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的農場住著祖孫倆。每天早晨,爺爺都會早早起來,在餐桌旁誦讀一本聖典。孫子也照樣學樣地在一旁模仿。
一天孫子禁不住問爺爺:「爺爺,我試著像您一樣誦讀這本聖典,可是我怎麼也做不到全部讀懂,而且讀懂的那部分,合上書就忘個精光。您說讀這個有用嗎?」
爺爺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轉身把煤炭從盛煤的籃子裡放入火爐,他告訴孫子:「你把這籃子拿到河邊,給我帶一籃水回來。」
男孩照著爺爺的吩咐做了,可是在他到家之前,水就從籃子裡漏光了。
爺爺見狀笑著說:「你下次應該走快點。」說著,又讓孫子回到河邊,進行第二次的嘗試。
這次男孩跑得更快了,但是在他回家之前籃子還是再一次地漏空了。他上氣不接下氣地告訴爺爺竹籃是打不了水的,他想要個桶打水。
老人說:「我要的不是一桶水,是一籃水。你還是沒盡力啊。」這次他來到門外,監督男孩的再一次嘗試。
雖然知道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男孩還是想讓爺爺看見他已經盡了全力。
男孩把籃子深深地浸入河中,提起後拼命往家跑。但是跑到爺爺面前時,籃子依然沒水存下來。
他喘著粗氣對老人說:「爺爺您看,一點用也沒有啊!」
「你覺得沒用嗎?」老人說,「看看這籃子。」
男孩這才疑惑地看著籃子,猛然意識到籃子跟他剛拿到手裡的時候不一樣了——這不是那個盛過煤炭的髒籃子了,它已經變得從裡到外都乾乾淨淨。
爺爺這才對男孩說:
「孩子,你也許讀不懂或者記不住聖典裡講的東西,但是在你誦讀它的時候,從內心到外表都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世上沒有無用功,竹籃打水也不空啊。」
【感悟】努力去追逐你想做的一切,如果開始還不錯,就要竭盡全力去把它完成和做好,如果結局不夠好,至少你努力參與過。一件事,你只要去做了,總會有比現在更多的收穫。
做事不外乎兩種結果,成功或失敗,成功有成功的喜悅,失敗有失敗的痛苦,但無論成功或失敗、喜悅或痛苦,那都是你的人生經歷。
大海因為波瀾壯闊而有氣勢,人生因為荊棘坎坷而有意義。如果每個人的一生都順順噹噹、毫無波瀾,開始、過程、結束都一樣,這樣活著又有什麼意義?
常聽人抱怨「有些人努力了就會有所收穫,而有些人努力了卻什麼都得不到?」,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堅持不懈,最後一定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