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中國的2019年:分拆時代鄰裡上市 配股、發債多方融資

2020-12-27 贏商網

  對於時代中國來說,2019是公司成立20周年,也是實現跨越式邁進的關鍵一年。

  2018年3月1日,時代地產宣布更名為「時代中國」,並首次向外界介紹了時代中國「城市發展服務商」的新定位和「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的新目標。

  公司名稱加上「中國」倆字,足見岑釗雄的「雄心壯志」。被認為艱難的2019年裡,時代中國相比同行業其他房企,顯得更為進取。

  首先在土儲擴張方面,2019年時代中國頻頻收割土地,一方面通過公開市場拿地以及收購合作方式獲取快周轉現金流項目,另一方面將擴儲重心轉移到高利潤的舊改上。

  相應的銷售規模,2019年要實現750億目標。儘管前期表現乏力,但在最後一個季度衝刺完成目標,實現783.6億銷售,較2018年605.9億增長29.33%。

  然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略顯疲態的銷售增速,快速擴大的土儲,加上大量舊改項目對前期資金的需求,為時代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此外,時代中國還完成了一項重大任務,實現物業分拆上市,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規模和利潤

  要實現美好願景,規模是第一要素。出於為未來銷售增長打下基礎,時代中國在2019年拿地頗為積極。

  2019年初,時代中國財務官雷偉彬曾介紹,2019年土地預算為302億元加上2018年未使用的額度。金額提升幅度如此大的原因是預計回款會增加,回款率預計為76%-77%。

  上半年,時代中國便以約187.59億元的總成本,通過公開招拍掛、城市更新、一級開發、合作及收購等模式購入21幅地塊,超過了2018年全年129.67億元的土地拿地金額。

  觀點地產新媒體統計,下半年時代中國再納入12幅地塊,土地金額約130.56億元,加起來全年拿地金額約318.15億元,較2018年129.67億元的拿地金額增加145.35%。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觀點指數整理(註:2019年數據為不完全統計)

  拿地成本方面,2018年為4055元/平米,岑釗雄曾表示:「這樣的價格很低,銷售價格16000元多,平均土地價格4000元,現在再買也買不到這麼便宜的地。」

  2019年上半年,時代中國拿地成本進一步下降14.52%至3541元/平米,利潤空間得以上升。

  回看2015-2017年,時代中國多次高溢價拿地,而2018年開始有意識控制拿地成本,從粗放式發展轉向利潤型增長。

  這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拿地結構的變化,舊改成為了獲取土儲的重要方式。2017年起,時代中國在城市更新改造方面取得進展,在廣州、佛山、深圳、東莞、中山、珠海、惠州等城市籤訂了多個舊改項目合作協議。

  2018年,時代中國在年報收入一欄新闢城市更新業務收入一項,以突顯業務的重要性,該業務也在這一年開始產生利潤。

  財報顯示,受益於廣州豐鼎項目、佛山太平項目以及佛山瑭虹項目等,2018年時代中國新增來自城市更新業務收入為人民幣27.76億元,佔據營業收入的8.1%。

  2019年上半年,該業務錄得收入6.41億元,主要來自於廣州金融城舊廠項目、佛山裡水洲村等項目。另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2019年,時代中國共獲得8個舊改項目,其中4個位於廣州、佛山和東莞各有2個。

  截至2019年6月30日,時代的城市更新項目數量為85個,總用地面積約1236萬平方米,預計可轉化土地儲備為建築面積約2801萬平方米。其中,有44個項目可能在2019-2021年完成改造,總用地面積約534萬平方米,可以實現土地儲備建築面積約1247萬平方米。另外,尚有41個項目已籤訂合作意向書,可能在2021年後完成改造,預計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554萬平方米。

  發力舊改可以低成本,快速擴大土儲規模,且能帶來利潤保障及良好的融資屬性。隨著大量舊改貨值慢慢釋放,未來若干年的回報也十分可觀。

  據悉,2019年該業務新增可售貨值約700億,下半年可售貨值近1000億;在佛山、東莞等粵港澳核心城市的多個舊改項目,大多數均在兩三年內竣工入市。根據時代中國目前城市更新業務84.9%的毛利潤水平來看,項目的結轉有助提升公司整體的毛利率。

  不過城市更新項目因開發周期長、拆遷難度大等充滿不可預見性,難度和風險兼具。此外,前期對資金沉澱要求較高,補充穩定現金流是最要緊的事情。

  從過往來看,時代中國整體的布局擴張上偏保守,持續重倉的區域依舊是粵港澳大灣區,來自這一區域的土地儲備佔比超85%,包括廣州、佛山、江門、清遠、長沙、東莞、成都、肇慶、汕頭、汕尾、杭州以及河源等地。項目區域集中度高,加上近年來廣東省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不斷加碼,對公司經營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

  不過,重倉比例相較2018年高達93%的佔比要好一些。可以窺見,2019年以來,時代中國開始邁出了向外擴張的步伐。

  2018年首入成都後,2019年首入杭州,在成都、武漢也有所斬獲,並三次加倉浙江溫州,擴儲27.49萬平米,土地金額支出共計86.31億元;此外更是兩次以最高限價奪地長沙,花費26.39億元擴儲約11.08萬平米。

  「全民」衝刺銷售

  拿地、融資、銷售是房企資金騰挪最重要的三大環節,拿地預算增加,資金敞口變大,也意味著在融資和銷售端,要承受更大的壓力。

  在短期內成為千億級企業,是時代中國更名以後的第一項任務。

  3月份年度業績會上,岑釗雄信心滿滿表示,2019年銷售目標為750億左右,比2018年增長29%,「我們定今年做700多億,我覺得能做到800億也說不準。」

  然而,銷售進度比預想的要吃力許多。截至2019年8月31日止八個月,時代中國累計合同銷售(連合營項目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431.4億元,籤約建築面積約為289.1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17.85%和33.16%。

  相比2018年前8月56.89%的增速,速度明顯降低。57.52%的目標完成度,也低於行業平均值。同時,銷售單價也有所下降,上半年15131元/平方米的銷售均價,較2018年末下降1101元。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觀點指數整理

  現金流壓力和千億任務驅動下,完成銷售KPI變得緊迫起來。於9月3日,市場消息稱時代中國實行全體員工賣房,從普通員工到副總裁都要完成賣房指標,且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不了就會被裁員。

  具體而言,普通員工、經理及普通總監、普通總監以上和副總裁,分別需要完成每人1套、2套、4套和6套的指標。截至1月15日前,賣不出去就要裁員,管理層所負責的部門達成率不夠50%的,即使管理層自己完成了目標,也將會被裁。

  時代中國迅速做出回應稱:「賣房是真,跟其他開發商一樣,全民營銷一直在做,這是正常的營銷推廣手段;裁員信息不實,內部並無下發相關文件,對於網傳的爆料截圖並不知情。」

  輿論甚囂塵上,因涉及「裁員」這一敏感話題。實際上,時代中國近三年內的員工規模是在不斷的擴充。據2018年年報顯示,2017年時代中國有員工7492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時代中國共有員工9502名,增加2010名員工。

  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期內公司行政開支增加人民幣2.84億元,增幅達65.1%,主要由於集團員工人數上升所致。具體擴充原因和後續工作安排等,時代中國方面並沒有過多的回應。

  回看整個2019年,時代中國銷售增速遠未及員工規模和行政開支的增幅,「千億目標在2019年、2020年大概率可以實現」的願景,或許還需提高效率才能加快實現。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去庫存壓力下,時代中國在最後的四個月繼續追趕,銷售從9月份開始有所起色,單月實現合同銷售(連合營項目銷售)金額約為75.23億元,同比增長31.3%。

  最後於12月份衝刺,實現全年銷售金額783.6億,較2018年605.9億增長29.33%,完成目標率為104.48%。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觀點指數整理

  可以發現,2016-2018年是時代中國銷售突飛猛進的三年,2018年實現銷售額45.5%的同比增幅,2015-2018複合增長率高達45.9%。相比之下,2019年的銷售增速略顯疲態,這一定程度上受到城市限價及融資收緊的影響。

  「千億目標在2019年、2020年大概率可以實現」的願景,最終落到了2020年,時代中國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時代鄰裡分拆上市

  回看2019年,可以計入時代中國「發展大事記」的是分拆物業上市。趕在物業管理行業風頭正盛的2019年年末,時代鄰裡成功於港交所上市,與保利物業同一日登陸資本市場。

  敲鐘當日,時代鄰裡開盤價出現破發,這與其估值過高有很大關係,事實上,時代鄰裡規模較小,負債較高,對比同行並無明顯優勢。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時代鄰裡營收為6.7億元,淨利潤0.6億元,毛利率27.4%。

  此外,母公司銷售增速放緩,且未來利潤狀況因新增拿地成本及舊改項目轉化情況而具不確定性,時代鄰裡的增量空間也沒有得到保證。

  時代鄰裡得以登陸資本市場,主要依靠時代中國的資源輸送以及收併購。其中於2019年3月,時代鄰裡收購廣州東康(廣東省一家知名物業管理及市政環衛服務供應商),增加了1340萬平方米的物業管理在管建築面積。

  根據財報數據,於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以及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來自向時代中國開發物業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收入,分別佔產生自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的約81.2%、77.1%、73.2%及64.9%。可以看到,來自母公司項目收入佔比逐年降低。

  事實上,背靠母公司成長的時代鄰裡,一定程度上也在反哺時代中國。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以及2019年6月30日,時代鄰裡的資本負債比率分別為55.7%、11.5%、1494.7%及1022.2%。2018年其借款驟升,主要是由於2018年訂立資產抵押證券,而該筆借款用於向時代中國提供未償還餘額分別為16.01億元,及15.26億元貸款。

  另外,時代中國的人力成本壓力同樣出現在時代鄰裡身上。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時代鄰裡以銷售成本入帳的人工成本分別佔銷售成本總額的59.1%、56.1%、56.7%。同期,分包成本分別佔銷售成本總額的22.4%、22.6%、24.4%。尤其是2016年,時代鄰裡人工成本佔比高出百強物業均值5.7個百分點。

  對此,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萌的回應是,目前公司財務收入的多元化收入佔比40%以上,多元化的收入已經可以覆蓋相關人力成本的增加。

  「未來也希望改進信息化管理系統、智能化設施設備等,通過新興的技術手段去取代部分人工,進一步降低人力成本。」

  配股、發債 多方融資

  相比2018年「無可挑剔」的表現,2019年時代中國業績數據不算漂亮,但表現依舊穩健。

  2019年中報顯示,時代中國實現營收159.43億元,同比增長52.2%,毛利潤51.87億元,同比上升75.5%,股東應佔核心淨利潤為人民幣17億,同比增長44%。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觀點指數整理

  受益於規模化後的產品溢價,時代中國近年毛利率皆處於上升趨勢,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突破至32.5%,其中城市更新業務的毛利率更是達到84.9%。但是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率為9.99%,核心淨利潤率僅為10.7%,主要因為銷售及市場推廣成本和行政開支等大幅增長。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獲悉,時代中國上半年開發、在售項目總面積增加了12.77%,但行政管理開支卻增加了65.14%,相應的是人均效能在降低。

  規模擴張、銷售端承壓等無疑讓融資需求變得迫切起來。剛在3月投資者會上表示千億市值以下不打算配股的岑釗雄,一個多月後便改主意了。

  4月18日,時代中國公告稱,擬先舊後新配售1.08億股公司股份,配售價每股14.54港元,較收市價每股15.98港元折讓約9%。截至該公告日,時代中國市值為268億港元。

  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5.53億港元,擬用作公司發展及一般營運資金。時代中國董事會稱,配股融資是公司集資以及拓闊股東及資本基礎的機遇,同時還能加強公司的財務狀況,提供營運資金。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另一方面,時代中國於6月份開始連續發債,資金用途均為新債抵舊債,融資品種則包括美元債、小公募債、ABS、境內公司債等,其中安全性較大、周期較長的美元債是發行最頻繁、數量最高的。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頻繁融資,可見規模擴張中房企對資金的渴求。從整體上看,2019年時代中國總體財務水平處於可控狀態,但面臨著營收降速、淨負債率上升、現金流負值等問題。

  根據財報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時代中國總負債突破千億元達1110.52億元,資產負債率則為76.37%,較上年末上升了1.4個百分點。

  此外,時代中國於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5.59億、-65.85億、-5.23億元和-27.75億元;投資活動所產生的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3.9億、-84.96億、-70.79億元和-85.62億元,造血功能處於下降趨勢。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時代中國融資成本在不斷上升,2019年上半年這一數據為4.3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47億元上漲74.9%。

  另一方面,2019年上半年,得益於大量低成本土儲以及舊改優勢,時代中國境外信用評級獲標準普爾提升至「BB-」,境內獲聯合信用評級、中誠信證券提升至「AAA」。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隨之帶來的利息支出的降低,將可以抵消全國化布局所帶來的額外成本。

  新的一年裡,在「世界500強」願景和千億銷售目標驅動下,資金平衡和管控將是時代中國的一項重要任務。

本文轉載來自:觀點地產網 林海研,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開年扎堆發債 房企境外融資井噴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新年伊始,房企發債熱情高漲。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開年至今,房企美元融資計劃已經接近100億美元。貝殼研究院報告顯示,1月4日至10日當周,房企境內外債券共發行30筆,融資(含計劃發行)金額約550.1億元,同比增長133%。
  • 開融資渠道解資金饑渴 房企分拆商業板塊上市成風
    12月10日,一名TOP 10房企中層管理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房企分拆商業板塊是為了佔領賽道,獲得發展主動權。12月11日,IP Global 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分拆商業上市有利於提升房企的市值,同時也為房企打造了另一個可以相互策應的資本平臺。
  • 鼠年首筆債時代中國融資13億還舊債與資金儲糧
    相比於其他房企業績普遍下滑時,時代則錄得銷售額同比增長近六成至66億,這也使得其行業中的銷售排位從50徘徊躍升到20上下。但這位一把手並沒有完全鬆口氣,過去一年,時代邁開收割土地的步伐頻頻落子與押寶舊改,同時也通過發債、配股等融資方式來緩解現金需求。
  • 車企尋錢記:「大象轉身」進入深水區長城、比亞迪等掀發債潮
    時代財經梳理獲悉,作為2019年車企發債隊伍的「新面孔」,長城汽車近兩年來發債動作頻頻,截至今年10月中,其已先後8次發行企債,發行規模達100億元,其中,僅2020年發行的就達60億元。發債熱度不減可轉債成新面孔2019年,受車市遇冷等因素影響,上市車企進入發債高頻期。據時代財經梳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獲悉,A股22家整車企業中,5家車企先後發行了企債,發行規模達357億元,逼近2015年至2018年的發債規模總和(約387億元)。
  • 2019年配股風雲:百億規模難言亮眼 攜手金證大有可為
    再融資的幾種方式中,配股可以說是最不顯眼的一個了。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滬深兩市共有215家企業通過定增進行募資,合計規模約6038億元;128家企業選擇發行可轉債募資,合計規模為2669.95億元。
  • 2020之變|房企掀物業公司分拆上市狂潮 搶食萬億級市場紅利
    2020年,在物業板塊估值較高等因素影響下,物業公司IPO步伐明顯提速。據貝殼研究院及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4日,今年在主板上市的物業公司數量已達17家,其中A股1家,H股16家,較2019年12家新上市公司數量增加5家。 今年17家已上市物業公司的路徑,均為房地產開發企業將物業板塊分拆後,再打包上市。
  • 超10家生物醫藥企業擬分拆上市,麗珠集團、樂普醫療等競逐體外診斷...
    若麗珠試劑成功上市,A股市場將出現「祖孫」三代公司同上市的現象。抓住分拆機遇自2019年12月13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後,不少企業開始嘗試分拆,將旗下子公司獨立上市。據相關媒體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初至8月13日,已經有32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將分拆子公司到A股上市。
  • 時代中國:失落的千億夢
    3月時,時代中國是發布2019年業績第一個吃螃蟹的房企。準確說之一,當時同日發布的還有越秀地產。過了5個多月,時代中國再次成為較早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公告的企業。同時,時代鄰裡分拆上市,物管收入也從3億元多元,降為0。不管是銷售還是營收,轉化主要還是靠時代中國的珠三角基本盤,特別是廣佛地區非常顯著。此前我寫過。而這也成為時代中國衝擊千億銷售目標的掣肘。規模化必須得走出去。在時代中國控股2020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岑釗雄老闆表示,有信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暫時沒有修改目標的想法。」
  • 天風證券56億配股 承銷首單鄂企「綠色通道」公司債支援實體經濟
    天風證券於2018年10月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此次再融資,天風證券將有望進一步增厚公司資本,優化業務布局,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去年底明確表示,將多渠道充實證券公司資本,支持證券公司在境內外多渠道、多形式融資,優化融資結構,增強資本實力支持行業做優做強,疊加新三板深改、再融資鬆綁等利好,天風證券此次配股在證券業發展風口上尤為重要。
  • 時代鄰裡王萌:穩紮穩打 勇於突破
    近日,時代鄰裡(09928.HK)與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據悉,此次籤約是繼11月初與黑龍江訥河市達成戰略合作後的又一重要成果,亦是時代鄰裡持續深化全域化管理戰略及城市服務體系的又一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中國網地產專訪了時代鄰裡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萌,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物業公司的發展與變革。
  • 時代中國:上半年收入149億元,土地儲備超六成為住宅用途
    澎湃新聞 8月17日晚間,廣州房企時代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時代中國控股,01233.HK)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
  • 江蘇銀行200億配股方案獲批:打破7年市場空窗期 配股價將如何敲定
    來源:券商中國11月16日,江蘇銀行公告稱,其A股配股方案申請獲得證監會核准。這意味著時隔七年,A股上市銀行的首單配股將落地發行。據江蘇銀行最新配股說明書顯示,擬向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A股股東以每10股配3股的比例,共計發行34.63億股新股,融資規模不超過200億元。
  • 景瑞控股舉債拓儲背後:借新還舊 配股償還境外債務
    而在今年11月,公司也發行了一筆2023年到期的2.4億美元的優先票據。記者注意到,此次發行的票面利率達14.5%,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根據公告,該筆美元債擬將用於償還公司舊債。無論是借新還舊,還是專門配股用作償還境外債務,均透露出景瑞控股還債的迫切。
  • 江蘇國泰分拆上市不合規定 藉資本之手「曲線」清障
    一個月前,江蘇國泰首次公告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江蘇瑞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至創業板上市的預案,將化工新能源業務單獨分拆上市,藉此實現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增強公司綜合競爭力,以及提升新能源板塊融資能力的目標。不過,新浪財經注意到,公司原本並不符合分拆上市的相關規定,為順利實現子公司分拆後上市,特意做了相關安排。
  • 時代中國三年「老去」 岑釗雄500強空夢一場
    曾有機構統計,除了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地塊,2019年時代中國拿地溢價率在33%以上;這一年花掉247億元,同比增長90.48%。如此肯花錢、敢花錢,整個地產圈相似案例不多,不過時代中國已經做到了。「我們不覺得買貴了。」至少岑釗雄意猶未盡。
  • 時代中國近80億元公司債今年到期千億負債壓頂銷售增速持續放緩
    數據顯示,除「15時代債」外,其餘4筆的債務本金分別是22億元、11億元、17億元和11億元,合計金額為61億元。這也意味著,廣州時代接下來還會再發行超60億的公司債券。2019年多次發債融資資料顯示,去年以來,時代中國通過發行公司債、ABS以及優先票據等方式進行了多次融資。
  • 時代中國土地儲備超2000萬平方米,近9成在粵港澳大灣區
    11月18日,時代中國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城的百盤生活藍圖發布會在線上舉行。發布會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教授就「『雙循環』新格局下的城市化與粵港澳大灣區」這一主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將再次引領中國的發展。
  • 天齊鋰業配股難填高槓桿收購的巨債坑 有息負債337億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2日訊 (記者 魏京婷)天齊鋰業(002466.SZ)配股募資事項完成後得到資金持續追捧,股價迎來了一波上漲行情。通過配股,天齊鋰業共募集資金約29.32億元。天齊鋰業此番配股備受爭議,被指強迫股東加倉、「綁架」投資者。有報導稱,天齊鋰業是近5年來A股唯一一家進行兩次配股的上市公司。2017年12月13日,天齊鋰業發布配股公告,擬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幣16.5億元(含發行費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奎納納市建設「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
  • 上市銀行七年首單配股方案落地 江蘇銀行配股啟動發行
    原標題:上市銀行七年首單配股方案落地 江蘇銀行配股啟動發行   時隔七年,A股上市銀行
  • 房企半年報觀察:時代中國毛利下降10來億!負債率回升
    同時,時代鄰裡分拆上市,物管收入也從3億元多元,降為0。不管是銷售還是營收,轉化主要還是靠時代中國的珠三角基本盤,特別是廣佛地區非常顯著。此前我寫過。而這也成為時代中國衝擊千億銷售目標的掣肘。規模化必須得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