城。所以便推論虞夏時期的京師在富平,不僅是虞夏時期,上溯至軒轅黃帝時期以至全部新石器時期的部落核心也在富平,中華民族的重要起源地就在富平。其硬體證據和理由就是富平有生活必須品滷泊灘的食鹽。所以進一步考證到富平縣塹城是軒轅黃帝仙逝的鼎湖,形名不二,以形為據。所以就在富平縣塹城內和周邊找到了上古留在地名上的文化痕跡,如上古監獄之名「墩臺」,如京師警衛部隊駐地「牛、龍、虎、獬、教場」,令人驚奇的是軒轅黃帝仙逝的鼎湖確有化龍的地名。更令人驚奇的是富平縣塹城上有大量的上古灰坑遺蹟,更更令人驚奇的該上古灰坑的陶殘片均為灰陶殘片,也可以名之為鬲殘片。這和軒轅黃帝荊山鑄鼎完完全全的吻合了。

本人有《由<易經.鼎卦>討論軒轅黃帝荊山鑄鼎》和《再由<易經.鼎卦>討論軒轅黃帝荊山鑄鼎》兩篇論文,明確上古灰坑是上古先民用來做飯的原始爨灶,明確新石器中早期在爨灶也就是灰坑裡做飯是陶(粗夾砂陶)和缶(紅陶)的組合,但是陶(粗夾砂陶)做飯非常容易壞或者經常壞,費時費力。所以,先民們就反覆試驗,企圖試製出燒而不爛的可以長時期的反覆使用的陶,結果成功了,鬲問世了,陶缶組合結束了,灰坑也變小以致消失了。如果說,在灰坑裡用陶(粗夾砂陶)和缶(紅陶)做飯使中華民族的早期農耕文明形成規模、形成穩定的話,則鬲的出現則使中華民族的生產力發生了飛躍式的解放,中華民族便由此進入迅猛的由關中對外的發展和擴張期。而這個鬲的試驗和成功恰恰就是在荊山地區的鼎湖完成的,而這個時間段也恰恰是軒轅黃帝時期(前5000年至前4500年)所以,富平縣塹城上的上古灰坑便有了大量的鬲的殘片,所以軒轅黃帝仙逝的鼎湖確是有實物的。

所以,一定要知道,軒轅黃帝荊山鑄鼎(制鬲)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節點,是中華民族歷史沒有中斷且文化、文明優秀於其他民族的主要原因。

現在我們重新回到富平縣塹城開發建設這一命題中來,上述中華民族上古歷史文化應不應該體現到塹城開發建設中來?我認為是應該的。

軒轅黃帝出生地在河南新鄭,其實是任何證據都沒有的,首先是沒有上古歷史遺蹟。但是他們就是連吹帶編了,大造大建,形成了規模和既成事實,這是有瀆於祖先的。返回來說,明明有觀點,有史典、有遺蹟,有實物的考證觀點,卻被冷置,一熱一冷,還真不知道誰是錯誤的了。其實冷也是有瀆於祖先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民族,塹城開發建設,貼上上古歷史軒轅黃帝和「鼎湖」的標識,還有「掘壕為城,三鼎聳峙」,絕對都是非常震撼的,還軒轅黃帝荊山鑄鼎本來面目,是對中華民族歷史研究有貢獻的,同時對富平縣的發展和地位提升影響力提升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以後建設中,必然還要誤挖出許多上古灰坑,考證後保護下來做個符號也絕對是好事情,真怕再出現發現了灰坑卻既不考證又趕快埋掉的事情繼續發生,因為此事以前確實發生過。

講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揚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

投稿郵箱:2312794885@qq.com

純文學投稿郵箱:yiweifuping@qq.com  

相關焦點

  • B社總監談「上古捲軸」「輻射」開發往事:因無路可退而無所畏懼
    從很大程度上講,霍華德的故事反映了B社研發團隊的歷史。 在前不久進行的Develop:Brighton在線遊戲峰會上,霍華德談起他在帶領團隊製作「上古捲軸」「輻射」系列遊戲的歷程,以及遇到了哪些挑戰。
  • 郭靜雲:中國上古文明的歷史脈絡
    並且屈家嶺、石家河文明應該相當於傳世歷史神話中的顓頊、堯舜、三苗以及禹夏統治的歷史階段,這乃屈原在描述他的祖國──楚──的歷史中的顓頊、堯舜時代和夏王朝。而最終位處其東鄰並更靠近漢口和銅礦山的地區,出現更大的中央集權政體,其可能就是以武漢附近的盤龍城為代表。天門石家河沒落而武漢盤龍城文化升起的考古資料,或許正是夏朝兄弟亂及湯克夏故事中所隱藏的「現實」,即盤龍城文化應該相當於傳世歷史神話中所載湯商王朝的歷史階段。
  • 天涯明月刀:盤點那些融入副本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看似風馬不接的兩個領域,其實也能有機結合,請君且放眼江湖,即便在攻克副本的過程中,也能看到傳統文化的縮影!本期攻略讓我們走進話本,解讀關卡設計中,那些帶來中國味的巧妙用心。作為首個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副本,「奇襲血衣樓」可謂開創天刀關卡設計之先河,為後續更多BOSS技能配置的開發提供了參考經驗。「五行」其實是源自中國古代道教的一種哲學思想,始見於黃老等道家學說,而「五行生剋」則是在該基礎上衍生的理論,用以解釋宇宙萬物的生成、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古人相信,世間萬物乃至人體的五臟六腑都可以根據其表現出的性質歸屬入金木水火土五行範疇之內。
  • 業內人士從《杜拉拉升職記》談文化產業鏈開發
    她又怎麼變成了一個文化產品?在北京圖書大廈的一個展臺上,記者發現了很多曾經在電影和電視屏幕上出現的名字,像《亮劍》、《蝸居》、《手機》,前一段時間被改編成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小說《餘震》,以及《雙面膠》、《奮鬥》,以及正在電視上熱播的《杜拉拉升職記》。
  • 歷史上的今天:上古捲軸 5:天際,瑞奇與叮噹 2 (11月11日)
    彼時,Bethesda 在宣傳片之中打出了「11 11 11」的字樣,這是一個刻意選擇的發售日期;在這之後,《上古捲軸》系列進一步走向大眾玩家,直到現在,每月仍有數百萬名玩家在泰姆瑞爾大陸耗去大量時間,製作團隊甚至調侃一般地宣布:假如玩家想讓我們不再繼續啃老本,去開發《上古捲軸 6》,那麼你們就不要再買了。
  • 古珠產生、流傳的文化背景和與其有關的歷史
    圖源於網絡這本書要談的,是古代珠子。珠子,是日常生活中過於微小的細節。但歷史流傳下來的成語中,它美好而迷人。從手串和項飾裡,可以依稀感覺到古人的雍容揖讓、環佩叮噹,也可以進一步觸摸到氣候巨變、史前部族的漂泊、文化傳承的關聯,以及民族的徵戰和血脈交融。一顆顆小小的珠子,收羅了當時外部世界複雜的意象。很多古珠精美絕倫!其匪夷所思的想像和創造,鬼斧神工的技藝,令現代人汗顏。比如距今5000多年的哈拉帕遺址裡,有成千上萬的滑石珠,直徑和長度都近乎1毫米。
  •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橫店探索」
    橫店影視城創造性地提出打造「影視泛娛樂」文化IP的戰略,通過對泛影視文化的深度挖掘,讓影視文化與歷史文化產生奇妙的化合反應,並以契合時代的創意形態融入旅遊產業的發展之中,形成橫店影視城獨有的文化旅遊品牌。
  • 橫店探索影視文化和旅遊融合新路徑
    橫店影視城創造性地提出打造「影視泛娛樂」文化IP的戰略,通過對泛影視文化的深度挖掘,讓影視文化與歷史文化產生奇妙的化合反應,並以契合時代的創意形態融入旅遊產業的發展之中,形成橫店影視城獨有的文化旅遊品牌。本著「影視為表,旅遊為裡,文化為魂」的戰略思想,橫店影視城較早開始了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探索。這20多年的發展歷程,也是影視文化和旅遊融合程度不斷加深的過程。
  • 古琴文化與其歷史變遷
    只有舜這樣的聖王用象徵夔龍的五弦琴才能和上天溝通,招來陽氣,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五弦琴實際上是王權的象徵。再一個例證,請看《神人暢》的解題:堯彈琴,神降其室,曰:天下有洪水,命子救之。以堯舜之聖,還需要以琴通天神,而後號令天下,可見琴在上古時代的功能,是王者溝通神人、兼濟天下的載道之器。
  • 一周全球新聞回顧:MMORPG端遊《上古世紀2》開發中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本周,《上古世紀》的開發商XLGames表示,正在開發MMORPG端遊《上古世紀2》。並表示,《上古世紀2》作為《上古世紀》的續作,由XLGames的CEO負責開發。
  • 包含歷史文化+融入故鄉感情
    在河北某高校讀大三的黃遠與父母交流時用普通話,但和爺爺奶奶聊天時就會改用方言。「爺爺奶奶一輩子都在說方言,聽普通話會比較『費勁兒』。但如果家族長輩沒在場,大家就都用普通話交流了」。  調查顯示,與家裡長輩交談時,64.4%的受訪者會用方言,28.9%的受訪者用普通話,6.6%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 歷史:閩南方言與文化縱橫談--第一篇
    閩南方言是在福建閩南地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關於閩南方言的形成時間,至今學者們的看法仍不完全相同,但都認為至少在上古的末期南北朝已見端倪。根據史書記載,北方的中原漢人在不同歷史時代因避戰亂、平叛亂或逃災荒等多次向南方遷徙進入閩南地區,他們不僅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優秀的北方文化,同時也帶來了中原漢語,為閩南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白澤圖》| 上古神獸、傳統文化與現代影視相遇的奇妙之旅,創造更為精彩的故事傳奇.
    除此之外,漫畫的創作者們也特別喜歡在傳統文化裡找尋靈感。2017年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劇情動漫銀獎《非人哉》中也有塑造白澤的形象,上古神獸,天下鬼神萬物狀貌,能讓各路妖靈精怪恐懼並現出原型。這是先人們給我們留下的文化,也是無盡的財富,對於傳統文化的挖掘與探尋,是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停止的。我們也從我們原作和改編裡,不斷的汲取精華,打破再重組,形成新的,有意思的東西。
  • 歷史的歷程:巫史文化
    夏商時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為主,文化的主要承擔者是巫覡。從字形結構上來說,巫就是能通天地的人,自然他們也是文學的創造者。《禮記·表記》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神農時的《蠟辭》,就是上古流傳下來的驅禍祈福的咒語歌謠。此外,今存甲骨卜辭、《易》卦爻辭,也是因佔卜等巫術行為而作,不過,它們應該出自宮廷或有身份的巫覡之手。
  • 看「浦東歷史文化之根」悄悄在改變 川沙新鎮舉行慶祝浦東開發開放...
    新民晚報訊(記者宋寧華)一棟棟建築、一處處風景、一個個微笑……看「浦東歷史文化之根」如何悄悄在改變。為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今天,川沙新鎮舉辦的「不忘初心映盛世 築夢川沙再出發」主題攝影大賽開幕。圖說:川沙新鎮舉行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攝影作品展。本報記者 宋寧華攝浦東開發開放的30年是艱苦卓絕的30年,也是砥礪奮進的30年。歷史悠久的川沙古鎮,曾長期是浦東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中心,素有「浦東歷史文化之根」的美譽。在浦東開發開放的偉大浪潮中,崛起的川沙人努力踐行著初心使命,拼搏在社會發展的一線。
  • 【陳立夫談「中國文化再出發」】
    三個什麼問題呢?第一,近代中國的落伍究竟是西方列強的侵略還是中國文化的所謂「劣根性」。為什麼古代中國不說國家而稱「天下」,為什麼「朕即國家」的皇帝也以「天子」自詡,因為國家可以改朝換代,國亡了也就亡了,但「天下」不會亡,哪怕宋明亡於元清,我國的文化生命依然有能力同化異族文化,民族生命融入民族大家庭依然可以亡了興,衰了盛,「地無四方,民無異國」,中國還是中國,中國人還是中國人。
  • 塔羅牌中的歷史文化元素和心理學原型
    註:雖然塔羅牌背後是原始巫術、古希臘羅馬神話、古埃及宗教、古希伯來宗教,還有西方近代神秘學的綜合,但是我們依舊可以通過心理學、神話學和符號學的科學方式,認識這一神秘學現象,並仔細拆解其中的文化和神話密碼。在現代的流行文化中,塔羅牌如同燈火闌珊處的隱士,在人群中看似沒落,但其實有著一大批粉絲和信奉者,他們對於塔羅牌的解釋準確度深信不疑。
  • 《上古情歌》強情節現上古紛爭,繪就大荒大愛版圖(第1221期)
    近日,一部以中國古典名著《山海經》延伸而來的神話巨製《上古情歌》正在東方衛視及騰訊視頻播出,《人民日報》對其挖掘古老文化打動年輕觀眾給予了肯定,《光明日報》也稱其超越了作品本身的使命和價值。該劇講述了上古大荒聚合紛爭大背景下幾段超越生死、感天動地的愛情捭闔、濃情熾戀,打造出了一首歌頌愛情的悽美神話輓歌。
  • ...動作RPG《蒼龍城》開發中演示視頻公布 本作曾是《上古捲軸5》Mod
    重慶燁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微博「@CAVStudio血與鋼」現放出了國產動作RPG《蒼龍城》的開發中遊戲演示視頻。燁影創始人在本次微博中向大家致以了新年祝福,並附上了本次遊戲演示的高清版下載連結(提取碼:shxz)。
  • 美食文化融入旅遊!杭州這個區有了一張「金名片」
    美食文化融入旅遊!「遊天目村落、住天目民宿、品天目暖鍋、購天目山寶」,天目暖鍋成為繼民宿集群、村落景區之後,將美食文化融入旅遊的又一天目文化品牌。12月23日,2020年臨安美食文旅品牌推廣暨「天目暖鍋」文旅美食品牌發布活動正式啟動。臨安「天目暖鍋」文旅美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