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聖經》基甸的故事,感受士師時代以色列人,並以此為鏡

2020-12-24 與你一起閱讀經典

以色列人從埃及出發、行走曠野四十年、進入迦南地,先後經歷了兩任領袖,摩西和約書亞的帶領。同時也經歷了上帝所行的大量神跡,以及大能之手奇妙的引領。

以色列人本可以在迦南這塊佳美之地,溫馨平安的幸福生活下去,但隨著歲月的流失,以色列人所經歷的苦難、艱辛、耶和華與之同在、以及數不盡的神跡,在世代更迭中被漸漸淡忘,與之同時被淡忘的還有耶和華的教誨與誡命。

以色列人越來越像迦南地的原住民,行他們所行的,拜他們所拜的,犯他們所犯的罪,完全忘記了當初耶和華的訓誨,忘記了耶和華為什麼將迦南地的人民趕出去,將這麼美好之地賜給他們。

犯罪的結果當然是苦難與煎熬,國泰民安的景象被打破,以色列人又一次陷入了被搶奪被欺凌的命運中。

痛苦中他們呼求上帝,上帝再一次用他的憐憫、慈愛、寬容,以及大能的手和完全的智慧,在以色列中實行拯救。上帝開始在以色列人中興起士師。

上帝與士師同在,藉助士師保護以色列,但士師一旦去世,以色列人馬上就去行惡。惡行慢慢帶他們進入苦難。

苦難中,他們就會想起並呼求曾經拯救、呵護他們的上帝,上帝就會心生憐憫,再興起一位士師拯救保護他們,在呵護、保佑中安穩度日的以色列人,很快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疼。

所以,有一句話在《聖經》士師記中反覆出現,「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以色列人的命運就在這種平靜安穩與痛苦煎熬中輪迴著。

《聖經》士師記第五章的最後和第六章的開頭,這樣寫道「這樣,國中太平四十年」,「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這次的行惡結果,以色列人落到了米甸人之手,被米甸人壓制欺凌七年。《聖經》士師記第六章第六節寫到

「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及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

耶和華就派一位先知到以色列人那裡去,先知對以色列人說: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曾領你們從埃及上來,出了為奴之家救你們脫離埃及人的手,並脫離一切欺壓你們之人的手,把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將他們的地賜給你們。又對你們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你們住在亞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們的神。你們竟不聽從我的話。

先知來到一個叫俄弗拉的地方,坐在一棵橡樹下。看見有一個叫基甸的人,正在酒榨裡打麥子。因為米甸人搶奪以色列人的糧食、牲畜,所以基甸躲在酒榨裡,偷偷的打一點麥子。

先知對基甸說,大能的勇士阿,耶和華與你同在。

基甸回答說:

主阿,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

耶和華借著先知的口說:

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

基甸說:

主阿,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

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

原本膽小自卑、沒有信心的基甸,在被耶和華選中後,心裡非常害怕,一次次的求耶和華給他證據,耶和華一次次地滿足了他,並鼓勵他說:

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至死。

基甸終於有了信心和勇氣,帶領以色列人拆毀他們迷信敬拜的祭壇,回歸到耶和華面前,堅定仰賴耶和華,聽從耶和華的旨意。

在耶和華的指引與幫助下,基甸只帶領三百勇士,靠智謀和心理戰術,打敗了無以計數的敵人,《聖經》中描述說:

米甸人,亞瑪力人,和一切東方人都布散在平原,如同蝗蟲那樣多。他們的駱駝無數,多如海邊的沙。

基甸拯救了以色列人,士師記第八章二十八節說:

基甸還在的日子,國中太平四十年。

但歷史不斷的重演,士師記第八章三十三節說:

基甸死後,以色列人又去隨從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為他們的神。以色列人不記念耶和華他們的神,就是拯救他們脫離四圍仇敵之手的,也不照著基甸向他們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以色列的士師時代,就在這一代代士師興起、死去的過程中,交替著順服與悖逆,彰顯著他們的愚昧與罪性,同時也在國泰民安與悽苦窮困中跌宕起伏。

到最後一代赫赫有名的士師撒母耳,宣告士師時代結束,因為以色列人要撒母耳為他們立一個國王,從此以色列進入到國王統治時代。

以色列人的問題是,親身經歷上帝的大能拯救,享受上帝賜予的安泰祥和,但很快就會被欲望與罪性驅使,離開寬敞、平旦的大道,離開安穩平靜的環境,跑向旁門左道,跑向崎嶇坎坷的羊腸小路,去追逐那虛幻的美景,從而掉進獵人的陷阱,跌入苦難的深淵。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相關焦點

  • 士師時代:以色列歷史上大黑暗時期,是部落聯盟到君王時代的過渡
    士師時代是以色列由部落聯盟走向統一的王國時代的過渡時期。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帶領下走出埃及,又在約書亞的帶領下進入迦南地。當年上帝呼召亞伯蘭,指示他離開本地、父族遷移到應許的迦南地,如今歷盡艱辛終於到達。但是,以色列人很健忘。
  • 【聖經中的失敗者】基甸晚年──糊塗的士師
    基甸竟在他最受人尊敬和信任時,提出錯誤的主張,在他一生忠心的事奉中留下汙點。    在士師記裡,基甸可算是最成功的士師。按聖經的篇幅來說,除參孫以外,記述基甸的事跡所佔的篇幅最多。我們曉得參孫的生活一塌糊塗,基甸和參孫卻有很大分別。基甸凡事先尋求明白神的旨意,與參孫的任性行事大不相同。他成為士師不是自稱的,乃是神所選立的。所以,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因為有神與他同在。
  • 聖經人物:士師記的人物『制伏了敵國』
    士師記記載了很多風雲人物,對於我們而言,已經逐步淡化成一個名字和背後的故事,然而,這一切的核心都是在講述神的憐憫。以色列人蒙受恩典,他們得以在應許之地居住,這本身就講述了神的信實。這是神賜予亞伯拉罕及其後裔的地土,這是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一部分,地土和人數的應許已經應驗,然而,此約的核心——關乎救主的應許——要等到隨後很久之後才應驗。
  • 士師的職責是什麼?
    本月,恩道電子書上架預售了房角石的最後三本注釋:《士師記-路得記》《歷代志》《以賽亞書》。今天,我們摘取一段來自《士師記-路得記》導言。士師時代人們行事悖逆,常常致自己於水深火熱中。但因神有豐盛的慈愛與憐憫,他多次興起士師為他的百姓施行拯救。
  • 【聖經故事】撒母耳任士師 下123集
    以色列是唯一沒有國王的國家。 這話當真?……以色列不是有位國王嗎?小朋友,以色列人的確有王,而且是個好國王、公正的王、全能的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國王。 我好像看見你們臉上懷疑的表情。也許你會問:「那不對吧。以色列人沒有王啊。」 我說的是實話。以色列人有個王,你知道他是誰嗎?
  • 【六點靈修】基甸的三百勇士
    經文:士師記7:2-7  士7:2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7:3 現在你要向這些人宣告說:『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於是有二萬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萬。
  • 【聖經人物研究】第一個士師俄陀聶
    第一個士師俄陀聶                         謝牧           俄陀聶名字的意思是「神的獅子」或者「神的能力」。他是基納斯的兒子,是信心偉人迦勒的侄子和女婿。 一.迦勒的女婿           俄陀聶是迦勒的侄子。當猶大人攻擊基列西弗的時候,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士1:12)結果,俄陀聶奪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可見俄陀聶膽識過人,勇敢無畏。他從迦勒身上學到了信心和勇敢。
  • 牧者靈修丨士師記:歷史的教訓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創世記》講到一切的起源與敗壞,《出埃及記》講到以色列人是怎麼出埃及,《利未記》講到聖潔與侍奉,《民數記》講到曠野的靈程,《申命記》是重申律法,《約書亞記》講到承受地業,如何進迦南,《士師記》講到以色列人在士師時代怎麼樣的混亂。創世記一至二章講到創造萬有,三十一章講到人類的墮落,十二至五十章講到四位先祖,四位先祖是希伯來人。
  • 士師時代的信心之婦
    士師記中以色列人不斷經歷著「犯罪-受苦-呼求-蒙救」的循環處境,當犯罪得罪神時忽略了警醒與悔改,當受苦時才想要轉向神,而神因著慈愛一次又一次地憐憫和搭救,今天的我們不正是一樣嗎5:21基順河暴漲,衝沒敵軍)若要一一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來11:32)4、西西拉與雅億:手持鐵錘的鏗鏘玫瑰(4:17-24)1、雅億雖非以色列人,但知道神帶領以色列人和其先祖基尼人進迦南的歷史,所以她應該是一名敬畏,甚至是信奉耶和華神的婦女。
  • 爾道自建:士師記 | 士師第一人 — 俄陀聶
    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薩田八年。9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的時候,耶和華就為他們興起一位拯救者救他們,就是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10耶和華的靈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師,出去爭戰。 當以色列人正被迦南風俗同化時,他們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忘記耶和華他們的上帝,去事奉諸巴力和亞舍拉(7節),3:7—11正是描寫第一個士師出現的故事。俄陀聶是士師第一人,他的故事也是士師故事七個循環的第一個。俄陀聶在第一章已經出現過,當時他只是幫助迦勒攻城(1:13),現在卻是拯救以色列人。
  • 以色列北部地區,在《聖經》時代,被稱為「加利利」
    以色列北部地區,在《聖經》時代,被稱為「加利利」在《聖經》時代,以色列地的北部地區就已經被稱為「加利利」了,不過,當時該名稱所指的地區比我們今天所說的加利利地要大得多。加利利的自然邊界南至伊茨埃勒谷地,西至地中海,東至北約旦谷地,北至利塔尼河(即希臘語所說的萊昂蒂)。
  • 【收藏】60張《聖經》彩色地圖|邊讀邊看更直觀
    一個時代,往往以一群強者英勇的雄姿開頭,而為此寫上句號的,卻常常是另一群英勇的強者。 於是乎,領土也好,王位也罷……便在刺耳的嘶吼和刀戟聲中,不曾停下更迭和流轉的腳步。以至於有人說,誰的拳頭硬,誰就掌握了話語權,甚至能主宰一個時代的興衰。
  • 聖經人物中重要故事簡介Ⅱ(希伯來聖經部分)
    他的故事所包含的戲劇張力使得他成為千百年來藝術家所熱衷的創作題材。前面提到,摩西死後,約書亞領導希伯來人完成了回歸迦南地的大業。但是,此時的迦南也有其他眾多民族居住,使得以色列人時常面臨外族人的武裝侵擾。約書亞死後,以色列各支派均由士師擔任自己的領袖,直到後來建立了統一的王國,史稱「士師時代」。「士師」一詞,希伯來文含義為「審判者」或「拯救者」。
  • (聖經植物故事)
    《詩篇》23:4     47以色列經過曠野後,在迦南定居下來,隨著轉型為農耕社會,他們忘記在曠野中侍奉的神,開始拜迦南人所侍奉的繁殖神明,那就是巴力和亞舍拉。但是大衛卻宣告,惟有那位以色列人在曠野中侍奉的耶和華神是真正的牧者。
  • 《聖經》新舊約66卷之各書卷故事梗概,你值得擁有!
    原創:PhoenixLou愛與傾聽今天眾所周知,《聖經》是 一本很厚很厚的書,密密麻麻全是白紙黑字!粗略的算了一下:每天讀一章,約需要3年零4個月才能讀完;每天讀3章,約需1年讀完;所以,很多人,花了好多年也沒把《聖經》讀一遍!畢竟,日復一日的堅持的本身就是一種困難!
  • 聖經人物365|亞比米勒
    經文:將他弟兄...七十人,都殺在一塊磐石上。士師記9:5亞比米勒是個冷血的人。為了確保自己的未來,他殺死了六十九個同父異母的兄弟,這些人都是基甸的兒子(亞比米勒是基甸在示劍的妾所生)。要一口氣殺死這麼多人可不簡單,得有計劃、同夥,還得具備極度冷靜的頭腦。他必定對一個接一個的哀嚎充耳不聞,也必定把殺人視為職業、任務,甚至一生的進階。
  • 《士師記》-10.若是祂說「我不再救你們了!」你該如何?
    但是我們走過《士師記》的頭幾章,現在已經進入第十章,實在看到以色列人的忘恩,以色列人不專心依靠神,這讓我們痛心疾首,也常常做了我們蒙恩著的警戒。 因聖經的話語而受警戒的人,往往在他所經歷的人生轉角,常常會帶來極大的恩典。 聖經留下的警戒:我們當受提醒。
  • 主日崇拜 | 第一士師 俄陀聶
    一、以色列人的罪惡   3:7節1、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作惡」這個詞,在士師記總共出現了21次,而士師記剛好是21章,這也就是說,平均每一章就有一次作惡的事這節經文裡面的惡是指:上帝不喜歡的事在一個追求「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的