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夫妻不可不讀的一本書,做到這3步,可以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2021-02-07 小海豚讀書

當今社會,離婚率逐年高漲,在分手的那一刻,我們憤怒、悲傷、自我懷疑,拿董潔和潘粵明之間的離婚鬧劇來說,從開始的感情破裂,雙方團隊就在大眾面前你來我往的撕逼、互黑。後面被卓偉爆料董潔出軌王大治實錘,更引起了網絡熱議。雙方離婚後,兒子頂頂歸董潔撫養,但在那之後,雙方老死不相往來,孩子再也沒見過爸爸潘粵明。男方只得在節目和社交媒體中訴說對兒子的思念,而後來女方參加了一檔親子節目,缺少父親的頂頂,也顯得格外敏感,看著朋友一家三口相處,與他刻意深藏父親的缺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單親媽媽董潔顯得形單影隻,笑容很少,很是憔悴,沒了年輕時飽滿清純的「天仙顏值」。

破碎的家庭對於孩子的傷害是最大的,也是最值得重視的。然而,在變故之中,我們出於本能往往首先關注的是成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和憤怒以及報復。忽略了成年人的行為對孩子所造成的深遠影響,我們成年人在家庭變故時,應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更應學習如何完成自我調整。我們得明白一個心理健康、快樂的父母才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其實不是

父母離異會給孩子留下終生的傷痕,而是沒有調整好情緒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布魯斯·費希爾博士在《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中說:那些在婚姻變故中,自我調整做得好的人,做起父母來也要好一些。他們孩子的表現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結論——父母調整得好,孩子往往也就調整得好。

一、我們的哪些行為會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

父母離異往往是孩子生命中最具創傷性的事件,下面我們看看有哪些行為會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

1.內疚引發的溺愛

往往婚姻變故後,我們面對孩子時,會產生內疚和自責,因此我們,甚至連帶祖父母就會給予孩子「彌補」。比如:打破平時的原則,允許孩子看一整晚電視、更多的打遊戲時間、更多零用錢、吃更多零食……當我們陷入內疚時,孩子也會產生內疚感,有的孩子甚至會懷疑父母離婚是不是因為他們做的不好,所以表現得更乖。

董潔的兒子頂頂非常喜歡吃糖,因此牙齒很多齲齒,在節目中零食不斷,當然家長也會表示反對,但大多時候都是妥協。而頂頂也表現得比其他孩子更心疼媽媽,懂得哄董潔開心。

2.憤怒引發的轉嫁仇恨

婚姻的瓦解往往有多種原因,特別是一方背叛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憤怒的指責與怨恨,很多家長會向孩子訴說對方的過錯,甚至對於對方的背叛一輩子耿耿於懷,提起就臉色大變,憤怒和不恥溢於言表。而這會造成孩子的更大傷害,我們在對孩子指責對方的同時,會讓孩子被迫選邊站,就是潛意識裡在把這個和對方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充當成了出氣筒。比如:爸爸不要你了,幸虧媽媽含辛茹苦的撫養你,你還不聽話?這會讓孩子對我們百依百順,言聽計從,同時也失去了血性與自信。

董潔在節目裡帶著頂頂和小朋友一家出去玩,在搬雪圈的時候,她會不經意間流露出別的家裡有爸爸幫孩子搬,而頂頂沒有,只能比別人慢少滑幾次,即使頂頂不高興,也還是會幫媽媽一起搬。

3.恐懼引發的盲目開始新感情

通常在婚姻出現問題時,我們都會覺得恐懼,舒適圈被打破,害怕未知的生活,產生自我懷疑,比如:害怕獨自撫養孩子、害怕家醜外揚、擔心錢的問題、害怕孤獨……因此,有很多人遵循了「忘記一段感情最好的辦法是開啟另一段感情」這句話,盲目的開始進入新的感情。而這種感情往往是激情式的關係,很容易讓我們踏入陷阱,最終以失敗告終。孩子因此會受到更多傷害,他們還處於幻想父母重新結合的階段,無法接受父母新的另一半,會對我們充滿敵意,甚至對這段關係加以破壞。

二、自我調整你需要這3步

在離婚時,我們要盡我們所能幫助孩子們適應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重大變化。所以首先要進行自我調整,從而帶動孩子一起完成調整,找到做自己的自由。你需要做到以下3步:

1.坦誠相待

孩子往往不知道離婚的含義,如果不給他們解釋什麼是離婚,他們就會做出最糟糕的猜想。為了避免猜想,我們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分開了,是我們自己的原因,生活會發生一些改變,你可能會和爸爸生活,也可能和媽媽生活,但是爸爸和媽媽都愛你如初,你也可以同時愛我們兩個,不必選隊站。雖然我們不住在一起了,也依然是你的家人,你不會失去任何一方,我們也都不會離開你,你可以隨時聯繫到我們。為了避免孩子對父母複合抱有期待,必要時我們還需明確告訴孩子,我們不會再在一起了,請你接受這個事實。

董潔離婚時,雖然引發了網絡熱議,但那時孩子還很小,後面在節目中她提到了和孩子一起面對家裡沒有爸爸這個事實,但並沒有談到如何坦誠父母離婚是如何告知孩子的,她顯得對孩子特別依賴,這點很讓人擔心,親子關係是以分離為目的的,抓得太緊會造成孩子性格缺陷,比如媽寶男。

2.寬恕

在現實的婚姻中,被親密愛人傷害的痛,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但是,我們的絕不原諒,永不饒恕,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熟。出於對孩子深深的愛,寬恕曾經傷害我們的人,我們才能真正和過去再見,擁抱美好的生活,但這很難,可我們必須放下,請你按如下4點進行:

(1)承認失敗,表達憤怒

在被傷害後,很多人都選擇克制,我們不想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對情緒進行掩蓋。其實只有正視傷害,才能擺脫傷害。 首先要允許自己憤怒,甚至失態,完全可以用適當的方式向對方表達憤恨、盡情指責。同時,也不必隱忍、壓抑情緒,完全可以披頭散髮、涕淚橫流。釋放我們真情實感,其實這就是在療傷。

(2)清理憤怒

離婚時,曾經的感情越親密,受傷的感覺越痛徹。 在承認自己被對方傷害之後,可以對親人、信得過的朋友,痛痛快快地把對方狠狠地罵一頓,怎麼解氣怎麼罵。 經過多次充分的表達,我們的憤怒就會發洩出來,但是我們需要給自己設定個時間,比如3個月或半年都可以,我們在這個時間段內可以盡情的釋放表達憤怒,過了這段時間就要翻篇兒,不要讓自己陷入無休止失去理智的仇恨裡,那是對自己的懲罰。

(3)檢視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在清理憤怒後,我們就要識別面對孩子時自己的行為是否帶有對前任的恨,是否對孩子構成傷害,比如:孩子的性格上有前任不討喜的遺傳,我們就會特別討厭。孩子情感偏向前任、成績不夠優秀,都會讓我們覺得辛苦付出不值得,等等。我們需要深刻挖掘自己的內心,把這些對孩子的不滿都寫下來,細節和內心需要儘可能詳細的寫出來。比如:孩子情感偏向對方,我們就可以這樣寫:你怎麼可以向著你那不稱職的爹,他出軌,背叛家庭,可恨至極,你應該心疼媽媽,和我一起譴責他。當我們觸碰到這些潛意識裡轉嫁到孩子身上的憤怒時,就會得到抒解它們的機會。

(4)不求和解,放下怨恨

在這之後,我們就到了「寬恕」最關鍵的階段——單方面寬恕,不期待和解。當我們決定單方面寬恕時,對方就喪失了影響力,在我們的生命中,他就徹底出局了。 當我們徹底當下怨恨,就不會再次將潛意識裡仇恨轉嫁到孩子身上,也更有能力疏導自己的情緒,不再被矛盾的情感折磨,也有肚量承載孩子對前任正常的情感表達。這樣成熟的我們,才能成為孩子的依靠和榜樣。

董潔的婚姻變故中,最為不智之處就是隔絕了頂頂和爸爸的聯繫。這就能看出她一直沒放下怨恨,這不僅會造成孩子父愛的缺失,還會造成祖父祖母的情感缺失。孩子不應成為懲罰的工具和談判的籌碼。

3.重拾自信

婚姻結束時,我們的自信值就會降到歷史最低點。自信值低時,我們在情感上會喪失機動性,無法完成自己的工作,無法做父母或與他人互動,處於成長中的孩子,正是建立自信的階段,生活變故會給他們的自信帶來極大破壞,所以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重拾自信。

首先要自我肯定,下定決心愛自己,和孩子一起寫下自己的20個優點,把它們貼到家裡顯眼的地方,比如鏡子、冰箱上。大聲的把它們讀出來,甚至讀給親人和朋友聽。還可以一起制定一個具體目標,比如:微笑著和別人打招呼,並在日曆上記錄。完成目標時,可以給自己個獎勵,比如:吃塊蛋糕,買個自己喜歡的東西。

其次我們需要獲得他人肯定,鼓勵自己和孩子社交,我們需要敞開心扉,在交流中,只需關注別人對我們的正面評價,並且讓這些評價深入內心。還可以多和親人、朋友擁抱,有助於治癒情感傷口,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提升自信。努力建立有意義的交流。比如:發表對某件事情的不同看法,我們常常隨波逐流,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做你會看到別人眼中的自己。

三、總結

家庭的變故對於成年人來說尚且是個沉痛的傷害,對於孩子的影響更甚。在我們陷入困境的時候,孩子是無法獨善其身的,所以,我們該督促自己為了孩子儘快從痛苦中走出來,重拾自信,我們的快樂才能給孩子的帶來穩定的生活和足夠的安全感。《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中針對父母離異的孩子,作者給出了相應的心理成長方案,讓孩子受到最少的傷害,獲得最多的成長。快來學習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李小璐賈乃亮離異首度同框,變的是夫妻關係,不變的是對孩子的愛
    而不是取決於離婚這件事本身。不可否認,離婚確實可以影響到孩子,也是一種精神創傷,無論是對離婚的雙方,還是孩子,然而,如果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辭和態度,考慮到對孩子的影響,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隨時給予他們足夠的愛 ,傷害就會降到最低。
  • 離婚後怎麼降低對孩子的傷害?重點不是跟誰,而是父母做好五件事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都說婚姻不是兒戲,可是如今離婚的夫妻越來越多,成年人或許可以在感情消散的那一刻全身而退,而對孩子來說,父母離婚無疑是晴天霹靂,但是真正傷害孩子的或許不是父母離婚,而是他們對待離婚的態度
  • 請別讓離異後的某些行為持續傷害孩子
    由於各種因素,離婚已經成為不少夫妻,對婚姻中的問題不想解決和不能解決時做出的選擇。但夫妻雙方在婚姻中未被滿足的私慾行為,即便在離異後,也會繼續直接或間接的投洩到孩子身上,傷害孩子的心靈。在現實中,這種傷害尤其體現在離異夫妻以下的幾種行為。
  • 公務員每日讀一本書:《知道做到》
    關於本書和作者本書是《一分鐘經理人》作者肯?布蘭佳的最新力作。《知道做到》這本書從根本上剖析了「知與行」之間存在的鴻溝,並給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教你如何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實現知行合一。
  • 《願你慢慢長大》: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雖然他讀的專業是哲學方面的,但寫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談論婚姻、愛情和孩子。所以他的書有眾多的女性讀者。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作為學者,周國平研究的是哲學,而這同時也是他的職業。
  • 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如何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對於這一消息,網友也是紛紛討論。 不過在6日晚上,劉愷威回應雙方的關係。他表示這些消息並不屬實,他不會帶女兒參加節目,也沒有與楊冪翻臉。事情的真相我們不了解,但還是希望離婚後能和諧!畢竟他們之間有孩子,如果雙方處理不當將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那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原本婚姻呈穩定性地中國,如今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漸開放,離婚已呈上升趨勢,不少夫妻閃婚後又離婚,導致離異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雙方離婚,對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影響,特別是在孩子撫養問題上,不管哪一方撫養,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響,離婚時雙方爭奪孩子,或者不要孩子,又或者是拒絕給撫養費、讓家裡老人帶孩子一年見不了兩次面的,這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打擊。離異家庭的孩子,現在都怎麼樣了?
  • ​父母衝突離異 對孩子情緒人格影響大
    按】特別是父母的負面情緒,互相指責和抱怨,哪怕很小,都會造成孩子的過度敏感和反應,甚至不知不覺中的傷害。心理有感受,才是最大的影響,為了孩子,也應該父母先調節好自己的心理情緒和心態。作者:林萃芬爸媽情感衝突、離異對孩子情緒及人格的影響…韓劇《夫婦的世界》收視持續高升,劇情更是高潮迭起。
  • 為什麼「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冒出這樣一句偏激的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所謂「不可不讀」即「非讀不可」之意,發此言論者著實應該重新組織語言。讀書為什麼要分性別?就算男女各有偏愛,但凡事沒有絕對之說。
  • 當代李小龍喊話謝霆鋒與張栢芝復婚,聲稱離異家庭對孩子傷害大
    時過境遷,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鋒菲戀和鋒芝戀現已塵埃落定,可以說差不多劃上了一個句號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說實話,這位「當代李小龍」說的並不是沒有一點道理,家庭破裂確實對孩子傷害很大①謝霆鋒和張栢芝離異多年,雙方的感情已經落下帷幕。
  • 如何降低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關注父母離異後孩子的心理問題
    如果婚姻真是愛情的墳墓,那就可以考慮把這座墳墓炸掉,讓桎梏的靈魂重獲自由,成年人的世界,這年頭誰離不開誰?痛苦的婚姻誠然不必死守,但父母離異對孩子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父母們一定要重視,儘可能將離婚對未成年孩子的影響降低到最小。首先,戀父或戀母情結。父母離異帶來愛的缺失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惶惶不可終日,導致過度依賴單親,唯恐再次失去依靠。
  • 張栢芝曬娃慶生,謝霆鋒菜園倒塌:夫妻離異後孩子會不會受影響
    這不禁引人深思,在這個離婚率居高不下的時代,離異夫妻如何做才能避免或者減輕給孩子造成的傷害?01離婚帶給孩子的影響在這個離婚率年年攀升的年代,一度有人提出設置「離婚冷靜期」「婚前輔導」「婚姻諮詢」等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離婚冷靜期」政策。
  • 怎樣讀好一本書,這套方法推薦給你,親身實踐
    有的書是講安身立命之道,需熟讀精思,讀夠百遍,然後切己體察,身體力行,直至爛熟於心,才算大功告成;有的書是講實用之學,讀這類書譬如醫生治病,講究對症下藥,療效要快,拿來即用最妙。書有多種,解讀規律大抵相同。掌握規律,讀書就如庖丁解牛。
  • 讀張記:關於《今生今世》這本書
    《今生今世》這本書,文章做得特別漂亮。說句實在話,我看《今生今世》,經常看得發懵,很多時候被他那些漂亮話給繞得一愣一愣的。隨便打開一頁,都是漂亮得有些過分的句子,比如開篇第一句「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它靜」。很多人就是覺得這文章太花裡胡哨了,不喜歡。但喜歡的人呢,愛得入骨。有的人甚至把「胡蘭成」稱作文學水平的試金石。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讀書,作為最有效也最廉價的的獲取新知的方法之一,很多大佬都推崇。巴菲特的孩子笑稱巴菲特是一本行走的書,蓋茨也是出名的愛讀書,每年幾乎都會推薦長長的書單。不少人看起來很用功,每天讀書,甚至邊做家務邊聽書,出門也不閒著,做趟地鐵也要聽一本書。雖然每天用碎片時間讀書學習,日程表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就是沒什麼效果。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後面。貌似讀了不少書,但真到用的時候,只能想起來書名,書裡關鍵講了什麼,腦子裡像隔了一層霧。書的內容都記不清楚,更別提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 「全家共讀一本書」獲獎書評欣賞(一)
    一本書中看世界,一本書中讀人生。
  • 讀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不可不讀《聊齋》
    讀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不可不讀《聊齋》。不讀《聊齋》,不知天下竟有如此奇聞異事。
  • 對孩子最大的傷害,不是父母離婚
    難怪離婚後賈乃亮可以安心的把甜馨交給她。 上帝給了你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他們還可以是朋友,是親人。>相比於離婚,形式化的婚姻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這樣的家庭氛圍不僅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理,長大後更會對家庭和婚姻產生失望,變得沒有安全感,不相信婚姻,厭惡婚姻。
  • 賈乃亮李小璐陪甜馨玩耍:這才是離異父母愛孩子的正確方式
    儘管「離異家庭」易對孩子造成內向、孤僻、無安全感,甚至對異性或者婚姻的看法偏激,但是自從李小璐和賈乃亮離婚後,我們仍看到小甜馨洋溢在臉上的笑容,似乎沒有受到父母離異的影響。他們對孩子的教育與保護堪稱典範! 父母離異後,如何能夠讓孩子仍然開心幸福呢?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不是離婚,而是這件事
    這也就是整個劇中,朱朝陽哪怕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排擠,收留嚴良和普普,以及後面遇見一系列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他也沒有求助過父母的想法的原因。父母離婚本身對朱朝陽並沒有毀滅性的殺傷力,而是父親的缺位和母親的控制欲,造成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被忽視,內心極度缺愛。朱朝陽害怕被父母拋棄,他必須使自己乖巧、懂事、成績優異,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獲得父母的誇獎和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