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筷子打字,直播母親炒花生養全家,拒絕打賞……這個「無臂主播...

2020-12-25 SZNEWS

孫亞輝原本以為,他這一生都將受制於肢體的殘缺,困居鬥室,被命運擺布。

直到有一天,在執拗的母親不斷鼓勵下,他觸碰到另一個世界,心裡第一次進了光。

26歲的孫亞輝是河南新鄉平原示範區楊莊村人,人們更熟悉的是他直播間的名字——「做個有用的人」。

四年前的一次意外電擊,讓這位「90後」小夥失去了雙臂,雙腿也失去知覺。去年10月,他成為淘寶平臺上的10萬農民主播之一。

做直播,是他奪回命運主動權的一次絕地反擊。

他堅持每天直播8個小時,用殘臂滑動滑鼠,用嘴含著筷子敲打鍵盤。他拒絕所有打賞,認真打包每一個包裹,用拼勁交出了一份異常給力的成績單——

從第一次直播僅「1人觀看」,到9個月後的「2.7萬人觀看」;從無人問津,到粉絲破萬;從只有2件商品,到上線20多種農產品……

他努力與自己的身體和解,並在生活中尋求突圍,讓自己更有尊嚴、更充分地參與這個時代。

如今,他的店鋪已足夠養活一家人,生活的新畫卷正在展開,他找到了自己的「詩和遠方」。

「我已經把自己看成正常人了,你也不要輕視我。」他說。

噩耗

「每次清理腐肉,醫生都會拿一卷紗布讓我咬著,再找一個布條蓋住我的眼睛。」孫亞輝做了將近20次手術,清理時不能打麻藥的疼痛讓他至今不敢回想

秋天黃河灘區色彩斑斕,大片的玉米已成熟,晚熟的桃子壓彎了樹梢。穿過一片桃林很快就到了楊莊村孫亞輝家。

經過短暫午休,孫亞輝被母親推進一個灑滿陽光的房間。一張專門定製的桌子上,擺放著直播設備。直播開始前,孫亞輝用嘴把左邊的袖口往上卷了卷,露出已萎縮成錐形的半截左臂,開始熟練地滑動滑鼠。

母親陳金梅把孫亞輝安排好後,又把桌子上2000毫升容量的水杯灌滿,裡面照例放了一根吸管。通常一場直播下來,孫亞輝要喝三大杯水。

一切準備妥當,陳金梅便去隔壁屋幫忙打包要發走的貨物。走到門口時,她總會不放心地再回頭看一眼。

每一眼都能把陳金梅帶回四年前。

「嬸,亞輝出事了,你趕緊來醫院!」

2016年,在外幹活的陳金梅接到一個電話後,心裡就開始撲騰直跳。趕往醫院的路上,她想了各種可能:幹活摔下來了?被人撞了?

「嬸,亞輝的胳膊截了吧?」

半個小時後,正在往醫院趕的陳金梅接到了第二個電話。這通電話把她「砸」懵了,也把孫亞輝推向了「深淵」。

孫亞輝是在工地上搬運鋼鐵建材時碰上高壓電線,導致嚴重電燒傷。「高壓電造成的傷害剛開始看不出什麼,但皮肉會慢慢感染、變壞。」孫亞輝說,為了保命,感染的肢體必須全部切除。

在醫院的一年半時間裡,他先後失去了自己的左手、左臂,接著是包括半個肩膀在內的一整條右臂。

「每次清理腐肉,醫生都會拿一卷紗布讓我咬著,再找一個布條蓋住我的眼睛。」孫亞輝說他做了將近20次手術,清理時不能打麻藥的疼痛讓他至今都不敢回想。

勉強保住了命,卻沒有留住雙臂。經過多次植皮的兩條腿雖還在,但他卻感覺不到。

如果不是那場意外,孫亞輝計劃幹完活,就回來裝修婚房,再把之前看好的一家裝修店盤下來。

他是個精瘦帥氣的小夥子,愛說愛笑,朋友很多,也喜歡冒險和嘗試新的事物。「我當過酒店迎賓、飯店幫廚、食品廠的流水線工人,還送過快遞,賣過烤麵筋。」出事前,孫亞輝正在學習裝修,已經可以熟練安裝窗戶和櫥櫃。

反擊

「我這輩子,大概就完了吧。」

在醫院的一年半的時間,消毒水的味道已深深刻在孫亞輝的記憶裡。出院回到村裡的那些日子,孫亞輝只感到絕望。

「大部分時間什麼都做不了,我被困在床上,失去全部能力,目之所及就是頭頂上的天花板。」孫亞輝說,更讓人無望的是,連求死的能力也沒有。

朋友和村裡的鄰居來看他,幫他解悶。可無論大家說什麼,他都不感興趣,心裡只想讓他們快點走。「儘管他們刻意掩飾了,但我還是能從眼裡看到不經意流露的憐憫。」後來再聽到有人來,孫亞輝索性就把頭扭到牆的一側,假裝睡著了。

那段時間,母親陳金梅手機裡的短視頻推送,全都跟「殘疾人」有關:殘疾人如何振作起來、殘疾人康復、殘疾人生活技巧……「看他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不說話,我就難受。」陳金梅看不下去,勸說著孫亞輝做康復鍛鍊。

「我已經是個廢人了,你就別折騰了!」為此,孫亞輝沒少跟母親吵架。但是,他終究禁不住母親的執拗,更不忍心讓她難過,開始配合父母一起做康復鍛鍊。

一開始是在康復床上練習站立。第一次站起來之後,孫亞輝很興奮,但這股興奮勁很快就消失了。由於腿部長時間沒有受力,站了一會兒腿上皮膚就開始滲血。這把一家人嚇壞了,往後的幾天,陳金梅都不再提鍛鍊的事。

「要不再試試?」陳金梅還是不死心。

慢慢地,孫亞輝能在床上獨自站立10分鐘。這讓陳金梅很興奮,隨後他們又想下床試試。「第一次接觸地面,心裡怕到不行,兩條腿不停地抖。」如今說起來,孫亞輝還有些激動。每一次鍛鍊都是一個緩慢進步的過程,從不敢下床到時間越來越長,從需要父母輔助到獨自站立。

站立的時間久了,母親又提議,抬腿走一走試試。

「你別得寸進尺。」這是孫亞輝的第一反應。

「嘴上這麼說,其實心裡特別想走,但我已經忘記怎麼抬腿了。」孫亞輝說,父親扶著他,母親就在後面踢著他的腳,一步一步往前走。

那段時間,母親在家裡鋪滿了孩子用的爬行墊,今天走三步,明天走五步,後來父親鬆了手了,再後來母親也鬆了手。

回家半年後的一個午後,孫亞輝終於嘗試著獨自從房間走到堂屋門口。倚在門框上看陽光灑進自家小院,孫亞輝不由自主地笑了。

這是出事後,他心裡第一次有了光。

突圍

走到門口,孫亞輝用了半年時間。可走出心中的大門,他用了整整3年。

母親想讓他到院子裡走走,但孫亞輝的條件是要把大門關上。「門口過個小孩都要仰著臉看我。我不想讓別人看到,怕那種異樣的眼光。」孫亞輝說。

躺在床上的那幾年,網絡給了他很多想像。孫亞輝上網刷到一些淘寶主播的直播視頻,他覺得這種看起來不需要出門,也不需要行動能力的工作或許可以試一試。

廢人一樣的日子過了快3年,他想奪回生活的主動權。

於是,孫亞輝找人幫他做了一張特殊的桌子,比尋常書桌高一點,能夠讓他坐在輪椅上用,「穿短袖都露不出來」的左臂,也能觸碰到桌面上的滑鼠。

為了把滑鼠的光標移動到電腦屏幕的特定位置,孫亞輝反覆練習。「一開始力度掌握不好,要麼划過了,要麼還沒到,氣得我都想把電腦砸了。」孫亞輝開玩笑說。但現在,他已經成為一個熟練的「左撇子」。

為了提高回覆信息的速度,孫亞輝試驗了很多按鍵盤的方法:用嘴巴含著筷子敲打、傾斜著身體用僅存的左臂點擊……

該做的準備都做了,可是賣什麼呢?孫亞輝想了想,地裡剛成熟的花生可以。

他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網購了一口炒花生的大鍋。鍋寄到家裡時,母親陳金梅就開始生悶氣。

「借的錢還沒還上,為了照顧你,我也不能出去幹活,一口鍋快頂家裡一個月花費了。」陳金梅嘟囔,想讓我炒花生可以,得把大門打開。

這是陳金梅的小心思。她想藉機打開兒子的心門,讓他走出去。

「開就開!」

「炒就炒!」

母子倆終於達成共識。

「做個有用的人」,他給自己的淘寶直播間起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設想的都挺好,但當手機架上的時候,孫亞輝並沒有勇氣出鏡。

他將鏡頭對向炒花生的母親,自己躲在手機的旁邊,不出鏡,也不說話。

「我想像不到網絡另一端的陌生人,看到屏幕上一個沒有雙臂的小夥,會發出怎樣的議論。」孫亞輝說。

第一場直播,只有一個觀看記錄。第一鍋花生也炒煳了。隨後的半個月,每天都是如此,花生炒了幾十斤,一個訂單也沒有。「還不如我出去呢,一天也能賺個百十塊錢。」母親很沮喪。

「咱鍋都買了,要不再試一試?」孫亞輝開始鼓勵母親,就像當初她鼓勵自己一樣。

接下來的日子,母親照例每天把鍋搬到屋裡炒花生。有一天,屋裡突然響起了提示音,手機界面跳出來信息:「您有一筆新訂單。」

孫亞輝愣了一下,好一會兒他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媽!有人下單了,有人買花生了!」

「啥?」正在炒花生的陳金梅只說了一個字,頭就扭到一邊去了,孫亞輝看到她在抹眼淚。

那一個發往江西的訂單,讓孫亞輝心裡再一次有了光。

從此,他打起精神每天堅持直播8小時,生活開始重新有了規律。「那一單掙了5毛錢」,孫亞輝說,「我能掙5毛錢了,我不是一個完全沒用的人了。」

從一天幾十個人,到一天一兩百人,直播間的人數在慢慢增加。在大家的建議下,孫亞輝開始出鏡直播。

「一開始別人問一句,我答一句,說完臉還紅。」孫亞輝說。那個江西買家的ID,經常出現在直播間裡,每當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她都會主動找些話題幫著暖場。

為了積累經驗和資源,他報名參加了平臺的所有直播活動。一開始,效果都不太好,他就索性不下播,經常一播就是12個小時。

「直播間沒人的時候,我就介紹產品,自言自語,也算是練習。」孫亞輝說,每上一個新產品都要提前了解、練習五六天。

慢慢地孫亞輝變成了一個「話嘮」。這個粉絲口中的「小灰灰」,成了一個「厚臉皮」。「有一次直播,有個大哥開玩笑說要給我介紹媳婦,大家都在下面起鬨。我才意識到,原來他們都已經把我當正常人看了。」孫亞輝說,從那以後心裡的負擔減輕了很多。

「直播間好像有一種默契,幾乎沒有人問過我胳膊的事情。」孫亞輝說,今年春天的一場直播,一位第一次進直播間的粉絲打出個問題:主播的手是怎麼回事?怎麼傷得這麼嚴重?

孫亞輝沒多想就把這行提問念了出來。隨後,他開始講起自己如何受傷,如何慢慢失去雙臂,又怎樣一點點康復。

過了好一會兒,幾個老粉絲出來說,「我們以前一直不敢問你這些。」

這是他第一次在直播間講述自己的過去,那天晚上,孫亞輝躺在床上長長地舒了口氣,感到釋然。

那個曾經連大門都不願意開的孫亞輝開始走出了家門。在村裡的小巷、在桃林裡,在葡萄樹下,在收穫的田野裡,開始了他的「雲」上新生。

破竹

聊天時,孫亞輝的兩條腿搭在輪椅上,時不時會抖幾下。聊的放鬆時,他還會把兩個腳搭在一起,自然地晃動著。若不看他空蕩的袖口,儼然一個正值青春的少年,活潑、健談、愛動。

「每一個來我直播間的人,我都特別感激。」孫亞輝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以為那些不斷增多的訂單只是來自陌生人的同情。但隨著復購率不斷提高,他確定,是產品和服務得到了認可。

孫亞輝很重視顧客購物體驗。每上一種新品,孫亞輝都會反覆挑選,查看很多資料。每一次賣完東西,他都會讓顧客反饋,從物品到包裝,甚至紙箱、膠帶的封裝方式,他都一點點在改進。

「我媽以前打包會出錯,人家要芝麻醬,她打包成了黑芝麻。因為沒上過學,她只認識芝麻兩個字。」孫亞輝說,從那之後,母親開始努力學習認字。

今年春天,舅舅家的韭菜熟了,孫亞輝將它作為上新的農產品。為保證新鮮,他在快遞泡沫箱裡放入了冰塊;又擔心冰塊融化後,水泡黃韭葉,他讓父親用塑膠袋把冰塊一個個包起來。

這批貨得到了很多買家的好評,結果一位顧客以「葉子沒變黃,肯定是泡了藥」為由申請了退款。

「我把這次退款當成對我的肯定。」孫亞輝說,「我很擔心沒有差評,希望大家收到貨後,能給出內心真實的評價,給一點有建設性的建議。」

有段時間,他在直播間開始賣雞蛋。由於商品特殊,收到貨後幾乎都會有幾個破損,孫亞輝會給每個下過單的顧客返還紅包,結果沒有一個人接收。這些悉數被退還的紅包,讓孫亞輝的心又一次亮了起來。

孫亞輝這才明白,出事以後他長期陷在自己的情緒裡,忽略了來自周圍的善意。

「剛治病那會,只要在外地的父親一回家,村裡人都能猜到,他肯定回來籌錢了。第二天一大早,親戚鄰居就都來了,有的出一千,有的出兩千。我的醫藥費就是這麼湊齊的。」孫亞輝再次說起自己直播間名字的來由,說自己要做個有用的人,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用善意回報善意。

後來,孫亞輝開始代銷村民的農產品,帶著大家一起增收。就像是一棵破土的竹子,生發出越來越多的嫩芽,村裡的花生、玉米、桃子、韭菜、沙果、雞蛋、梨都被掛到了直播間。

他說,母親成了村裡的忙人,鄉親們逢見就問:俺家種的啥啥快熟了,能不能也掛到網上賣賣?

如今,孫亞輝的店鋪有20多種商品,帶貨之路也漸上正軌。剛剛過去的「農民豐收節」期間,他的單次直播就有1.6萬人觀看,單日銷量也達到2千多元。人氣的暴漲,也帶來訂單量的激增,多的時候一天有500多單。

不過,孫亞輝也很有壓力。他怕發貨不及時影響購物體驗,又怕著急打包質量監督不好。「怕辜負大家的信任和支持。」這是孫亞輝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9月22日,孫亞輝決定停播一天,集中精力把積壓的訂單發走。如今,母親基本上不會再出錯,父親的打包技術也越來越嫻熟,來幫忙的鄰居也都摸著門路了。

孫亞輝又有了新的規劃:依託淘寶店,在村裡建一個農產品合作社,把村裡的特色農產品集中起來,帶動村民們一起發展。

他還有很多事情想做:多找些優質的河南農特產品,換一臺速度更快的手機,帶著家人去海邊……

「我沒見過大海,以前總覺得隨時都能去,也就一直沒有去。」孫亞輝說,直播間有一位粉絲住在海邊,經常發照片和視頻給他看,邀請他有空的時候去玩。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孫亞輝聊天時很少使用語音,基本都是打字,即使不打字時左臂也會一直摸著滑鼠。問他緣由,他說要時刻想著自己還有手,始終想像抓握的感覺,鍛鍊胳膊的神經,等以後有條件了,給自己裝上一雙機械手臂。

秋日,孫亞輝家的院子裡鋪滿了金黃色的玉米,一批剛做好的豆皮掛在繩子上晾曬,還散著豆香。

孫亞輝說:「儘管未來仍不容易,但我已無所畏懼。」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記者:桂娟、史林靜

相關焦點

  • 河南「無臂主播」咬筷子打字養全家!網友高喊:買買買
    「我命由我不由天」河南新鄉的「無臂主播」孫亞輝被網友稱作是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經典臺詞的完美詮釋用嘴咬筷子打字,用剩餘胳膊操作滑鼠,一年前,失去雙臂的河南小夥子孫亞輝就這樣開啟了他的直播生涯。「做個有用的人」是孫亞輝直播間的名字,身體垮了,意志不垮。
  • 淘寶無臂主播孫亞輝,嘴咬筷子敲鍵盤迴復旺旺
    這是一個表情包,也是淘寶無臂主播孫亞輝的頭像。他的店鋪有個奇特的名字:做個有用的人兒。即使,這只是一個一天賣五六十單、賺200塊錢的淘寶店。在淘寶直播成千上萬的主播裡,孫亞輝的數據從來沒有登上過什麼榜單,但在淘寶上,他卻覺得自己在變成了「有用的人兒」,甚至能報答幫助過他的村民,給他們帶農貨。
  • 「做個有用的人兒」——新鄉無臂小夥做淘寶主播 從賣自家炒花生...
    沉淪三年 無臂小夥試水直播賣貨一直到2019年的冬天,看平板、刷手機,出院後躺在床上的孫亞輝,在姐姐送他的平板電腦上,淘寶主播的直播視頻給孫亞輝帶來了一些觸動。不用出門,介紹介紹商品就能把貨賣出去,孫亞輝第一次有了想幹事的衝動。賣啥?孫亞輝想到了自家地裡產的花生。
  • 失去雙臂和腳趾,河南26歲小夥直播帶貨養家,賣出第一單時,母親哭了
    河南商報記者 韓忠林 實習生 金艾琳失去雙臂後,河南新鄉90後小夥孫亞輝,想通過直播帶貨賺錢養家。可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使用電腦。他在網上看到一些無臂少年用腳玩電腦,頗為感觸,可自己卻連腳趾頭也沒有,顯然做不到這些。最終他只能用嘴咬著筷子,一個字符一個字符地敲。
  • 他的帶貨直播間叫「做個有用的人」
    從去年10月開始,他成了直播平臺上的一名主播。青年遭遇意外雙臂截肢 戰勝消沉重拾信心在河南新鄉平原示範區楊莊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裡,孫亞輝一家的日子曾經平靜而幸福。父母在家種地,孫亞輝和姐姐外出打工,那時候全家每年的收入能有十幾萬元,過的是村民眼中的好日子。
  • 遇見你丨他的帶貨直播間叫「做個有用的人」
    從去年10月開始,他成了直播平臺上的一名主播。青年遭遇意外雙臂截肢 戰勝消沉重拾信心在河南新鄉平原示範區楊莊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裡,孫亞輝一家的日子曾經平靜而幸福。父母在家種地,孫亞輝和姐姐外出打工,那時候全家每年的收入能有十幾萬元,過的是村民眼中的好日子。
  • 趙寧東||​炒花生
    、油炸花生……可我從小時候最愛吃的是炒花生。因為那種花生不放任何佐料,也不做過細的加工,炒出來透著甜味兒,酥香可口,又脆又香,那才是花生的真味兒。特別是那種秕一點的花生,吃起來更是甜甜的。可是,這種炒花生在城裡很少見賣,每年只有秋後或冬季,農村有人在自己家炒點自己吃,也有個別小作坊炒一些到大街上叫賣。前兩年在縣城大街上還不時看見一個七八十的老者,在街上鋪一塊布,堆上幾斤自己炒的花生,讓人先嘗後買。
  • 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原標題: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帳「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管總局接連發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管新規,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
  • 直播平臺迎來強監管 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本報記者 孫奇茹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帳「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管總局接連發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管新規,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  直播打賞將有「冷靜期」  「00後」女孩打賞主播65萬元;9歲男孩刷父親信用卡1.6萬元為主播打賞;海南12歲小學生打賞主播花掉環衛工母親4萬元辛苦錢……近年來,未成年人在直播間花費父母血汗錢大額打賞主播的新聞屢見不鮮。
  • 直播打賞劃紅線:打賞實行實名制,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網絡直播已經成為一門職業,無論是表演、遊戲還是賣貨,觀看直播已經成為網友們日常的一種娛樂和消費習慣。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昨天(11月23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直播打賞將設上限,主播日入百萬成歷史
    近日有媒體報導,針對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出臺指導規範,預計最快12月出臺。規範出臺的主要目標就是解決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賞、高額打賞和未成年人打賞三大問題。網絡直播平臺因「打賞」而起的亂象確實該管管了。激情打賞,冷靜一下!
  • 怎麼給主播飄屏打字 直播間管理員飄屏怎麼做
    18183首頁 怎麼給主播飄屏打字 直播間管理員飄屏怎麼做 怎麼給主播飄屏打字 直播間管理員飄屏怎麼做 來源:www
  • 高中生看直播打賞55萬,母親讓其輟學打工還債!學生該怎麼教育
    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催生出了很多新興行業,直播行業就是其中之一。前幾年直播行業大火,誕生了很多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他們的知名度甚至可以媲美娛樂明星,而近幾年,直播帶貨也成為了風口,李佳琦,薇婭這樣的主播,一次直播帶貨能創造上千萬的銷售額,讓人大開眼界。
  • 從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名制看直播亂象
    (楊樹林)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直播打賞,三思而後行
    直播打賞,三思而後行 2020-12-17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YY女主播範範:胸太大內衣直接崩開,把官方整B類了?直播打賞「冷靜期」,這個必須有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直播經濟在繁榮的背後,也是亂象頻發,除了一些平臺和主播為了賺取更多的打賞和利潤,涉嫌違法違規,違背社會公序良俗之外,僅從粉絲打賞的角度來看,就「醜聞」頻出。比如,孩子拿父母的血汗錢對主播進行巨額打賞,有粉絲為了打賞女主播貪汙幾百萬公款,等等。如此種種,引發公眾的強烈關注與質疑。
  • 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以追回打賞?
    疫情以來,中小學生在家中上網課更多了,「熊孩子」們在網絡平臺「一擲千金」打賞主播、給遊戲充值等現象也頻繁發生。不少家長向平臺申請退款遭拒而起訴,而訴訟結果各有勝敗。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網絡直播高額打賞將被限制 直播打賞將設置冷靜期有...
    昨日的直播電商與短視頻發展年會上,提出了一些新東西,而這些東西對大家來說可謂是非常友好的,一個是《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另一個是《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這一次   原標題:最快12月出臺!網絡直播高額打賞將被限制 直播打賞將設置冷靜期有何好處?
  • 13歲少女打賞主播兩月敗光母親25萬 報警後無法立案
    在父母的追問之下,13歲的小蘇最後不得不承認是自己偷用家長的手機,並通過騰訊一款APP購買了大量「K幣」打賞給一位名叫「楊光」的男主播,同時也在該男主播的QQ粉絲群中撒了多個紅包。  孫女士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課餘時間會玩手機,她覺得這是學習之外的放鬆娛樂便沒有禁止,卻沒想到孩子用自己的血汗錢在「瘋狂」打賞男主播。記者調查:「師徒關係」 當面索要打賞  記者打開了這款APP,發現這是一個以唱歌為主要內容的直播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