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花生
趙寧東
花生,很多人都愛吃,做的方法也很多,五香花生、滷煮花生、鹽滷花生、油炸花生……可我從小時候最愛吃的是炒花生。因為那種花生不放任何佐料,也不做過細的加工,炒出來透著甜味兒,酥香可口,又脆又香,那才是花生的真味兒。特別是那種秕一點的花生,吃起來更是甜甜的。
可是,這種炒花生在城裡很少見賣,每年只有秋後或冬季,農村有人在自己家炒點自己吃,也有個別小作坊炒一些到大街上叫賣。前兩年在縣城大街上還不時看見一個七八十的老者,在街上鋪一塊布,堆上幾斤自己炒的花生,讓人先嘗後買。那花生炒得火候到家,一咬嘎嘣脆,有一股誘人的香味,每天只賣十多斤,後來就看不見了。
所謂的炒花生,就是用當年收穫曬乾的新鮮花生,從地裡裝來一袋沙土,支上一口鐵鍋,下面點上柴火,先把沙子倒在鍋裡炒,等沙子炒熱後再把花生放到鍋裡。說是炒,其實不是靠炒,而是靠沙子「燙」熟的。如果不放沙子幹炒,花生就會外糊裡生,現在也有用電烘烤的,可味道和沙子炒的差遠了。
花生炒得好不好,關鍵是要掌握四個關鍵環節。一是沙子要用細沙,粗沙不好用;二是要用鐵鍋,保溫時間長;三是火要用柴火;四是要不停地翻動沙子,不斷加熱,小火慢炒。
花生還有一種好的吃法,就是用火燒著吃。這種吃法最好是用剛刨出來的花生,記得生產隊那年代,隊裡刨花生時,經隊長批准,人們從地裡撿些乾柴火,點起火,把剛剛刨出來的花生放到火裡燒。等燒熟後,人們從火裡撿出燒好的花生,那味道又甜又香,還有一股泥土香味兒。
還有一個記憶,每年到了寒冬臘月,家家在屋裡盤個煤火爐子取暖,爐面磚燙燙的。大人們抓一把花生放在爐邊烤,孩子們哭鬧時拿幾個哄孩子,那味道也是很好吃。
炒花生是一門手藝,從前村裡就有幾個炒花生的把式,每天炒幾斤挎上籃子,沿街叫賣「飽實又香……」,聲音傳遍大街小巷,孩子們最愛聽到這聲音,好讓家人買上幾毛錢的,一毛一大把,就能解解饞了。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我還是想吃那種炒花生。
聲明: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平臺刪除。《寫手驛站》每期為寫作愛好者提供投稿郵箱,敬請關注!另,《寫手驛站》刊發各類文學作品,平臺已開通原創保護和打賞功能,歡迎來稿,文責自負。一周之內讚賞金額的90%歸作者所有(5元及以下不發放),其它留作平臺維護費用。文章一旦發表,無特殊情況不作刪稿處理。若作者需要刪除作品,需給予平臺不低於30元的勞務補償。《寫手驛站》投稿郵箱hexlml@163.com,微信L99813927(為《寫手驛站》專用,非任何報刊編輯收稿),投稿的同時,請主動添加小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